(共39张PPT)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习作单元
观
察
之
美
《搭船的鸟》
《金色的草地》
同学们,大家好!学校广播站准备开展“缤纷世界分享会”活动!寻找有敏锐视角,且观察力、表达力强,能够描绘缤纷世界的“最佳观察员”。
金色的草地
金色的草地
任务一
初读课文 观察场景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②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这片草地写了哪几个场景?
自读要求:
我会读词语
普里什文 谢廖沙 蒲公英 茸毛
盛开 玩耍 打哈欠 钓鱼 合拢 观察
shí
liào
pú
shèng
shuǎ
qiàn
diào
lǒng
轻声
róng
我会写生字
我会写生字
戏耍
玩耍
我能说场景
课文提到了三个场景:
①蒲公英盛开
②“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
③草地变色
我来解课题
金色的草地
我来说印象
这是一片______的草地。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
··
任务二
想象场景 体会乐趣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场景,体会兄弟俩的快乐。
我来说乐趣
他们还会在草地上做什么游戏?
讨论:为了让课文更符合单元主题,能否删去第二个场景?
观察
任务三
观察生字 正确书写
金色的草地
金色的草地
乡下
窗前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茸毛
假装
哈欠
一本正经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茸毛吹到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茸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任务一
抓住变化 学习观察
读一读:默读第3自然段。
想一想:草地发生了什么变化?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填一填:完成课后第二题。
填一填、说一说
是绿色的
的花瓣是合拢的
是金色的
的花瓣是张开的
是绿色的
的花瓣是合拢的
比一比
张开
金色
合上
绿色
草地就是绿色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草地也是金色
填一填、说一说
是绿色的
的花瓣是合拢的
是金色的
的花瓣是张开的
是绿色的
的花瓣是合拢的
时间
颜色变化
花的状态
留意到草地的变化后,“我”是什么反应?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这是为什么呢?
仔细观察
发现变化
产生疑问
仔细观察
发现原因
细致观察
持续观察
最佳观察员
任务二
学以致用 观察发现变化
看视频,观察向日葵、含羞草的变化,并把这种变化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向日葵
_____________,
______是__________的,
因为_______________。
(植物)
(什么形态)
(变化的原因)
(什么时间)
含羞草
_____________,
______是__________的,
因为_______________。
(植物)
(什么形态)
(变化的原因)
(什么时间)
观察时可以用手去触摸
任务三
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观察员
观察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嘴巴尝,鼻子闻......只要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就一定能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秘密。
妈妈经常给我买香蕉吃。香蕉的皮黄澄澄的,形状像弯弯的月牙,摸上去很光滑。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剥开皮尝一口,是一种很软糯的口感………
各位小小观察员们,带着你们的发现,下节课走进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通过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本课的教学重点仍在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增强自己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上的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实际生活,引领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观察带来的好处。通过设计情境表演、有感情朗读、对比发现、资料补充、读写结合等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感悟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和“草地、蒲公英”等11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通过观察实践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主动观察的意识,积累生活素材。
【单元情境】
学校广播站准备开展“缤纷世界分享会”最佳观察员
【本课情境】
第二站:植物观察馆
第一课时
一、任务驱动,引出课题
1.在上节课第一站:动物观察馆里我们取得了“中级观察员”称号,同学们学会了细致、有顺序地观察动物,还对自己熟悉的动物进行了描写。今天我们继续拿着门票进入——“植物观察馆”。
2.一起读课题。读完课题,你脑中产生了什么疑惑?(预设:金色的草地长什么样?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你们都是会思考的孩子,赶紧翻开书本,完成学习任务一。
任务一:初读课文 观察场景
1.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学习要求: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②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这片草地写了哪几个场景?
2.课文读得很认真,先来挑战读好这几组词语。先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
普里什文 谢廖沙 蒲公英 茸毛
盛开 玩耍 打哈欠 钓鱼 合拢 观察
①请一位同学先来读读第一组词。(这是一组人名和事物名称组成的词语,提醒要读紧凑。“蒲”字读第二声,往上扬。)
知道普里什文和谢廖沙分别是谁吗?
(结合注释知道:普里什文是本文的作者;结合课文内容知道谢廖沙是课文中“我”的弟弟。)
②再请一位同学挑战读第二组词,注意“欠”在词语里读轻声。这组词有什么规律?(都是动词)
③全班一起读读这两组词。
在这两组词里,藏着一些要写的生字。一起来看看:
(1)“蒲”和“英”两个都是要写的生字,观察一下有什么共同点?(都是草字头,和植物有关;都是上下结构)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蒲”字。(下面的部分和写过的“铺”字进行联系记忆)这个字最早指的是一种生长在水里的草,所以有草又有水。
(2)“耍”字由而和女组成,“而”字的演变是这样的,表示男子的脸颊上的胡须。“耍”字最早的意思是就是指男子用胡须戏弄人,这个字一般指不太好的行为,我们不能随便戏耍别人。现在这个字常常跟“玩”组成词语“玩耍”,指的是做游戏。
(3)自由书写四个生字。
3.同学们,这篇课文一共四个自然段,前三个段落分别描绘了三个场景,你读出来了吗?(个别回答,教师引导、概括,出示答案)
4.刚刚在读课题的时候,有的同学疑惑为什么这片草地被称为“金色的草地”。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吗?(第一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你们见过蒲公英开花的样子吗?一起来看看。请闭上眼想象一下,当大片大片的蒲公英盛开的时候,一眼望去,你满眼都是蒲公英金黄的花瓣在风中摇曳。
5.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蒲公英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黄的光,整片草地都是金灿灿的,……)怪不得把这片草地叫做“金色的草地”了。
6.你对这片长满蒲公英的草地有什么印象?能用这样的句子来形容吗?
出示句式:这是一片______的草地。(学生自由回答)
7.在作者心中,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请找到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连续两个感叹号,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片草地、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根据老师的标记提示,让我们用朗读强调出这种情感。
任务二:想象场景,体会乐趣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到这片草地,去体会兄弟俩的快乐吧!
1.请同学们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场景,体会兄弟俩的快乐。
2.交流:两兄弟是怎么玩耍的?(一系列动词:跑、装着、喊、吹、打哈欠等)从这些动词,你感觉到什么?(蒲公英成了两个孩子的玩具,带给他们很多乐趣)
3.请同学们关注这段话开头这一句,读一读。它对于整段话来说,有什么作用?(总起/这段话后面的事例就是围绕这句话写的)这两个男孩子还会在草地上做什么游戏?你还能想到哪些有趣的场景?(自由想象说话:假装趴在草地上观察植物,吸引另一个注意,再把蒲公英吹到对方脸上;比赛谁吹的蒲公英飞得远;……)
4.带着快乐的情绪,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5.同学们应该还记得,我们这个单元和“观察”有关,可是第二个场景都在写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和“观察”主题无关,可否删除?这样课文好像也是连贯的,一开始讲自己的窗前有一大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然后写自己观察到了草地的变化,最后赞美草地的有趣和可爱。多么连贯的表达!和你的组员讨论一下:能删除吗?
6.不可以,因为作者经常在这片草地上玩耍,对它非常熟悉,所以才会留意到它的变化;因为喜欢在这里玩耍,所以才会留心它、观察它的变化。是啊,就像这个单元的交流平台说的那样,观察就是要从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开始,留心周围的事物,往往就会有新的发现。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稍加留意,就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7.这奇妙的变化究竟是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我们又能收获怎样的观察能力?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探讨。让我们再来攻克几个易错字的书写关。
任务三:观察生字,正确书写
1.这些生字在书写的时候容易写错,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说说易错点在哪里?
①喊:“咸”字里面有一个小短横,而且写在“口”字上面。
②钓:右边是一个“勺”,里面是一点。
③察:宝盖头下面是“祭”,形容一只手抓着一块肉放在祭台上,注意“示”右上角的部件就像一只手的样子,和“登”字做区别。
2.教师范写。生自由写字。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读文引入(借鉴千课万人胡艳蕾老师课件)
1.过渡:大自然就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画,我们都陶醉在它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中。这节课我们继续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学习《金色的草地》。
2.瞧,小作者在吹蒲公英玩呢。我们一起加入这个游戏吧。读一读蒲公英带来的词语,吹走这些蒲公英宝宝吧!
3.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前两个场景,感受到了草地带给两兄弟的快乐,让我们合作朗读,再现这种快乐。老师读蓝色的字,你们读黑色的字。
4.我们配合得真有默契,接下来让我们继续默契配合,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请看第一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抓住变化,学习观察
1.出示学习要求,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读一读:默读第3自然段。
画一画:草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填一填:完成课后第二题。
2.学生自学,完成习题,先和同桌交流一下答案。请个别同学上台进行板贴,其他同学共同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板书示意图:
3.看着板书,请三位同学用完整的一句话来介绍每个时间段草地的变化和原因。(读一读课后题中的句子)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三句话。
4.老师根据大家的介绍,写成了这样一段话,和课文中的描述相比,哪个更有画面感?(课文中的)为什么?(课文运用了比喻手法)我们也伸出手,做做张开、合拢的动作。再跟着视频做一做刚刚的动作,感受一下蒲公英开花、合拢的状态,比较一下,这个比喻用得怎么样?(形象生动)
小结:是的,课文中把蒲公英的花比作了我们的手掌,写得十分生动有趣,有画面感,让人一读就懂。
5.这么奇妙的结论,是怎么被揭开的呢?我们再把这三句话进行纵向地分解,就是这样:第一列,交代了不同的时间;第二列,是课文中的“我”在不同时间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第三列交代了草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因为蒲公英花的状态在改变。
6.“我”留心到草地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后,是什么反应?让我们回到课文去找答案。这段话里,哪几句写的是我发现了草地的颜色变化?(1-3句)
7.我的反应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我”内心产生的疑问。
8.继续看下文。(请一位同学读完这段话后面的内容)带着这样的问题,这个孩子继续自己的细致观察,并最终发现变化的原因。
9.再请同学们结合板书中第一列的时间线,你觉得这个孩子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细致观察、按照时间顺序持续观察、不放弃)这样的观察品质值得点赞。
10.在《搭船的鸟》一课中,作者也是关注到了船上多了一只翠鸟,引发了他一系列思考,继而通过进一步细心观察,最终,对翠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过渡:我们也要留心周围的变化,并善于思考,还要进一步细心观察,最终,我们就能够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恭喜大家学会了观察的技巧,获得最佳观察员的称号。
任务二:学以致用 观察发现变化
1.各位观察员们,真正的挑战来了,在生活中,你有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自由说)
2.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种有趣的植物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并及时记录这位植物朋友的变化。(播放2-3次)
3.现在,你能把你观察到的变化写下来吗?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句式来写。写完后,先和同桌交流一下,可以用上比喻句,让表达更有趣更生动。
4.个别分享,师生点评。
看向日葵解说视频,看含羞草视频。
任务三: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观察员
今天我们对植物的观察非常成功,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做观察小记者,并填写观察记录表,并挑战完成“初试身手”中对香蕉的观察,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写写其他水果或者植物。观察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嘴巴尝,鼻子闻......只要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就一定能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秘密。
小结:各位小小观察员们,带着你们的发现,下节课走进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
【板书设计参考图】
16金色的草地
发现变化
留心生活 产生问题?
仔细观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