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工世界
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人与动物在饮食、出行等方面的差异,理解人造物能服务于人的生活需求;建立“人工世界由人造物构成,且能改善生活”的认知。
2.科学思维:能通过对比人与动物的相关行为,归纳出人造物的作用特点;能依据生活现象,推理出人造物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联。
3.探究实践:能在生活场景中观察、寻找与清洁等生活需求相关的人造物;能通过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对比分析人与动物的相关差异。
4.态度责任:培养关注生活中人造物、主动探索人造物作用的兴趣;树立珍惜人造物、明白人造物背后人类智慧与劳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认识常见的人工物品,理解人工世界是人类创造的,能给生活带来便利。
2.教学难点:理解“人类通过创造人工物品适应和改造环境”的道理,初步建立“需求推动创造”的思维意识。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饮食(松鼠、熊猫、人类吃饭的图片/动画)、出行(鸟、马、汽车/自行车的图片)、应对寒暑(松鼠换毛、北极熊皮毛、人类穿棉衣/吹空调的图片)、住所(鸟巢、树洞、房子的图片);简单工具模型(小勺子、小玩具车、小衣服)。
2. 学具准备:“人与动物大不同”分类卡片(每人一套)。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教师出示小松鼠手偶,模仿小松鼠的语气提问:“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松鼠,冬天快到了,我要去摘松子当食物,还要找树洞安家,你们冬天会做什么呀?”
2.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引出主题:“小松鼠和我们做的事情不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人与动物的不同》。”
(二)分段对比,探索发现(20分钟)
1.饮食方面——“美味的食物”
出示松鼠吃松子、熊猫吃竹子的图片,提问:“小动物们吃的食物是怎样的?它们用什么吃东西呀?”(引导幼儿说出“没加工、用嘴巴直接吃”)
出示人类做饭、用筷子/勺子吃饭的图片,对比提问:“我们吃的食物和小动物一样吗?我们用什么做饭、吃饭呀?”
小结:动物吃自然中的食物,人会用锅碗瓢盆做饭,用餐具吃饭,食物更美味。
2.出行方面——“快快去旅行”
播放鸟飞、马跑的动画片段,提问:“小鸟和小马是怎样去远方的?”(靠自己的身体)
出示汽车、自行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我们要去远地方时,会用什么帮忙呀?”
小结:动物靠自己的身体出行,人会用交通工具,更快更方便。
3.应对寒暑——“不怕冷和热”
出示松鼠换毛、北极熊皮毛的图片,提问:“小动物们冬天靠什么保暖呀?”
请幼儿摸摸自己的衣服,看看空调图片,提问:“我们冬天、夏天会怎么做?”
小结:动物靠身体变化抵御寒暑,人会穿不同衣服,用暖气、空调调节温度。
4.住所方面——“温暖的家”
出示鸟巢、树洞的图片,提问:“小动物的家是用什么做的?在哪里呀?”
出示高楼大厦、房子内部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我们的家是怎样的?用什么建造的?”
小结:动物用自然材料搭简单的家,人会用钢筋水泥建坚固舒适的房子。
(三)游戏互动,巩固认知(10分钟)
开展“分类小达人”游戏:给每位幼儿发放“人与动物大不同”分类卡片(包含动物饮食、人类饮食、动物出行等图片),请幼儿将卡片分成“动物做的事”和“人做的事”两类,教师巡回指导,完成后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分类结果。
(四)总结回顾,升华情感(5分钟)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我们知道了人在饮食、出行、应对寒暑、住所有很多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我们会用工具、会创造,是不是很厉害呀?”
2.引导幼儿说说:“你觉得人类最聪明的地方是什么?”,萌发对人类智慧的自豪感。
五、板书设计
4.11 人与动物的不同
方面 动物 人
饮食 吃自然食物(松子、竹子) 用锅碗做饭,用餐具吃
出行 靠身体(飞、跑) 用交通工具(汽车、自行车)
应对寒暑 厚皮毛 穿不同衣服,用暖气、空调
住所 鸟巢、树洞 用钢筋水泥建房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