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生物中考真题解析汇编-专题十:健康地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山东省生物中考真题解析汇编-专题十:健康地生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9-06 13:48:18

文档简介

2016年山东省生物中考真题解析汇编
(《课标》十大一级主题)
专题十:健康地生活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14页,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32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62分;共94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1·cn·jy·com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2分)
1.(2016?临沂11)青春期是我们每个人的黄金时期,此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对青春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男女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B.生殖器官的发育已经完成
C.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D.愿意与异性接近,并产生朦胧的依恋
2.(2016?滨州17)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成年人的过度时期,这一时期,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2-1-c-n-j-y
A.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B.男性在青春期偶尔遗精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思维的独立性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大大增强
D.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3.(2016?潍坊19)下图是人体脑部和生殖器官与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解读该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来源:21cnj*y.co*m】
A.曲线①表示脑部生长,②表示生殖器官生长
B.在青春期开始前生殖器官的生长基本停滞
C.青春期开始时脑部生长已基本完成
D.在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生长的同时,智力也迅速发展
4.(2016?日照21)下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www.21-cn-jy.com
A.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5.(2016?青岛33)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C.非特异性免疫可以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D.免疫具有防御、清除和监视的功能
6.(2016?青岛31)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和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原是“非己”物质,抗体是人体合成的蛋白质
B.当抗原消失后,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C.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D.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即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抗原
7.(2016?潍坊15)给儿童注射相关疫苗使其具有了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在免疫类型和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分别属于(  )【版权所有:21教育】
A.非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 B.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C.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插途径 D.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8.(2016?日照9)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探究病毒结构
9.(2016?烟台9)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  )引起的。
A.炭疽杆菌 B.噬菌体 C.HIV病毒 D.H7N9病毒
10.(2016?青岛14)近期美洲出现了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虫媒病,病原体为寨卡病毒(Zika Virus)。我国科学家现已证明,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直接关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1*cnjy*com
A.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
B.寨卡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患者和寨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
11.(2016?聊城6)通过“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可知,生活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但我们能健康地生活,这缘于人体有自我保卫的三道防线,下列结构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  )
A.皮肤 B.吞噬细胞 C.黏膜 D.脾脏
12.(2016?威海17)根据免疫的定义判断,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
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自己腿部的皮肤.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16?泰安1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B.吞噬细胞消化病原体
C.患过麻疹的人对麻疹病毒有免疫力
D.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溶解病菌
14.(2016?临沂16)下列免疫方式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①溶菌酶溶解病毒 ②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③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 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 ⑤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15.(2016?聊城14)合理用药不仅能及时解除病痛,还能防止危害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病小伤可用家庭小药箱解决 B.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需遵医嘱 D.首次用药或症状较重可加大用药量
16.(2016?枣庄11)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服用抗生素不需要医师指导 B.有“OTC”标志的药品可随意服用
C.中药和西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D.服药时间,饭前饭后无所谓
17.(2016?枣庄6)在美洲暴发流行的卡塞病毒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这种虫媒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防治以消灭蚊虫为主要措施,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卡塞病毒属于传染源 B.消灭蚊虫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C.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D.卡塞病毒在细胞内繁殖
18.(2016?威海16)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 B.加强体育锻炼
C.为儿童注射疫苗 D.隔离传染病患者
19.(2016?济宁10)我市某校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健身倡议,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促进抗体产生
20.(2016?淄博10)疟疾由浸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块、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科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
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
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
21.(2016?聊城23)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下面是李明同学的一些行为习惯,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因学习紧张很少与师生交流 B.经常性地上网学习到深夜
C.节假日常随父母郊游 D.经常因时间紧张不吃早餐
22.(2016?青岛17)下列关于健康地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药是化学合成制剂,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
B.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
C.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小刚上肢受伤,血液呈暗红色并缓慢而连续地从伤口流出,可指压远心端止血
23.(2016?滨州25)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7000人死于心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戒烟可以降低36%的冠心病死亡风险
B.长期精神紧张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
C.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D.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大心脏病的发病率
24.(2016?烟台12)青少年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B.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斗殴
C.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D.不吸烟,远离毒品
25.(2016?泰安21)下列有关心肺复苏的做法错误的是(  )
A.胸外心脏按压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
B.胸外心脏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次
C.进行人工呼吸前,要使别人呼吸道畅通
D.胸外心脏与吹气的比例是15:2
26.(2016?临沂24)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因此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  )  21*cnjy*com
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
B.遇到有人受伤时,若伤口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C.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D.遇到因触电而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立即拨打120求救,并在确保伤病员和救护者安全的环境中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出处:21教育名师】
27.(2016?潍坊12)当遇到别人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力所能及的予以救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
B.对呼吸突然停止的人做人工呼吸时尽量增大强度、加快频率
C.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
28.(2016?日照12)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营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饮食习惯及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多吃绿色食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摄入
B.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C.每天喝一杯牛奶可获取蛋白质和钙
D.多吃高能量食品可促进身体快速发育
29.(2016?聊城10)“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  )
A.建立黄河森林公园 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
C.关闭重污染企业 D.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30.(2016?淄博6)一位贫血患者突患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常规化验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  )2·1·c·n·j·y
A.红细胞、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
C.血浆、白细胞 D.血小板、白细胞
31.(2016?菏泽15)生活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应积极应对。以下处理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
A.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压迫伤口远心端进行止血
B.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
C.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在实施人工呼吸
D.遇到突发心肌梗死者,不随意搬动病人,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并拨打“120”
32.(2016?滨州16)疾病给人类带来了痛苦和伤害,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发病原因,就能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表中的病因与疾病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疾病
病因
A
佝偻病
缺乏维生素D或钙
B
地方性甲状腺肿
饮食中缺碘
C
侏儒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
先天性愚型
体细胞内多了一条染色体
A.A B.B C.C D.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33.(2016?德州26)(5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疟疾是20世纪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原始的、寄生性单细胞动物,由按蚊叮咬传播。人类治疗疟疾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以屠呦呦为首的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为表彰她的突出贡献,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首位获得科学类奖的中国人。21cnjy.com
【资料二】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经营疫苗产品案件,大量未经冷藏的疫苗类产品流入多个省。截至2016年4月11日,共立刑事案件192起,刑事拘留2022,已批准逮捕22人,已查实涉案药品经营企业45家,初步核实涉案疫苗流入接种单位59家。www-2-1-cnjy-com
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传播类型上看,疟疾属于   传染病。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
分析,注射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 
疟原虫侵入人体红细胞后,会迅速繁殖,导致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降低,
引起人体出现   症
我国从1982年开始在全国实施计划免疫,大大提高了广大儿童及青少年的
免疫能力。如果人体接种过期或未经冷藏而失去活性的疫苗,结果是体内
不能产生   ,仍会导致感染,也就失去了计划免疫的意义。
除接种疫苗外,请写出一条可以提高自身抵抗力的措施:
 
34.(2016?菏泽24)(5分)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和盐粒等颗粒物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在传染病流行时,如果遇到霾天气,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增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增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情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霾天外出时要戴合格的口罩,这样不但能有效过滤颗粒物,还能有效预防
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 
(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是 
(3)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   ,从免疫的角度看,流感病毒
是 
(4)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从获得途径上看,
这种免疫属于 
35.(2016?东营30)(7分)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
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
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 免疫 (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
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

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传染病,例如,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
病患者,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6)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是其
(7)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 ,
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
可有丝毫懈怠
36.(2016?滨州28)(6分)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的传播带来隐
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
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资料二: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
而没有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则往往容易患病。
资料三: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但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却非常普遍,
有的人把它当作感冒等疾病的“万灵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
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属于   ,通过
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属于   免疫
甲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没有接
种甲流疫苗的人属于  ,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
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甲流流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抗生素的作用对象
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而甲流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
   组成
抗生素类药属于处方药。为确保药安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
用药前都应关注   上的各项信息。
37.(2016?烟台29)(6分)4月25日是世界反疟日,疟疾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良好的疗效,为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全世界对疟疾和青蒿素的关注。21教育网
疟疾通过疟蚊叮咬传播,它具有   
的特点,疟蚊携带的疟原虫是引发疟疾的   ,
阻止疟疾传播的有效措施是清理积水,清除疟蚊的孽生
地,这在预防措施中属于  。
疟原虫已经对传统抗疟药物奎宁逐渐产生了抗药性,这
是奎宁对疟原虫变异个体不断   的结果。
从野生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含量偏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将FPS基因导
入青蒿,获得了青蒿素含量高2﹣3倍的青蒿植株。这项生物技术是
   ,说明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38.(2016?泰安29)(8分)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回答:
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原因是: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   产生相应抗
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构简单,其外壳和内部成分分别
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寄生人并瓦
解人体免疫系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目前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是切断
传播途径。下列行为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②输入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血液 ③叮咬过艾
滋病患者的蚊子叮咬正常人 ④不安全的性行为 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的妇女生育孩子 ⑥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⑦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
如图曲线A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量变化。
患者血糖量从顶峰慢慢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血糖量超过正常水平,肾单位中
的   无法重新吸收全部的葡萄糖,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泄到体外,
曲线B表示如果在a时间点给患者注射   ,其血糖量会迅速下降
至正常水平。在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糖尿病患者应小心控制对
   的摄取量,因为该类营养物质在人体小肠内,经过   
中相关消化酶的作用,被分解为葡萄糖。
39.(2016?日照32)(8分)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还爆发了非典、禽流感、甲型 H7N9 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分析回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非典、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和甲型 H7N9 流感的病原体都属于病毒,
它们的结构简单,由 和 组成。
(2)下表是不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传染病
主要传播方式
乙肝
① 传播
艾滋病
体液传播
甲型H7N9流感
② 传播



(3)某地对一段时间内新型流感发病
情况作了统计(如右图)。图中
曲线在a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之
一是患者体内产生了 ,
这种物质是由 细胞分泌的。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细胞内,这种生活方式称为 。有些流
感患者在患病初期选择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其实,这种做法没有
科学道理。请利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 。
40.(2016?临沂27)(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传染病。寄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
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是由疟蚊(按蚊类)
叮咬而传播,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口,遭受着疟疾的威胁,
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是
1.98亿,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是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儿童。 资料二: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形成,40%的世界人口处于
罹患对其他药物具有抗药性的风险之中,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
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诺贝尔奖获得者,我
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恶性疟原虫
也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
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1)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和草履虫一样,在结构上与细菌相比最突出的特点
是 ,传播疟疾的疟蚊属于节肢动物,该类动物的主要特
征是 ,
这种传染病的传染源是 。 (2)在资料二中,如果“重组疟疾疫苗”获得成功后,健康人群注射该疫苗,
体内将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 ,从而获得对疟疾的免疫能力。在
治疗疟疾过程中,疟原虫逐渐出现抗药性,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
抗药性是 的结果。
41.(2016?烟台27)(8分)去年冬天,刘海5岁的妹妹因患流感引发了肺炎,治疗及时已痊愈,珍爱生命,关注健康要从你我做起。21·世纪*教育网
(1)流感病毒经鼻、   最后到达肺而引发肺炎。
(2)肺炎会造成呼吸困难,病人需加快呼吸频率以保证对氧气的需求,吸气时,
图中的[7]会   ,顶部下降,进入肺泡的氧气透过图中的
  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会透过该结构
进入肺泡,随着呼吸排出体外,肺泡具有数量多,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
细血管、   等特点,这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肺炎病人手背输液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心脏的[ ]   ,再进入
[ ]   ,然后通过[ ]   输送到肺。
冬季是流感易发的季节,注射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属于
   免疫。
42.(2016?威海36)(4分)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对于救死扶伤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遇到下列问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冷静正确地应对吗?
(1)遇到有人晕倒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图一所示李
新正在拨打急救电话,他的叙述中缺少的必要信息是   。
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打过“120”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
实施心肺复苏术。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图二所示的甲、乙两人施救的先后
顺序应是   ,抢救有效的标志是  。
遇到外伤出血的患者,需要及时止血。图三所示受伤部位C有暗红色的血
液缓缓流出,按压止血的部位应该是图中的   点。
2016年山东省生物中考真题解析汇编
(《课标》十大一级主题)
专题十:健康地生活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33页,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32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62分;共94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2分)
1.(2016?临沂11)青春期是我们每个人的黄金时期,此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对青春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男女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B.生殖器官的发育已经完成
C.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D.愿意与异性接近,并产生朦胧的依恋
答案:B
解析:【解答】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A正确;在青春期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速度加快,B错误;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C正确;青春期少年愿意与异性接近,并产生朦胧的依恋,D正确。 【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2.(2016?滨州17)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成年人的过度时期,这一时期,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B.男性在青春期偶尔遗精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思维的独立性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大大增强
D.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答案:D
解析:【解答】青毒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A正确;遗精是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精液是不断产生的,积存多了,自然就会排出。遗精只要不频繁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B正确;进入青春期,思维独立性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大大增强,C正确;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也有一定的变化,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D错误。
【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
3.(2016?潍坊19)下图是人体脑部和生殖器官与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解读该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曲线①表示脑部生长,②表示生殖器官生长
B.在青春期开始前生殖器官的生长基本停滞
C.青春期开始时脑部生长已基本完成
D.在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生长的同时,智力也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解答】①表示脑部的生长,②表示生殖器官的生长,A正确;由曲线②可知,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才开始发育,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显著的特征,B正确;由曲线①可知,脑部在5岁之前发育最迅速,在13岁左右,脑部基本已发育完成,C正确、D错误。21*cnjy*com
【分析】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显著的特征。在青春期之前,脑部基本已发育完成,青春期之后,脑的功能更加完善。
4.(2016?日照21)下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答案:C
解析:【解答】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某种抗体只与刺激它产生的那种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有的抗原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很快被体内存留的抗体按同样的方式加以清除,从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C叙述错误。
【分析】病原体侵人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消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出生以后才建立的,它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作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非特异性免疫。
5.(2016?青岛33)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C.非特异性免疫可以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D.免疫具有防御、清除和监视的功能
答案:B
解析:【解答】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免疫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对人体不一定是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的免疫功能过强容易得类风湿性疾病,当免疫监视的功能异常时有可能会发生肿瘤,因此人体的免疫能力不一定是越强越好,B不正确。
【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6.(2016?青岛31)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和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原是“非己”物质,抗体是人体合成的蛋白质
B.当抗原消失后,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C.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D.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即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抗原
答案:B
解析:【解答】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具有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使抗原失活,抗原被消灭后,抗体还存留在人体内,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
【分析】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而不是由吞噬细胞产生的,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抗原,抗原消失后,抗体还存留体内,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
7.(2016?潍坊15)给儿童注射相关疫苗使其具有了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在免疫类型和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分别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 B.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C.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插途径 D.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D
解析:【解答】人体的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皮肤和黏膜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这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是经过处理、毒性减少或失去活性的病原体,不具有致病性,接种到儿童体内的疫苗,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排除A、B。儿童属于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即易感人群,故对儿童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排除C。综上所述,应选D。
【分析】人体的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2016?日照9)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探究病毒结构
答案:C
解析:【解答】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可以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使其具备抗病能力,所以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9.(2016?烟台9)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  )引起的。
A.炭疽杆菌 B.噬菌体 C.HIV病毒 D.H7N9病毒
答案:C
解析:【解答】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正常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分析】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10.(2016?青岛14)近期美洲出现了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虫媒病,病原体为寨卡病毒(Zika Virus)。我国科学家现已证明,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直接关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
B.寨卡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患者和寨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
答案:D
解析:【解答】抗生素主要是杀菌,而这种虫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A错误;塞卡病毒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内,因此属于动物病毒,而不是属于细菌病毒,B错误;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不是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患者和塞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D正确。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11.(2016?聊城6)通过“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可知,生活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但我们能健康地生活,这缘于人体有自我保卫的三道防线,下列结构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  )
A.皮肤 B.吞噬细胞 C.黏膜 D.脾脏
答案:D
解析: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前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组成。故选D。
【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
(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
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
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
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12.(2016?威海17)根据免疫的定义判断,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
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自己腿部的皮肤.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解答】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苗,都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相应的抗体,都属于抗原;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自己腿部的皮肤,都是自己的成分,一般不会引起免疫反应,因此都不属于抗原。 2·1·c·n·j·y
【分析】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3.(2016?泰安1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B.吞噬细胞消化病原体
C.患过麻疹的人对麻疹病毒有免疫力
D.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溶解病菌
答案:C
解析:【解答】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前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组成。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患过麻疹的人对麻疹病毒有免疫力”,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C正确。21教育网
 【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
(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
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
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
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14.(2016?临沂16)下列免疫方式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①溶菌酶溶解病毒 ②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③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 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 ⑤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www-2-1-cnjy-com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答案:B
解析:【解答】①溶菌酶溶解病毒,属于第一道防线、③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属于第二道防线、⑤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②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都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版权所有:21教育】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
(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
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
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
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15.(2016?聊城14)合理用药不仅能及时解除病痛,还能防止危害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小病小伤可用家庭小药箱解决 B.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需遵医嘱 D.首次用药或症状较重可加大用药量
答案:D
解析:【解答】小病小伤可用家庭小药箱解决,A正确;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B正确;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需遵医嘱,C正确;要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不能首次用药或症状较重可加大用药量,D错误。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16.(2016?枣庄11)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服用抗生素不需要医师指导 B.有“OTC”标志的药品可随意服用
C.中药和西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D.服药时间,饭前饭后无所谓
答案:C
解析:【解答】抗生素类药属于处方药,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需遵医嘱,A错误;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用药前都应关注使用说明上的各项信息,BD错误;“是药三分毒”,中药和西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C正确。
【分析】为确保用药安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用药前都应关注使用说明上的各项信息。
17.(2016?枣庄6)在美洲暴发流行的卡塞病毒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这种虫媒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防治以消灭蚊虫为主要措施,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卡塞病毒属于传染源 B.消灭蚊虫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C.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D.卡塞病毒在细胞内繁殖
答案:A
解析:【解答】卡塞病毒是病原体,患者和塞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A错误;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正确;研制相应疫苗,可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塞卡病毒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内,在细胞内繁殖,D正确。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1*cnjy*com
18.(2016?威海16)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 B.加强体育锻炼
C.为儿童注射疫苗 D.隔离传染病患者
答案:A
解析:【解答】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是防止通过器具传播病原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减少传染病的感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为儿童注射疫苗目的是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隔离传染病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2016?济宁10)我市某校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健身倡议,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促进抗体产生
答案: C
解析: 【解答】“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目的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避免传染病的感染,“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0.(2016?淄博10)疟疾由浸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块、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科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
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
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 A
解析: 【解答】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病原体,A错误;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BCD正确.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1.(2016?聊城23)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下面是李明同学的一些行为习惯,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因学习紧张很少与师生交流 B.经常性地上网学习到深夜
C.节假日常随父母郊游 D.经常因时间紧张不吃早餐
答案:C
解析:【解答】因学习紧张很少与师生交流,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性地上网学习到深夜,影响休息,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节假日常随父母郊游,拓展视野,愉悦心情,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因时间紧张不吃早餐,会造成营养不良,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2.(2016?青岛17)下列关于健康地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药是化学合成制剂,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
B.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
C.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小刚上肢受伤,血液呈暗红色并缓慢而连续地从伤口流出,可指压远心端止血
答案:A
解析:【解答】“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副作用的,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A错误;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判断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B正确;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C正确;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某人上肢受伤,血液呈暗红色并缓慢而连续地从伤口流出,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首先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医院,D正确。
【分析】“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副作用的,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
23.(2016?滨州25)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7000人死于心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戒烟可以降低36%的冠心病死亡风险
B.长期精神紧张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
C.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D.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大心脏病的发病率
答案:D
解析:【解答】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分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尽量少吃动物类脂肪,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24.(2016?烟台12)青少年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B.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斗殴
C.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D.不吸烟,远离毒品
答案:B
解析:【解答】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看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斗殴是不可取的。2-1-c-n-j-y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合理膳食、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劳逸结合、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
25.(2016?泰安21)下列有关心肺复苏的做法错误的是(  )
A.胸外心脏按压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
B.胸外心脏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次
C.进行人工呼吸前,要使别人呼吸道畅通
D.胸外心脏与吹气的比例是15:2
答案:D
解析:【解答】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在胸骨下段1/3处,A正确;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至少按压100次,B正确;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C正确;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80﹣100次左右,故按压与呼吸是30:2,反复进行,D错误。
【分析】心肺复苏是一种救助心跳突然停止跳动的患者的急救措施,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回复。
26.(2016?临沂24)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因此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  )
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
B.遇到有人受伤时,若伤口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C.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D.遇到因触电而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立即拨打120求救,并在确保伤病员和救护者安全的环境中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答案:D
解析:【解答】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A错误;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B错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C错误;当遇到因触电而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当人体能自主呼吸,但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D正确。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27.(2016?潍坊12)当遇到别人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力所能及的予以救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
B.对呼吸突然停止的人做人工呼吸时尽量增大强度、加快频率
C.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
答案:B
解析:【解答】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救治,A正确;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6-18次,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B错误;遇到突发心肌梗死者,不随意搬动病人,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C正确;外伤出血时,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D正确。
【分析】急救的方法: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止血、拨打120急救电话等。
28.(2016?日照12)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营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饮食习惯及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多吃绿色食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摄入
B.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C.每天喝一杯牛奶可获取蛋白质和钙
D.多吃高能量食品可促进身体快速发育
答案:D
解析:【解答】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因此,多吃绿色食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摄入,A正确;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因此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B正确;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每天喝一杯牛奶可获取蛋白质和钙,C正确;多吃高能量食品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重要危险因素,D错误。
【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谷类、水果蔬菜和肉类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合理,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比例为3:4:3,能保证人体营养的需要。
29.(2016?聊城10)“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  )
A.建立黄河森林公园 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
C.关闭重污染企业 D.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答案:D
解析:【解答】“雾霾”天气和大气污染直接有关,改善雾霾天气状况的关键是改善空气质量,建立黄河森林公园、创建全国生态城市、关闭重污染企业与改善环境关系密不可分,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价值的表现。【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乱捕乱杀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30.(2016?淄博6)一位贫血患者突患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常规化验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  )
A.红细胞、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
C.血浆、白细胞 D.血小板、白细胞
答案: B
解析: 【解答】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如果患贫血,应该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值偏低。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其化验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红细胞、白细胞。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所以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
31.(2016?菏泽15)生活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应积极应对。以下处理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
A.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压迫伤口远心端进行止血
B.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
C.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在实施人工呼吸
D.遇到突发心肌梗死者,不随意搬动病人,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并拨打“120”
答案: A
解析: 【解答】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A错误;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救治,B正确;当遇到某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在实施人工呼吸,以恢复病人肺的通气,达到通过肺换气来改善全身缺氧,促进呼吸中枢功能的恢复,从而产生自主呼吸,C正确;遇到突发心肌梗死者,不随意搬动病人,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D正确。
【分析】急救的方法: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止血、拨打120急救电话等。
32.(2016?滨州16)疾病给人类带来了痛苦和伤害,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发病原因,就能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表中的病因与疾病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疾病
病因
A
佝偻病
缺乏维生素D或钙
B
地方性甲状腺肿
饮食中缺碘
C
侏儒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
先天性愚型
体细胞内多了一条染色体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解答】儿童缺乏维生素D或钙,会患佝偻病,A正确;食物中缺乏含碘的无机盐,会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B正确;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C错误;先天性愚型病是由于体细胞内多了一条染色体造成的,D正确。
【分析】(1)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且会引起疾病。(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3)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是固定的,如人类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多或少都是人患病。 21cnjy.com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33.(2016?德州26)(5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疟疾是20世纪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原始的、寄生性单细胞动物,由按蚊叮咬传播。人类治疗疟疾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以屠呦呦为首的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为表彰她的突出贡献,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首位获得科学类奖的中国人。21·cn·jy·com
【资料二】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经营疫苗产品案件,大量未经冷藏的疫苗类产品流入多个省。截至2016年4月11日,共立刑事案件192起,刑事拘留2022,已批准逮捕22人,已查实涉案药品经营企业45家,初步核实涉案疫苗流入接种单位59家。
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传播类型上看,疟疾属于   传染病。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
分析,注射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 
疟原虫侵入人体红细胞后,会迅速繁殖,导致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降低,
引起人体出现   症
我国从1982年开始在全国实施计划免疫,大大提高了广大儿童及青少年的
免疫能力。如果人体接种过期或未经冷藏而失去活性的疫苗,结果是体内
不能产生   ,仍会导致感染,也就失去了计划免疫的意义。
除接种疫苗外,请写出一条可以提高自身抵抗力的措施:
 
答案:(1)血液 控制传染源 (2)贫血 (3)抗体 (4)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愉悦心情或合理饮食等合理即可)【来源:21cnj*y.co*m】
解析:【解答】(1)疟疾由按蚊叮咬传播,从传播类型上看,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疟疾患者属于传染源,注射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控制传染源。(2)疟原虫侵入人体红细胞后,会迅速繁殖,导致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降低,引起人体出现贫血症。(3)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如果人体接种过期或未经冷藏而失去活性的疫苗,结果是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仍会导致感染,也就失去了计划免疫的意义。(4)除接种疫苗外,可以提高自身抵抗力的措施: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愉悦心情或合理饮食等合理即可)。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形成贫血。(3)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除接种疫苗外,坚持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34.(2016?菏泽24)(5分)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和盐粒等颗粒物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在传染病流行时,如果遇到霾天气,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增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增高。
情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霾天外出时要戴合格的口罩,这样不但能有效过滤颗粒物,还能有效预防
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 
(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是 
(3)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   ,从免疫的角度看,流感病毒
是 
(4)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从获得途径上看,
这种免疫属于 
答案: (1)切断传播途径 (2)没有细胞结构 (3)病原体 抗原(4)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 【解答】(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3)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都叫做病原体,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看,流感病毒是抗原。(4)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5.(2016?东营30)(7分)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
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
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 免疫 (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
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

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传染病,例如,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
病患者,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6)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是其
(7)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 ,
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
可有丝毫懈怠
答案:(1)传染性、流行性(2)特异性(3)病原体(4)保护易感人群(5)①②④(6)传播途径(7)无细胞结构
解析:【解答】(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2)接种疫苗后会使人产生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属于特异性免疫。 (3)病原体指的是能够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病原体。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5)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①②④。 (5)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属于传播途径。 (7)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分析】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36.(2016?滨州28)(6分)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的传播带来隐
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
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资料二: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
而没有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则往往容易患病。
资料三: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但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却非常普遍,
有的人把它当作感冒等疾病的“万灵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
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属于   ,通过
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属于   免疫
甲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没有接
种甲流疫苗的人属于  ,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
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甲流流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抗生素的作用对象
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而甲流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
   组成
抗生素类药属于处方药。为确保药安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
用药前都应关注   上的各项信息。
答案:(1)抗原 特异性 (2)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3)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4)使用说明
解析:【解答】(1)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病原体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属于抗原。(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没有接种甲流疫苗的人对甲流感缺乏免疫力,因此属于易感人群。学校采取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而甲流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4)抗生素类药属于处方药。为确保用药安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用药前都应关注使用说明上的各项信息。21·世纪*教育网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4)为确保用药安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用药前都应关注使用说明上的各项信息。
37.(2016?烟台29)(6分)4月25日是世界反疟日,疟疾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良好的疗效,为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全世界对疟疾和青蒿素的关注。
疟疾通过疟蚊叮咬传播,它具有   
的特点,疟蚊携带的疟原虫是引发疟疾的   ,
阻止疟疾传播的有效措施是清理积水,清除疟蚊的孽生
地,这在预防措施中属于  。
疟原虫已经对传统抗疟药物奎宁逐渐产生了抗药性,这
是奎宁对疟原虫变异个体不断   的结果。
从野生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含量偏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将FPS基因导
入青蒿,获得了青蒿素含量高2﹣3倍的青蒿植株。这项生物技术是
   ,说明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答案:(1)传染性、流行性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2)选择 (3)转基因技术 基因控制性状
解析:【解答】(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疟蚊携带的疟原虫是引发疟疾的病原体,清理积水,清除疟蚊的孽生地,这在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2)疟原虫已经对传统抗疟药物奎宁逐渐产生了抗药性,这是奎宁对疟原虫变异个体不断选择的结果。(3)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将FPS基因导入青蒿,获得了青蒿素含量高2﹣3倍的青蒿植株,这是转基因技术,说明了基因控制性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出处:21教育名师】
38.(2016?泰安29)(8分)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回答:
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原因是: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   产生相应抗
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构简单,其外壳和内部成分分别
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寄生人并瓦
解人体免疫系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目前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是切断
传播途径。下列行为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②输入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血液 ③叮咬过艾
滋病患者的蚊子叮咬正常人 ④不安全的性行为 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的妇女生育孩子 ⑥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⑦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
如图曲线A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量变化。
患者血糖量从顶峰慢慢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血糖量超过正常水平,肾单位中
的   无法重新吸收全部的葡萄糖,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泄到体外,
曲线B表示如果在a时间点给患者注射   ,其血糖量会迅速下降
至正常水平。在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糖尿病患者应小心控制对
   的摄取量,因为该类营养物质在人体小肠内,经过   
中相关消化酶的作用,被分解为葡萄糖。
答案:(1)病原体 淋巴细胞 (2)蛋白质、遗传物质 ①③⑥ (3)肾小管胰岛素 糖类 肠液、胰液
解析:【解答】(1)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感染
艾滋病的途径:输入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血液;不安全的性行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妇女生育孩子;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都能传播艾滋病。(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量超过正常水平时,肾小管无法重新吸收全部的葡萄糖,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泄到体外。曲线B表示如果在a时间点给患者注射胰岛素,其血糖量会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应小心控制对糖类的摄取量,因为该类营养物质在人体小肠内,经过肠液、胰液中相关消化酶的作用,被分解为葡萄糖。
【分析】(1)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2)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3)人类缺陷病毒(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4)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葡萄糖的代谢。(5)淀粉首先在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肠液、胰液中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 
39.(2016?日照32)(8分)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还爆发了非典、禽流感、甲型 H7N9 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分析回答:
非典、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和甲型 H7N9 流感的病原体都属于病毒,
它们的结构简单,由 和 组成。
(2)下表是不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传染病
主要传播方式
乙肝
① 传播
艾滋病
体液传播
甲型H7N9流感
② 传播



(3)某地对一段时间内新型流感发病
情况作了统计(如右图)。图中
曲线在a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之
一是患者体内产生了 ,
这种物质是由 细胞分泌的。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细胞内,这种生活方式称为 。有些流
感患者在患病初期选择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其实,这种做法没有
科学道理。请利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 。
答案:(1)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 (2)饮食 空气、飞沫 (3)抗体
淋巴 (4)寄生 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
解析:【解答】(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经水传播等。乙肝属于消化道传染病,通过饮食传播;甲型H1N1流感、甲型H7N9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图中曲线在a点后逐渐减少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4)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有些流感患者在患病初期选择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其实这种做法没有科学道理,原因是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
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传染病的流行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40.(2016?临沂27)(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传染病。寄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
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是由疟蚊(按蚊类)
叮咬而传播,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口,遭受着疟疾的威胁,
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是
1.98亿,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是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儿童。 资料二: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形成,40%的世界人口处于
罹患对其他药物具有抗药性的风险之中,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
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诺贝尔奖获得者,我
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恶性疟原虫
也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
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1)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和草履虫一样,在结构上与细菌相比最突出的特点
是 ,传播疟疾的疟蚊属于节肢动物,该类动物的主要特
征是 ,
这种传染病的传染源是 。 (2)在资料二中,如果“重组疟疾疫苗”获得成功后,健康人群注射该疫苗,
体内将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 ,从而获得对疟疾的免疫能力。在
治疗疟疾过程中,疟原虫逐渐出现抗药性,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
抗药性是 的结果。
答案:(1)有成形的细胞核 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
疟疾患者 (2)抗体 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1)疟原虫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成形的细胞核,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疟疾传染病的传染源是疟疾患者。(2)健康人群注射重组疟疾疫苗,会刺激身体内的免疫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从而预防这种疾病。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疟原虫逐渐出现抗药性,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抗药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分析】(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病原体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疟原虫逐渐出现抗药性,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抗药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1.(2016?烟台27)(8分)去年冬天,刘海5岁的妹妹因患流感引发了肺炎,治疗及时已痊愈,珍爱生命,关注健康要从你我做起。
(1)流感病毒经鼻、   最后到达肺而引发肺炎。
(2)肺炎会造成呼吸困难,病人需加快呼吸频率以保证对氧气的需求,吸气时,
图中的[7]会   ,顶部下降,进入肺泡的氧气透过图中的
  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会透过该结构
进入肺泡,随着呼吸排出体外,肺泡具有数量多,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
细血管、   等特点,这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肺炎病人手背输液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心脏的[ ]   ,再进入
[ ]   ,然后通过[ ]   输送到肺。
冬季是流感易发的季节,注射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属于
   免疫。
答案:(1)咽、喉、气管、支气管 (2)收缩 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弹性纤维 (3)[2]右心房 [3]右心室 [1]肺动脉 (4)特异性
解析:【解答】图中[1]肺动脉、[2]右心房、[3]右心室、[4]主动脉、[5]左心房、[6]左心室、[7]膈肌。(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流感病毒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而引发肺炎.(2)吸气时,图中的[7](膈肌)会收缩,膈顶下降,进入肺泡的氧气透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会透过该结构进入肺泡,随着呼气排出体外。肺泡数量多,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3)肺炎病人手背输液治疗时,药物进入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后首先进入心脏的[2]右心房,再进入[3]右心室,然后通过[1]肺动脉输送到肺。
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当人体注射疫苗时,病原体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分析】(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2)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3)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42.(2016?威海36)(4分)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对于救死扶伤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遇到下列问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冷静正确地应对吗?
(1)遇到有人晕倒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图一所示李
新正在拨打急救电话,他的叙述中缺少的必要信息是   。
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打过“120”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
实施心肺复苏术。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图二所示的甲、乙两人施救的先后
顺序应是   ,抢救有效的标志是  。
遇到外伤出血的患者,需要及时止血。图三所示受伤部位C有暗红色的血
液缓缓流出,按压止血的部位应该是图中的   点。
答案:(1)具体地址 (2)先乙后甲 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转为红润 (3)B
解析:【解答】(1)图一中的李新忘记说具体的地址。(2)病人在生命垂危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心跳的现象,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患者恢复呼吸。常用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图二所示的甲、乙两人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先乙后甲。抢救有效的标志是: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转为红润。(3)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在B远心端压迫止血。
【分析】(1)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2)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静脉出血应该在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