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形状改变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8 形状改变了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20 11:1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形状改变了
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了解压、拉、弯、扭是改变物体形状的常见方式;知晓拉力大小等力的特征与物体形状改变程度存在关联。
2.科学思维:能通过观察物体形状变化的现象,推理出力与形状改变的因果关系;能对比人力和机器改变物体形状的差异,归纳出机器发力的优势特点。
3.探究实践:能通过挂钩码拉橡皮筋等实验,规范观察、记录物体形状的变化情况;能模仿“压、拉、弯、扭”的操作,动手让常见物体(如橡皮泥、铁丝)改变形状。
4.态度责任:实验与观察时保持专注认真,乐于参与动手操作类的科学活动;意识到机器改变物体形状的优势,体会科技进步对生产生活的帮助。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常见物体(如橡皮泥、海绵、纸张等)在挤压、弯折、拉伸等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状变化;能通过动手实验,总结改变物体形状的常见方法(挤压、拉伸、弯折、扭转等)。
2.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物体形状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并能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如物体材质、软硬程度等)。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拉弓、折毛巾、起重机工作等图片/视频)、弓和箭模型、毛巾、橡皮筋、钩码(5-10个)、铁架台(带挂钩)、直尺、记录单。
2.学生准备:每小组1块毛巾、1根橡皮筋、3-4个钩码、1把直尺、1张实验记录单(提前打印)。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教师展示PPT图片:运动员拉弓射箭、工人用起重机搬运钢材、小朋友折千纸鹤。
2.提问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想一想:拉弓时弓的样子变了吗?折千纸鹤时纸的形状有什么变化?起重机搬运钢材时,钢材的位置和形状有没有改变?”
3.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生活中很多物体用力后形状会发生改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形状改变了》,探究力和物体形状变化的秘密。”
(二)动手体验,认识“力改变物体形状”(10分钟)
1.小组活动:教师分发毛巾、弓模型,让学生分组完成两个任务:
任务1:折毛巾。先观察平整的毛巾,再用力折一折,对比折前后毛巾的形状变化,记录在表格中。
任务2:拉弓。观察弓的原始形状,再用力拉弓,看看弓的形状有什么改变,和同桌分享自己的发现。
2.交流分享:邀请2-3组学生上台展示,说说“折毛巾”“拉弓”时物体形状的变化,教师引导总结:用力拉、折物体时,物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拓展方法:提问“除了拉和折,还有哪些方法能改变物体形状?”,引导学生说出“压(捏橡皮泥)、扭(拧毛巾)”等,教师补充:推、拉、压、扭都是改变物体形状的常见方法。
(三)实验探究,分析“橡皮筋与拉力的关系”(15分钟)
1.提出问题:“力能改变物体形状,那拉力大小不同,物体形状改变的程度一样吗?比如橡皮筋,挂的重物越多,拉力越大,橡皮筋会被拉得更长吗?”
2.明确实验步骤:
(1)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铁架台挂钩上,用直尺测量橡皮筋原始长度,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在橡皮筋另一端挂1个钩码,测量此时橡皮筋的长度,计算“伸长长度”(现在长度-原始长度),做好记录。
(3)依次增加钩码数量(2个、3个、4个),重复测量和记录,观察橡皮筋长度的变化。
3.小组实验: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规范测量、认真记录,避免钩码掉落。
4.总结结论: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数据:“钩码越多(拉力越大),橡皮筋的伸长长度有什么变化?”,最终得出结论:橡皮筋长度变化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橡皮筋被拉得越长。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7分钟)
1.教师展示PPT:弹簧门(推开门时弹簧变形)、揉面团(压揉后面团形状改变)、塔吊搬运重物(拉力改变物体位置和形状)等生活场景图片。
2.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力改变物体形状’的例子?比如我们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会变成各种形状;用力压海绵,海绵会变扁。”
3.学生自由举例,教师补充:“过去人们主要靠人力改变物体形状,现在有了起重机、压路机等机器,能更轻松地改变物体形状,这体现了科技的进步。”
(五)课堂总结(3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力能改变物体形状)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有哪些?(推、拉、压、扭)橡皮筋的伸长长度和什么有关?(拉力大小,拉力越大,伸得越长)”
2.鼓励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科学现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更多科学秘密。”
五、板书设计
3.8 形状改变了
一、力能改变物体形状
常见方法:推、拉、压、扭
例子:折毛巾(折)、拉弓(拉)、捏橡皮泥(压)、拧毛巾(扭)
二、橡皮筋与拉力的关系
实验:钩码数量(拉力)→橡皮筋长度
1个钩码:伸长较短;2个钩码:伸长较长;3个钩码:伸长更长
结论:拉力越大,橡皮筋被拉得越长
三、生活应用
起重机、弹簧门、揉面团、压路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