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纺织材料
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认识天然纤维(棉、麻、羊毛、蚕丝)和化学纤维(涤纶、尼龙等)两类纺织材料,知道它们的主要来源;了解不同纺织材料在吸水性上的差异,建立“材料特性与用途相适应”的科学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特点,培养分类、比较、归纳的思维能力;结合实验现象分析材料特性,初步形成“证据支持结论”的科学思维。
3.探究实践:能通过“纺织材料吸水性”实验,正确操作实验步骤(控制水量、观察记录),学会收集实验数据;能动手辨别身边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制品,提升动手探究能力。
4.态度责任:感受纺织材料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材料科学的兴趣;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知道旧纺织物的再利用方法,培养环保和节约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类纺织材料,知道它们的主要来源;通过实验探究并总结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在吸水性上的差异。
2.教学难点:理解“控制变量”(如水量相同、纤维长度相同)在实验中的重要性,能根据实验现象准确归纳材料特性;将纺织材料的特性与生活中的实际用途建立联系。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天然/化学纤维来源、生活制品图片);棉线、麻线、羊毛线、涤纶线、尼龙绳等纺织材料样本;两个相同的小烧杯、适量清水、滴管、计时器、实验记录单;旧T恤、纯棉毛巾、化纤外套、羊毛围巾等实物教具。
2.学生准备:提前收集身边的纺织物品(如袜子、手帕、书包带等);科学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教师出示两件不同材质的衣物(纯棉T恤、化纤外套),提问:“同学们,这两件衣服摸起来感觉一样吗?为什么它们的手感、摸起来的温度会不同呢?”引导学生观察、触摸并说出感受(如纯棉柔软、化纤光滑)。
2.引出课题:“其实,衣服的不同特点和它们的‘纺织材料’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纺织材料》的世界,探索它们的秘密。”
(二)自主探究,认识纺织材料(10分钟)
1.辨一辨:区分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
教师展示棉线、羊毛线、涤纶线、尼龙绳等样本,结合PPT讲解:“纺织材料主要分为两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来自大自然,比如棉来自棉花,羊毛来自动物羊毛,蚕丝来自蚕茧;化学纤维是人工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比如涤纶、尼龙。”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实物教具(纯棉毛巾、羊毛围巾、化纤外套),触摸并对比,在笔记本上记录“天然纤维制品”和“化学纤维制品”的特点(如天然纤维柔软、有自然纹理;化学纤维光滑、弹性好)。
小组分享:邀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纺织物品,判断属于哪类纤维,并说明理由,教师补充总结。
(三)实验探究,比较吸水性(15分钟)
1.提出问题:“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除了手感不同,吸水性会一样吗?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2.明确实验步骤:
教师演示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清水(约100毫升);分别放入长度相同的棉线(天然纤维)和涤纶线(化学纤维),用计时器计时;观察5分钟内两条线吸水后水分上升的高度,记录在实验单上。
强调“控制变量”:“为什么要让水量相同、纤维长度相同?”引导学生理解“只有公平实验,结果才准确”。
3.学生分组实验: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按照步骤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及时记录现象(如棉线吸水后水分上升快、高度高;涤纶线吸水慢、高度低)。
4.得出结论: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教师总结:“天然纤维(如棉、羊毛)的吸水性比化学纤维(如涤纶、尼龙)更强。”
(四)联系生活,树立节约意识(7分钟)
1.提问:“知道了纺织材料的特点,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引导学生结合特性说用途(如纯棉毛巾吸水性好,适合擦脸;化纤外套防水性好,适合雨天穿)。
2.讨论“减少纺织材料浪费”:“我们身边有很多旧的纺织物品,比如旧衣服、旧毛巾,怎样处理它们才不浪费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旧衣物可以捐赠、旧T恤改造成购物袋、破损毛巾当抹布等。
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纺织材料的生产需要消耗资源,我们要按需购买,珍惜物品,做好旧物再利用。”
(五)课堂总结(3分钟)
1.师生共同回顾:今天认识了哪两类纺织材料?它们的吸水性有什么不同?生活中怎样节约纺织材料?
2.教师总结:“纺织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握它们的特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物品,同时我们也要做节约资源的小卫士。”
五、板书设计
5.18 纺织材料
一、纺织材料的分类
1.天然纤维:来自大自然(棉、麻、羊毛、蚕丝)
例子:纯棉毛巾、羊毛围巾、丝绸手帕
2.化学纤维:人工合成(涤纶、尼龙)
例子:化纤外套、尼龙绳、涤纶袜子
二、吸水性实验
实验结论:天然纤维吸水性 > 化学纤维吸水性
三、节约纺织材料
捐赠旧衣物
改造旧物品(旧T恤→购物袋)
按需购买,减少浪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