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9课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情境导入明朝《圣贤图》中的“孔子问礼老子” 老子是道家之祖,孔子是儒家之宗。司马迁说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该怎么看待二者的思想呢?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dān)。
《史记》载为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太清人,也有史料记载,老子为今安徽涡(wō)阳人。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始祖。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
合作探究一、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而且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昌平陬邑(zōu yì 今山东曲阜[qū fù]市东南)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二、孔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道(导)之以德,齐(约束)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深刻地阐释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他重视“礼”,认为人人都应以“礼”为言行的准则。孔子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主张以德治国。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诗》《书》(一般称为《诗经》《尚书》)和《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了古代文化。他讲究教学方法,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不足。孔子讲学图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现存建筑是后世为纪念孔子所建。杏坛(山东曲阜) 《论语》共20篇,1.1万多字。孔子辞世后,他的学生们将他的言论以及他
与门人的问答汇集编为《论语》。这本书是记录孔子言行思想最权威的资料。《论语》《论语》书影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论语·为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三、孙子春秋晚期军事家孙武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阐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击虚”等军事观点。后世尊称孙武为“兵圣”《孙子兵法》竹简课堂小结1.《道德经》
2.朴素的辩证因素
3.道家学派老子1.思想家、教育家
2.《论语》
3.儒家学派孔子1.《孙子兵法》
2.“兵圣”孙子1. 《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仁”和“礼”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2.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法治”
3.“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这句著名军事格言出自
( )
A.孙武 B.老子 C.孙膑 D.孔子ABA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