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46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一、单项选择题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2025山东潍坊1月期末)山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地山火频繁发生,导致植被和动植物数量短时迅速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2浓度升高引发的森林大火会正反馈于温室效应
B.山火后森林面貌的恢复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C.森林火灾增加了土壤表层的有机储碳量
D.引起动物数量短时下降的山火是非密度制约因素
2.(2025山东潍坊2月诊断)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采取了“碳减排”“碳捕集”等措施。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和C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B.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⑤⑥⑦⑨
C.若图中⑧=①+②+③+④,则达成“碳中和”
D.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是“碳减排”重要措施,可减小生态足迹
3.(2024安徽)磷循环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磷经岩石风化、溶解、生物吸收利用、微生物分解,进入环境后少量返回生物群落,大部分沉积并进一步形成岩石。岩石风化后磷再次参与循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磷元素年周转量比碳元素少
B.人类施用磷肥等农业生产活动不会改变磷循环速率
C.磷参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D.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4.(2024江西)假设某个稳定生态系统只存在一条食物链。研究人员调查了一段时间内这条食物链上其中4种生物的相关指标(如表,表中“—”表示该处数据省略)。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这4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排序,正确的是( )
物种 流经生物的能量/kJ 生物体内镉浓度/(μg·g-1) 生物承受的捕食压力指数(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生物被捕食的压力越大)
① — 0.03 15.64
② — 0.08 —
③ 1.60×106 — 1.05
④ 2.13×108 — —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5.某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 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土壤湿度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因变量是土壤的湿度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分解
考点2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2024河北衡水模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能通过信息传递建立联系,如含羞草在强烈的声音刺激下,会有小叶合拢、叶柄下垂等反应;猎豹和猫科动物有着高度特化的尿标志的信息,它们总是仔细嗅尿味并观察前兽留下的足迹,由此判断时间信息,避免与栖居在此的对手相遇;草原中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扇动两翼,给在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含羞草小叶合拢的过程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B.猎豹避免与对手相遇的过程只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传递
C.雄鸟急速起飞,并扇动两翼属于行为信息
D.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仅有信息源,也有信道和信息受体
7.稻—蟹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水稻为蟹提供遮蔽场所和氧气,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C.硬壳蟹(非蜕壳)摄食软壳蟹(蜕壳)为捕食关系
D.该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关键能力提升练
二、不定项选择题
8.凡纳滨对虾是华南地区养殖规模最大的对虾种类。放苗1周内虾苗取食藻类和浮游动物,1周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1个月后对虾完全取食人工饵料。1个月后虾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周后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会减轻
B.1个月后藻类在虾池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仍处于主要地位
C.浮游动物摄食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
D.异养细菌依赖虾池生态系统中的沉积物提供营养
9.(2024甘肃改编)土壤镉污染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种植富集镉的植物可以修复镉污染的土壤。为了筛选这些植物,某科研小组研究了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镉后植物A和B的生长情况,以不添加镉为对照(镉含量0.82 mg/kg)。一段时间后,测量植物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植物体镉含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镉浓度/ (mg· kg-1) 地上生物量/ (g·m-2) 地下生物量/ (g·m-2) 植物体镉含量/ (mg·kg-1)
植物A 植物B 植物A 植物B 植物A 植物B
对照 120.7 115.1 23.5 18.0 2.5 2.7
2 101.6 42.5 15.2 7.2 10.1 5.5
5 105.2 35.2 14.3 4.1 12.9 7.4
10 97.4 28.3 12.1 2.3 27.4 11.6
A.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下,植物A和B都发生了镉的富集
B.与植物A相比,植物B更适合作为土壤镉污染修复植物
C.在被镉污染的土壤中,镉对植物B生长的影响更大
D.若以两种植物作动物饲料,植物A的安全风险更大
10.(2024山东青岛二模)某种榕小蜂进入榕果内产卵繁殖并专一性地帮助传粉,另一种榕小蜂也将卵产在榕果内但不帮助传粉。它们产卵时间存在分化,如果非传粉小蜂先进入榕果产卵,该榕果常常会脱落;如果非传粉榕小蜂在传粉小蜂之后或同期进入榕果产卵,榕果会分泌一些次生代谢物,导致这两种小蜂幼体发育受到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榕树和传粉榕小蜂的寄生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榕小蜂的数量均会周期性波动
C.次生代谢物的气味可作为物理信息调节种间关系
D.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榕小蜂的竞争将导致该系统崩溃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B 6.B 7.B 8.ACD 9.ACD 10.AC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