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 比的意义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将3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
A. B. C. D.
2.在一场班级篮球比赛中,规定进一球得1分。上半场两班比分为22∶14,六(1)班领先8个球。六(2)班在中场休息得到教练的指导,下半场占了上风,进球数是六(1)班的2倍,最终六(1)班以1球之差赢得比赛,这场比赛的最终比分是( )。
A.28∶27 B.29∶28 C.30∶29 D.31∶30
3.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8,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A.5∶4 B.4∶5 C.∶ D.∶1
4.在一种糖水中,糖的质量占水的质量的,那么糖水与糖的质量比是( )。
A.9∶1 B.9∶8 C.10∶1 D.10∶9
5.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比值( )。
A.缩小到原来的 B.扩大到原来的4倍 C.扩大到原来的16倍
6.比的前项是0.8,比值是,比的后项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7∶10也可以写成,仍读作( )。
8.24÷( )==( )∶24=( )(小数)。
9.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均不为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10.比的后项是,比值是0.3,比的前项是( )。
1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9∶8,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三、判断题
12.比的前项相同,后项越大,比值越大。( )
13.既可以看作分数,也可以看作比。( )
14.4分米∶20厘米=40厘米∶20厘米=2厘米。( )
四、计算题
15.求比值。
0.13∶2.6 2∶0.5 ∶ ∶dm
五、解答题
16.如图,工人师傅用两块同样长的木板搭两个斜坡。
(1)分别写出斜坡①②最高点的高度与木板的长度的比,并写出比值。
(2)比较两个比值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B C C C
1.C
【分析】药+水=药水,根据比的意义,写出药与药水的比即可。
【详解】3∶(100+3)=3∶103
药与药水的比是3∶103。
故答案为:C
2.B
【分析】将六(1)班下半场的得分设为未知数x个,那么六(2)班下半场得(2x)个。根据“六(1)班总分-六(2)班总分=1分”列出方程,解出x。将x代入六(1)班总分(x+22)中,求出具体总分。同理求出六(2)班的总分,从而得出最终的分数比。
【详解】解:设下半场六(1)班进球x个。
x+22-(2x+14)=1
x+22-2x-14=1
8-x=1
x=8-1
x=7
2×7+14
=14+14
=28(个)
7+22=29(个)
所以,这场比赛的最终比分是29∶28。
故答案为:B
3.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甲数÷乙数=0.8,根据除法与比的关系改写成甲数∶乙数=0.8,然后根据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把0.8化成,最后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把化成4∶5,即可得解。
除法与比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比的前项,除数相当于比的后项,除号相当于比号;
小数化成分数,一位小数先化成分母为10的分数,再化简成最简分数;
分数与比的关系:分子相当于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分数线相当于比号。
【详解】甲数÷乙数=0.8
甲数∶乙数=0.8
0.8==
=4∶5
所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分数与比、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糖的质量占水的质量的,表示把水的质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9份,糖是1份,所以糖水一共有(1+9)份,据此写出糖水与糖的质量比,
【详解】(1+9)∶1=10∶1
糖水与糖的质量比是10∶1。
故答案为:C
5.C
【分析】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和商的变化规律可知,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即前项(被除数)乘4,则比值(商)也要乘4;后项缩小到原来的,即后项(除数)除以4,则比值(商)反而乘4;最终比值(商)乘4×4=16,也就是比值扩大到原来的16倍。
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比值相当于商。
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乘几或除以几;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几或乘几。
【详解】4×4=16
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比值扩大到原来的16倍。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掌握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扩大或缩小引起比值的变化规律。
6.C
【分析】根据比的后项=前项÷比值,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0.8÷=×=
比的后项是。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熟悉比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7.七比十
【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两种形式的比都读作几比几。据此解答。
【详解】7∶10也可以写成,仍读作七比十。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比的读法与写法。
8. 64 9 0.375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做被除数,分母做除数;=24÷64;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分子做比的前项,分母做比的后项;=9∶24;再根据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商就是小数;=3÷8=0.375,据此解答。
【详解】24÷64==9∶24=0.375
9.3∶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数×=乙数×,两个乘法算式的积相等,可以设它们的积都等于1;再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分别求出甲数和乙数的值,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甲数和乙数的比即可。
【详解】设甲数×=乙数×=1
甲数:1÷
=1×3
=3
乙数:1÷
=1×5
=5
所以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5。
10.
【分析】根据前项∶后项=比值,前项=比值×后项,代入数据解答。
【详解】
比的后项是,比值是0.3,比的前项是。
11.;
【分析】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9∶8,可以把甲数看作9份,乙数看作8份;
求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用乙数除以甲数即可;
求甲数比乙数多的几分之几,用两数的差值除以乙数。
【详解】8÷9=
(9-8)÷8
=1÷8
=
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12.×
【分析】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前项相同,后项越大,比值越小,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如20∶1=20、20∶2=10、20∶4=5,比的前项相同,后项越大,比值越小,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3.√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比。
【详解】由分析可知,既可以看作分数,也可以看作比,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求比值直接用比的前项÷后项,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不带单位名称,据此分析。
【详解】4分米∶20厘米=40厘米∶20厘米=40÷20=2
故答案为:×
15.0.05;4;;24
【分析】求比值直接用比的前项÷后项即可,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
【详解】0.13∶2.6=0.13÷2.6=0.05
2∶0.5=2÷0.5=4
∶=÷=×6=
∶dm=4dm÷dm=4×6=24
16.(1)①1∶2;0.5;②3∶4;0.75
(2)见详解
【分析】(1)先根据比的意义写出斜坡①②最高点的高度与木板的长度的比,不是最简整数比的要化简比,然后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比值即可。
(2)比较两个比值的大小,得出发现,合理即可。
【详解】(1)①1∶2=1÷2=0.5
②1.5∶2
=(1.5×10)∶(2×10)
=15∶20
=(15÷5)∶(20÷5)
=3∶4
3∶4=3÷4=0.75
斜坡①最高点的高度与木板的长度的比是1∶2,比值是0.5;
斜坡②最高点的高度与木板的长度的比是3∶4,比值是0.75。
(2)0.5<0.75
比较两个比值的大小,发现当两个木板的长度相等时,两个斜坡最高点的高度越大,斜坡最高点的高与木板的长度的比值越大。(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化简比以及求比值,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小数或最简分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