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分歧(qí) 憔萃 祷告(tāo) 暴怒
B.菡萏(dàn) 侍弄 瘫痪(tān) 央求
C.嫩芽(nèng) 决别 欹斜(qī) 烂漫
D.粼粼(nín) 淡雅 徘徊(huí) 信服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校安全会议上,校长总是絮絮叨叨地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B.这段话已经翻来覆去说过不知多少遍了,他还是没有明白。
C.表哥今年高考超常发挥,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大家都喜出望外。
D.政府部门为被征收户提供了异地安置、就地回迁、货币补偿三种方案,让被征收户们各得其所。
3.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亲情是一株永不凋谢的玫瑰,就像莫怀戚笔下散步的温馨和美丽□亲情也可以是风雨中静谧的港湾,就像冰心笔下呵护红莲的荷叶□亲情还可以是你绝望时的忍耐与宽容,就像史铁生笔下饱受病痛折磨却无限包容孩子的母亲□【A】通过亲情,使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最优美的景色。【B】因为亲情,我们才拥有更优质的生活。
(1)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 。 B., , ; C., , 。 D.。 。 ;
(2)文中画横线的【A】【B】两个句子中有一个是病句,请找出来并修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B.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谦辞和敬辞。“令堂”“家君”是谦辞,“高见”“赐教”是敬辞。
C.《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5.根据提示默写。(6分)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诗歌是深情的讴歌。诗词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观沧海》中曹操以大海自比唱出吞吐日月、奋发进取的壮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将一腔思念之情寄与明月成就华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4分)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填人名),选段中的这番情景出现在________(填地点)的客店里。(2分)
(2)此时,鲁迅对“他”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后因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综合性学习。(6分)
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发现】阅读下面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谈谈你对交友之道的理解。(2分)
材料一:匹夫(平民,一般人)不可以不慎取友。
材料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材料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走邪门歪道)、友善柔(谄媚奉迎)、友便佞(花言巧语),损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观点】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就此问题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天净沙·秋思(4分)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小令中,与“夕阳”相呼应的意象是:__________;能直接暗喻题中“秋”字的意象是:枯藤、老树、_________。(2分)
9.末句的“断肠”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写出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谢朗和谢道韫两人的解答哪一个更好呢?请写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爸爸的白发不是老(16分)
李 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背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一位作家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4.文章多处将父亲的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请通读全文,填写下表。(3分)
过去的父亲 深夜伏案设计图纸、
给“我”辅导高等数学 ②________ 是“我”的依靠、
“我”的保护神
现在的父亲 ①_______________ 走路慢了,一不
小心就会摔倒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中的父亲曾经帮“我”辅导功课,是“我”的依靠。现实生活中,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你希望你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请谈一谈你的观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专属时光(13分)
侯淑荷
①每天晚饭后的两个小时,是我和母亲的专属时光。
②九十岁的母亲,在前不久生了一次小病之后,时常会犯糊涂。明明是下午三点,她看着时钟却说:“现在天亮得真早,才三点,都亮得像白天一样了。”
③母亲喜欢运动,我不放心她一个人出门,每天吃过晚饭,我都会带她下楼锻炼身体。
④母亲最喜欢去楼下的小广场。傍晚时分的小广场十分热闹:跳广场舞的、做健身操的、踢毽子的、吹拉弹唱的、摆摊卖各种小吃的……她看见这浓浓的烟火气息就喜笑颜开。
⑤母亲喜欢去健身器械上拉伸身体。九旬的母亲有时像不听话的“孩子”,总爱在健身器械上把腿抬得老高。我劝她说:“不能这样,太不安全了。”她从来都不听,还总爱和别人显摆她能把腿抬得更高,吓得我只好寸步不离地站在她身后保护着她,她还总嫌我碍事。
⑥为此,我一直想让母亲换一种运动方式。广场上人们做的健身操动作比较平稳,她做起来应该难度不大,我就对母亲说:“妈,明天咱俩做健身操吧,跟着音乐一起做,那多好玩啊!”母亲不感兴趣地说:“我觉得没啥意思。”我知道母亲的“孩子气”,便故意激她:“妈,不做就不做吧,健身操对您来讲太难了,估计您也学不会!”她听我这样讲,马上不服输地说:“想学还有学不会的,我第一天不会,就多学几天呗。”我说:“那我们就跟着队伍学起来啊!”
⑦于是,母亲真的开始学习健身操了。通常我让她站在我前边,这样我可以随时观察到她的状况。她跟着前面的队友学得很认真,一段时间后,虽然还不能完全跟上节奏,但也做得有模有样了。每次做操结束,母亲会像小孩子一样扑到我怀里和我拥抱一下,那样子像是在对我说:“我做得很好吧?”我会马上竖起大拇指说:“老妈真棒!”这时的她就像考出了好成绩的小孩被家长夸奖了一样,脸上露出骄傲和幸福的笑容。我搂着日渐瘦小的母亲,心里有种无可名状的感受: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我与母亲已经发生了角色互换。
⑧陪母亲做完操,我会牵着她的手散会儿步。她走得很慢,说话也慢。有时候,她会想起一些陈年旧事并对我唠叨一会儿。她对现在发生的事情常常转瞬就忘记了,对从前的事情却记忆犹新。因此,我知道了许多我从前不知道的事情:她小时候,姥爷如何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她在家中店铺帮父亲照顾生意时,是怎么被父亲的家人相中,然后托媒人前来向姥爷提亲的;从前过日子要怎样精打细算,才能让一大家子人不挨饿;我小的时候她很忙,一直是奶奶照顾我,那时候的我爱耍赖皮,都很大了还不肯自己走路,总让奶奶背着我,而奶奶很宠我,真的走到哪儿,就背我到哪儿……
⑨每次听母亲讲这些从前的事情,我心里都很感动,感动于人与人之间妙不可言的缘分,感动于一辈又一辈浓浓的亲情……
⑩曾经,我把陪母亲锻炼身体当作为人子女的义务去做,现在,我越来越迷恋和母亲在一起的这一小段专属时光。这一段时光丰盈了我的生命,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和幸福。
我只希望,我和母亲这样的专属时光能够悠远绵长。
(选自《羊城晚报》2023年9月3日,有删改)
19.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⑤~⑦段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我”和母亲的对话场景,这样安排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有同学认为本文标题换作“我和母亲”更好,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述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完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词语:温暖、亲情、陪伴、幸福……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感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
请以《那一刻,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声音无处不在,风声、雨声、笑声、歌声、电话那头的叮嘱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
请以《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500字左右。
答案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分歧(qí) 憔萃 祷告(tāo) 暴怒
B.菡萏(dàn) 侍弄 瘫痪(tān) 央求
C.嫩芽(nèng) 决别 欹斜(qī) 烂漫
D.粼粼(nín) 淡雅 徘徊(huí) 信服
【点拨】A项,萃—悴,“祷”应读dǎo;C项,“嫩”应读nèn,决—诀;D项,“粼”应读lín,“徊”应读huái。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全校安全会议上,校长总是絮絮叨叨地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B.这段话已经翻来覆去说过不知多少遍了,他还是没有明白。
C.表哥今年高考超常发挥,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大家都喜出望外。
D.政府部门为被征收户提供了异地安置、就地回迁、货币补偿三种方案,让被征收户们各得其所。
【点拨】“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此处不合语境。
3.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亲情是一株永不凋谢的玫瑰,就像莫怀戚笔下散步的温馨和美丽□亲情也可以是风雨中静谧的港湾,就像冰心笔下呵护红莲的荷叶□亲情还可以是你绝望时的忍耐与宽容,就像史铁生笔下饱受病痛折磨却无限包容孩子的母亲□【A】通过亲情,使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最优美的景色。【B】因为亲情,我们才拥有更优质的生活。
(1)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A.; ; 。 B., , ; C., , 。 D.。 。 ;
(2)文中画横线的【A】【B】两个句子中有一个是病句,请找出来并修改。(2分)
【A】句有语病,应删去“通过”或“使”。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B.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谦辞和敬辞。“令堂”“家君”是谦辞,“高见”“赐教”是敬辞。
C.《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点拨】“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是敬辞。
5.根据提示默写。(6分)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诗歌是深情的讴歌。诗词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观沧海》中曹操以大海自比唱出吞吐日月、奋发进取的壮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将一腔思念之情寄与明月成就华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名著阅读。(4分)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文中的“他”是范爱农(填人名),选段中的这番情景出现在东京(填地点)的客店里。(2分)
(2)此时,鲁迅对“他”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后因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2分)
示例:此时,鲁迅憎恶范爱农;之后鲁迅在故乡与他重逢并与他解开了初识的误会,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他是个正直的革命者。
7.综合性学习。(6分)
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示例:播下真心,让友谊之花开遍校园。
(2)【探究发现】阅读下面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谈谈你对交友之道的理解。(2分)
材料一:匹夫(平民,一般人)不可以不慎取友。
材料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材料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走邪门歪道)、友善柔(谄媚奉迎)、友便佞(花言巧语),损矣。
示例:慎重交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3)【表达观点】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就此问题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示例一: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利。网上交友范围广,且不受地域限制,能结交各行业的朋友,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见识。__示例二: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弊。网络的虚拟性容易出现虚假身份、虚假信息等问题,难以交上真正的朋友,如果把握不好还可能会上当受骗。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天净沙·秋思(4分)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小令中,与“夕阳”相呼应的意象是:昏鸦;能直接暗喻题中“秋”字的意象是:枯藤、老树、西风。(2分)
9.末句的“断肠”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表达了作者长期漂泊在外的孤寂愁苦之感与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11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12.本文写出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3分)
写出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13.谢朗和谢道韫两人的解答哪一个更好呢?请写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示例: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不仅和雪的形状、颜色相似,而且其轻盈程度也相似,可谓是形神俱似,而“撒盐空中差可拟”则只是写出了盐和雪在颜色上的相似。
(三)爸爸的白发不是老(16分)
李 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背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一位作家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4.文章多处将父亲的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请通读全文,填写下表。(3分)
过去的父亲 深夜伏案设计图纸、
给“我”辅导高等数学 ②健步如飞 是“我”的依靠、
“我”的保护神
现在的父亲 ①健忘、迟钝 走路慢了,一不
小心就会摔倒 ③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15.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情景交融,渲染了雪夜里“我”跟随父亲去接母亲时欢快的心情,为下文的叙事和抒情作铺垫。
16.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3分)
示例: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父亲的老迈,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怜惜(疼惜)之情。
17.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义。(3分)
时间的流逝是无情和沧桑的,唯一不变的是亲情。它就像是“雪中送炭”,给我们带来温暖;又像是“锦上之花”,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和温馨。
18.本文中的父亲曾经帮“我”辅导功课,是“我”的依靠。现实生活中,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你希望你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请谈一谈你的观点。(4分)
示例:我的父亲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但他总是在我遇到困难时选择和我一起面对,并用鼓励的目光让我勇敢地坚持下去,他给予我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才能。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爱护家人、能够给予我正确引导的人。(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四)专属时光(13分)
侯淑荷
①每天晚饭后的两个小时,是我和母亲的专属时光。
②九十岁的母亲,在前不久生了一次小病之后,时常会犯糊涂。明明是下午三点,她看着时钟却说:“现在天亮得真早,才三点,都亮得像白天一样了。”
③母亲喜欢运动,我不放心她一个人出门,每天吃过晚饭,我都会带她下楼锻炼身体。
④母亲最喜欢去楼下的小广场。傍晚时分的小广场十分热闹:跳广场舞的、做健身操的、踢毽子的、吹拉弹唱的、摆摊卖各种小吃的……她看见这浓浓的烟火气息就喜笑颜开。
⑤母亲喜欢去健身器械上拉伸身体。九旬的母亲有时像不听话的“孩子”,总爱在健身器械上把腿抬得老高。我劝她说:“不能这样,太不安全了。”她从来都不听,还总爱和别人显摆她能把腿抬得更高,吓得我只好寸步不离地站在她身后保护着她,她还总嫌我碍事。
⑥为此,我一直想让母亲换一种运动方式。广场上人们做的健身操动作比较平稳,她做起来应该难度不大,我就对母亲说:“妈,明天咱俩做健身操吧,跟着音乐一起做,那多好玩啊!”母亲不感兴趣地说:“我觉得没啥意思。”我知道母亲的“孩子气”,便故意激她:“妈,不做就不做吧,健身操对您来讲太难了,估计您也学不会!”她听我这样讲,马上不服输地说:“想学还有学不会的,我第一天不会,就多学几天呗。”我说:“那我们就跟着队伍学起来啊!”
⑦于是,母亲真的开始学习健身操了。通常我让她站在我前边,这样我可以随时观察到她的状况。她跟着前面的队友学得很认真,一段时间后,虽然还不能完全跟上节奏,但也做得有模有样了。每次做操结束,母亲会像小孩子一样扑到我怀里和我拥抱一下,那样子像是在对我说:“我做得很好吧?”我会马上竖起大拇指说:“老妈真棒!”这时的她就像考出了好成绩的小孩被家长夸奖了一样,脸上露出骄傲和幸福的笑容。我搂着日渐瘦小的母亲,心里有种无可名状的感受: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我与母亲已经发生了角色互换。
⑧陪母亲做完操,我会牵着她的手散会儿步。她走得很慢,说话也慢。有时候,她会想起一些陈年旧事并对我唠叨一会儿。她对现在发生的事情常常转瞬就忘记了,对从前的事情却记忆犹新。因此,我知道了许多我从前不知道的事情:她小时候,姥爷如何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她在家中店铺帮父亲照顾生意时,是怎么被父亲的家人相中,然后托媒人前来向姥爷提亲的;从前过日子要怎样精打细算,才能让一大家子人不挨饿;我小的时候她很忙,一直是奶奶照顾我,那时候的我爱耍赖皮,都很大了还不肯自己走路,总让奶奶背着我,而奶奶很宠我,真的走到哪儿,就背我到哪儿……
⑨每次听母亲讲这些从前的事情,我心里都很感动,感动于人与人之间妙不可言的缘分,感动于一辈又一辈浓浓的亲情……
⑩曾经,我把陪母亲锻炼身体当作为人子女的义务去做,现在,我越来越迷恋和母亲在一起的这一小段专属时光。这一段时光丰盈了我的生命,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和幸福。
我只希望,我和母亲这样的专属时光能够悠远绵长。
(选自《羊城晚报》2023年9月3日,有删改)
19.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①“我”用激将法引导母亲学健身操;
②“我”听母亲讲述往事。
20.第⑤~⑦段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我”和母亲的对话场景,这样安排有何作用?(3分)
通过语言描写展现母亲的可爱和“我”的孝顺;为后文的议论抒情作铺垫;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亲情给人带来的安心和幸福。
21.有同学认为本文标题换作“我和母亲”更好,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述理由。(4分)
不同意。“专属时光”显得新颖独特,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专属时光”突出了“我”与母亲相伴时的美好感受,暗含了作者希望自己与母亲的亲情能够延续久远的愿望。
22.读完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词语:温暖、亲情、陪伴、幸福……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感想。(4分)
示例一:我想到的是“温暖”这个词。文章以深情的笔触记叙了“我”用激将法引导母亲学健身操,“我”听母亲讲述往事的故事。在这温馨的时光里,有爱,有关怀,有理解,有陪伴。母女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亲情,更是一份心灵的默契,让人倍感温暖。__示例二:我想到的是“陪伴”这个词。作者曾经把陪母亲锻炼身体当作为人子女的义务,但随着与母亲相伴的次数越来越多,她渐渐体会到其中的感动与幸福。其实,人生最美妙的风景,就是一辈又一辈的人都能相互陪伴,延续这浓浓的亲情。
三、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
请以《那一刻,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声音无处不在,风声、雨声、笑声、歌声、电话那头的叮嘱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
请以《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