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创新教学设计
(外研社三年级起点·陈琳主编·Module 4 Unit 1)
一、教学基本信息
1. 教材版本:外研社三年级起点(陈琳主编)
2. 课时内容:Module 4 Unit 1 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
3. 课型:情境探究式新授课
4. 课时:1课时(40分钟)
5.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went/saw"等过去时词汇及"I went to..."基础句型,对"侦探、闯关"类游戏兴趣浓厚。本次设计打破传统"词汇-句型-课文"模式,以"校园时光侦探"任务串联,让学生在解谜中突破过去时疑问句的理解与运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听、说、认读核心词汇:come back, yesterday, home, last Sunday(通过"时光线索卡"具象化记忆)。
能灵活运用核心句型:Did you... Yes, I did. / No, I didn’t.(在"侦探询问"情境中自然输出)。
2. 能力目标
能化身"时光侦探",用目标句型询问并记录同伴/老师的过去行为,完成任务报告。
能通过"课文动画+线索提取",自主梳理Lingling的返校时间及相关信息。
3. 情感目标
在闯关任务中感受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增强主动交流的自信心。
培养团队协作解谜意识,体会"用英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核心词汇与"Did you... "句型的情境化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did"在过去时疑问句中的功能,避免与陈述句语序混淆(通过"侦探提问话术"对比突破)。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含"时光侦探"主题动画、课文情境视频、线索提取互动页。
2. 实物道具:① 时光线索卡(正面单词/短语,背面对应场景图,如"yesterday"配日历图);② 侦探任务手册(空白记录表,含"询问对象、问题、回答"三栏);③ 解谜勋章(奖励贴纸)。
3. 前置任务:学生提前用图画/单词记录"上周末做的2件特别的事",作为"个人时光线索"。
五、教学过程(以"时光侦探破案"为主线)
(一)情境导入:开启时光侦探任务(5分钟)
1. 动画激趣:播放自制短动画——"校园时光机故障,部分同学的返校时间记录丢失,需要招募小侦探,用英语询问线索,找回丢失的时光记录"。
2. 任务发布:教师佩戴"侦探队长"徽章,手持任务手册:"Today, you’re Time Detectives! First, let’s get our clue cards(分发时光线索卡),learn the key words to start the mission!" 自然引出词汇学习。
(二)新知探究:解锁时光线索(10分钟)
1. 词汇解密
线索卡联动:展示"come back"线索卡(背面画"学生从校门走进教室"),做动作示范:"I came back to class just now. Did I come back yesterday (指向日历昨天日期)";结合学生的前置任务图画,提问:"Did you go home last Sunday (举起对应线索卡)",让词汇与真实场景绑定。
快速检验:开展"线索配对赛"——课件随机出示场景图(如"周日公园"),学生举起对应的线索卡(last Sunday/go to the park),最快举起的小组获"线索达人"勋章。
2. 句型突破
侦探话术教学:教师扮演"丢失记录的同学",对学生说:"I have a secret about my weekend. Can you ask me (引导学生尝试提问)",逐步出示"侦探提问模板":Did you + 动词原形... 并对比陈述句:You went to the park. → Did you go to the park 用箭头标注语序变化,讲解"did"的"提问功能"。
实战演练:学生手持自己的前置任务图画,同桌间用模板互问:"Did you... Yes, I did. / No, I didn’t.",教师巡视,用勋章奖励表达流畅的小组。
3. 课文探案
线索提取:播放课文动画(无字幕),发布任务:"Lingling’s返校时间 is missing! Listen carefully and find: Did Lingling come back yesterday " 动画结束后,学生举手分享"侦探发现";再播放带字幕动画,暂停关键句,全班模仿"侦探询问语气"朗读,加深理解。
(三)任务操练:展开校园时光调查(15分钟)
1. 单人侦查:我的小线索
学生手持侦探任务手册,在教室自由走动,选择3名不同对象(同学/老师),用目标句型询问其"昨天/上周日做的事",并记录在手册上(如:Ask Teacher Li: Did you go home yesterday Answer: Yes, I did.)。教师扮演"隐藏线索人",故意回答"No, I didn’t.",引导学生追问:"What did you do then " 拓展思维。
2. 团队破案:时光拼图
4人一组,将每组员的任务手册合并,整理出"班级时光线索表"(如:3人 went to the park last Sunday, 2人 watched TV yesterday),然后每组推选1名"侦探代表",用英语汇报:"In our group, we asked... Did XX... Yes/No...",汇报完整的小组获"最佳侦探团队"勋章。
3. 课文复盘:角色配音秀
播放课文静音动画,邀请小组上台,一人配音Lingling,一人配音Amy,一人担任"旁白侦探",在对话间隙补充:"Detective’s note: Lingling came back yesterday." 让课文学习与任务情境深度融合。
(四)总结拓展:时光侦探成果展(7分钟)
1. 成果分享:将各小组的"时光线索表"贴在黑板"校园时光墙"上,全班一起用句型总结:"Did many students go to the park last Sunday Yes, they did." 梳理本节课核心内容。
2. 创意拓展:布置"家庭时光侦探"任务——回家后用所学句型询问家人"昨天做的事",用录音/图画记录,下节课带来分享;鼓励学生制作"个性化线索卡"(如用自己的照片代替场景图),加深词汇记忆。
(五)课堂小结(3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Today, we used ‘Did you... ’ to be great Time Detectives! Who can say your favorite sentence " 随机抽学生回答,发放"结业勋章",结束课程。
六、板书设计(时光侦探主题风格)
Module 4 Unit 1 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
【时光线索区】(贴学生创意线索卡)
come back yesterday home last Sunday
【侦探话术区】(彩色粉笔手绘放大镜图案)
Did you + 动词原形...
(例: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 )
Yes, I did. (线索匹配√)
No, I didn’t. (线索匹配×)
【班级时光墙】(贴小组线索表)
(预留空白,供课堂实时填充)
这个设计通过"侦探任务"让知识点更有代入感,你觉得哪个环节需要再调整得更贴合你学生的情况?比如增加更多游戏互动,或者简化某些任务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