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一定限度内,越是用力拉弓,弓发生的形状变化越明显,它产生的弹力(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2.树上的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受到自身( )的作用。
A.弹力 B.反冲力 C.重力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拿起弹簧测力计直接使用
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C.可用弹簧测力计测任意大小的物体重力
4.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影响小车运动的力主要有重力、摩擦力和动力
B.用同一气球驱动小车,气球吹得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
C.自行车车轮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5.赛车的车轮间距比较大是为了( )。
A.节省材料
B.美观漂亮
C.行驶稳定
6.小明在研究小车载重量与运动快慢关系时发现,同一辆小车,其余条件相同,只有载重量不同,出现下列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不载物体运动得快 B.不载物体运动得慢 C.载物体时车辆不动了
7.对比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比滑动的摩擦力( )。
A.大 B.小 C.一样大
8.如果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下列不会发生的是( )。
A.原先停着的汽车无法向前开动 B.原先开动着的汽车无法停止 C.与平常无异
9.下列摩擦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人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B.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C.单杠运动员上杠时,手与单杠的摩擦
10.工人搬运重物时,往往会在重物下垫几根钢管,这是因为( )。
A.物体的滚动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B.物体的滚动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C.物体的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二、填空题(每2分,共12分)
11.把一本书放在手上,用手掂一掂,我们会感到书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个力就是 。
12.拉力大小影响小车的 。
13.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作 。橡皮筋在这一范围内拉得越长,这个力就越 。
14.在读数时,我们的视线要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 。
15.刹车的作用是 摩擦力来减慢运动速度,让车子停下来。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和运动的物体静止都需要力。( )
17.每组实验重复做三次是为了减小误差。( )
18.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是用反冲力作为动力的。( )
19.鞭炮是利用反冲力飞向空中的。 ( )
20.橡皮筋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
21.弹簧、橡皮筋和麻绳等都可以用来制作测力计。( )
22.使用测力计时要先调整指针,让它指在“1”刻度线上。( )
23.人走在冰面上容易滑倒,是因为鞋子和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 )
24.小车装的重物越多越不容易停下来,说明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小。( )
25.每辆小车只能有一种动力来源。( )
四、连线题(共10分)
26.把下面各种力与其对应的现象连一连。
弹弓发射石子的力
海绵被压扁后产生的力 反冲力
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时,它与滑梯之间的力 摩擦力
放冲天炮时,让冲天炮向上冲的力 弹力
使火箭升空的力
五、简答题(共16分)
27.用气球驱动小车时,为了使小车行驶得更远,你有何良策?
28.请你找一找:自行车上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六、实验题(共22分)
29.希望小学的同学们在做小车撞木块的对比实验:在其中一辆小车上加了一个铁块,让它们从相同的坡度和高度自由向下滑行。连续几次实验发现,撞击后木块移动的距离也不一样。下面是他们绘制的示意图。
(1)他们使用的斜坡的 相同,小车起始位置在斜坡上的高度相同。
(2)观察发现,小车越 ,下滑后的速度就越 ,下滑后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就越 ,所具有的能量也越 。
(3)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了,是因为受到了( )的作用。
A.弹力 B.摩擦力 C.反冲力
(4)下列事物中,( )不具有能量。
A.奔腾的江水 B.踢飞的足球 C.停在路边的汽车
(5)小明的爸爸是开大货车的,在某段山路,即将行驶一段比较陡峭的下坡时,为了安全,你会提醒他( )。
A.从坡顶向下行驶时就开始轻踩刹车
B.快到坡底时猛踩刹车
C.不踩刹车,省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含答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C A B C B C
1.B
【详解】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题目中“用力拉弓”使弓的形变更明显,说明在弹性限度内,弹力随形变增大而增大。故选B。
2.C
【详解】在地球上,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所有物体都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树上的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所以C符合题意。
3.B
【详解】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0”位置,A错误;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B正确;测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C错误。答案:B。
4.A
【详解】影响小车运动的力主要有重力、摩擦力和动力,A正确;用同一气球驱动小车,气球吹得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B错误;自行车车轮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C错误。答案:A。
5.C
【详解】赛车的车轮间距较大是为了增加行驶时的稳定性。车轮间距(轮距)越大,车辆在高速行驶或转弯时重心更稳,不易侧翻。选项A“节省材料”不符合实际,因为增大轮距可能使用更多材料;选项B“美观漂亮”并非主要设计目的;选项C“行驶稳定”正确反映了增大轮距的科学作用。故选C。
6.A
【详解】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运动的快慢,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慢。载重量的大小也会影响小车运动的快慢,载重量大的小车运动的慢,载重量小的小车运动的快。小明在研究小车载重量与运动快慢关系时发现,同一辆小车,其余条件相同,只有载重量不同,不载物体运动得快,载物体时车辆运动得慢,所以A符合题意。
7.B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地面上的运动方式被称为滚动;而钢笔尖在纸上的运动方式为滑动。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对比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比滑动的摩擦力小,所以B符合题意。
8.C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如果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会使原先停着的汽车无法向前开动,也会使原先开动着的汽车无法停止。
9.B
【详解】A.人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使人能够前进,属于有益摩擦,因此A选项错误。
B.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会阻碍汽车前进,增加能耗,属于有害摩擦,因此B选项正确。
C.单杠运动员手与单杠的摩擦帮助运动员握紧单杠,属于有益摩擦,因此C选项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在重物下垫几根钢管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物体的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答案:C。
11.重力
【详解】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把一本书放在手上,用手掂一掂,我们会感到书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12.运动快慢
【详解】通过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可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拉力越小,运动得越慢。
13. 弹力 越大
【详解】橡皮筋被外力拉伸时,形状发生改变,但会产生一个试图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在科学上称为弹力。弹力是物体弹性的一种表现,例如弹簧、橡皮筋等物体在变形后都会产生这种力。在橡皮筋的弹性范围内(即不会被拉断的限度内),拉伸得越长,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14.相平
【解析】略
15.增大
【详解】刹车时,刹车片会压紧车轮(或刹车盘),通过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来阻碍车轮转动,从而使车减速并最终停下。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刹车正是通过主动增大摩擦力来实现减速的。
16.√
【详解】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但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
17.√
【详解】重复实验能通过多次测量减少偶然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使数据更接近真实值。三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或观察一致性,可提高实验准确性,因此题目说法正确。
18.×
【详解】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具有恢复原来形状的弹力,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弹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是用弹力作为动力的。
19.×
【详解】该说法是错误的。鞭炮的种类很多,只有“窜天猴”等少数种类是利用反冲力飞向空中的,而大多数鞭炮并不会飞向空中,因此题干的说法以偏概全。
20.×
【详解】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在橡皮筋的弹性限度内,橡皮筋拉得越长,开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并不是橡皮筋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题目说法错误。
21.×
【详解】测力计需要利用材料的弹性形变特性,弹簧和橡皮筋受力后能发生弹性形变且恢复原状,适合制作测力计。麻绳主要由纤维构成,受力后易发生塑性形变(无法完全恢复),无法准确测量力的大小,因此不能用于制作测力计。该说法是错误的。
22.×
【详解】测力计使用前需确保指针归零,而非指向“1”。正确操作是调整测力计使指针处于“0”刻度线,此时测力计未受外力,保证后续测量数值准确。若指针初始位置非零(如指向“1”),会导致测量结果产生偏差。因此题目描述错误。
23.×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人走在冰面上容易滑倒,是因为鞋子和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这种说法错误,是因为鞋子和冰面之间摩擦力很小。
24.×
【详解】小车越重越难停下,是因为质量大惯性大,保持运动状态的能力强。摩擦力实际随压力(物体重量)增加而增大。题目将惯性现象错误归因于摩擦力减小,该说法错误。
25.×
【详解】题目考查车辆动力来源的多样性。实际中,小车可以拥有多种动力来源,例如混合动力汽车同时使用燃油和电力驱动。小学科学实验中,也可能设计同时使用橡皮筋和气球动力的小车。因此,题目说法错误。
26.
【详解】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比如弹弓发射石子的力、海绵被压扁后产生的力等;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比如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时,它与滑梯之间的力;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比如放冲天炮时,让冲天炮向上冲的力、使火箭升空的力等。
27.注意事项:(1)气球要用大气球,且要打足气;(2)要把充好气的气球固定好,防止气球的摆动影响小车的方向变动;(3)喷管要细,放气就会均匀且时间较长;(4)喷管与气球扎严实不漏气,塞子要紧也不漏气;(5)车架及4个轮子的重量尽可能轻一些,减少小车的重量。
【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用气球驱动小车时,为了使小车行驶得更远,(1)气球要用大气球,且要打足气;(2)要把充好气的气球固定好,防止气球的摆动影响小车的方向变动;(3)喷管要细,放气就会均匀且时间较长;(4)喷管与气球扎严实不漏气,塞子要紧也不漏气;(5)车架及4个轮子的重量尽可能轻一些,减少小车的重量。
28.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车前轮、车后轮、脚踏(板)、车把(刹车)(任答3个);
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链条(齿轮)、车轴。
【详解】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着摩擦力,我们生活中有时要加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自行车上需要增大摩擦力:前后轮胎、脚踏板、刹车、车把;方法:设计花纹和增大压力。需要减小摩擦力:齿轮、车轴;方法:添加润滑油或安装滚珠轴承。
29.(1)坡度
(2) 重 快 远 大
(3)B
(4)C
(5)A
【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速度越快,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小题1】分析题干可知,他们使用的斜坡的坡度相同,小车起始位置在斜坡上的高度相同。
【小题2】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速度越快,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所以观察发现,小车越重,下滑后的速度就越快,下滑后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就越远,所具有的能量也越大。
【小题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了,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选B。
【小题4】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速度越快,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奔腾的江水,踢飞的足球都具有能量。C停在路边的汽车不具有能量。
【小题5】由于速度越快,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所以某段山路,即将行驶一段比较陡峭的下坡时,应该从坡顶向下行驶时就开始轻踩刹车。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