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提防(dī) 滑稽(jī) 御聘(pìn) 疲倦不堪(kān)
B.中伤(zhònɡ) 澄澈(chè) 庇护(bì) 杞人忧天(qǐ)
C.较量(jiào) 女娲(wā) 蓬勃(bó) 随声附和(hé)
D.头衔(xián) 凯歌(kǎi) 呈报(chénɡ) 骇人听闻(hà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综迹 炫耀 掺和 神通广大 B.规模 勋章 绵延 兴高彩烈
C.陛下 寂寞 气慨 灵机一动 D.泥潭 雕像 愚蠢 不可救药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我们要时常保有________美好感觉的心。
(2)当________榜样人物时,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的成功,还要学习他们的精神。
(3)语文老师让大家写游记,不少同学愁眉苦脸,但一听说先去风景区旅游,大家又________了。
A.寻求 仰慕 眉飞色舞 B.寻觅 仰慕 眉开眼笑
C.寻求 爱慕 眉开眼笑 D.寻觅 爱慕 眉飞色舞
4.下面语段中有语病的句子是( )(2分)
①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②借助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看到更广大。③童话、神话和寓言常运用想象,引人遐思,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看世界。④比如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的《皇帝的新装》,着实耐人寻味。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根据提示默写。(6分)
(1)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2)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未来某一天与家人团聚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西游记》中的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文中的“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猴王“有意说亲由”是要借“裙钗”的何物去灭火焰山的火?这火焰山的火是怎么形成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象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源泉。为了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班级开展了“放飞想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8分)
(1)【读材料·谈启示】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材料一:作家莫言说,要写好作文,就要在生活中去感触,去阅读经典名著,多读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小说。如看《安徒生童话》等,增加自己的想象力。
材料二:科学巨擘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材料三:德国作家歌德的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数字·发想象】请根据下面语段内容,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3分)
0是什么?数学家说:“那是零,0点。”运动员说:“那是______________。”农民伯伯说:“那是______________。”小朋友说:“那是______________。”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看漫画·写内容】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其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除夜宿石头驿①(4分)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②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释】①石头驿:在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赣江西岸。②支离:分散。
8.这首诗描写的是除夕夜的情思,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2分)
9.品析“寒灯独可亲”中“寒”字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3分)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乙】子禽①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②曰:“虾蟆、蛙黾③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④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⑤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注释】①子禽:春秋时人,姓陈名亢,字子禽。②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③蛙黾:青蛙。黾,蛙的一种。④擗:同“敝”,困,疲劳。⑤夜:在黑夜结束的时候。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丁氏对曰( ) (2)多言有益乎( )
(3)时夜而鸣( )
11.下列对乙文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B.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C.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D.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甲、乙两篇寓言都从说话者的角度告诉我们说话应注意的问题,请分别概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夜 莺(节选)(15分)
安徒生
①有一位皇帝终于得到了那只据说是世界上最会唱歌的夜莺。
②听夜莺唱得那么甜润,眼泪涌上了皇帝的眼睛,等到它的歌声变得更加动人,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时,泪水滚下了皇帝的脸颊。皇帝太喜欢它了,把它留在了宫中。
③现在全城都在谈论这只了不起的鸟,两个人相遇时,这个说“夜”,那个就说“莺”,他们懂得其中的意思。因为大家开口就只谈夜莺。有十一个小贩的孩子取名“夜莺”,但是他们一个也不会唱歌。
④有一天,皇帝收到了一个大包裹,上面写着“夜莺”两个字。
⑤“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本写我们这只鸟的新书。”皇帝说。但拆开来一看,这不是书,而是一件装在盒子里的工艺品,一只人造的夜莺,看上去和活的一样,只是全身镶满了钻石、红宝石和蓝宝石。给这只人造夜莺一上发条,它能唱得和真夜莺一样,尾巴还能一上一下地跳动,发出银色和金色的光。它的脖子上挂着一条缎带,上面写着:“您的夜莺不能和这只夜莺相比。”
⑥“这只夜莺美极了。”看见的人都说,“如果两只夜莺能合唱,那将是多么好听的二重唱啊。”但是它们配合得不好,因为真夜莺自由自在的,想唱什么就唱什么,而人造夜莺只会唱圆舞曲。
⑦“这不能怪它,”乐师说,“它唱得完全符合我的口味。”于是人造夜莺只好独唱,获得了和真夜莺同样的成功;再加上它看上去漂亮多了,因为它像手镯和胸针一样闪闪发光。它把同一首曲子唱上三十三遍而丝毫不累,人们还乐意听下去,但是皇帝说也该让真夜莺唱唱了。但是它上哪儿去啦?谁也没有注意到,它已经飞出了打开的窗子,回到它自己翠绿的林中去了。
⑧“多么古怪的行为。”发现它飞走以后,皇帝说。宫中所有的人都骂它,说它忘恩负义。
⑨“不过我们到底有了一只最好的鸟。”一个朝臣说,接着大家要这只鸟再唱,虽然同一首曲子他们已经听到第三十四遍,但他们还是没有把它记住,因为这首曲子很难。乐师把这只鸟捧上了天,甚至认为它比真夜莺还要好,不仅它的衣饰和美丽宝石比真夜莺好,它的音乐才能也比真夜莺好。
⑩“因为你必须认识到,我的陛下,对于一只真夜莺,我们永远说不出它接下去将唱什么,但是对于这只鸟,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可以打开它并加以说明,这样人们就明白圆舞曲的结构,为什么一个音符跟着另一个音符。”
“这正是我们所想到的。”大家回答说。接着乐师得到许可,下星期日要向公众展示这只鸟,皇帝命令大家必须到场听它唱歌。人们一听到它的歌唱都变得醉醺醺的。他们都说:“噢!”并且举起他们的食指,点着头。
但是一个听过真夜莺唱歌的穷渔夫说:“人造夜莺唱得的确好听,但是唱的曲子总是老一套,同时好像还缺了点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到底缺了点什么。”
从此以后,真夜莺被驱逐出这个国家,这只人造夜莺被放在皇帝床边一个绸垫子上,用和它一起送来的金银珠宝围住它。
(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有删改)
14.阅读全文,列举人们喜欢人造夜莺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阅读文章,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
(1)于是人造夜莺只好独唱,获得了和真夜莺同样的成功。(句中“只好”有什么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么古怪的行为。”发现它飞走以后,皇帝说。宫中所有的人都骂它,说它忘恩负义。(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想象并描写第 段中人们听人造夜莺歌唱时“醉醺醺”的神态和动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第 段穷渔夫觉得与真夜莺相比人造夜莺的歌唱“缺了点什么”,你觉得缺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老猴摘桃(12分)
李子舟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小猴和野兔在家门前的桃树下玩得正欢。有只啄木鸟在桃树上捉虫,一阵微风吹来,啄木鸟挪动身子,无意间碰落一粒将熟的大桃子,正巧砸在小猴脑门上,瞬间起了一个包。小猴疼得连蹦带跳嚎啕痛哭,还大声叫喊着:“起风啦!把桃子都吹落了!”
野兔一听顾不得再玩耍,急忙回头往家里跑,半路上遇见山羊。山羊觉得纳闷,问:“你大白天慌里慌张的出啥事了,又开始玩龟兔赛跑游戏是吗?”
野兔忙不迭地回答:“哪里还有这份闲心情!马上要刮大风,把小猴家桃树上的桃子都吹落了,小猴正被砸中疼得直哭。我要赶紧回去收拾晾晒的衣物。”说完一溜烟似的跑得不见了踪影。
山羊听了也连忙往回跑,迎面遇上黄牛,黄牛好生奇怪,问:“你这么心急火燎的发啥羊癜风,莫非是家里失火了?”
“你有所不知,马上就要刮台风了,风势还挺猛呢。”山羊加油添醋地说,“那猴家桃子被吹落满地,小猴心疼不已正哭着呢。这不,野兔已经赶回家收拾晾晒物,我也要回去做好防台风的准备了。”说完顾不得再与黄牛说啥,径自往回赶。
黄牛听了心想:刮台风这事非同小可,自己准备过冬的干草还在场地上晒着呢。台风一刮岂不是干草漫天飞,这冬天还怎么过呀?于是也急忙赶回家收干草。
就这样,马上就要刮台风、猴家桃子被刮落、小猴被砸伤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下子就传到了老猴耳里。老猴听说家中出事了惊惧不已,匆忙猴急猴急地往家里赶,看见家门前的桃树依旧,桃子也依然挂在树上。正犹疑间,却见小猴坐在桃树下一手拿桃一手揉脑门哭得正伤心。
老猴顿时相信台风果然就要来了。事不宜迟,老猴马上进行家庭总动员,大猴小猴齐上阵,上树摘桃的,抬筐拾桃的,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终于把将熟未熟的挑子一股脑儿全部摘下来,装了满满两大筐。
邻家猿猴见了大感惊讶,问:“你们都疯了?再过几天才能成熟的桃子,怎么提前全给摘了呢?”
老猴说:“马上就要刮台风,再迟就来不及了。你家的桃子也要快点去摘,不然你会后悔的。”
猿猴抬头远望,万里晴空毫无起风的征兆,觉得莫名其妙,说:“你这是哪来的道听途说,没见到风就说雨,该不是神经过敏了吧?”
“你没听见刮台风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路人皆知?常言道‘无风不起浪’,况且我是尊重事实的。”老猴表现得挺自信,指着坐在桃树下小猴手中的桃子说,“你看,这桃子就是被风刮落的,我现在是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一切防患于未然嘛!”
看着两筐青桃,猿猴感到惋惜,说:“这半生不熟的桃子如何能吃,如此糟蹋岂不浪费!”
“这你就更说错了。”老猴自作聪明,似乎它已考虑得非常周到,“这桃子虽青些,熬段时间总会变熟,即使口感欠佳还总能用以充饥;如果被台风刮落摔成烂桃,那就成了垃圾。岂不更加可惜?”
猿猴觉得老猴不可理喻,不再与其言论,摇头叹息离去。
此后几天,老猴有空就盯着空中看,心想台风怎么还不来呀?它还等着看邻居猿猴的笑话呢!
可是台风终究没来。邻居猿猴家的桃子成熟了,摘下来粒粒红中透紫香甜可口。而老猴先前摘下的桃子没放几天有的已经腐烂,剩下的也苦涩难咽,更别说用以充饥了。
老猴欲哭无泪连声自责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中国寓言网2023年7月19日,有删改)
18.寓言的寓意与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请以“风”为线索概括本文的情节。(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寓言的寓意一般出现在结尾处。请根据情节,为最后一段话补充合适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解读角度不同,对寓意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请从小猴和猿猴的角度,分别概括寓意。在生活中,为避免出现类似老猴摘桃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做?(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充满着激情与梦想。有的想去观海,有的想去爬山;有的想去北京,有的想去火星;有的想去探索未来,有的想去拥抱世界……
请以《我想去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500字左右。
答案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提防(dī) 滑稽(jī) 御聘(pìn) 疲倦不堪(kān)
B.中伤(zhònɡ) 澄澈(chè) 庇护(bì) 杞人忧天(qǐ)
C.较量(jiào) 女娲(wā) 蓬勃(bó) 随声附和(hé)
D.头衔(xián) 凯歌(kǎi) 呈报(chénɡ) 骇人听闻(hài)
【点拨】“和”应读h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综迹 炫耀 掺和 神通广大 B.规模 勋章 绵延 兴高彩烈
C.陛下 寂寞 气慨 灵机一动 D.泥潭 雕像 愚蠢 不可救药
【点拨】A项,综—踪;B项,彩—采;C项,慨—概。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1)我们要时常保有________美好感觉的心。
(2)当________榜样人物时,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的成功,还要学习他们的精神。
(3)语文老师让大家写游记,不少同学愁眉苦脸,但一听说先去风景区旅游,大家又________了。
A.寻求 仰慕 眉飞色舞 B.寻觅 仰慕 眉开眼笑
C.寻求 爱慕 眉开眼笑 D.寻觅 爱慕 眉飞色舞
4.下面语段中有语病的句子是( B )(2分)
①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②借助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看到更广大。③童话、神话和寓言常运用想象,引人遐思,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看世界。④比如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的《皇帝的新装》,着实耐人寻味。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点拨】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世界”。
5.根据提示默写。(6分)
(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未来某一天与家人团聚情景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阅读《西游记》中的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文中的“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2分)
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
(2)猴王“有意说亲由”是要借“裙钗”的何物去灭火焰山的火?这火焰山的火是怎么形成的?(2分)
要借芭蕉扇;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推倒,炉砖坠落人间化作了火焰山。
7.想象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源泉。为了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班级开展了“放飞想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8分)
(1)【读材料·谈启示】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材料一:作家莫言说,要写好作文,就要在生活中去感触,去阅读经典名著,多读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小说。如看《安徒生童话》等,增加自己的想象力。
材料二:科学巨擘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材料三:德国作家歌德的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
示例:我们应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写作水平及扩展知识非常重要。
(2)【观数字·发想象】请根据下面语段内容,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3分)
0是什么?数学家说:“那是零,0点。”运动员说:“那是环形跑道。”农民伯伯说:“那是庄稼上结的果实。”小朋友说:“那是圆圆的鸡蛋。”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看漫画·写内容】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其内容。(2分)
示例:外界“好好读书,别胡思乱想”的声音像一把巨大的剪刀,无情地剪断了孩子的想象力。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除夜宿石头驿①(4分)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②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释】①石头驿:在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赣江西岸。②支离:分散。
8.这首诗描写的是除夕夜的情思,从“一年将尽夜”和“明日又逢春”两句可以看出。(2分)
9.品析“寒灯独可亲”中“寒”字的含义。(2分)
示例:“寒”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寒冷,也指作者内心的凄寒、悲凉、孤独、寂寞。
(二)(13分)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乙】子禽①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②曰:“虾蟆、蛙黾③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④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⑤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注释】①子禽:春秋时人,姓陈名亢,字子禽。②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③蛙黾:青蛙。黾,蛙的一种。④擗:同“敝”,困,疲劳。⑤夜:在黑夜结束的时候。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丁氏对曰(应答,回答) (2)多言有益乎(好处)
(3)时夜而鸣(按时)
11.下列对乙文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B.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C.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D.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并)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2)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多说话有什么用处呢?唯有在切合时机的时候说话才有用。
13.甲、乙两篇寓言都从说话者的角度告诉我们说话应注意的问题,请分别概述。(4分)
甲文告诉我们说话要说清楚,不要有歧义(或说话要避免让人误会);乙文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准时机(或说话要说到点子上)。
【乙文参考译文】子禽问墨子说:“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回答说:“蛤蟆、青蛙一天叫到晚,口干舌燥,虽然这样,人们却不听它们的。现在我们来看早晨的鸡,到黎明时鸣叫,天下人被它惊醒。多说话有什么用处呢?唯有在切合时机的时候说话才有用。”
(三)夜 莺(节选)(15分)
安徒生
①有一位皇帝终于得到了那只据说是世界上最会唱歌的夜莺。
②听夜莺唱得那么甜润,眼泪涌上了皇帝的眼睛,等到它的歌声变得更加动人,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时,泪水滚下了皇帝的脸颊。皇帝太喜欢它了,把它留在了宫中。
③现在全城都在谈论这只了不起的鸟,两个人相遇时,这个说“夜”,那个就说“莺”,他们懂得其中的意思。因为大家开口就只谈夜莺。有十一个小贩的孩子取名“夜莺”,但是他们一个也不会唱歌。
④有一天,皇帝收到了一个大包裹,上面写着“夜莺”两个字。
⑤“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本写我们这只鸟的新书。”皇帝说。但拆开来一看,这不是书,而是一件装在盒子里的工艺品,一只人造的夜莺,看上去和活的一样,只是全身镶满了钻石、红宝石和蓝宝石。给这只人造夜莺一上发条,它能唱得和真夜莺一样,尾巴还能一上一下地跳动,发出银色和金色的光。它的脖子上挂着一条缎带,上面写着:“您的夜莺不能和这只夜莺相比。”
⑥“这只夜莺美极了。”看见的人都说,“如果两只夜莺能合唱,那将是多么好听的二重唱啊。”但是它们配合得不好,因为真夜莺自由自在的,想唱什么就唱什么,而人造夜莺只会唱圆舞曲。
⑦“这不能怪它,”乐师说,“它唱得完全符合我的口味。”于是人造夜莺只好独唱,获得了和真夜莺同样的成功;再加上它看上去漂亮多了,因为它像手镯和胸针一样闪闪发光。它把同一首曲子唱上三十三遍而丝毫不累,人们还乐意听下去,但是皇帝说也该让真夜莺唱唱了。但是它上哪儿去啦?谁也没有注意到,它已经飞出了打开的窗子,回到它自己翠绿的林中去了。
⑧“多么古怪的行为。”发现它飞走以后,皇帝说。宫中所有的人都骂它,说它忘恩负义。
⑨“不过我们到底有了一只最好的鸟。”一个朝臣说,接着大家要这只鸟再唱,虽然同一首曲子他们已经听到第三十四遍,但他们还是没有把它记住,因为这首曲子很难。乐师把这只鸟捧上了天,甚至认为它比真夜莺还要好,不仅它的衣饰和美丽宝石比真夜莺好,它的音乐才能也比真夜莺好。
⑩“因为你必须认识到,我的陛下,对于一只真夜莺,我们永远说不出它接下去将唱什么,但是对于这只鸟,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可以打开它并加以说明,这样人们就明白圆舞曲的结构,为什么一个音符跟着另一个音符。”
“这正是我们所想到的。”大家回答说。接着乐师得到许可,下星期日要向公众展示这只鸟,皇帝命令大家必须到场听它唱歌。人们一听到它的歌唱都变得醉醺醺的。他们都说:“噢!”并且举起他们的食指,点着头。
但是一个听过真夜莺唱歌的穷渔夫说:“人造夜莺唱得的确好听,但是唱的曲子总是老一套,同时好像还缺了点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到底缺了点什么。”
从此以后,真夜莺被驱逐出这个国家,这只人造夜莺被放在皇帝床边一个绸垫子上,用和它一起送来的金银珠宝围住它。
(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有删改)
14.阅读全文,列举人们喜欢人造夜莺的原因。(4分)
①漂亮,栩栩如生;②缀满宝石,金光闪闪;③能一直歌唱,不知疲倦;④唱的曲子是人们安排好的。
15.阅读文章,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
(1)于是人造夜莺只好独唱,获得了和真夜莺同样的成功。(句中“只好”有什么意味?)
“只好”暗示人造夜莺只会唱圆舞曲,不能配合歌唱,无法和真夜莺相比。
(2)“多么古怪的行为。”发现它飞走以后,皇帝说。宫中所有的人都骂它,说它忘恩负义。(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标志着皇帝对真夜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为下文真夜莺被驱逐出这个国家做铺垫。
16.想象并描写第 段中人们听人造夜莺歌唱时“醉醺醺”的神态和动作。(3分)
示例:人们听着人造夜莺歌唱,有的摇着脑袋,有的眯着双眼,脸上都流露出深深陶醉的模样。
17.第 段穷渔夫觉得与真夜莺相比人造夜莺的歌唱“缺了点什么”,你觉得缺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示例:缺的是艺术的自由与内在的情感。因为人造夜莺虽然能精准地唱出曲调,但是它只是机械地演唱人们安排好的音符,并没有一种自由的生命力;而真夜莺唱的不仅是歌曲,更是内在的情感,比如,皇帝听真夜莺歌唱时会流下泪水。
(四)老猴摘桃(12分)
李子舟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小猴和野兔在家门前的桃树下玩得正欢。有只啄木鸟在桃树上捉虫,一阵微风吹来,啄木鸟挪动身子,无意间碰落一粒将熟的大桃子,正巧砸在小猴脑门上,瞬间起了一个包。小猴疼得连蹦带跳嚎啕痛哭,还大声叫喊着:“起风啦!把桃子都吹落了!”
野兔一听顾不得再玩耍,急忙回头往家里跑,半路上遇见山羊。山羊觉得纳闷,问:“你大白天慌里慌张的出啥事了,又开始玩龟兔赛跑游戏是吗?”
野兔忙不迭地回答:“哪里还有这份闲心情!马上要刮大风,把小猴家桃树上的桃子都吹落了,小猴正被砸中疼得直哭。我要赶紧回去收拾晾晒的衣物。”说完一溜烟似的跑得不见了踪影。
山羊听了也连忙往回跑,迎面遇上黄牛,黄牛好生奇怪,问:“你这么心急火燎的发啥羊癜风,莫非是家里失火了?”
“你有所不知,马上就要刮台风了,风势还挺猛呢。”山羊加油添醋地说,“那猴家桃子被吹落满地,小猴心疼不已正哭着呢。这不,野兔已经赶回家收拾晾晒物,我也要回去做好防台风的准备了。”说完顾不得再与黄牛说啥,径自往回赶。
黄牛听了心想:刮台风这事非同小可,自己准备过冬的干草还在场地上晒着呢。台风一刮岂不是干草漫天飞,这冬天还怎么过呀?于是也急忙赶回家收干草。
就这样,马上就要刮台风、猴家桃子被刮落、小猴被砸伤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下子就传到了老猴耳里。老猴听说家中出事了惊惧不已,匆忙猴急猴急地往家里赶,看见家门前的桃树依旧,桃子也依然挂在树上。正犹疑间,却见小猴坐在桃树下一手拿桃一手揉脑门哭得正伤心。
老猴顿时相信台风果然就要来了。事不宜迟,老猴马上进行家庭总动员,大猴小猴齐上阵,上树摘桃的,抬筐拾桃的,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终于把将熟未熟的挑子一股脑儿全部摘下来,装了满满两大筐。
邻家猿猴见了大感惊讶,问:“你们都疯了?再过几天才能成熟的桃子,怎么提前全给摘了呢?”
老猴说:“马上就要刮台风,再迟就来不及了。你家的桃子也要快点去摘,不然你会后悔的。”
猿猴抬头远望,万里晴空毫无起风的征兆,觉得莫名其妙,说:“你这是哪来的道听途说,没见到风就说雨,该不是神经过敏了吧?”
“你没听见刮台风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路人皆知?常言道‘无风不起浪’,况且我是尊重事实的。”老猴表现得挺自信,指着坐在桃树下小猴手中的桃子说,“你看,这桃子就是被风刮落的,我现在是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一切防患于未然嘛!”
看着两筐青桃,猿猴感到惋惜,说:“这半生不熟的桃子如何能吃,如此糟蹋岂不浪费!”
“这你就更说错了。”老猴自作聪明,似乎它已考虑得非常周到,“这桃子虽青些,熬段时间总会变熟,即使口感欠佳还总能用以充饥;如果被台风刮落摔成烂桃,那就成了垃圾。岂不更加可惜?”
猿猴觉得老猴不可理喻,不再与其言论,摇头叹息离去。
此后几天,老猴有空就盯着空中看,心想台风怎么还不来呀?它还等着看邻居猿猴的笑话呢!
可是台风终究没来。邻居猿猴家的桃子成熟了,摘下来粒粒红中透紫香甜可口。而老猴先前摘下的桃子没放几天有的已经腐烂,剩下的也苦涩难咽,更别说用以充饥了。
老猴欲哭无泪连声自责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中国寓言网2023年7月19日,有删改)
18.寓言的寓意与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请以“风”为线索概括本文的情节。(4分)
示例:微风吹动,啄木鸟挪动身子时碰掉将熟的大桃子,桃子砸到了小猴,小猴以为是风把桃子吹落了;经野兔、山羊的夸张,台风要来了的消息不胫而走,动物们都着急回家收拾东西;老猴自信地认为台风要来了,动员全家将将熟未熟的桃摘了,猿猴认为毫无起风的征兆;台风最终没有来,老猴家的桃子都烂了。
19.寓言的寓意一般出现在结尾处。请根据情节,为最后一段话补充合适的句子。(2分)
示例:我真不该偏听偏信,只看表面现象而不深入了解实际。
20.解读角度不同,对寓意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请从小猴和猿猴的角度,分别概括寓意。在生活中,为避免出现类似老猴摘桃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做?(6分)
【示例】小猴角度寓意:不能盲目对事情发生的原因下结论,容易扭曲事实,造成误会。猿猴角度寓意:对道听途说的事情要自己进行判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生活中的做法:我不轻信别人的话,对道听途说的事情进行判断,不盲目听信传言;对别人给自己提的建议要虚心接受,不能盲目自信。
三、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充满着激情与梦想。有的想去观海,有的想去爬山;有的想去北京,有的想去火星;有的想去探索未来,有的想去拥抱世界……
请以《我想去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