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基础测试卷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基础测试卷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7 22:1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基础测试卷
题号 I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5天津和平区期末]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使人们期待与追求的民主共和理想一再化为泡影。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的新出路。材料叙述的是新文化运动的 ( )
A.背景 B.标志 C.内容 D.影响
2.[2025 北京丰台区期末]1917年,《新青年》发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指出国人的头脑仍然装满“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该文作者应是 ( )
3.[2025 河南洛阳期中]他们的斗争“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斗争”的主要阵地是 ( )
A.《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B.《新青年》和上海
C.《民报》和北京大学 D.《时务报》和上海
4.[2025 江苏苏州期末]20世纪初,鲁迅提出改造“国民性”,陈独秀发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这表明此时国人比较关注 ( )
A.先进技术的引进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思想文化的改造 D.东西文化的差异
5.[2025 内蒙古呼和浩特期中]由小刘同学书写的《狂人日记》读后感可知,鲁迅 ! )
书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仔细品读,感觉这既是“疯话”,又是“实话”,是对传统礼教的犀利攻击。
A.发起文学革命 B.批判旧道德
C.提倡科学民主 D.倡导白话文
6.[2025甘肃兰州期末]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思想文化)浪潮。这一“浪潮”的口号是 (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7.[2025 湖南长沙期中]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务去烂调套语”等主张,陈独秀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 ( )
A.保留旧文学 B.废除科举制
C.普及白话文 D.推翻清王朝
8.[2024河北中考]下面是一份某年5月23 日发出的电文。据此判断,“某年”应是 ( )
外交失败、举目愤激,贵会救国薄(博)海同钦,恳速电政府迅筹国策,勿丧国权,并电巴黎专使,毅力坚持,争还国土。同深感祷。 直隶甲种工业学校一百八十二人泣叩
A.1917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24 年
9.[2025广东深圳盐田外国语学校期末]1919年,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动荡时期。5月4日,一场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在北京爆发,迅速席卷全国,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由此可见,青年学生是 ( )
A.运动的先锋队 B.革命的主力军
C.科学的领航者 D.民主的引路人
10.[2025江西宜春期中]下列一组关于五四运动的图片都反映了这次运动的 ( )
B.过程
11. [2025 四川眉山期末]有学者评论说:“五四运动过后,中国的社会趋向改变了。有觉悟的添了许多,就是那些不曾自己觉悟的,也被这几声霹雷吓得清醒。”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 ( )
A.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12.[2025福建晋江期末]“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内容体现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 )·
A.科学 B.民主 C.爱国 D.进步
13.[2025 湖北武汉月考]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对《资本论》作出深刻解读:共产主义不是要消灭财产、消灭资本,而是要消灭“资本主义”————即资本为少数私人所垄断的制度形式。这篇文章发表于 ( )
A.鸦片战争后 B.五四运动前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戊戌变法后
14.[2025 山东潍坊期中]1920年,《劳动界》在上海创刊,该杂志发表了《打破现状才有进步》《一个工人的宣言》《劳动者与社会主义》等文章。据此可知,创办该杂志意在 ( )
A.发起新文化运动 B.改善工人的经济状况
C.推动了五四运动 D.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
15.[2025 重庆大渡口区期末]谢觉哉在1921 年6月29 日的日记里写道:“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毛泽东),赴全国 之招。”这5个圆圈是因为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日记中记载的这件大事是 ( )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 D.戊戌变法
16.[2025广东湛江期中]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表明,中共一大 ( )
A.提出革命政权的创建
B.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
C.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D.探索出了真正的民主革命纲领
17.[2025 黑龙江牡丹江期中]“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D.工人阶级成为了五四运动的主力
18.[2025 广西南宁期末]陈独秀说:“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
A.确定了党的名称 B.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
C.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D.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19.[2025陕西西安期末]从1922年初到1923 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全国工人运动高涨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党的组织领导和推动 B.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 D.民族资本主义的衰落
20. [2025 河北石家庄月考]在某次主题学习中,老师推荐了以下图书和文章。其学习主题应该是 ( )
《新文化运动的漫延及局限》
《“多镜组合”全景透视“五四运动”》
《东方欲晓: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D.中华民国的成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18分,第 22 题22分,共40分)
21.[2025 安徽安庆 外国语学校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 1889 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24 岁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27岁回国,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发表《青春》一文,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30岁时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31岁时领导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1922年至1924年受党的委托,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作出重大贡献。1927年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4分)
(2)从材料中选取5项信息,运用表格或年代尺制作一份简要的李大钊年谱。(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大钊的认识。(4分)
22.[2025 山西长治期中]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华民族追求进步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八年级(1)班同学以此为主题进行了探究学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学习任务。(22分)
任务一 【释读图片————分析历史现象】
(1)观察下面两幅图,分别简述当时的中国面临的困境。(4 分)
任务二 【理解人物————见证时代呼声】
·陈独秀: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蔡元培:袁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胡适:著有《文学改良刍议》.主张文学革命,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
(2)上述知识分子的言行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简述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8分)
任务三 【史料解读————研读历史本质】
(3)为纪念五四运动,同学们确立了研究主题,并在图书馆检索到下表中的信息,请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和对应的一则材料,说明你选择的理由。(6分)
研究主题 主题1:五四运动的真实场景 主题2:五四运动在全国的扩展 主题3:五四运动的影响
①照片 1919年5月 4 日学生游行照片:美国人拍摄,照片中学生手持标语“青岛是我们的”。 ②报刊 《每周评论》:五四运动期间重要刊物,对五四学生游行、上海工人罢工等均有详细报道。 ③专著 《“五四”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了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包括“从‘欧化’到‘以俄为师’”“从放足到服饰革命”等章节。
任务四 【思想感悟————探究深层含义】
(4)综上所述,谈谈“五四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C B D C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D C C A B A A
21.(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回答两点,4分)
(2)李大钊年谱:(10分)
1889年 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
1916年 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
1920年 领导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2年至1924年 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1927年 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3)李大钊热爱国家,回国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先驱,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4分)
22.(1)国内:尊孔复古逆流横行,袁世凯实施复辟活动,群情激奋。对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列强操纵会议,竟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怒火。(4分)
(2)主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4分)积极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4分)
(3)【示例】研究主题2:五四运动在全国的扩展。对应②报刊。(2 分)理由:1919 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 4 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前期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运动,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每周评论》报道了五四运动期间的学生游行和工人罢工,可以用来说明五四运动在全国的扩展情况。(4分)
22.(3)回答其他两个答案也可以,主题1对应①照片,理由可从拍摄的照片为实物史料,是真实场景的角度回答。主题 3 对应③专著,理由可从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入手回答。
(4)内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2分)现实意义:当代青年应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