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六环境保护(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2.1资源问题及其表现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六环境保护(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2.1资源问题及其表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9-06 15:27:58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
第一节 资源问题及其表现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举例说明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明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3.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危机和水资源问题,说出人类对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
4.通过资源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初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学习策略】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表格等材料,通过读图、分析材料,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调研】
收集科尔沁草原的相关资料,分析内蒙古科尔沁地区有富饶的大草原变成沙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的建议。
我的成果:

【课堂活动】
活动建议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矿产资源问题。
(1)什么是矿产资源?
(2)读教材表2-1-1和31页第二段,说出矿产资源问题表现在什么地方?
(3)阅读课本P32图片,分析煤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简述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4)为了延长煤炭资源的开采年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活动建议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土地资源危机。
(1)什么是土地资源?
(2)为什么说土地资源也可能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3)图2-1-6反映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人类活动)有哪些?土地资源退化的类型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4)图2-1-7反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不断下降趋势,分析其变化的原因。(5)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活动3:阅读P34活动《科尔沁草原的变迁》,回答所提的问题。
(1)科尔沁草原变成沙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建立科尔沁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3)保护科尔沁环境,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探究活动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水资源问题。
(1)读“世界水资源”图,说出其分布特点。
(2)全球水危机的表现有哪些?
(3)分析水资源危机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有哪些?
(4)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关键是要做好开源和节流,请各举两例。
(5)阅读活动内容,分析北京缺水的原因,提出解决缺水问题的建议。
【典型例题1】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渐增加,分析图1和图2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2002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为1993年的 倍。
(2)简要说明近1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3)制造业的能源消费偏高是我国石油进口增加的原因之一。试说明我国制造业降低能耗的对策。
【典型例题2】读“几种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比较柱状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资料,算一算我国年人均径流量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_;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_。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     _______。
(2)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计划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我国耕地资源原来就很稀缺,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但耕地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_____等方面。“十五”计划中提出绝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___ ____,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典型例题3】读“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 _ _作用制约。
(2)矿产资源属_________资源,其数量是_________的。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量占绝大多数的是_______国家。
(3)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___。
(4)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是______ ___问题,即提高资源_____ ___,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____ _____问题。
【重点图像1】中国稀土资源分布图
【重点图像2】我国主要缺水区分布图
【拓展知识】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
  地质地貌景观是地壳长期演化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势必造成对矿区周围的地质地貌、地面植被、地质构造和其它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这种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与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矿山越靠近城区、风景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铁路等交通干线,或与人类活动、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地带,其危害性越大;与开发规模相关,开发规模越大,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越严重;与开采方式密切相关,开采方式好,影响和破坏就小,乱采滥挖,影响和破坏就大,露天开采比硐采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性大。 北台子欧力村一带的采石场开山凿岩,原有自然景观已破坏殆尽。
2 、对地质结构的影响和破坏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局部区域地应力的不平衡,使地质构造遭受破坏。尤其是乱轰乱炸,开山挖石,可能引发地面沉降、诱发地震、地面塌陷、地压迅速释放、滑坡、水土流失、地表及地下水流向改变,如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城镇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五道沟煤矿采空区、塌陷区的处理一直是我市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改造的重点难点。
3 、植被剥离与采矿废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探矿、采矿、出矿、运输、抛废等过程均会引起植被剥离及采矿废石,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直观和显著的。一般来说,露天开采的剥离表土量比硐采大,金属矿产的废石量比非金属矿产大。主要表现在: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掩埋地面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产生有害废水;引发地质灾害;造成水土污染。
4 、选矿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一般较大规模的矿山都要建造选矿厂,以浮选出需要的矿产品,去掉不需要的尾矿。在矿石浮选过程中由于用水大,所以,选厂一般要建在取水方便的江、河、水库旁边或位于水系的上游。选厂出来的尾矿和水一并进入尾矿车,库矿在尾矿库里沉淀下来,尾矿水排往下游。选矿水主要由尾矿水,精矿溢流水,车间冲洗水组成。尾矿水中含有Cu、Pb、Zn、Ca、Cr、Mn、Fe、As、F-、Cl-、SO 等各种离子及各种浮选药剂的残余物,未经科学处理或处理不当,都将污染下游水土,选矿水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相当大。江东长期以来接纳汞法选金废物,严重威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命健康。
5 、矿硐水和废石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破坏
矿产资源随着开发打破了封闭,使矿产资源的各种组分与空气和水接触,其接触面积呈几何倍数增加,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迅速氧化、溶解,进行各种反应,并以空气和水为载体,向周围一切能够渗透的地域扩散开来。矿山开发点是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发源地,且扩散并不随矿产资源开发的结束而结束,而是继续下去,构成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在矿产资源中,金属矿产特别是含硫金属矿产的矿硐水和废石滤沥水,对环境的危害比非金属矿产更加严重。
6 、尾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尾矿由两部分组成:采矿废石和选矿尾砂。废石一般不含矿石或含量很少,大多就地露天堆放处置。尾砂是选厂加工过后流入尾砂库沉淀下来的一种矿砂,其特点是:粒度细,绝大部分尾砂粒度在1mm以下;水分高,大多数矿浆浓度在50%以下;含有多种从矿物中溶解出来的离子和各种残余的化学药剂。
尾矿库是为了堆积尾矿、处理尾矿废水及各种离子和残余药剂而设置的,必须按标准建造尾矿库。但有些矿业主为节省资金、图方便,把小水库、小池塘略加改造便当作矿库使用,其中隐埋着很大的威胁性。
7、 噪声与粉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矿产开采需用炸药爆破,产生冲击噪声和粉尘,冲击噪声的危害明显大于粉尘。选矿厂加工矿石既产生噪声也产生粉尘,采用湿磨及性能好的防尘设施,粉尘危害较少,所以选矿厂主要是噪声的污染。噪声、粉尘的影响,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越靠近居民区和其它重要区域,其危害性越大。
【知识构建】
根据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和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构建。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
第一节 资源问题及其表现
【课程标准要求】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 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 配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节水周”“爱鸟周”等,编辑地理小报。
【设计思路】
关于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和高中必修课中曾经学习过,但内容零散,没有系统性。本课的内容要求将知识分散性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知识的系统性层面,其认知过程应该利用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因此利用图表和资料组织学习成为本课的特色。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读图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
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是“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具体要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知道矿产资源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的措施。二是掌握我国土地危机的主要表现。三是了解水资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并根据“标准”的本质特征进行知识建构,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举例说明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明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3.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危机和水资源问题,说出人类对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
4.通过资源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初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重难点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矿产资源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的措施、我国土地危机的主要表现、水资源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本课重点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资源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类对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因此,对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从人为原因方面去分析;二是通过造成资源问题的人为原因,提出解决资源问题的措施。
【课前准备】
提前三天布置学生收集科尔沁草原的相关资料,分析内蒙古科尔沁地区有富饶的大草原变成沙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的建议。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
姓名
在小组中的职责
发言次数
个人观点
×××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调查:关于资源与资源问题的概况,你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你的疑问有哪些?
学生回答。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资源与资源问题的认知基础及差异表现;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矿产资源问题。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矿产资源问题
①展示导学问题:(1)什么是矿产资源?(2)读教材表2-1-1和31页第二段,说出矿产资源问题表现在什么地方?(3)阅读课本P32图片,分析煤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简述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4)为了延长煤炭资源的开采年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②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④小组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矿产资源问题的表现和解决的措施,并培养协作能力。
[内容解析]矿产资源指自然界中经过一定地质作用,在地表或地壳中富集起来的.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或元素。
矿产资源问题的表现有: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矿产资源面临迅速耗竭的危险;②在开发过程中,往往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有:①煤矸石的大量堆积,占用大量农田.土地;对土壤.水源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②地下采煤造成地表塌陷。③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造成大气污染;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解决问题的措施有:①利用煤矸石或废渣回填采空区,开发利用煤矸石。②对塌陷区土地复垦或搞淡水养殖。③加强管理,减少煤炭的露天堆放和运输过程中损失。④开展综合利用,对煤炭燃烧后的废气回收再利用。
延长煤炭资源的开采年限的建议有:通过技术措施,增加煤炭探明储量和净有效储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煤炭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减轻煤炭的压力。科学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对矿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寻求资源替代品,寻求新资源。
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土地资源危机。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土地资源危机
①展示导学问题:(1)什么是土地资源?(2)为什么说土地资源也可能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3)图2-1-6反映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人类活动)有哪些?土地资源退化的类型和表现形式是什么?(4)图2-1-7反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不断下降趋势,分析其变化的原因。(5)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③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④小组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土地资源危机,特别是我国土地资源危机的主要表现这一重点,并培养协作能力。
[内容解析]土地资源是在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土地资源也可能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图2-1-6反映导致土地退化的人类活动有破坏植被、过度利用、农业活动中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工业活动的影响。土地资源退化的具体表现有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污染等。图2-1-7反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不断下降趋势,其变化的原因有①土地退化严重,耕地受到严重的污染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③人口增长较快。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a.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和高寒区域大,耕地面积有限,且分布不均。b.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十分尖锐。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危机表现为耕地减少和退化、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土地污染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等。
探究活动3:阅读P34活动《科尔沁草原的变迁》,回答所提的问题。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土地资源危机
①展示导学问题:(1)科尔沁草原变成沙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建立科尔沁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是什么?(3)保护科尔沁环境,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
②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
②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③小组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对课前布置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交流,加深对我国土地危机的认识。
[内容解析]科尔沁草原变成沙地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是以人为原因为主。人为原因有:人口增多,砍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人工建设的草场较少。自然原因有:科尔沁草原地处半干旱地区,这里降水量较小(400 mm左右),属农垦区向牧区过渡的地带,在强劲的偏北风的影响下,成为荒漠的潜在危险较大。近二十年来,气候变干。
建立科尔沁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是保护科尔沁地区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等。
保护科尔沁环境,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外,还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建立人工草场,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等等。
探究活动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水资源问题。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水资源问题
①展示导学问题:(1)读“世界水资源”图,说出其分布特点。(2)全球水危机的表现有哪些?(3)分析水资源危机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有哪些?(4)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关键是要做好开源和节流,请各举两例。(5)阅读活动内容,分析北京缺水的原因,提出解决缺水问题的建议。
②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③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④小组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水资源问题,并培养协作能力。
[内容解析]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量为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这两个量之差就是径流量)。从“世界水资源”图上可以看出,降水多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
全球水危机的表现有:①水资源的消费量急剧增加,而可支配量减少;②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水质下降;③水资源使用和分配的不平等性日趋严重;④相邻国家之间的共享水资源潜伏着严重危机。水资源危机的自然原因有:数量有限;空间分布不均;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有:人口数量多,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加;水资源利用不当,用水浪费和水体污染严重;水的重复利用率低。
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关键是要做好开源和节流。开源:跨流域调水;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建坝蓄水;废水处理、循环利用;海水淡化;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节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宣传,节约生活用水,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北京缺水的主要原因是:①北京地处“水资源缺乏区”,河流径流量小;②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的用水量还在逐年增加,③水污染也在不断加剧。解决北京缺水问题的建议:保护水资源,治理污染,节约用水,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都可缓解北京缺水问题。
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总结
①设问: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②总结:我国土地危机是重点。
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
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典型例题1】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渐增加,分析图2和图3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2002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为1993年的 倍。
(2)简要说明近1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3)制造业的能源消费偏高是我国石油进口增加的原因之一。试说明我国制造业降低能耗的对策。
解题指导: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费构成发生着变化,石油消费量增长迅速,能源利用率低,石油进口逐年增加,石油供应左右着经济的发展。从图表数据可知,2002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为1993年的4.4倍,近1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下降,石油、天然气、水能比重有所上升。1、2两题的答案较直接的来自图表。第三题是一道经济常识题,工业制造业降低消耗的问题,可联系教材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的有关措施,作对照回答,靠科技提高利用率,靠管理减少浪费都是合理措施。
参考答案:(1)4.4 (答案在4~5之间即可)(2)煤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石油、天然气、水能所占比重有所上升。(3)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典型例题2】读“几种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比较柱状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资料,算一算我国年人均径流量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_;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_。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     _______。
(2)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计划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我国耕地资源原来就很稀缺,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但耕地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_____等方面。“十五”计划中提出绝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___ ____,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资源问题。通过读图和计算可以得出我国主要资源与世界的比较值,并推断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关于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现状,需要学生平时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1)1/4 1/5 1/3 总量大 种类大 类型齐全 (2)缺水严重,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 (3)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4)水土流失  耕地沙化   土壤盐渍化   土壤污染   非农用地
【典型例题3】读“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 _ _作用制约。
(2)矿产资源属_________资源,其数量是_________的。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量占绝大多数的是_______国家。
(3)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___。
(4)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是______ ___问题,即提高资源_____ ___,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____ _____问题。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是矿产资源问题。前面两小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第三小题需要学生首先搞清图的结构,注意三个横坐标的位置和代表的含义,然后对照图例分析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1)地质成矿(2)非可再生  有限  发达  (3)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得较多  (4)最优耗竭  利用率  耗竭时间
【重点图像1】中国稀土资源分布图
【读图解析】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能够说出我国稀土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引导学生分析我国部分地区过度开采稀土矿会产生哪些问题?如何保护我国的稀土资源?
【重点图像2】我国主要缺水区分布图
【读图解析】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总体来看,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丰富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藏、四川、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而在北方地区,尤其在宁夏、甘肃、陕西等西北地区,以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中部地区,水资源量极为匮乏。从成因来看,北方主要是资源型缺水,南方主要是水质型缺水。
【拓展知识】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
  地质地貌景观是地壳长期演化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势必造成对矿区周围的地质地貌、地面植被、地质构造和其它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这种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与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矿山越靠近城区、风景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铁路等交通干线,或与人类活动、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地带,其危害性越大;与开发规模相关,开发规模越大,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越严重;与开采方式密切相关,开采方式好,影响和破坏就小,乱采滥挖,影响和破坏就大,露天开采比硐采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性大。 北台子欧力村一带的采石场开山凿岩,原有自然景观已破坏殆尽。
2 、对地质结构的影响和破坏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局部区域地应力的不平衡,使地质构造遭受破坏。尤其是乱轰乱炸,开山挖石,可能引发地面沉降、诱发地震、地面塌陷、地压迅速释放、滑坡、水土流失、地表及地下水流向改变,如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城镇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五道沟煤矿采空区、塌陷区的处理一直是我市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改造的重点难点。
3 、植被剥离与采矿废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探矿、采矿、出矿、运输、抛废等过程均会引起植被剥离及采矿废石,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直观和显著的。一般来说,露天开采的剥离表土量比硐采大,金属矿产的废石量比非金属矿产大。主要表现在: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掩埋地面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产生有害废水;引发地质灾害;造成水土污染。
4 、选矿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一般较大规模的矿山都要建造选矿厂,以浮选出需要的矿产品,去掉不需要的尾矿。在矿石浮选过程中由于用水大,所以,选厂一般要建在取水方便的江、河、水库旁边或位于水系的上游。选厂出来的尾矿和水一并进入尾矿车,库矿在尾矿库里沉淀下来,尾矿水排往下游。选矿水主要由尾矿水,精矿溢流水,车间冲洗水组成。尾矿水中含有Cu、Pb、Zn、Ca、Cr、Mn、Fe、As、F-、Cl-、SO 等各种离子及各种浮选药剂的残余物,未经科学处理或处理不当,都将污染下游水土,选矿水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相当大。江东长期以来接纳汞法选金废物,严重威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命健康。
5 、矿硐水和废石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破坏
矿产资源随着开发打破了封闭,使矿产资源的各种组分与空气和水接触,其接触面积呈几何倍数增加,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迅速氧化、溶解,进行各种反应,并以空气和水为载体,向周围一切能够渗透的地域扩散开来。矿山开发点是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发源地,且扩散并不随矿产资源开发的结束而结束,而是继续下去,构成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在矿产资源中,金属矿产特别是含硫金属矿产的矿硐水和废石滤沥水,对环境的危害比非金属矿产更加严重。
6 、尾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尾矿由两部分组成:采矿废石和选矿尾砂。废石一般不含矿石或含量很少,大多就地露天堆放处置。尾砂是选厂加工过后流入尾砂库沉淀下来的一种矿砂,其特点是:粒度细,绝大部分尾砂粒度在1mm以下;水分高,大多数矿浆浓度在50%以下;含有多种从矿物中溶解出来的离子和各种残余的化学药剂。
尾矿库是为了堆积尾矿、处理尾矿废水及各种离子和残余药剂而设置的,必须按标准建造尾矿库。但有些矿业主为节省资金、图方便,把小水库、小池塘略加改造便当作矿库使用,其中隐埋着很大的威胁性。
7、 噪声与粉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矿产开采需用炸药爆破,产生冲击噪声和粉尘,冲击噪声的危害明显大于粉尘。选矿厂加工矿石既产生噪声也产生粉尘,采用湿磨及性能好的防尘设施,粉尘危害较少,所以选矿厂主要是噪声的污染。噪声、粉尘的影响,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越靠近居民区和其它重要区域,其危害性越大。
【教学反思】略
新授课
《资源问题及其表现》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图1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
2.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 ②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般都具有均衡性的特征 ③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有资料表明,伴随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在1998年达到2 500万人,第一次超过“战争难民”的人数,据预测,在2025年之前,由水荒导致的难民多达1亿人。完成3-4题。
3.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地开垦荒地 B.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
C.气候变化 D.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
4.在目前状况下,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方法是(  )
A.减少浪费和污染 B.加强海水淡化
C.发展生态农业 D.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图2是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5-6题。
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趋势
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
6.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开垦草原 ②围湖造田 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改善耕地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图3是世界四个主要大洲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比较图,完成7-8题。
7.北美洲的面积大于南美洲,但年径流总量却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该洲(  )。
A.地形较平坦,不利于储水
B.气候干燥,降水总量小
C.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水汽进入
D.植被稀少,涵养水源少
8.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  )。
A.水资源总量不足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水资源污染严重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及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读图4,完成9-10题。
9.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
A.② B.④ C.③ D.煤变油
二、综合题
11.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耕地在20世纪中叶以后发生了什么明显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2)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或使现有农业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的前景将怎样变化?
(3)耕地供求矛盾的实质是_____ ___,解决此矛盾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2.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6,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分别指出其主要原因。
(2)读表1,分析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
表1: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省级
行政区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年)
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
江苏
610
70
540
446
570
宁夏
1 780
26
1 754
1 352
4 000
(3)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3.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_____ ___增高。
(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___ ____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3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____ ___和____ ____相对落后。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
材料二:图7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1)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2)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3)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检测练习】参考答案
1.B 2. D 3.D 4.A 5.D 6.B 7.B 8.B 9.B 10.D 
11.(1)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不断减少,而按现有的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原因是:①人口急剧增加,②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使土地退化。
(2)如果进一步开垦耕地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会使耕地出现供需矛盾的时间延缓。
(3)人地矛盾 控制人口增长
12.(1)现状:①人均拥有量小;②南方多,北方少。
原因:①人口多;②年降水量南方多,北方少。
(2)江苏省的人均生活用水比宁夏大,人均生产用水比宁夏小。
(3)自然原因: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少的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人为原因:灌溉方式不合理,浪费严重。
13.(1)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 生产成本
(2)矿产资源相对短缺 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利用率低 生产技术 管理水平
14.(1)B (2)B (3)生态退耕还草,有利于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退耕扩大森林,有利于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有利于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课件14张PPT。第一节 资源问题及其表现新授课 环境保护 第二单元现场调研关于资源与资源问题,你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你的疑问有哪些?
学习目标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举例说明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明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危机和水资源问题,说出人类对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
通过资源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初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一、矿产资源问题探究活动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矿产资源问题。(1)什么是矿产资源?
(2)读教材表2-1-1和31页第二段,说出矿产资源问题表现在什么地方?
(3)阅读课本P32图片,分析煤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简述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4)为了延长煤炭资源的开采年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二、土地资源危机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土地资源危机。(1)什么是土地资源?
(2)为什么说土地资源也可能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3)图2-1-6反映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人类活动)有哪些?土地资源退化的类型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4)图2-1-7反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不断下降趋势,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5)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二、土地资源危机探究活动3:阅读P34活动《科尔沁草原的变迁》,回答所提的问题。(1)科尔沁草原变成沙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建立科尔沁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3)保护科尔沁环境,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三、水资源问题探究活动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水资源问题。(1)读“世界水资源”图,说出其分布特点。
(2)全球水危机的表现有哪些?
(3)分析水资源危机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有哪些?
(4)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关键是要做好开源和节流,请各举两例。(5)阅读活动内容,分析北京缺水的原因,提出解决缺水问题的建议。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渐增加,分析图2-6和图2-7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2002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为1993年的 倍。
(2)简要说明近1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3)制造业的能源消费偏高是我国石油进口增加的原因之一。试说明我国制造业降低能耗的对策。实战演练1读“几种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比较柱状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资料,算一算我国年人均径流量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_;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_。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战演练2(3)“十五”计划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我国耕地资源原来就很稀缺,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但耕地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_____等方面。“十五”计划中提出绝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___ ____,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实战演练2读“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 _ _作用制约。
(2)矿产资源属_________资源,其数量是_________的。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量占绝大多数的是_______国家。
(3)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4)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是______ ___问题,即提高资源_____ ___,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____ _____问题。实战演练3课堂评估活动:运用框架结构图,建构本小节的知识体系反思:收获与疑问……重点图像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图
重点图像









我国主要缺水区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