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六环境保护(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六环境保护(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9-06 15:39:13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辨析,知道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记住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主要制度。
3.通过阅读环境壁垒案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通过阅读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案例,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5.通过阅读“公民的环境权”、环保小调查等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环保技能。
【学习策略】
本课的重点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国际合作”两个模块。具体说来,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等,各种管理手段各有所为,相互补充,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要手段。同学们不仅要能熟记这些手段,还要能进行案例辨析。
【课前调研】
你的家乡有环保部门吗?除了环保部门,你还知道哪些部门对家乡的环境管理负责任?
【课堂活动】
探究活动1:读课本相关内容,简要概括环境管理的含义、目的,辨析环境管理的内容。
1. 什么是环境管理?
2. 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3.环境管理的内容极其复杂,如何分类?
4. 辨析下列事例属于哪种环境管理范围:
①管理的内容是自然资源保护。_______________
②扬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实现“三个文明”,加强对本市城市环境、水环境等的管理。_______________
③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等部门的污染都不可忽视,需加强管理。___________
5.辨析下列事例属于哪种环境管理的职能和性质:
①制定环境宣传的规划。_______________
②确定防治污染的技术发展方向。_______________
③制定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监督、检查工作。_______________
④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_______________
⑤组织调查、监测、评价环境质量状况。_______________
⑥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服务。_______________
⑦制定环境科技发展的规划。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2:读课本相关内容,辨析环境管理的手段,说出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及管理制度。
1.环境管理主要有哪些手段?辨析下列事例分别属于哪种环境管理手段:
①制定环保法律法规。_______________
②组建执法队伍。_______________
③扬州市环保局对某污染企业作出罚款处罚的决定。_______________
④扬州市环保局依据《环境保护法》对某污染企业提出整改要求。_________
⑤扬州市环保局通过司法局要求某污染企业强制执行整改决定。_________
⑥公害是一种应负刑事责任的罪过,公民向污染形成公害的污染者提出诉讼。
⑦扬州电视台曝光某工厂的污染状况。_______________
⑧某工厂增添治污设备,政府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_______________
2.我国环境管理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3.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哪些?我国出台最早,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基本法律制度是什么?什么是“三同时”制度?
探究活动3: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认识环境标志或环境会徽。
材料一:环境壁垒事件例举。
①美国政府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曾提出了针对中国大陆输美纺织品的设限。
②蜂蜜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1996年出口约10万吨,居世界首位。由于农药残留物超标,导致1997年我国蜂蜜出口降到4.8万吨,1998年又有所下降,使蜂蜜出口面临严峻形势。
③日本是产品进口国,习惯于运用技术型贸易壁垒阻碍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对产品有害物质限制非常严格。对近400种农、林、水产及食品都制定了相应的规格,如面类分成16种规格,油脂类有8种,肉制品有20种,其技术法规(以法规形式强制执行的标准)和标准名目繁多,其中只有少数与国际标准一致。
④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认为含铅量超过了美国的规定。
⑤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的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
⑥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
⑦欧盟禁止进口用“腿夹”捕杀动物后而获取的皮毛,它认为此种捕杀动物的方法是极不人道的。
⑧欧盟禁止从美国进口使用荷尔蒙催生的牛肉,美国则认为这毫无科学依据。
材料二:近年,因环境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20%左右,高达几百亿元。我国的禽肉、水产品、罐头食品、中药、茶叶、有机化工产品、纸制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空调冰箱、家电、玩具等大宗出口产品均受到国外贸易环境壁垒的挑战。另一方面,环境壁垒也给中国许多产品,尤其是有环境标志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
1.什么是环境壁垒?环境壁垒分哪两大类型?环境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什么?
2. 我国该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3.下列图片分别是什么绿色标志或会徽?
探究活动4: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环境保护中需要国际合作的原因、国际合作应遵循的原则、中国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采取积极态度的原因,并分别梳理出三次国际重要环境会议的重大意义。
1.环境保护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2.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我国为了积极参与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特成立了什么机构?
4.“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联合国1972年、1992年、2002年的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分别有什么重大意义?
5.国际合作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原则?“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原则?
6.发达国家为什么承担主要责任?发达国家该怎么承担主要责任?
探究活动5:参与小调查,读课本相关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环保技能。
1.读“环保调查表”,思考:公民有哪些环境权?
2.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首先取决于什么?
3.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还应体现在什么方面?
4.谁被誉为环境保护的先驱者?她的哪部著作掀起了国际环境保护行动的浪潮?
【知识构建】
【重点图像】
【拓展阅读】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Barrier to trade) 又称贸易障碍,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一般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类。就广义而言,凡使正常贸易受到阻碍,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受到干扰的各种人为措施,均属贸易壁垒的范畴。如进口税或起同等作用的其他关税;商品流通的各种数量限制;在生产者之间、购买者之间或使用者之间实行的各种歧视措施或做法(特别是关于价格或交易条件和运费方面);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或强加的各种特殊负担;以及为划分市场范围或谋取额外利润而实行的各种限制性做法等等。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安全食品主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三类食品像一个金字塔,塔基是无公害农产品,中间是绿色食品,塔尖是有机食品,越往上要求越严格。
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其他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第二,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两到三年的转换期,而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则没有转换期的要求。第三,有机食品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他食品则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第四单元  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
邗江中学  周霞
【课程标准】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结合当地实际,采用适当形式(如创作漫画、诗歌,或进行文艺表演等),适时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调查学校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份学校节约用水的方案。
举办一次以“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
【设计思路】
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管理、国际合作、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但从知识本身来看,内容抽象繁杂,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阅读课本、梳理知识的方法,以独立学生为主,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另外,可以采用案例辨析的方式,以直观现象诠释抽象问题,使繁杂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环境保护的技能,并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
【知识构建】
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即环境管理、全球行动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模块主要有环境管理内容、环境管理手段、我国环境管理原则、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等内容。“全球行动”模块主要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国际合作等内容,其中“国际合作”模块在必修三“走可持续之路”单元已经有所涉及,这里可以与相关知识作有效整合和迁移。“公众参与”模块不需要强调公众参与的含义,应把重点放在教育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改变生活方式、行使环境权等方面。其框架结构图如图1。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辨析,知道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记住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主要制度。
3.通过阅读环境壁垒案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通过阅读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案例,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5.通过阅读“公民的环境权”、环保小调查等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环保技能。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教育和宣传,让学生提高环境保护认识,提升环境保护技能。如果结合考试重点,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国际合作”两个模块。具体说来,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等,各种管理手段各有所为,相互补充,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要手段。“国际合作”模块的内容主要有:环境保护需要国际合作的原因、国际合作应遵循的原则、中国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采取积极态度的原因、几次国际重要环境会议的重大意义几个方面,其中“国际合作应遵循的原则”是学习的重点。
2.教学难点
本课知识较为抽象,也比较繁杂,学生仅靠阅读课本,不能留下深刻印象。每一个模块的知识都不难,但摞在一起就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知识的梳理量和记忆量都较大。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出重要知识点,并用案例辨析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简化问题。
【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搜集环境管理、国际合作、公众参与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前先整理好学生搜集的材料,组织好课堂5分钟展示活动。
展示搜集的相关材料。
用事实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课堂探究的愿望,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朗读学习目标,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读课本相关内容,简要概括环境管理的含义、目的,辨析环境管理的内容。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境管理的
含义、目的、内容
①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并展示导学问题:什么是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环境管理的内容极其复杂,如何分类?
②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③用辨析题(表1和表2)给学生辨别,使学生加深对环境管理内容的理解。
①阅读课本,思考导学问题。
②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③完成辨析题,加深理解。
这里不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但对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既抽象又啰嗦,采用辨析题的方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对抽象内容有直观印象,简化问题。
[内容解析]简单地说,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做法施加影响。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即既要发展经济,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环境管理的内容极其复杂,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管理范围,一般可分为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管理;按照管理的职能和性质,一般可分为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等。
探究活动2:读课本相关内容,辨析环境管理的手段,说出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及管理制度。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境管理的手段、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制度
①展示辨析题(表3)。
②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并展示导学问题:环境管理主要有哪些手段?下列事例分别属于哪种环境管理手段?我国环境管理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哪些?我国出台最早,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基本法律制度是什么?什么是“三同时”制度?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课本,思考导学问题。
②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这各模块是考试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要适当记忆。对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既抽象又啰嗦,采用辨析题的方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对抽象内容有直观印象,简化问题。
[内容解析]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等,各种管理手段各有所为,相互补充,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要手段。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即“三同步”“三统一”原则);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主要有:“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其中“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出台最早、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环保基本法律制度,“三同时”指治理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探究活动3: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认识环境标志或环境会徽。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
①展示材料(表4、表5、图2)。
②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并展示导学问题:什么是环境壁垒?环境壁垒分哪两大类型?环境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什么?我国该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材料中的图片分别是什么绿色标志或会徽?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课本,思考导学问题。
②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学生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很陌生,展示实际案例的目的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也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内容解析]环境壁垒是贸易壁垒是一种,是一种以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的新兴的非关税壁垒,从客观上讲,它的实施推动了全球环境保护的进程。环境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环境贸易制裁、强制性绿色标志、严格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等。我国许多企业已经采取清洁生产、通过产品质量ISO14000体系认证、申领“绿色护照”、通过法律途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措施,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探究活动4: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环境保护中需要国际合作的原因、国际合作应遵循的原则、中国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采取积极态度的原因,并分别梳理出三次国际重要环境会议的重大意义。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国际合作
①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并展示第一组导学问题:环境保护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为了积极参与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特成立了什么机构?“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联合国1972年、1992年、2002年的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分别有什么重大意义?
②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课本,思考导学问题。
②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两组导学问题中,第2组问题是重点内容,学生可在两组导学问题中自由选择。
第2组导学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在必修三“走可持续之路”单元已经有所涉及,这里可以与相关知识作有效整合和迁移。
①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并展示第二组导学问题:国际合作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原则?“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原则?发达国家为什么承担主要责任?发达国家该怎么承担主要责任?
②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内容解析]国际合作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和阶段性原则,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不仅要自觉节能减排,还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帮助其节能减排。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原因有:①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污染是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害者;②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仍是世界不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重要污染源;③在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有资金和技术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条件不足。
联合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会议已召开了多次,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是1972年、1992年、2002年的三次会议。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成为人类对全球环境履行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是世界环境保护行动的第一个里程碑;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是世界环境保护行动的第二个里程碑;2002年“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审议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执行情况,并制定了今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战略与措施。
探究活动5:参与小调查,读课本相关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环保技能。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
①展示表6“环保调查表”。
②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并展示导学问题:公民有哪些环境权?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首先取决于什么?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还应体现在什么方面?谁被誉为环境保护的先驱者?她的哪部著作掀起了国际环境保护行动的浪潮?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填写“环保调查表”,自觉更正不良的环境行为。
②阅读课本,思考导学问题。
③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用“环保调查表”的形式替代课本文字,不仅能简化问题,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内容解析]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广大民众参与基础上的,广大青少年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首先取决于公众的环境意识,还应体现在每个人都尽可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广义的公民环境权主要包括三项权利,即知情权、检举控告权和参与管理权,公众还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环境权,如安静权、采光权、通风权等。
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总结
展示学习目标,设问:“依据学习目标,同学们是否能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
两位学生依据学习目标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
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典型例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 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 ,植被稀少,且常有 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 。
? A.行政手段??B.法规手段??C.经济手段??D.教育手段
(4)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像的阅读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北方沙尘暴影响强度自新疆、内蒙古向北京、天津逐渐减弱,因此空间分布特点是由西向东逐渐减弱。第(2)题,由图可知,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轻度。因为春季降水少,风力强劲,蒸发日渐旺盛,农业生产用水量大等原因,土壤含水少,因此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于春季。第(3)题,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应是行政手段,选A。第(4)题,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主要有: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区的生态建设等。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160万吨塑料袋,每生产1吨塑料袋,需消耗3吨以上石油。可降解塑料袋在符合一定条件下90天后可以自动分解,一般塑料袋200~400年也不一定能降解。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12月31日发布了“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始正式实施。
材料二:厦门大学绿野协会针对塑料袋使用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收到的1181份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图4是此次调查结果的统计图。
(1)国务院发布“限塑令”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手段,为了提高实施的效果,可以增加的环境管理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等手段。
(2)国务院发布“限塑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分析塑料袋大量使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推动“限塑令”的实施?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1)题,国务院发布“限塑令”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除此之外,环境管理手段还有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等。第(2)题,环境保护的内涵主要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两大方面,国务院发布“限塑令”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这两大方面。第(3)题,图4纵坐标的文字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提示,塑料袋大量使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污染大气,排放有毒气体;污染土壤,使土壤板结,农作物减产;污染江河湖海,影响水生生物生长;污染视觉,影响环境美观;增大固体废物量,占用土地;危害野生生物的生命,破坏生物多样性等。第(4)题,作为中学生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很多事情,如主动使用环保购物袋购物,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对使用过的塑料袋尽量进行循环再利用;杜绝购买塑料包装复杂的商品;宣传“限塑令”,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等。
【重点图像】
绿色校园内,能源是可再生的,水资源是节约并循环利用的,垃圾是分类回收的,环境教育是常态化的……
【拓展知识】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Barrier to trade) 又称贸易障碍,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一般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类。就广义而言,凡使正常贸易受到阻碍,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受到干扰的各种人为措施,均属贸易壁垒的范畴。如进口税或起同等作用的其他关税;商品流通的各种数量限制;在生产者之间、购买者之间或使用者之间实行的各种歧视措施或做法(特别是关于价格或交易条件和运费方面);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或强加的各种特殊负担;以及为划分市场范围或谋取额外利润而实行的各种限制性做法等等。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安全食品主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三类食品像一个金字塔,塔基是无公害农产品,中间是绿色食品,塔尖是有机食品,越往上要求越严格。
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其他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第二,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两到三年的转换期,而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则没有转换期的要求。第三,有机食品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他食品则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教学反思】略
第四单元  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
1.下图为我国沙尘暴强弱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 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 ,植被稀少,且常有 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 。
A.行政手段? ?B.法规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4)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160万吨塑料袋,每生产1吨塑料袋,需消耗3吨以上石油。可降解塑料袋在符合一定条件下90天后可以自动分解,一般塑料袋200~400年也不一定能降解。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12月31日发布了“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始正式实施。
材料二:厦门大学绿野协会针对塑料袋使用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收到的1181份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下图是此次调查结果的统计图。
(1)国务院发布“限塑令”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手段,为了提高实施的效果,可以增加的环境管理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等手段。
(2)国务院发布“限塑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分析塑料袋大量使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推动“限塑令”的实施?
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将对全球气候变化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材料二:《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3月10日 今年的“两会”,备受关注的“一号提案”聚焦在了“低碳”。在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处也提到了“低碳”。这预示着,20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低碳”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引擎,也将是引领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重构的新风向标。2010年,围绕“低碳”大政方针的确立和实施,在政策框架、法律体系、产业转型和消费模式改变等方面都将发生许多新的变化。
(1)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我国政府大力号召和致力于推动“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为推动“低碳经济”作出贡献。
【检测练习】参考答案
1.(1)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2)轻度 春季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日渐旺盛 (3)A (4)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区的生态建设等。
2.(1)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环境技术手段 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 (2)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3)污染大气,排放有毒气体;污染土壤,使土壤板结,农作物减产;污染江河湖海,影响水生生物生长;污染视觉,影响环境美观;增大固体废物量,占用土地;危害野生生物的生命,破坏生物多样性等 (4)主动使用环保购物袋购物,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对使用过的塑料袋尽量进行循环再利用;杜绝购买塑料包装复杂的商品;宣传“限塑令”,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等。
3.(1)全球气候变暖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的破坏,尤其是热带雨林的大肆砍伐 (2)①有利于节约资源;②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④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节约用电、用水;以步代车;使用购物袋购物;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课件25张PPT。新授课《环境保护》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课前展示你搜集了哪些关于环境管理、国际合作、公众参与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材料?学习目标通过案例辨析,知道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记住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主要制度。
通过阅读环境壁垒案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阅读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案例,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公民的环境权”、环保小调查等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环保技能。一、环境管理的含义、目的、内容
探究活动1:读课本相关内容,简要概括环境管理的含义、目的,辨析环境管理的内容。 什么是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环境管理的内容极其复杂,如何分类?一、环境管理的含义、目的、内容探究活动1:读课本相关内容,简要概括环境管理的含义、目的,辨析环境管理的内容。辨析题1 辨析下列事例属于哪种环境管理范围:
①管理的内容是自然资源保护。
②扬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实现“三个文明”,加强对本市城市环境、水环境等的管理。
③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等部门的污染都不可忽视,需加强管理。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管理一、环境管理的含义、目的、内容
探究活动1:读课本相关内容,简要概括环境管理的含义、目的,辨析环境管理的内容。辨析题2 辨析下列事例属于哪种环境管理的职能和性质:
①制定环境宣传的规划。
②确定防治污染的技术发展方向。
③制定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监督、检查工作。
④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
⑤组织调查、监测、评价环境质量状况。
⑥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服务。
⑦制定环境科技发展的规划。环境计划管理环境技术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环境计划管理二、环境管理的手段;我国环境管理的原则及制度探究活动2:读课本相关内容,辨析环境管理的手段,说出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及管理制度。辨析题3 辨析下列事例分别属于哪种环境管理手段:
①制定环保法律法规。
②组建执法队伍。
③扬州环保局对某污染企业作出罚款处罚的决定。
④扬州环保局依法对某污染企业提出整改要求。
⑤扬州环保局通过司法局要求某污染企业强制执行整改决定。
⑥公害是一种应负刑事责任的罪过,公民向污染形成公害的污染者提出诉讼。
⑦扬州电视台曝光某工厂的污染状况。
⑧某工厂增添治污设备,政府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法律手段二、环境管理的手段;我国环境管理的原则及制度探究活动2:读课本相关内容,辨析环境管理的手段,说出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及管理制度。环境管理主要有哪些手段?
下列事例分别属于哪种环境管理手段?
我国环境管理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哪些?
我国出台最早,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基本法律制度是什么?
什么是“三同时”制度?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探究活动3: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认识环境标志或环境会徽。材料一 环境壁垒事件例举:
①美国政府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曾提出了针对中国大陆输美纺织品的设限。
②蜂蜜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1996年出口约10万吨,居世界首位。由于农药残留物超标,导致1997年我国蜂蜜出口降到4.8万吨,1998年又有所下降,使蜂蜜出口面临严峻形势。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探究活动3: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认识环境标志或环境会徽。材料一 环境壁垒事件例举:
③日本是产品进口国,习惯于运用技术型贸易壁垒阻碍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对产品有害物质限制非常严格。对近400种农、林、水产及食品都制定了相应的规格,如面类分成16种规格,油脂类有8种,肉制品有20种,其技术法规(以法规形式强制执行的标准)和标准名目繁多,其中只有少数与国际标准一致。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探究活动3: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认识环境标志或环境会徽。材料一 环境壁垒事件例举:
④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认为含铅量超过了美国的规定。
⑤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的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
⑥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探究活动3: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认识环境标志或环境会徽。材料一 环境壁垒事件例举:
⑦欧盟禁止进口用“腿夹”捕杀动物后而获取的皮毛,它认为此种捕杀动物的方法是极不人道的。
⑧欧盟禁止从美国进口使用荷尔蒙催生的牛肉,美国则认为这毫无科学依据。
⑨美国认为墨西哥在东太平洋地区捕捞金枪鱼的拖网方法导致海豚受损害的数量上升,没有符合美国在这方面的环境法律规定,因此对这种金枪鱼及其制品的进口加以限制。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探究活动3: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认识环境标志或环境会徽。 材料二:近年,因环境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20%左右,高达几百亿元。我国的禽肉、水产品、罐头食品、中药、茶叶、有机化工产品、纸制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空调冰箱、家电、玩具等大宗出口产品均受到国外贸易环境壁垒的挑战。另一方面,环境壁垒也给中国许多产品,尤其是有环境标志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探究活动3: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认识环境标志或环境会徽。什么是环境壁垒?
环境壁垒分哪两大类型?
环境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什么?
我国该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 材料中的图片分别是什么绿色标志或会徽?四、环境保护需要国际合作探究活动4: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环境保护中需要国际合作的原因、国际合作应遵循的原则、中国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采取积极态度的原因。 环境保护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为了积极参与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特成立了什么机构?
“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联合国1972年、1992年、2002年的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分别有什么重大意义?四、环境保护需要国际合作探究活动4: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环境保护中需要国际合作的原因、国际合作应遵循的原则、中国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采取积极态度的原因。国际合作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
“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原则?“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原则?
发达国家为什么承担主要责任?发达国家该怎么承担主要责任?五、环保小调查探究活动5:参与小调查,读课本相关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环保技能。 调查内容:课堂评估活动:绘制概念图反思:收获与疑问……1.图3为“195l~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典型例题(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 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 ,植被稀少,且常有 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由西向东逐渐减弱轻春干燥冷锋1.图3为“195l~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典型例题(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 。
A.行政手段??B.法规手段??C.经济手段??D.教育手段
(4)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A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区的生态建设等。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典型例题 材料1: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160万吨塑料袋,每生产1吨塑料袋,需消耗3吨以上石油。可降解塑料袋在符合一定条件下90天后可以自动分解,一般塑料袋200~400年也不一定能降解。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12月31日发布了“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始正式实施。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典型例题 材料2:厦门大学绿野协会针对塑料袋使用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收到的1181份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图4是此次调查结果的统计图。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典型例题(1)国务院发布“限塑令”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____
_______、_______手段,为了提高实施的效果,可以增加的环境管理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等手段。
(2)国务院发布“限塑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分析塑料袋大量使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推动“限塑令”的实施? 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等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见图纵坐标(4)主动使用环保购物袋购物,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对使用过的塑料袋尽量进行循环再利用;杜绝购买塑料包装复杂的商品;宣传“限塑令”,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等。重点图像绿色校园内,能源是可再生的,水资源是节约并循环利用的,垃圾是分类回收的,环境教育是常态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