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三单元 搜尽奇峰——中国山水画艺术
传移模写
欣赏视频,认识清代艺术家王翚
为什么古代画家要花如此多的时间去“复制”别人的作品?
这难道不是一种缺乏创造力的表现吗?
仿赵孟頫春山飞瀑图 王翚
观泉图
赵孟頫
山水图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
你能从中区分哪一幅是王翚的作品吗?
什么是传移模写
仿痴翁浮岚暖翠
仿李营丘雪图
“传移模写”出自南齐谢赫的画论《古画品录》,是“六法”之一。
“传移”:有传授、流布、递送之意,强调绘画技艺和风格的传承。
“模写”:即临摹和模仿,是学习绘画的重要方式。艺术家通过临摹前人的作品来学习笔法、构图和意境等,有助于掌握传统的绘画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南齐谢赫“六法论”
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传移模写
经营位置
随类赋彩
应物象形
学习对方的主题风格和笔墨意境,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研习过程。只有通过反复揣摩大师的笔触、节奏与情感,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艺术的精髓。
照着画
思考:“临摹”和“创作”有什么不同?
任务一
观察并思考:《仿赵孟頫春山飞瀑堰图》运用了哪些笔法?运用了哪些色彩?是如何布局的?
《仿赵孟頫春山飞瀑堰图》王翚
活动一:观察并思考
这幅画运用了哪些笔法?使用了哪些色彩?整体布局有何特点?
请结合画面细节说明你的判断。
笔法
色彩
布局
《仿赵孟頫春山飞瀑堰图》局部图
用于外形结构处,笔锋轻巧
勾勒(轮廓)
皴擦(质感)
用于体现树石质感,笔法多变
披麻皴
线条细长,形似麻丝,能够表现出山石的纹理和层次感。
解索皴
线条较为粗犷,形似解开的绳索,能够表现出山石的坚硬质感。
用于丰富画面层次,笔触轻快,如染色彩。
点染(细节)
以青绿山水为主,色彩明丽但不俗艳。辅以 赭石晕染山脚或坡岸,增强层次感和温暖感。
自山下而仰山巅
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
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
平远
构图:“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
构图
高远法为主,主峰耸立,制造 “仰视” 威压感。
经营位置
指如何安排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使其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富有节奏美感。这幅画正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典范。
它的构图主要体现了哪种远
任务二
尝试将《仿赵孟颓春山飞瀑图》中不同形状的山石提炼出来,重新组合成一幅新的山水画。
常用来营造山石葱郁的效果
点皴
线皴
常用来表现山石的结构
是侧锋用笔,常用来表现山石的肌理
面皴
皴法
豆瓣皴
刺梨皴
泥里拔钉皴
直点皴
折带皴
荷叶皴
散麻皴
解索皴
小斧皴
斧劈皴
马牙皴
豆瓣皴
刺梨皴
泥里拔钉皴
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点皴笔法
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线皴笔法
折带皴
荷叶皴
披麻皴
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面皴笔法
小斧皴
斧劈皴
马牙皴
叶组与基本树形
“叶组”与“基本树形”是山水画中树法的重要基础,两者共同构成树木的造型语言与空间表现。
看图欣赏,感受中国画中树木的笔法技法有哪些?
树干多弯曲,姿态如龙,叶如浮云凌空。画时应先勾树干的轮廓,边勾边画树皮的鳞纹状。树干应四面生枝穿插自然,左右顾盼,前后俯仰,有争有让、有疏有密。
看图欣赏,感受中国画中点叶画法
点叶树在山水画中用得最多,树干可用双匀画出,也可笔用线画成。大小树枝要分布合理,点叶要分浓淡、干湿注意前后和疏密关系,既要有整体感又要有变化。
梅花点
小混点
介字点
鼠足点
胡椒点
尖头点
看图欣赏,感受中国画中点叶画法
看图欣赏,感受松叶点的画法
1、中锋勾勒叶子,绘制时要用直线,一笔一笔地画出。
2、紧挨第一组叶子,在其右侧画出另一组。
3、继续丰富叶子的层次,叶子要有疏密聚散。
金钱松四面出针,不要紧聚在一点,成一黑疙瘩,枝干用粗壮的重笔,松针纤细劲挺,以见轻重变化,免于平板,松树到了三十年左右,顶要平了,青年松还要往上长,顶不平
看图欣赏,感受松叶点的画法
中国山水画中的随类赋彩
从色彩的角度对山水画分类,一般可分为水墨山水、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它们都遵从“随类赋彩”原则。
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EFFD57CDD81682DACF05A0020CCBBC635EB145E4E4F07AD5502B12DCF0CE68175DD17BE7255B0AFB9A5B7D61FDB2F527CD38D0AF9C268AD39C4483B07F0A6BDE
尝试将《仿赵孟頫春山飞瀑图》中不同形状的山石提炼出来,重新组合成一幅新的山水画。
(1)你想用哪些形状的山石?
(2)它们如何排列?(高低错落?左右呼应?)
加上什么元素能让画面更生动?(溪流、飞瀑、小亭、树木)
活动二
任务三
对比莫奈作品《垂柳》与中国画中的树木,说一说它们在色彩运用上的差别。
色彩浓烈,仿佛能感受到阳光在树叶间闪烁。这是一种“光的绘画”,强调瞬间的视觉感受。
视觉冲击极强,却艳而不俗。《白云红树图》呈现“金碧映日、红叶照秋”的壮丽装饰效果。
作品对比
《垂柳》局部莫奈
《白云红树图》局部蓝瑛
随类赋彩
物象的本质特征与画家内心的情感投射
以“水+墨”为唯一色阶,通过浓、淡、干、湿、焦五色,表现山川阴阳向背、四时气象。
/水墨山水
《溪山行旅图》范宽
以矿物颜料石青、石绿为主色,辅以泥金。
/青绿山水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浅绛”原指淡赭石色,浅绛山水画是中国画常见的画种,多用以表现深秋和早春时节及斜阳夕照的景色,着色以浅赭为主。。
/浅绛山水
《秋山渔隐图》蓝瑛
色破墨
用颜色来破除、冲开已有的墨迹。
点染
点染就是用一笔(或连续数笔),同时完成“形”的塑造和“色”的渲染。
罩染
在已经铺好的颜色层上,再用透明或半透明的色液均匀地、薄薄地覆盖渲染一遍或多遍的着色方法。
墨破色
在先铺好的、未干的颜色上,用墨进行点、勾勒、皴擦或渲染。
两种绘画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文化之别。西方绘画重“再现”,追求视觉真实;中国绘画重“表现”,追求心灵共鸣。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画的空间是诗意的空间,是心灵游走的园地。”
如果让你选一幅挂在书房里,你会选哪一幅?为什么?
作品对比
作业:山水画临摹
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山水画作品进行临摹。
在动笔之前,请先查阅资料,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画家生平与艺术主张。
临摹时注意“先起稿、再勾勒、后皴染”的顺序,体会原作的笔墨节奏与精神气韵。
完成后写一段100字左右的“临摹心得”,谈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EFFD57CDD81682DACF05A0020CCBBC635EB145E4E4F07AD5502B12DCF0CE68175DD17BE7255B0AFB9A5B7D61FDB2F527CD38D0AF9C268AD39C4483B07F0A6BDE
临齐白石
·
山水册页
·
局部
勾勒近景
壹
勾勒远景
贰
染墨色
叁
染色
肆
临摹步骤
拓展延伸
链接生活,持续探索
艺术的成长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日积月累的“传移模写”之中。期待你们用时间,写出最美的答案。
(1)故宫博物院官网“数字文物库”——可高清浏览历代名画细节;
(2)“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数据库——系统收录传世国画精品。
课堂小结
临摹,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的影子,而是为了点亮自己的灯。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不是照搬,而是“占有,挑选,创新”。我们在临摹中汲取营养,在理解中孕育思想,在传承中寻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