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1.1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1.1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9-06 20:53:00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新授课 选修3 第一单元 1.1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现场调研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家乡的主要旅游景点、旅行社及主要游客的来源、职业和工资收入等,并将调查结果以书面材料的形式由本组代表在班级与其他同学分享调查结果 学习目标了解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活动的历史进程,认识到科技进步对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促进作用 。
了解旅游活动的三个构成要素、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和五个主要特点,领会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提高运用资料和数据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关心家乡建设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旅游与旅游活动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下列材料,了解旅游的概念,讨论旅游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及各自的特点。读图思考:
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特点。 一、旅游与旅游活动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下列材料,了解旅游的概念,讨论旅游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及各自的特点。 材料二 近代旅游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诞生的。城市狭窄的生存空间、机器化生产的刻板时间程序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身心造成伤害,所以,能够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羁绊的旅游活动受到青睐。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世界近代旅游业由此诞生。该旅行社多次组织了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业务迅速发展。19世纪末,旅游业已成为欧美各国经济中一个有影响的新兴产业。旅游业有效拉动了社会消费,带动了相关的饮食业、旅馆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的发展。
?????? 中国的一些爱国志士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也纷纷出国考察旅行和求学,推动了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20世纪初,西方一些旅行社陆续占领中国市场。1923年,陈光甫成立中国旅行社,尽管它的社会经济地位无足轻重,但它毕竟是中国自己的旅游业。
——据杜有珍《旅游概论》整理 一、旅游与旅游活动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下列材料,了解旅游的概念,讨论旅游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及各自的特点。材料三 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同比增长9.9%;国内旅游收入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休闲旅游约占75%。旅游形式有观光、度假、商务和会议旅游、生态旅游。此外,太空旅游、极地旅游也逐渐引人关注。例如中国影员金城武曾去南极旅游,丹尼斯.蒂托则是第一个自费的太空游客等。 二、旅游活动与旅游业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播放歌曲MTV“我想去桂林”,并展示歌词。师生共同探讨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二、旅游活动与旅游业探究活动3:材料:暑假期间,扬州市某中学高二学生李明计划和几名同学一起去旅游。李明提出参观故宫和龙门石窟,王军和赵小伟说去秦始皇陵兵马俑和九寨沟,张方想去峨眉山和长江三峡,孙革则主张游览泰山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经过商量,最后他们决定这些景点都去看看。为了节省费用和时间,他们找到一家知名的旅行社,旅行社给他们进行了细致的安排。二、旅游活动与旅游业思考:
(1)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________,客体是________,媒介是________。
(2)这次旅游活动从游览的区域看属于________旅游,从旅游目的看属于________旅游。
(3)根据实际情况,他们选择的交通方式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课堂评估活动:绘制概念图反思:收获与疑问……11重点图像第一单元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第一节 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的历史进程,认识到科技进步对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旅游活动的三个构成要素、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和五个主要特点,深刻领会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提高运用资料和数据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关心家乡建设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策略】
本节内容简单易懂,且考点覆盖较少。以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为主。
【课前调研】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家乡的主要旅游景点、旅行社及主要游客的来源、职业和工资收入等,并将调查结果以书面材料的形式由本组代表在班级与其他同学分享调查结果。
我的成果:

【课堂活动】
探究活动1:阅读据课本相关内容和下列材料,了解旅游的概念,讨论旅游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及各自的特点?
材料一:中国古代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旅行活动。
材料二:近代旅游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诞生的。城市狭窄的生存空间、机器化生产的刻板时间程序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身心造成伤害,所以,能够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羁绊的旅游活动受到青睐。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世界近代旅游业由此诞生。该旅行社多次组织了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业务迅速发展。19世纪末,旅游业已成为欧美各国经济中一个有影响的新兴产业。旅游业有效拉动了社会消费,带动了相关的饮食业、旅馆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的发展。
?????? 中国的一些爱国志士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也纷纷出国考察旅行和求学,推动了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20世纪初,西方一些旅行社陆续占领中国市场。1923年,陈光甫成立中国旅行社,尽管它的社会经济地位无足轻重,但它毕竟是中国自己的旅游业。
??????????? ——据杜有珍《旅游概论》整理
材料三: 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同比增长9.9%;国内旅游收入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休闲旅游约占75%。旅游形式有观光、度假、商务和会议旅游、生态旅游。此外,太空旅游、极地旅游也逐渐引人关注。例如,中国影员金城武曾去南极旅游,丹尼斯.蒂托则是第一个自费的太空游客。
(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特点。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技术、经济、社会心理三个方面概括近代旅游业诞生的背景和近代中国旅游业的特点。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探究活动2: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辨析。播放歌曲MTV“我想去桂林”,并展示歌词。师生共同探讨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我想去桂林》—韩晓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 ,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 ,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 ,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 ,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探究活动3: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暑假期间,扬州市某中学高二学生李明计划和几名同学一起去旅游。李明提出参观故宫和龙门石窟,王军和赵小伟说去秦始皇陵兵马俑和九寨沟,张方想去峨眉山和长江三峡,孙革则主张游览泰山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经过商量,最后他们决定这些景点都去看看。为了节省费用和时间,他们找到一家知名的旅行社,旅行社给他们进行了细致的安排。
(1)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________,客体是________,媒介是________。
(2)这次旅游活动从游览的区域看属于________旅游,从旅游目的看属于________旅游。
(3)根据实际情况,他们选择的交通方式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构建】
【拓展阅读】
现代旅游三大种类
一、参团旅游
参团旅游是指旅游者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以固定团队的形式出游。一般旅行团受到团体的限制以及成本因素,旅游方式大多不变,每到一个地方领队会给旅客一段时间参观照相,然后就到下一站,尽可能让旅客看多一点地方。这样能符合大多数的人对于旅游的要求,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看最多的东西。采取这种旅游方式,参加者必须与团体配合,服从领队为团体行动的统一性与安全性、为避免有任何一个人个别行动造成团体的不便或延误,而进行的安排。旅游者不能随意单独行动。
二、自助游
自助旅游是一种相当精致有特色的旅游形态。自助旅游使所有的花费都可依自己的喜好来支配,行程可弹性调整,又可深入了解当地民情风俗。自助旅游绝非玩得多、花得少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在同一地方花上较多的时间深入了解该地的特色,接触当地的人与事,看自己想看件东西,走自己想走的路。旅游内容自主性强经费完全自我操控需提前计划好行程。
三、半自助游
一般组团旅游受到团体和旅行社成本等多因素影响,因此旅游方式单一,每到一个地方导游会给游客一段时间参观照相,然后就到下一站,尽可能让旅客看多一点地方,每个地方都是旅行社提前安排好的,而且大都只能是走马观花。这样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能够多去几个地方,多留一些纪念。但是参团者必须严格按照旅行社的安排进行游玩,给人很强的束缚感,玩的并不自由。而且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领队会让所有团员集体活动,不能单独行动。非常大的程度上限制了活动范围。
半自助游与自助游最大的区别就是,旅游者可以不用自己规划往返于不同旅游地点之间的交通及住宿。旅游者只需要自己计划好到不同旅游地点后的参观游览内容,交通和住宿都由当地旅行社或其它旅游机构代为办理。这对于对旅游目的地情况不太了解的旅游者非常有用,旅游者省去了自己去订车票、旅店的麻烦,只要专心去考虑如何在旅游目的地游览就好了。例如:德国开元旅行社推出的欧洲7国游项目,旅游者只需要在网上报名,然后按照固定时间到达上团地点,就可以方便的乘坐大巴到达下一个旅游国家,到达后自由选择参观游览内容。比如到了法国,旅游者可以自己选择参观卢浮宫还是埃菲尔铁塔,又或者可以选择一个环境优雅的咖啡馆喝上一杯地道的卡布奇诺。晚上到了规定时间选择入住预定好的酒店或者从新登上开往下一个旅游地的大巴,准备开始第二天的游览。
第一单元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第一节 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活动的历史进程,认识到科技进步对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旅游活动的三个构成要素、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和五个主要特点,领会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提高运用资料和数据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关心家乡建设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课标没有直接的知识要求,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将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旅游活动的三个构成要素、旅游者产生条件作为教学的重点。
【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家乡的主要旅游景点、旅行社及主要游客的来源、职业和工资收入等,并将调查结果以书面材料的形式由本组代表在班级与其他同学分享调查结果。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根据各小组调查材料汇报本小组调查结果,主要调查内容:家乡的主要旅游景点、旅行社及主要游客的来源、职业和工资收入等。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展示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主要想了解学生对旅游的感性认识程度,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旅游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下列材料,了解旅游的概念,讨论旅游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及各自的特点?
材料一:中国古代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旅行活动。
材料二:近代旅游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诞生的。城市狭窄的生存空间、机器化生产的刻板时间程序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身心造成伤害,所以,能够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羁绊的旅游活动受到青睐。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世界近代旅游业由此诞生。该旅行社多次组织了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业务迅速发展。19世纪末,旅游业已成为欧美各国经济中一个有影响的新兴产业。旅游业有效拉动了社会消费,带动了相关的饮食业、旅馆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的发展。
?????? 中国的一些爱国志士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也纷纷出国考察旅行和求学,推动了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20世纪初,西方一些旅行社陆续占领中国市场。1923年,陈光甫成立中国旅行社,尽管它的社会经济地位无足轻重,但它毕竟是中国自己的旅游业。
??????????? ——据杜有珍《旅游概论》整理
材料三: 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同比增长9.9%;国内旅游收入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休闲旅游约占75%。旅游形式有观光、度假、商务和会议旅游、生态旅游。此外,太空旅游、极地旅游也逐渐引人关注。例如:中国影员金城武去南极旅游,丹尼斯.蒂托成为第一个自费的太空游客。
(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技术、经济、社会心理三个方面概括近代旅游业诞生的背景和近代中国旅游业的特点。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内容解析](1)旅游时人们以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为主要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所经历的一种活动。三个阶段:
历史阶段
古代旅游
近代旅游
现代旅游
旅游需求
个体需求
群体需求
大众需求
产业特征
前产业化阶段
初级产业化阶段
高度产业化阶段
划分时间
 1841年 
1950年
(2)中国古代旅游参与人数较少,主要有帝王巡游、文人漫游、僧侣云游等。
(3)背景:技术:工业革命推动新的交通工具火车和汽轮的出现,使得远距离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经济:工业革命使社会财富极大增长,工业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富裕工人纷纷加入旅游的行列;社会心理:城市化、机器生产以及工厂制度给人们造成心理压力,需要通过旅游来缓解压力;???特点:带有爱国救亡的政治色彩;西方旅游企业占据主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低下。
(4)现代旅游主要特点:主体大众化、目的休闲化、形式多样化、空间扩大化、增长持续化等
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播放歌曲MTV“我想去桂林”,并展示歌词。师生共同探讨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我想去桂林》—韩晓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旅游活动与旅游业
展示图片要求说出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什么?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旅游活动的分类?
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根据图片与课本相应内容完成导学问题,并且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本节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筛选关键知识点的能力。
[内容解析]旅游活动三要素是指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旅游活动三要素”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说的,旅游的主体是旅游者,客体是旅游资源,旅游业是联系主客体的媒介;旅游业涉及的产业要素很多,其中旅行社、饭店业和旅游交通被的“三大支柱”,旅行社是从事各种旅游业务的企业,饭店业是为旅游者提供食宿及其他服务的商业性服务企业,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服务的商业性的企业。要成为一名旅游者,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有旅游的愿望即旅游动机、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即经济条件、有闲暇时间以及其他条件如社会条件、交通状况和环境等。
探究活动3: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暑假期间,扬州市某中学高二学生李明计划和几名同学一起去旅游。李明提出参观故宫和龙门石窟,王军和赵小伟说去秦始皇陵兵马俑和九寨沟,张方想去峨眉山和长江三峡,孙革则主张游览泰山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经过商量,最后他们决定这些景点都去看看。为了节省费用和时间,他们找到一家知名的旅行社,旅行社给他们进行了细致的安排。
(1)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________,客体是________,媒介是________。
(2)这次旅游活动从游览的区域看属于________旅游,从旅游目的看属于________旅游。
(3)根据实际情况,他们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内容解析]本题以具体情境作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类型。第(1)题,可直接从材料中找出本次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游览对象及中介体。第(2)题,通过材料可看出李明和同学的旅游活动范围是在国内,观光度假是主要目的。第(3)题,从材料中景点分布来看,景点具有线路的串联性,李明及同学又有节省费用和时间的要求,联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宜选择铁路和水路。参考答案:(1)李明和他的同学 被参观的旅游资源 旅行社 (2)国内 观光 (3)铁路 水路
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总结
①设问: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②总结:强调旅游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及主要特点。
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
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典型例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5月28日《光明日报》报道:四川都江堰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更有众多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乡村,被称为成都的“后花园”.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给都江堰市带来巨大的灾难,旅游业遭到重创.经恢复重建,如今都江堰市旅游主要指标已全面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2009年全市接待游客9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5.8%、26%;2010年1~4月游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0%以上.
(1)依据材料信息,分析近三年都江堰市旅游的变化反映了旅游业的什么特点?
(2)分析现代旅游有何特点?
(3)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国外某媒体团队要开展中国之行,体验中国的自然和人文风采.下列旅游项目与他们旅游体会搭配正确的是(多选)(  )
A.游故宫、登长城——中国文化的博大 B.串胡同、逛庙会——中国民俗的多彩
C.游丽江、观石林——自然风光的秀美 D.中关村、南京路——中国经济的腾飞
(4)目前,发达国家居民出游率为300%~400%,而我国居民出游率仅为8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试分析限制我国居民出游的原因。
解题指导:本题以都江堰市旅游的发展为背景,考查现代旅游的知识,解答本题要抓住以下几点:(1)现代旅游的特点:旅游主体大众化、旅游目的休闲化、旅游形式多样化、旅游空间扩大化、旅游增长持续化。(2)居民出行旅游要受经济发展水平、时间、交通、旅游业发展情况的制约。
【答案】 (1)反映了旅游业的脆弱性特点.
(2)①旅游主体大众化②旅游目的休闲化③旅游形式多样化④旅游空间扩大化⑤旅游增长持续化
(3)ABCD
(4)①经济收入较低,难以承担较高的旅游费用②闲暇时间较少,无法满足出行需要③交通发展仍难以解决出行需求
新授课
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第一课时)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旅游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者、游览、观光构成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B.旅游是一种高消费享受活动,所以旅游的基础是发展经济
C.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是增长知识、陶冶性情
D.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闲暇时间和旅游欲望就可实现旅游的目的
2.下列活动属于现代旅游的是
A.苏轼游石钟山 B.农民在田地里插秧
C.骑车到郊外古运河大堤观察春色 D.去外地上大学
昆明日报2010年5月7日报道 云南户外联盟自驾游西藏开始了,将穿越滇藏线、川藏线、青藏线,把三条路的美景尽收眼底。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反映了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4.西藏旅游业在2007~2010年实现了强势发展,成为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西藏的游览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 B.西藏的经济发展很快
C.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对外联系 D.西藏的社会秩序状况良好
山东泰安市从1987年开始举办登山节,至今已成为全市树形象、聚人气、抓招商的重要旅游节庆活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及其他行业的迅速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泰安以旅游资源为凭借,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行业。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
A.食、住、行 B.游、购、娱
C.旅行社、饭店业、旅游交通
D.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交通
6.下列有关旅游交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
②旅游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
③旅游交通的收入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泰安景区内带有娱乐性质的索道不属于旅游交通的范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旅游主体已经呈现出________化。图中的旅游活动同时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旅游空间的________化;②旅游形式的______化;③旅游目的的________化。其中________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2)图中的国际旅游人数呈________的变化特点,原因之一是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尤其是________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C  6.C
7. (1)大众 扩大 多样 娱乐 旅游目的的娱乐、消遣性 (2)逐年上升 大型民航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