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鄂教版6.23《卖炭翁》课件(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鄂教版6.23《卖炭翁》课件(3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6 22: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顾况戏白居易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你还能背诵白居易其它的作品吗?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卖炭翁
白居易教学目标1、闻人识文
2、听读通音
3、通词达意
4、品读析文一、闻人识文学海泛舟何时了
香山居士知多少?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诗,《卖炭翁》就是其一。二、听读通音鬓 辗 辙
骑 敕 叱

将 系chìbìnjìchìjìzhéniǎnjiāng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三、通词达意翻译1.伐: 2.薪:
3.烟火色:
4.苍苍: 5.得:
6.何所营: 7.愿: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唯恐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砍伐。柴被烟熏的脸色。苍白。得到。做什么用。希望。1.辗:同“碾”,轧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2.困:困倦,疲乏。 3.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4.骑:骑马的人。 5.把:拿。 6.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7.回:调转 8.叱:吆喝。
译文: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着堆满积雪的路面,留下深深的车轮印。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人和牛都疲乏了,也饿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前面两位得意洋洋的正往这面走的骑马的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的手下。手里拿着诏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赶牛往北面拉去。
1.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多。
2.驱将:赶着走。
3.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
4.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5.系:挂。6.直:同“值”,价格。
译文:一车炭,有几千斤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四、品读析文1、复述文意
2、分析人物
原作题下有题注——
“苦宫市也”
◆什么是“宫市”呢?
◆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宫市是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一种最无赖、最残酷的方式。旧制,宫廷里需要的日常用品,由官府承办,向民间采购。唐德宗时改由太监直接办理,经常派数百人遍布热闹街坊,叫“白望”。他们不带任何文书和凭证,看到需要东西,口称“宫市”。
《新唐书·食货志二》:“每中官出,沽浆卖饼之家,皆撤肆塞门。”足见对百姓造成的痛苦。思考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从多角度加以分析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肖像描写烧炭艰辛、生活困苦
年岁已老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心理描写 矛盾的心理
生活困苦、艰辛肖像描写夜来城上一尺雪,晓 炭车 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 。? 动作描写运炭的艰难
路远、车重、雪厚、人苦驾辗歇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肖像描写趾高气扬、得意忘形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动作描写仗势凌人、蛮不讲理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 。? ?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心理描写 炭被掠夺,虽然舍不得,但无可奈何。惜不得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分别找出,并说说作用对比:
卖炭翁和官吏的形象
牛困人饥
翩翩两骑
满面尘灰烟火色
黄衣使者白衫儿对比:
炭的价值与所得
一车炭,千余斤
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
卖炭翁的外貌和心理卖炭翁 宫使烧炭艰辛
运炭艰难炭被掠夺生活困苦艰辛夺炭(肖像、心理、动作描写)对比 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肖像、动作描写)仗势凌人
蛮横冷酷作业1、背诵全诗
2、完成高效课堂习题“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一句
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用了肖像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和“十指黑”
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两鬓苍苍”写出
了卖炭翁年迈。年迈还得进行如此艰辛的劳
动,可见他生活的艰难。为什么介绍卖炭“何所营”是“身上衣裳口中食”?身上衣裳口中食是生活的必需品,写出老翁
家庭的贫困,濒于生活绝境,也突出了这车
炭对卖炭翁的意义,是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
希望。“衣正单”为什么却“愿天寒”?作者为什么选取
这一心理来写?衣正单本来应该希望天气暖和才对,但天不
寒炭会卖得贱,会让卖炭翁的生活难以为继。
这一反常心理真切地表现出了卖炭翁的艰难
处境。“翩翩两骑”的“翩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写
出两骑的“翩翩”?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翩翩”的意思是轻快的样子。写出两骑的翩
翩,体现出他们生活无忧。生活无忧却来抢
夺老翁赖以为生的炭,体现出了作者对他们
的憎恶之情。作者为什么要交代“一车炭,千余斤”与
“半匹红绡一丈绫” ?是用对比的手法,通过一车炭的实际价
值与采办所给价值的相差悬殊,深刻揭
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残酷掠夺人
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系向牛头”表现出了什么?表现出了“宫市”的掠夺肆无忌惮。卖炭翁 宫使烧炭艰辛
运炭艰难炭被掠夺生活困苦艰辛夺炭(肖像、心理、动作描写)铺垫 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肖像、动作描写)凸现宫市的罪恶结构:艺术特色(1)典型材料的选择与创作;
(2)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塑造人物形象;
(3)鲜明的对比表现人物的 不幸遭遇,宫使掠夺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