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8 05:5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二郎担山赶太阳
①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空有十二个太阳同时照晒,地面上炎热难当,草木枯焦,人们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当时,在东南方盱眙县的山上,有一位法力无边的大师,他有个高徒姓杨名戬,外号叫二郎神。这个二郎神决心捉拿太阳,为民除害。
②那十二个太阳,都不是二郎神的对手,吓得四处逃命,二郎神随后紧追不放。二郎神力大无穷,行走如飞,身后还带着条“哮天犬”。他稍迈一步,便超到了太阳的前面,这样反而捉不到太阳。他急中生智,顺手拔起一棵巨树作扁担,担起两座山继续追赶太阳。这样他的行走速度既不会落后太阳,也不会超过太阳,正好可以捉到。二郎神担山赶太阳,一直赶到东海边,十二个太阳已被他摔死了十个,第十一个太阳吓得脸色苍白,一头钻进大海里。二郎神又回头捉住了最后一个太阳,正当他把太阳举起,要向山石上摔去时,猛听得空中一声断喝道:“弟子,不可造次,你意在救天下生灵,而你要是把太阳全部摔死,人间岂不是漆黑一团吗 ”二郎神停下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师父,他想想师父的话很有道理,便将最后一个太阳放了。
③从此,这个太阳早出晚归,有规律地照耀着世界。那个钻进大海中的太阳,再也不敢白天露面了,只有在夜里才敢出来窥视人间,于是它就变成了现在的月亮。当初它被二郎神吓得面色苍白,直到如今还没有变过来,所以月亮跟太阳不一样,一直发着白光。
(选自《中国各民族神话》,有删改)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 故事的结果
天空中有十二个太阳,人们   。     留下的一个太阳   ,钻进大海中的另一个太阳变成了   。
2.二郎神没有把最后一个太阳摔死的原因是什么?
3.二郎神“担山赶太阳”,无论是“担山”还是“追赶太阳”,都是神奇的想象。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出神奇想象的一项是(  )
A.二郎神力大无穷,行走如飞,身后还带着条“哮天犬”。他稍迈一步,便超到了太阳的前面。
B.他急中生智,顺手拔起一棵巨树作扁担,担起两座山继续追赶太阳。
C.二郎神担山赶太阳,一直赶到东海边,十二个太阳已被他摔死了十个。
D.从此,这个太阳早出晚归,有规律地照耀着世界。
4.从这篇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出二郎神   、   的形象。
嫦娥奔月
① 有一天,嫦娥在河边洗衣服。一个河妖被嫦娥的美貌迷住了,便浮出水面想把她抢回去为妻。幸亏后羿及时赶到,射瞎了河妖的一只眼睛,救下嫦娥。
② 落荒而逃的河妖不肯就此罢休,一直伺机报复。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后羿到百里之外的大青山降伏猛兽,只留下嫦娥一人在家。河妖变成后羿最优秀的弟子来到嫦娥家,告诉她后羿已经被猛兽所伤,奄奄一息。
③ 嫦娥听后伤心欲绝,立刻找出后羿曾让她保存的长生不老药,想赶去救后羿。河妖见到长生不老药立刻想据为己有,便现出原形企图抢夺,嫦娥见长生不老药就要落入河妖的魔掌,情急之下一口将药吞了下去。吞下药后,嫦娥身子变得轻飘飘的,缓缓向天上飞去,越飞越高,由于牵挂丈夫后羿,便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面成了仙。
④ 傍晚,赶回来的后羿得知白天的事情后,勃然大怒,一箭将河妖射死了。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他惊奇地发现月亮上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这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一朵彩云,徐徐飘落在门前河里,后羿随之望去,只见水面上居然映着嫦娥的身影。嫦娥伤心地说:“今后,你我只能在八月十五这天在月宫相见了。”
⑤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⑥ 为了纪念这段美丽的神话传说,莱西人民将月牙形状的南沙河建成“月湖公园”。传说中秋佳节这天,人们登上揽月楼,便可清晰地看见月宫中嫦娥和后羿团圆的情景。
5.阅读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6.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很长,我能长话短说:   。
7.神话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用横线画出一处表现神奇的句子。
8.思维导图请根据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得知丈夫奄奄一息时 长生不老药将落入河妖魔掌时 身子变轻向天空飞去时 身影映在水面上和后羿相会时
伤心欲绝 ①    ②    ③   
9.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鲜明的人物形象,请你分别写一写。
河妖:    嫦娥:   
10.《中国神话故事》中有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剿灭蚩尤叛乱,保民众平安的____、尝百草治病救人的____、箭无虚发射落九个太阳的____。下面神话人物与事迹相符的一项是(  )
A.盘古 燧人 祝融 B.女娲 神农 伏羲
C.黄帝 神农 后羿 D.燧人 伏羲 颛顼
11.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根据《中国神话故事》,照样子,把下列中国航天项目和它的名字用线连起来。
月球探测工程 太阳监测计划 火星探测车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祝融 悟空 嫦娥 夸父
对比阅读课内外对比阅读。
【材料一】盘古开天地(节选)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材料二】希腊创世神话
创世之初,天地混沌一片。女神欧律诺墨从混沌中诞生,但她周围没有可以立足之处。于是,女神便用手指划分了天宇与大洋。欧律诺墨站在波涛汹涌的浪尖环视四周。之后,她开始向着南方翩翩起舞,身边刮起了南风诺托斯,女神经过之处创生了无数新事物。
突然女神急速转向北方,她抓起北风波瑞阿斯疯狂搓揉并舞动起来。在女神的狂舞下,北风越来越大,造就了大蛇奥菲恩。从此以后,欧律诺墨变成鸽子在大洋上筑巢,孕育生下了宇宙蛋。在女神的吩咐下,奥菲恩盘绕宇宙蛋七天七夜。随着一声轰然巨响,在波涛中,宇宙蛋终于孵化出了宇宙万物,形成了世界。
(有删改)
12.根据材料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宇宙混沌,盘古沉睡→⑴   →⑵   →化身万物,创造世界
13.阅读两篇选文,从中提取信息,填写表格。
篇 目 世界最初的样子 谁创造了世界 怎么创造 我的发现(共同点)
《盘古开天地》(节选) 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盘古 用斧头劈开宇宙 ③   
《希腊创世神话》 ①    欧律诺墨 ②   
14.仿照示例,从材料二中找出一处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并写一写感受。
例: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15.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本领超凡。下列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特征?(填序号)
①宁死不屈 ②勇于献身 ③神通广大 ④自私自利
⑴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⑵于是,女神便用手指划分了天宇与大洋。欧律诺墨站在波涛汹涌的浪尖环视四周。之后,她开始向着南方翩翩起舞,身边刮起了南风诺托斯,女神经过之处创生了无数新事物。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布洛陀造天地
①从前,天很低很低,人们爬到山顶,伸手就能摘到星星,扯下云彩。人们却苦不堪言,太阳就挂在头顶,晒得人皮焦肉疼。好不容易熬到睡着,雷公又打起呼噜。
②人们下决心要改变天地的状况,他们找布洛陀帮忙,他是位聪明、力大无比的老人。
③布洛陀听完人们的诉说,胸有成竹地说:“可以把天给顶高。”“天这么重,能顶起来吗 ”布洛陀看着大家说:“当然可以,人多力量大!”大伙儿一想,是呀!布洛陀见众人有了心劲,说:“你们去找棵最高、最直的老杉树!”
④于是大伙儿分头出发,找遍了九百九十九座山头,终于找到了那棵一百人都抱不拢的老杉树。众人想砍它,哪知这头一斧砍下去,第二斧还没抡起来,那斧痕便长合了。
⑤布洛陀提着他那把明晃晃的大板斧飞似的赶到了,他甩臂一抡,“噗”的一声,斧子就咬进去一半,再“噗”一斧,老杉树就“轰隆”一声倒在地上。大伙儿瞧得目瞪口呆,随后就欢呼雀跃,“呼啦”围上去,抢着要搬树。“嘿哟!嘿哟!”众人吆喝着折腾了半天,老杉树还是纹丝不动。“我来吧!”只见布洛陀一蹲马步,双手“咻”一下变长了,再就势一抱一甩,就把老杉树稳稳当当地扛到了肩上,然后他大步流星地往山下走。来到了一块平地,布洛陀放下树说:“就在这儿顶天!”大家帮着他把老杉树竖起来,还真把天顶上去了。
⑥天高是高了,可此时就像一把小伞,根本盖不住开阔的地面。“这好办!”布洛陀一思索就想出了办法。他弯腰捏住了地皮,使劲一揪,揪出了很多褶皱,再一使劲,揪出了更多褶皱,地缩小了很多,和蓝天的大小吻合。那褶皱从此就变成了现在的山脉沟壑。
⑦从此,人们再也不用受太阳的暴晒,雷公的惊扰。人们的日子过得甜蜜又舒适,世世代代都感谢布洛陀呢!
16.阅读要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思维导图。
17.读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想象画面。
读了这句话,我仿佛   
18.神话中的人物个性鲜明,下列对故事中人物分析最恰当的是(  )
A.布洛陀本来不情愿参与造天的,只是不好意思拒绝人们的要求。
B.布洛陀聪明、力大无比,一心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C.人们太不知足了,“伸手就能摘到星星,扯下云彩”那是多好的事情啊!
D.布洛陀有点爱出风头,爱表现,砍树、扛树都要自己来做。
普罗米修斯与哪吒是两位不同神话中的英雄,他们都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智慧,阅读下面的文章,领略他们的传奇风采与独特魅力!
(一)普罗米修斯(节选)

②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领袖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执行。
③火神赫淮斯托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
④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⑥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⑦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⑧有一天,著名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经过高加索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二)哪吒闹海
①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②小哪吒带上他的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夜叉钻出水面,举起斧头便砍向小哪吒。小哪吒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子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③龙王听说夜叉被打死了,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举枪便刺。哪吒一闪身,随手取下混天绫,朝三太子扔去。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哪吒又拿出乾坤圈,只一下,便把三太子也给打死了。三太子一死,现出了原形,原来是条小白龙。
④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19.阅读选文(二),完成思维导图。
20.对比阅读对比阅读两篇神话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普罗米修斯》是外国神话故事,《哪吒闹海》是中国神话故事。
B.《普罗米修斯》《哪吒闹海》都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C.普罗米修斯被罚毫无反抗之力,哪吒却拥有神奇的力量,可见外国神话毫无想象力。
D.《普罗米修斯》《哪吒闹海》都表达了早期人类反抗自然的斗争精神。
21.同学们对神话故事展开了讨论,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①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普罗米修斯上天“盗”取火种、哪吒下海除恶龙……叫人惊叹。   
②有些神话故事表达了早期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盗”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解释。   
③神话故事都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对学语文没有帮助,我们应该少读神话故事。   
④在世界各地的神话故事中,有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哪吒、王戎、西门豹等。   
22.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表格。
神话人物排行榜 ①   
②   
③   
…… 在平时的阅读中,你都认识哪些中外神话人物?(填入左表线处)如果请你给他们排名,在你心目中排在榜首的是   ,理由:   。
课外阅读。
阏伯盗火
①人类的火种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据传说,这是帝喾之子阏伯付出了生命才得以保全的。
②阏伯住在商丘一带,他每天认真执行自己的使命。他发现祭祀商星的人类没有火种,抓住野兽只能连毛带血地吃生肉,黑夜里也没有火照明,只能爬着行走。于是,他决定到天庭盗窃火种。趁着上天报告工作的机会,他偷到了火种。可是火种不停燃烧,火苗乱窜,根本无法掩藏。第一次的盗火行动失败了。
③回到商丘,阏伯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再一次上天的时候,来到天火旁边,点燃了一条特意带来的粗草绳。他吹灭草绳的明火,只剩下暗火藏在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火种带到了人间。人类从此吃上了熟食,用上了照明的火把。
④可阏伯盗火的事情很快被天神发现。为了夺回火种,天神向人间降下一场大雨。暴雨倾盆,河水猛涨,洪水滚滚而来,吞没了田野和村庄。人类措手不及,许多生命和火种一同消失在洪水之中。阏伯让百姓都去逃难,自己留在祭祀商星的高台上,看护最后的火种。
⑤洪水消退之后,人们来到祭台,发现宝贵的火种还在,但是阏伯却永远闭上了双眼。为了纪念帝喾的儿子阏伯,人们把祭祀商星的高台改名叫阏伯台。这个祭台现在仍然保存在河南商丘。
23.语文要素阅读上文,完成填空,把阏伯“盗”火的故事补充完整。
24.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冥思苦想:   
②措手不及:   
25.文章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阏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无头巨人刑天
佚 名
①蚩(chī)尤惨死的消息传到了南方,一位巨人听到后,悲愤难平,决定单枪匹马去找黄帝决斗。
②那巨人左手持盾牌,右手提战斧,孤身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势如破竹,直杀到中央天庭的南天门外,指名道姓,要与黄帝单挑独斗。黄帝思忖(cǔn)道:此人单骑闯关,尤其大胆,若不立斩树威,恐生大乱。他亲自出马,舞动昆吾剑来斗巨人。两个人在云端里剑斧交加,使出平生本事,剑起如闪电破空,天为之变色;斧落似流星坠毁,地为之动摇。两人从天庭杀到凡界,又一路杀至西方常羊山,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黄帝一时间赢不了那巨人,急中生智,朝巨人身后瞪了一眼,大声喝道:“五虎将还不上来拿下那厮?”巨人一惊,心神微散,手中的战斧略松了一松。说时迟,那时快,黄帝的昆吾剑已削在他的脖子上,轰的一声巨响,硕大的头颅落地,把坚硬的山地砸出了个大坑。
③巨人一摸颈上没了头颅,心中慌张,急忙放下斧、盾,弯腰伸手,在地上乱摸。那高挺的大树,突兀的岩石,在那双巨手的触摸下折断了,崩裂了,直弄得尘土纷扬,木石横飞。黄帝怕巨人摸着了头颅接回颈上,赶紧手起剑落,将常羊山一劈为二,那头颅骨碌碌滚入山内,大山又合二为一。
④黄帝得胜回朝了。摸索不到头颅的巨人并没有气馁。巨人捡起斧、盾,复挺身直立。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作刑天。“刑”的意思是“斩杀”,“天”的意思是“头颅”。刑天赤裸上身,把两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他的双乳似乎冒出了凶光,他的肚脐似乎唱起了战歌,他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
⑤后来,黄帝被他的精神所震撼,在常羊山设立祭坛纪念这位战神。
(选自《中国神话故事》,有删改)
26.读到第①自然段中“悲愤难平”这个词语时,我仿佛看到   。
27.【思维导图】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主人公相应的心情,完成思维导图。
28.《山海经》记载:“(刑天)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请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
30.下列关于短文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刑天非常勇猛,左手持盾牌,右手提战斧,一个人就杀到南天门外。
B.五虎将是黄帝的手下,关键时刻,他们前来支援黄帝,最终把刑天的头砍了下来。
C.为了不让刑天找回自己的头颅,黄帝劈开常羊山,让头颅滚入山中。
D.黄帝为了树立威信,决定亲自应战。
31.你更喜欢下面的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刑天 黄帝
我喜欢   ,理由:   。
阅读理解
斑竹泪
相传在尧舜的时代,九嶷(yí)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恶龙经常到湘江里戏水作乐,弄得江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视频讲解苦连天。舜帝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看见老百姓的苦况,不禁寝食难安,于是动身前往南方,要帮助百姓消灭恶龙。
舜帝一去数年,音讯全无,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担心不已,于是两人便冒着风雨,跋山涉水,前往南方寻找舜帝。她们来到九嶷山,寻遍山里的每一个角落,问尽山上山下的居民,却都得不到舜帝的下落。
一天,她们来到一个三块大石头耸立的地方,名叫三峰石。那里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垒成的高大坟墓,她们感到十分惊异,心想:“是谁的坟墓这样壮观美丽呢?三块石头为什么这样拔地而起呢?”住在坟墓附近的乡亲向她们介绍说:“美丽的姑娘啊! 这珍珠垒成的坟墓便是舜帝的坟墓。舜帝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老百姓斩除了九条恶龙,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但他却受苦受累,病死于此。 乡民们感激舜帝的恩情,特地为他修建了一座高大的坟墓,而九嶷山上的仙鹤也深受感动,它们到南海衔来一颗一颗闪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墓。至于三块巨石,是舜帝消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
娥皇和女英知道舜帝已死的消息后,悲恸欲绝,不禁抱头痛哭,足足哭了三日三夜,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最后悲痛地死在这里。
两位妃子的眼泪洒在九嶷山的竹子上,竹子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些竹子上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两位妃子在竹子上抹眼泪时印上的;而有些竹子上有鲜红的血斑,传说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妃子,便称这种竹子为“湘妃竹”。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有删改)
32.文中加点的词语“寝食难安”的意思是:   。文中舜帝“寝食难安”的原因是:   。
3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斑竹泪》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3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三峰石是舜帝墓前的三块巨石,是由被斩除的恶龙变成的。   
②舜帝为了消灭恶龙,从遥远的南方来到北方,最后因受苦受累病死在北方。   
③“斑竹泪”指竹子上的斑纹,短文中的故事给它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35.短文中的舜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挥汗如雨,苦不堪言;二郎神担山赶太阳,摔死了十个太阳;早出晚归;月亮
2.因为要是把最后一个太阳摔死,人间就会漆黑一团。
3.D
4.示例:力大无穷;聪明勇敢
【答案】5.河妖被嫦娥的美貌吸引,抢亲不成,怀恨在心;嫦娥为救后羿拿出长生不老药,河妖原形毕露企图抢夺,嫦娥情急吞药,飞上月宫成了仙;后羿回来后射死河妖。
6.吞药后,嫦娥身子变轻,因牵挂后羿,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仙。
7.示例:传说中秋佳节这天,人们登上揽月楼,便可清晰地看见月宫中嫦娥和后羿团圆的情景。
8.焦急万分;牵挂不舍;悲伤难过
9.贪恋美色、阴险狡诈;善良深情、机智勇敢
10.C
11.
【答案】12.盘古醒来,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天地成形
13.示例:起初都是一片混沌的景象,都是由某些创世角色进行一系列活动后,将世界分成了不同的部分。;天地混沌一片;宇宙蛋中孵出宇宙万物
14.示例:随着一声轰然巨响,在波涛中,宇宙蛋终于孵化出了宇宙万物,形成了世界。
感受:宇宙万物居然是从一个蛋里孵化出来的,真是太神奇了!
15.②;③
【答案】16.布洛陀顶天揪地;用杉树把天顶高;人们再也不用受太阳暴晒、雷公惊扰,日子过得甜蜜舒适。
17.示例:看到一群人分成不同的小组,朝着各个方向的山头进发。他们不辞辛劳地攀登着一座又一座的山峰,在山林中穿梭寻找。经过漫长的寻找,他们终于在一座深山中发现了那棵无比巨大的老杉树,这棵树的树干粗壮得惊人,一百个人都无法将它合抱起来。人们脸上露出惊喜和疲惫交织的神情。
18.B
【答案】19.东海龙王父子作恶多端,危害百姓;哪吒打死巡海夜叉;哪吒打死三太子
20.C
21.正确;正确;错误;错误
22.女娲;嫦娥;后羿;女娲;相传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捏土造人,又炼五色石补天,救助人类。她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被人们称为“大地之母”
【答案】23.上天庭报告工作时“盗”取火种,但火苗乱窜,无法掩藏明火;点燃粗草绳,吹灭明火,留下暗火,将火种带到了人间;天神发现后,为夺回火种,降下暴雨,阏伯为了保护火种,牺牲了自己。
24.阏伯费尽心思地思索“盗”取火种的方法。;洪水突然到来,人们来不及应付。
25.体现了阏伯为百姓着想、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
【答案】26.巨人悲愤不平,想要去报仇的样子
27.悲愤难平;找黄帝复仇,被黄帝的昆吾剑削去了脑袋;慌张;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28.刑天赤裸上身,把两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他的双乳似乎冒出了凶光,他的肚脐似乎唱起了战歌,他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
29.比喻;夸张;巨人的勇猛和战斗的激烈
30.B
31.刑天;刑天即使面对强大的黄帝,也不屈服,保持独立的精神。刑天还具有断头不悔、战斗不息的意志,不会被失败和挫折打倒,而是奋斗不止。
【答案】32.睡觉和吃饭都不安心,形容非常忧虑;恶龙经常到湘江里戏水作乐,弄得江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连天。
33.九嶷山的恶龙作恶,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舜帝前往九嶷山消灭恶龙,数年未归,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前去寻找。;娥皇和女英得知舜帝死讯,悲痛而亡。她们流的眼泪洒在竹子上,呈现出点点泪斑,这种竹子被称为“湘妃竹”。
34.错误;错误;正确
35.舜帝是一个关心百姓、不怕牺牲、受人爱戴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