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卖炭翁【作者简介】【字词分析】【词句分析】【衬托作用】白居易【宫市解析】【题 解】二、解题乐府诗
叙事诗
讽喻诗
原作题下有小序——
“苦宫市也”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辙:车轮印伐薪:砍柴何所营:做什么用辗:同“碾”,轧的意思翩翩:轻快得意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苍苍:灰白色 字词分析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直:同"值",价值 惜:舍不得 字词分析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砍两鬓苍苍十指黑。满面尘灰烟火色,外 貌颜 色bìn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得钱何所营?自问自答最低生活水平经营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身上衣正单,
为什么“衣正单”,
还要“愿天寒”? 困苦处境“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矛盾心理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雪大,车重,路难走zhéniǎn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讨论:你认为老者“泥中歇”的时候在想什么?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对比
牛困人饥
翩翩两骑
满面尘灰烟火色
黄衣使者白衫儿jì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了
宫史们蛮横无理的
强盗行径。 拿皇帝的命令大声呵斥chìchì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宫使赶着就要走,(老翁)舍不得也没有办法。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价钱、代价。 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 旧事:宫中有要市外物,令官吏主之,与人为市,随给其直。
——选自《宫市》 旧事:按照惯例主之:主持这件事情(指到市场购物)市:购买需要的东西直:通“值”,价钱宫市解析 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 旧事:宫中有要市外物,令官吏主之,与人为市,随给其直。
——选自《宫市》 翻译——
按照惯例:宫中有需要买外面市场上的物品,令有关官吏主持这件事,向市场上的卖东西的老百姓买所需要的东西,随时给出价款。 宫市解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劳动的艰辛在豺狼出没,荒无人烟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 开篇直接交代人物 词句分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设 问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 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 词句分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名句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 深刻地理解到贫苦百姓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 “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 忧炭贱愿天寒一尺雪不是埋怨冰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 词句分析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一车炭 一场雪 “宫使” 满怀
希望全都化为泡影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泥中歇词句分析遇见南山中 长安城 路那么遥远
路那么难行 牛更困
人更饥 不能不同情卖炭翁的遭遇
不能不憎恨统治者的罪恶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词句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把” “称”
“叱” “牵” ——出色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 将宫使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讽刺之意老翁受压榨欺凌的悲愤辛酸,尽在点睛之笔的“惜不得”三字中 词句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将宫使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讽刺之意老翁受压榨欺凌的悲愤辛酸,尽在点晴之笔的“惜不得”三字中 价值反差 对满怀希望
赖以活命的最大的嘲弄、
最残酷的伤害 词句分析“两鬓苍苍”突出老农年岁已高“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 老翁的命运 激起了人们的同情 卖炭得钱,买衣买食 正衬反衬——老翁希望之火 衬托作用老翁“衣正单”,夜来的“一尺雪”路上的“冰辙”作陪衬老翁的命运 显现了老翁的可怜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 ——老翁希望之火 衬托作用“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希望之火的炽烈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卖炭得钱,买衣买食 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 衬托作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物外貌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两鬓花白,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 ◎三个部位
——脸、鬓、手
◎三种颜色
脸是焦黄色
鬓发是灰白
十指是乌黑诗歌开篇直接交代人物 词句分析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一车炭 一场雪 “宫使” 满怀
希望“翩翩”:轻快的样子,
笔调有些黑色幽默。
“黄衣”、“白衫儿”:都是太监的服装。 词句分析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诗歌拓展阅读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时的夜景 ——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 作者简介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十八年(802) ,又与元稹zhěn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
◎元和十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
作者简介写作特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著有《白氏长庆集》◎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继承了中国古代一贯以《诗经》为主旨的比兴美刺的传统诗论,十分强调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歌拓展阅读 ——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