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 程 目 标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夯实基础 铺垫核心
知识点一 正面战场的抗战
1. 军事
防御 阶段 会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太原会战 ①忻口会战: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②八路军 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徐州会战 大捷: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相持 阶段 第三次 长沙会战 取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2. 抗战战略理论:毛泽东《 》增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3. 大后方迁移
原因 中国综合实力落后于日本,军事斗争整体失利
内容 迁都重庆(陪都); 内迁;高校内迁
意义 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 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
【拓展】 抗战时期工业内迁的作用
工业内迁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继续抗战保存了实力,其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和生产布局,也改善了西南地区的产业结构,为西南地区工业迅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知识点二 敌后战场的抗战
军事 ①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② :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打破日军“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政治 ①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坚持团结抗战。 ②实行精兵简政。 ③以“ ”为原则,实行民主选举
经济 ①实行 政策。 ②开展大生产运动
【辨析】 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主要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的地区,主要是抗击日本的侵略。
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地区,主要是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对比】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战场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武装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队 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
地位 在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 初期配合正面战场,后期成为主战场
联系 两个战场相互依存和协同,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拓展】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
①是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实践者。
②积极倡导、促成、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
③制定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抗战正确战略的提出者、指导者和引领者。
④领导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其人民武装逐步成为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和主力。
⑤领导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弘扬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抗战胜利付出巨大牺牲。
知识点三 东方主战场
背景 ①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先后爆发。 ②《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世界 形成
中国 贡献 ①中国战场抗击日军主要兵力。 ②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 ③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影响 ①《 》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 ②英美等国取消在华特权和订立新约
【思考点】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原因
①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②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的主要兵力。
③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其他盟国。
④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参与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⑤中国军队出国,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
知识点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
准备 中共七大: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字, 光复
意义 ①历史地位:近代以来中国 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国际地位:重新确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③民族征程: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归纳】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决定因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组织领导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共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民众因素 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战略战术 中共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国际因素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规范思维 培养能力
主题一 全民族浴血奋战
1. 【历史纵横】 西南联合大学
全国抗战开始后,高校内迁。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之后,因长沙连遭日机轰炸,学校又西迁昆明。1938年4月,学校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11个月,它“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南联合大学的贡献。
2. 【教材地图】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依据地图,概括抗日根据地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谈谈开辟敌后战场的作用,你感觉抗战精神应该有哪些内涵
3. 【问题探究】 中国共产党抗日政权建设
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体现了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
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
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依据史料,分析陕甘宁边区是如何进行民主政权建设的。
4. 【学思之窗】 伟大的抗战圣地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看!群众已抬起了头,看!群众已扬起了手,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士兵瞄准了枪口,准备和敌人搏斗。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了坚固的抗日的阵线,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莫耶词,郑律成曲《延安颂》)
阅读《延安颂》,谈谈你对抗日青年奔赴延安的心情有什么体会。
(2025肇庆期末)全国抗战初期,周恩来在国统区连续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关于全面抗战、坚持持久战的观点和战争三个阶段的判断。这有助于 ( )
A. 抵消侵华日军舆论宣传
B. 坚定国人抗战胜利信心
C. 主导正面战场军事部署
D. 击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主题二 伟大的抗战胜利
5. 【历史纵横】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指出:我们党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促使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因素。
6. 【学习拓展】 认识战争审判结果
1946年,由中、苏、美、英等11个国家代表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审判日本首要战犯。1946年5月,法庭开始对战犯提起诉讼,经过历时两年半的审理,判决25名战犯有罪。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共7人被判处绞刑,其中松井石根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木户幸一、小矶国昭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尽管在审判过程中,有不少重要战犯漏网或者被包庇,但是,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策划、准备、发动、进行侵略战争者被列为甲级战犯,是对国际法中战犯概念的重大发展。
结合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史实,思考东京审判的意义和不足。
(2025湛江期末)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三次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一号召旨在 ( )
A. 指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阐发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C. 增强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
D.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
配套新练案
第23课 全面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 (2025南京期末)延安的《血流》杂志,翻译并转载了莫斯科真理报的相关文章。文中提到:“日本军队……不过前进了十五公里。而且直到现在,还只停滞于扬子江和黄浦江边的狭小地带,在那里受到中国军队积极的抵抗。”文中描述的战役是 ( )
A. 淞沪会战 B. 忻口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2. (2025杭州期末)“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取自 ( )
A. 《国民革命歌》
B. 《红军长征歌》
C. 《八路军军歌》
D. 《新四军军歌》
3. (2025岳阳期末)在近代某一时期,国民政府成立工矿调整委员会,向内迁民营企业发放迁移补助费,组织运输力量和沿途免验免税等,全面负责战区工厂的内迁。该行为旨在 ( )
A. 保护国内工业维护持久抗战
B. 推动北伐的胜利进军
C. 调整我国工业结构以及布局
D. 与中共形成对立局面
4. (2025东莞期末)西南联合大学校歌中写道:“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校歌创作于 ( )
A. 全国抗战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北伐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5. (2025福州期末)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这一论断 ( )
A. 打破了日本速决战的企图
B. 确立统一战线方针
C. 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指明了抗战的前景
6. (2024福州期末)1942年1月,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英国《泰晤士报》评价称:“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的决定性胜利就是华军之长沙大捷”;美国也迅速实施援华方案,美英等国自动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这表明,中国 ( )
A. 已经扭转抗日战争局势
B. 提升了敌后战场的地位
C. 坚持抗战赢得国际尊重
D. 实现了与英美协同作战
7. (2025芜湖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下列部分革命精神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A. 红船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B. 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C. 五四精神 井冈山精神 延安精神 长征精神
D. 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8. (2025厦门期末)如表为1936—1943年全国出版书籍数量,符合表中数据变化趋势的陈述是 ( )
年份 1936 1941 1942 1943
数量(种) 9 438 1 890 3 879 4 408
A. 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B. 抗战形势曲折中向好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国民党反动倾向增长
9. (2025徐州期末)至1940年9月10日,“大战”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各部共歼灭日伪军7 600多人,破坏公路700多公里,破坏铁路300多公里,正太铁路全线瘫痪。此次“大战”应为 ( )
A. 淞沪会战 B. 百团大战
C. 徐州会战 D. 太原会战
10. (2025东莞期末)1939年开始,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随后在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到1945年,陕甘宁边区农民大部分做到“耕三余一”,效果显著。此运动 ( )
A.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B. 完成了土地革命的任务
C.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缓解了根据地经济压力
11. (2025连云港期末)据统计,在陕甘宁边区安塞、绥德、吴堡、米脂4县中,共产党员在乡(市)参议会中分别占18.4%、13.8%、29.1%、18.2%;在晋察冀,国民党驻边区的联合办事处主任郭飞天被选进了参议会;在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临时参议会中,有国民党人士50余人。这些统计表明 ( )
A. 社会各阶层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B. 革命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巩固
C. 国共合作开始深入政治领域
D. 中共致力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12. (2025石家庄期末)中共中央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土地分配区域,要保证获得土地的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在土地未分配地区,要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降低租额和债息,佃农及债务人要交租交息。”这一决定旨在 ( )
A. 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
B. 巩固人民革命政权
C. 凝聚民族战争的力量
D. 推动土地改革开展
13. (2025海淀期末)日本华北派遣军总部在1943年综合战果报告中指出,“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交战的二百万军队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这反映出该时期 ( )
A.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胜利
B. 中共打退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高潮
C. 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D. 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14. (2025南京期末)1945年的全国代表大会中,毛泽东曾发表演讲,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场大会是 (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15. (2025蚌埠期末)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这反映了抗日战争 ( )
A.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B. 成为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C. 开辟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D. 彻底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
16. (2025南通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陕甘宁边区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民众可以直接选出各级参议会议员,各级参议会再选出同级政府。中共中央要求各级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必须实行“三三制”原则,尽力吸收进步分子与中间分子。据统计,在1941年边区18个县的乡市选举中,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3 592人,比例超过了2/3。其他各根据地也都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普选,建立起团结、民主的抗日政权,“三三制”的推行,使统一战线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制度保证,根据地内的开明士绅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各根据地进入困难时期,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各根据地积极推行精兵简政政策,使党政机关过于庞大而超出根据地经济承受力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人民的负担得以减轻,精简后的部队“量小而质精,更有战斗力”,根据地由此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 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加强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主要措施。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加强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意义。
第23课 全面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奠基
知识点一
1. 淞沪 平型关 台儿庄
2. 论持久战
3. 工业 抗战胜利
知识点二
百团大战 三三制 减租减息
知识点三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开罗宣言
知识点四
毛泽东思想 台湾 抗击外敌入侵
核心导学
主题一
1. 为抗战及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西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
2. 分布特点:地域广,数量众多,未连成一片,呈现点、线、面的特点;与沦陷区、国统区交错分布;交通线是不同根据地的重要分界线之一;多个根据地地处两省或数省交界处;多在山区和农村。
敌后战场开辟的作用:调动人民群众抗日积极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抗日力量;战略上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保障陕甘宁边区和中共中央驻地的安全;推动全民族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即有利于持久抗战。
抗战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
3. 依据《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进行民主政权建设;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政权,特点是“把抗日战争与民主制度结合起来”;抗日根据地政府除了发动、组织、领导抗日战争,还肩负起在根据地内实施民主政治的职能;抗日根据地的立法机关是参议会;在政权建设上规定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4.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为了“筑成了坚固的抗日的阵线”,广大青年怀着对革命的向往,聚集到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士兵瞄准了枪口”“准备和敌人搏斗”表达“对敌人的仇恨”;“坚固的阵线”“无数的人”表达对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典例指引 1 B 解析:周恩来发言能让国统区的民众和各界人士清楚地认识到抗战是持久的,最终胜利是属于中国的,从而坚定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故选B项;A项“抵消”用词不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军事部署有其自身的体系和决策过程,周恩来发表文章主要是在思想和理论层面进行宣传和引导,不可能主导正面战场军事部署,排除C项;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还没有大规模出现,排除D项。
主题二
5.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思想经受住了中国革命实践的检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6. 意义:通过审判,认定了战争的责任,惩办了一批罪大恶极的侵略战争主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是客观的、公正的,具有极大的国际权威性,也体现了国际正义和人类的尊严。
不足: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没有起诉进行细菌战的日本战犯;没有追究更多甲级战犯以及日军使用生化武器的战争责任等。这为战后日本政治埋下隐患,为日本右翼势力至今否认侵略罪行、政府不愿认真反省战争责任埋下了祸根。
典例指引 2 C 解析:毛泽东意在说明革命事业虽然艰苦,但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选C项;此时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这一著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做了全面的深刻的阐述,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第23课 全面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 A 解析:上海处于长江(扬子江)入海口附近,黄浦江流经上海,淞沪会战主要发生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故选A项;忻口会战发生在山西地区,排除B项;武汉会战时期,日军已经深入中国内地,排除C项;百团大战的作战区域主要在华北地区,排除D项。
2. C 解析:据材料“首战平型关”可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在山西平型关取得首次大捷,故为八路军的军歌,故选C项。
3. A 解析:这些举措的目的是将战区的工业企业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后方地区,避免工厂在战争中遭到破坏,从而保护国内工业基础,为持久抗战提供物质保障,故选A项;北伐战争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排除B项;C项不属于主观目的,而是客观影响;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排除D项。
4. A 解析: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处于深重灾难和忧患之中,必须振奋精神、坚定信念,驱逐日本侵略者,收复南京,以此保证国家领土完整,这与材料中的校歌歌词内容相符合,故选A项。
5. D 解析: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中国必将经历由防御到反攻的过程,这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战略指导,指明了抗日战争中国必然取得胜利的光明前景,故选D项;1937年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排除A项;1937年9月已经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B项;1938年10月武汉和广州失守,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C项。
6. C 解析: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之后,英国予以中国极高评价,同时英美等国自动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这说明中国的抗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赢得了国际尊重,C项正确;1942年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抗日战局尚未扭转,排除A项;长沙会战属于正面战场,不属于敌后战场,排除B项;长沙会战是中国军队独立抗日的结果,而非中国与英美协同作战,排除D项。
7. B 解析:五四精神源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红船精神源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井冈山精神诞生于1927年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长征精神产生于1934-1936年红军长征期间,延安精神形成于1935-1947年的延安时期。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五四精神最早,其次是红船精神,然后是井冈山精神,接着是长征精神,最后是延安精神,选择B项符合题意。
8. B 解析:1941年数量大幅下降,这是因为当时抗战处于艰难时期,大片国土沦陷,战争环境恶劣,出版行业受到严重冲击。1942年以后数量逐步上升,这反映了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抗战形势在曲折中向好发展,文化出版事业也随着形势的好转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故选B项;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是在1944年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全面反攻,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排除C项;国民党反动倾向与出版书籍数量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D项。
9. B 解析:据材料“破坏铁路300多公里,正太铁路全线瘫痪”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之一的是百团大战,故选B项;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排除A项;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排除C项;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排除D项。
10. D 解析:1939—1945年处于全国抗战时期,日本对根据地进行封锁等,根据地经济困难,中共领导人民在边区进行大生产运动,且取得了一定成效,这有助于改善边区的经济状况,缓解根据地经济压力,故选D项;工农武装割据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立时期,排除A项;全国抗战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中共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并未完成土地革命,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团结各阶级共同抗战等,排除C项。
11. D 解析:共产党员在参议会中的比例,以及国民党人士在临时参议会中的存在,都表明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努力推行民主制度,吸收不同政治派别的代表参与政权建设,以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抗日,故选D项;题干中的信息无法覆盖所有阶层,排除A项;该阶段应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B项;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就已开始深入政治领域,排除C项。
12. C 解析:全国抗战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平衡农民和地主的利益,减少内部矛盾,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故选C项;土地政策主要关注国内社会经济问题,而非军事战略,排除A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中共实行土地政策的目的在于获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排除B项;材料强调全国抗战时期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目的是团结更广泛的民族力量,而非开展土地改革,排除D项。
13. D 解析: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1943年日本华北派遣军与中共军队作战频繁且中共军队在作战中占比很大,这充分说明当时敌后战场在抗击日军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故选D项;题干未提及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的作战态势,且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是日本军队与中共军队的交锋,排除B项;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是在1944年,排除C项。
14. C 解析: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材料中的政治路线,故选C项。
15. C 解析:材料重点关注的是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意义,故选C项,排除B项;解放战争才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排除A项;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但还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D项“彻底”说法不妥。
16. (1) 措施:①实行“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②实行三三制原则;③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2) 意义:①加强了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巩固了统一战线;②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团结各界人士共同抗日;③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使根据地度过了困难时期;④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建设积累了经验。(共53张PPT)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 程 目 标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知识奠基
知识点一 正面战场的抗战
1. 军事
防御阶段 ______会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太原会战 ①忻口会战: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②八路军_________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徐州会战 _________大捷: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取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2. 抗战战略理论:毛泽东《____________》增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淞沪
平型关
台儿庄
论持久战
3. 大后方迁移
原因 中国综合实力落后于日本,军事斗争整体失利
内容 迁都重庆(陪都);______内迁;高校内迁
意义 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____________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
【拓展】 抗战时期工业内迁的作用
工业内迁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继续抗战保存了实力,其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和生产布局,也改善了西南地区的产业结构,为西南地区工业迅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工业
抗战胜利
知识点二 敌后战场的抗战
军事 ①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②____________: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打破日军“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政治 ①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坚持团结抗战。
②实行精兵简政。
③以“_________”为原则,实行民主选举
经济 ①实行____________政策。
②开展大生产运动
百团大战
三三制
减租减息
【辨析】 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主要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的地区,主要是抗击日本的侵略。
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地区,主要是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对比】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战场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武装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队 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
地位 在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 初期配合正面战场,后期成为主战场
联系 两个战场相互依存和协同,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拓展】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
①是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实践者。
②积极倡导、促成、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
③制定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抗战正确战略的提出者、指导者和引领者。
④领导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其人民武装逐步成为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和主力。
⑤领导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弘扬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抗战胜利付出巨大牺牲。
知识点三 东方主战场
背景 ①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先后爆发。
②《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
中国 贡献 ①中国战场抗击日军主要兵力。
②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
③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影响 ①《____________》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
②英美等国取消在华特权和订立新约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开罗宣言
【思考点】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原因
①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②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的主要兵力。
③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其他盟国。
④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参与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⑤中国军队出国,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
知识点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
准备 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字,______光复
意义 ①历史地位:近代以来中国__________________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国际地位:重新确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③民族征程: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毛泽东思想
台湾
抗击外敌入侵
【归纳】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决定因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组织领导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共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民众因素 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战略战术 中共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国际因素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核心导学
1. 【历史纵横】 西南联合大学
全国抗战开始后,高校内迁。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之后,因长沙连遭日机轰炸,学校又西迁昆明。1938年4月,学校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11个月,它“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南联合大学的贡献。
答案:为抗战及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西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
主题一 全民族浴血奋战
2. 【教材地图】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依据地图,概括抗日根据地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谈谈开辟敌后战场的作用,你感觉抗战精神应该有哪些内涵?
答案:分布特点:地域广,数量众多,未连成一片,呈现点、线、面的特点;与沦陷区、国统区交错分布;交通线是不同根据地的重要分界线之一;多个根据地地处两省或数省交界处;多在山区和农村。
敌后战场开辟的作用:调动人民群众抗日积极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抗日力量;战略上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保障陕甘宁边区和中共中央驻地的安全;推动全民族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即有利于持久抗战。
抗战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
3. 【问题探究】 中国共产党抗日政权建设
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体现了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
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
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依据史料,分析陕甘宁边区是如何进行民主政权建设的。
答案:依据《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进行民主政权建设;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政权,特点是“把抗日战争与民主制度结合起来”;抗日根据地政府除了发动、组织、领导抗日战争,还肩负起在根据地内实施民主政治的职能;抗日根据地的立法机关是参议会;在政权建设上规定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4. 【学思之窗】 伟大的抗战圣地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看!群众已抬起了头,看!群众已扬起了手,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士兵瞄准了枪口,准备和敌人搏斗。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了坚固的抗日的阵线,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莫耶词,郑律成曲《延安颂》)
阅读《延安颂》,谈谈你对抗日青年奔赴延安的心情有什么体会。
答案: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为了“筑成了坚固的抗日的阵线”,广大青年怀着对革命的向往,聚集到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士兵瞄准了枪口”“准备和敌人搏斗”表达“对敌人的仇恨”;“坚固的阵线”“无数的人”表达对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1
(2025肇庆期末)全国抗战初期,周恩来在国统区连续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关于全面抗战、坚持持久战的观点和战争三个阶段的判断。这有助于( )
A. 抵消侵华日军舆论宣传 B. 坚定国人抗战胜利信心
C. 主导正面战场军事部署 D. 击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B
【解析】周恩来发言能让国统区的民众和各界人士清楚地认识到抗战是持久的,最终胜利是属于中国的,从而坚定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故选B项;A项“抵消”用词不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军事部署有其自身的体系和决策过程,周恩来发表文章主要是在思想和理论层面进行宣传和引导,不可能主导正面战场军事部署,排除C项;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还没有大规模出现,排除D项。
5. 【历史纵横】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指出:我们党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促使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因素。
答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思想经受住了中国革命实践的检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主题二 伟大的抗战胜利
6. 【学习拓展】 认识战争审判结果
1946年,由中、苏、美、英等11个国家代表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审判日本首要战犯。1946年5月,法庭开始对战犯提起诉讼,经过历时两年半的审理,判决25名战犯有罪。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共7人被判处绞刑,其中松井石根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木户幸一、小矶国昭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尽管在审判过程中,有不少重要战犯漏网或者被包庇,但是,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策划、准备、发动、进行侵略战争者被列为甲级战犯,是对国际法中战犯概念的重大发展。
结合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史实,思考东京审判的意义和不足。
答案:意义:通过审判,认定了战争的责任,惩办了一批罪大恶极的侵略战争主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是客观的、公正的,具有极大的国际权威性,也体现了国际正义和人类的尊严。
不足: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没有起诉进行细菌战的日本战犯;没有追究更多甲级战犯以及日军使用生化武器的战争责任等。这为战后日本政治埋下隐患,为日本右翼势力至今否认侵略罪行、政府不愿认真反省战争责任埋下了祸根。
(2025湛江期末)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三次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一号召旨在( )
A. 指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阐发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C. 增强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 D.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
2
C
【解析】毛泽东意在说明革命事业虽然艰苦,但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选C项;此时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这一著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做了全面的深刻的阐述,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配套新练案
1. (2025南京期末)延安的《血流》杂志,翻译并转载了莫斯科真理报的相关文章。文中提到:“日本军队……不过前进了十五公里。而且直到现在,还只停滞于扬子江和黄浦江边的狭小地带,在那里受到中国军队积极的抵抗。”文中描述的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忻口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解析】上海处于长江(扬子江)入海口附近,黄浦江流经上海,淞沪会战主要发生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故选A项;忻口会战发生在山西地区,排除B项;武汉会战时期,日军已经深入中国内地,排除C项;百团大战的作战区域主要在华北地区,排除D项。
A
2. (2025杭州期末)“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取自( )
A. 《国民革命歌》
B. 《红军长征歌》
C. 《八路军军歌》
D. 《新四军军歌》
【解析】据材料“首战平型关”可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在山西平型关取得首次大捷,故为八路军的军歌,故选C项。
C
3. (2025岳阳期末)在近代某一时期,国民政府成立工矿调整委员会,向内迁民营企业发放迁移补助费,组织运输力量和沿途免验免税等,全面负责战区工厂的内迁。该行为旨在( )
A. 保护国内工业维护持久抗战 B. 推动北伐的胜利进军
C. 调整我国工业结构以及布局 D. 与中共形成对立局面
【解析】这些举措的目的是将战区的工业企业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后方地区,避免工厂在战争中遭到破坏,从而保护国内工业基础,为持久抗战提供物质保障,故选A项;北伐战争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排除B项;C项不属于主观目的,而是客观影响;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排除D项。
A
4. (2025东莞期末)西南联合大学校歌中写道:“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校歌创作于( )
A. 全国抗战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北伐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处于深重灾难和忧患之中,必须振奋精神、坚定信念,驱逐日本侵略者,收复南京,以此保证国家领土完整,这与材料中的校歌歌词内容相符合,故选A项。
A
5. (2025福州期末)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这一论断( )
A. 打破了日本速决战的企图 B. 确立统一战线方针
C. 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指明了抗战的前景
【解析】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中国必将经历由防御到反攻的过程,这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战略指导,指明了抗日战争中国必然取得胜利的光明前景,故选D项;1937年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排除A项;1937年9月已经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B项;1938年10月武汉和广州失守,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C项。
D
6. (2024福州期末)1942年1月,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英国《泰晤士报》评价称:“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的决定性胜利就是华军之长沙大捷”;美国也迅速实施援华方案,美英等国自动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这表明,中国( )
A. 已经扭转抗日战争局势 B. 提升了敌后战场的地位
C. 坚持抗战赢得国际尊重 D. 实现了与英美协同作战
【解析】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之后,英国予以中国极高评价,同时英美等国自动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这说明中国的抗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赢得了国际尊重,C项正确;1942年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抗日战局尚未扭转,排除A项;长沙会战属于正面战场,不属于敌后战场,排除B项;长沙会战是中国军队独立抗日的结果,而非中国与英美协同作战,排除D项。
C
7. (2025芜湖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下列部分革命精神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红船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B. 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C. 五四精神 井冈山精神 延安精神 长征精神
D. 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B
【解析】五四精神源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红船精神源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井冈山精神诞生于1927年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长征精神产生于1934-1936年红军长征期间,延安精神形成于1935-1947年的延安时期。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五四精神最早,其次是红船精神,然后是井冈山精神,接着是长征精神,最后是延安精神,选择B项符合题意。
8. (2025厦门期末)如表为1936—1943年全国出版书籍数量,符合表中数据变化趋势的陈述是( )
年份 1936 1941 1942 1943
数量(种) 9 438 1 890 3 879 4 408
A. 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B. 抗战形势曲折中向好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国民党反动倾向增长
B
【解析】1941年数量大幅下降,这是因为当时抗战处于艰难时期,大片国土沦陷,战争环境恶劣,出版行业受到严重冲击。1942年以后数量逐步上升,这反映了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抗战形势在曲折中向好发展,文化出版事业也随着形势的好转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故选B项;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是在1944年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全面反攻,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排除C项;国民党反动倾向与出版书籍数量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D项。
9. (2025徐州期末)至1940年9月10日,“大战”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各部共歼灭日伪军7 600多人,破坏公路700多公里,破坏铁路300多公里,正太铁路全线瘫痪。此次“大战”应为( )
A. 淞沪会战 B. 百团大战
C. 徐州会战 D. 太原会战
【解析】据材料“破坏铁路300多公里,正太铁路全线瘫痪”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之一的是百团大战,故选B项;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排除A项;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排除C项;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排除D项。
B
10. (2025东莞期末)1939年开始,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随后在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到1945年,陕甘宁边区农民大部分做到“耕三余一”,效果显著。此运动( )
A.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B. 完成了土地革命的任务
C.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缓解了根据地经济压力
D
【解析】1939—1945年处于全国抗战时期,日本对根据地进行封锁等,根据地经济困难,中共领导人民在边区进行大生产运动,且取得了一定成效,这有助于改善边区的经济状况,缓解根据地经济压力,故选D项;工农武装割据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立时期,排除A项;全国抗战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中共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并未完成土地革命,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团结各阶级共同抗战等,排除C项。
11. (2025连云港期末)据统计,在陕甘宁边区安塞、绥德、吴堡、米脂4县中,共产党员在乡(市)参议会中分别占18.4%、13.8%、29.1%、18.2%;在晋察冀,国民党驻边区的联合办事处主任郭飞天被选进了参议会;在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临时参议会中,有国民党人士50余人。这些统计表明( )
A. 社会各阶层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B. 革命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巩固
C. 国共合作开始深入政治领域
D. 中共致力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D
【解析】共产党员在参议会中的比例,以及国民党人士在临时参议会中的存在,都表明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努力推行民主制度,吸收不同政治派别的代表参与政权建设,以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抗日,故选D项;题干中的信息无法覆盖所有阶层,排除A项;该阶段应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B项;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就已开始深入政治领域,排除C项。
12. (2025石家庄期末)中共中央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土地分配区域,要保证获得土地的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在土地未分配地区,要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降低租额和债息,佃农及债务人要交租交息。”这一决定旨在( )
A. 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
B. 巩固人民革命政权
C. 凝聚民族战争的力量
D. 推动土地改革开展
C
【解析】全国抗战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平衡农民和地主的利益,减少内部矛盾,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故选C项;土地政策主要关注国内社会经济问题,而非军事战略,排除A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中共实行土地政策的目的在于获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排除B项;材料强调全国抗战时期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目的是团结更广泛的民族力量,而非开展土地改革,排除D项。
13. (2025海淀期末)日本华北派遣军总部在1943年综合战果报告中指出,“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交战的二百万军队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这反映出该时期( )
A.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胜利
B. 中共打退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高潮
C. 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D. 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D
【解析】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1943年日本华北派遣军与中共军队作战频繁且中共军队在作战中占比很大,这充分说明当时敌后战场在抗击日军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故选D项;题干未提及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的作战态势,且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是日本军队与中共军队的交锋,排除B项;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是在1944年,排除C项。
14. (2025南京期末)1945年的全国代表大会中,毛泽东曾发表演讲,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场大会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解析】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材料中的政治路线,故选C项。
C
15. (2025蚌埠期末)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这反映了抗日战争( )
A.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B. 成为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C. 开辟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D. 彻底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材料重点关注的是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意义,故选C项,排除B项;解放战争才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排除A项;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但还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D项“彻底”说法不妥。
C
16. (2025南通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陕甘宁边区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民众可以直接选出各级参议会议员,各级参议会再选出同级政府。中共中央要求各级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必须实行“三三制”原则,尽力吸收进步分子与中间分子。据统计,在1941年边区18个县的乡市选举中,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3 592人,比例超过了2/3。其他各根据地也都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普选,建立起团结、民主的抗日政权,“三三制”的推行,使统一战线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制度保证,根据地内的开明士绅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各根据地进入困难时期,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各根据地积极推行精兵简政政策,使
党政机关过于庞大而超出根据地经济承受力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人民的负担得以减轻,精简后的部队“量小而质精,更有战斗力”,根据地由此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 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加强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主要措施。
答案:措施:①实行“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②实行三三制原则;③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加强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意义。
答案:意义:①加强了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巩固了统一战线;②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团结各界人士共同抗日;③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使根据地度过了困难时期;④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建设积累了经验。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