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模拟卷(四)
历史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我们探寻中华文明起源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
A. 考古发现 B. 文献记载 C. 学者论著 D. 远古传说
2. 按照周礼的规定,只有天子可以享用九鼎八簋,诸侯最多只可以使用七鼎六簋。但到了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却僭越享用九鼎八簋。这说明( )
A. 早期国家开始形成 B. 周王室地位下降
C. 青铜冶炼技术发达 D. 诸侯国实力衰弱
3. “秦始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陈寿《三国志》中的记载。历史上与“罢侯”“置守”相关的制度分别是( )
A. 禅让制 世袭制 B. 分封制 世袭制 C. 世袭制 郡县制 D. 分封制 郡县制
4. “北方军队想要占领南方会面临的苦难是需要进行长途跋涉,而且要适应水上而非陆上作战。曹操向北方的撤退使其尽快统一中国的希望落空。”这是学者对东汉末年一场重要战役的论述,这场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掌控,世家大族子弟垄断了官场中的中高级职位,平民子弟很难晋升。这一局面的改变是隋朝确立( )
A. 三省六部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6.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坚决主张在台湾设防留守,认为如果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台湾虽然边远,却是沿海要害之所在。由此,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 )
A. 安西都护府 B. 北庭都护府 C. 台湾府 D. 伊犁将军
7.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段描述旨在说明鸦片战争( )
A. 爆发的原因 B. 深远的影响 C. 战争的进程 D. 战争的性质
8. 1905年8月,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这个政党是( )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光复会 D. 同盟会
9. 如图为1917年鲁迅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北大”二字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三人成众”的意象,鲁迅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与这一寓意密切相关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护国运动
10.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共662人参加了会议,如图对参会代表进行了分类统计。从中可以获悉(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性 B. 会议内容是筹备新中国
C. 会议制定了临时宪法 D. 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1. 2024年11月29日上午,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 D. 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12. “1952年同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产44.8%,棉花增长193%,油料增长64%”。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这组数据可以佐证( )
A. 土地改革的对象 B. 土地改革的局限
C. 土地改革的背景 D. 土地改革的成效
13. 2024年4月,我国第九个航天日的主题为“极目楚天,共襄星汉”。深情致敬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同时激发全社会对探索宇宙的热情与期待。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 神舟一号 B. 东方红一号 C. 神舟五号 D. 神舟十二号
14. 如图,1978年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的原因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 中共十八大的召开
15. 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张爱萍司令员带领全体水兵庄严宣誓:“我们是中国人民的海上武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长起来。蒙受中央人民政府颁给我们庄严的旗帜、光荣的称号。”从此解放军有了自己的海军。这支海军部队是( )
A. 东海舰队 B. 南海舰队 C. 华东军区海军 D. 北海舰队
16. “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石榴火红多籽,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如今粒粒晶莹又抱作一团的石榴籽,成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为这种民族关系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众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17. “在英国,经济实力较强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据估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材料内容描述的是( )
A. 租地农场的出现 B. 庄园经济的发展
C. 西欧城市的复兴 D. 手工工场的出现
18. 如图是“14—17世纪欧洲思想科技文化时间轴(节选)”。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 近代自然科学得到了蓬勃发展 B. 文艺复兴造就了文学领域繁荣
C. 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科学兴起 D. 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9. 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欧洲殖民者从事黑奴贸易,赚取高额利润
B. 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C. 欧洲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D. 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土著居民采取种族灭绝政策
20.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可看出其颁布( )
A. 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 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C. 彻底消除对黑人的歧视 D. 造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21. 17世纪前,英国国王的誓词是“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17世纪中后期,英国国王的誓词是“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英国国王的誓词发生变化的法律依据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22.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上尉利勒创作出旋律激昂、充满爱国精神的《马赛曲》。法国人民纷纷组织义勇军唱着《马赛曲》奔向巴黎,这支进行曲后来成为法国的国歌。由此可见,其成为国歌的主要原因是( )
A. 彰显民族精神 B. 传播进步思想 C. 打击教皇权威 D. 促进社会转型
23. 英文单词“bus”,最初的释义是“公共马车”,后来逐渐增加了“火车车厢”“公共汽车”“计算机信息传输的总线”“火箭(飞弹)的一级”等释义,“bus”释义的丰富体现了( )
A. 生产工具的更新 B. 科学技术的发展
C. 人们生活的改善 D. 思想观念的变化
24. 2024年1月21日,列宁故居博物馆举办列宁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重要贡献是( )
A. 结束了俄国资本主义制度 B. 撰写并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C. 首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缔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5. 中国外交部在2023年11月宣布,对德国等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与此同时,赴德旅游观光的中国人数量也呈现增长趋势。中国游客的必备网红打卡地之一,就是著名的柏林墙遗址。“柏林墙”修筑的原因是( )
A. 德国签署《凡尔赛条约》 B. 纳粹德国的覆灭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美苏冷战的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后世界的变化(亚非拉地区)
20世纪40—50年代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宣布永远废除君主政体,成立了埃及共和国。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从此,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0世纪60—90年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此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发展,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历史上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维护了国家主权。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1世纪以来 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经过和平发展不断壮大的中国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4,他们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202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办,金砖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通过会晤凝聚共识,共同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据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整理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到三个相互关联的史事,围绕“发展中国家”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看法明确;观点正确;利用材料中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7. 九年级同学准备举行“古代文明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收集到的部分资料,请你按要求完成展览准备工作。
材料一
①甲骨文 ②唐三彩骑骆驼乐舞俑 ③兵马俑军阵
④楔形文字 ⑤《掷铁饼者》 ⑥埃及金字塔
材料二 要以开放包容的胸襟,绘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画卷。“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的规律。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
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的讲话(2024年10月11日)
(1)请仿照示例,为甲骨文或埃及金字塔编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简洁)
示例:兵马俑一号坑是我国古代秦始皇陵墓的陪葬坑,里面埋葬着大量栩栩如生兵马俑和兵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本展品佐证了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是我国和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
(2)你认为材料二作为展板的前言还是结语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28. 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在十四年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同仇敌忾】
材料一
【休戚与共】
材料二
【克敌制胜】
材料三
1947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邮政局正式发行了《抗战胜利一周年纪念邮票》。邮票图案色调为浅蓝色,图案两侧的石柱笔直挺拔、庄严肃穆,意喻着无数中华儿女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不朽丰碑,中国人民将永久缅怀先烈们光荣的抗日功绩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图案中间是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侧面像,毛主席、朱总司令面露微笑,目视前方;一捆厚实的麦穗环绕成圈,既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广大敌后战场和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是坚持抗战和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又寓意着全国人民对丰衣足食美好生活的向往。 ——《抗战一周年纪念邮票》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感悟。
29. 近代以来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展示我国经济和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0年,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电厂建成。此后各地共开办了40多家,但因资金不足,缺乏技术人才等原因,大多亏损,到1911年只有18家开工。当时,大型发电机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价格很高,且订购后超过两年才能交货。有些地方政府还强行将民营电厂收归己有。到1936年,民族资本电厂在全国发电容量中的占比由45.5%下降到35%。
——据朱汉国《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发电量仅为43亿千瓦时,经过发展,到1978年发电量为1.167万亿千瓦时;到2020年发电量增长到7.6264万亿千瓦时。中国人均用电量从1949年的7.94瓦到1978年的267瓦;到2020年,中国人均用电量为5366瓦。
——据白玫《百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回顾、经验与展望》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把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工业和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训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电力改革与发展方针,极大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老一辈电力职工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鞠躬尽瘁”的精神,开拓着中国电力工业。
——据王信茂《新中国70年电力工业跨越发展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电厂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用表格的形式分类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情况。(要求:可不用直尺,分类科学合理,内容完整准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1-10:ABDCD CBDCA :
11-20:CDBBC BACCB
21-25:AABDD
26.示例:观点: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论述: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舞台。到20世纪末,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不断发展民族经济。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经过和平发展不断壮大的中国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4,它们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202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凝聚共识,共同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综上所述,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变旧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懈努力,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27.(1)甲骨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本展品佐证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也是古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更是文化的结晶,它反映了古埃及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经济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佐证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在古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或答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2)答可以作为前言部分、结语或两者均可。
理由:这段话高度概括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各地的文明具有多元特征;提出世界各国和各地文明应坚持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
28.(1)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爱国华侨捐助和回国参战;人民的支持;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援;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广大敌后战场和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坚持抗战和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2)感悟: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华民族有着坚毅的品质和顽强的斗志,无论遭遇何种艰难险阻,我们都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这种团结深植于民族血脉,汇聚起磅礴力量,我们必将走向伟大复兴,续写辉煌篇章。
29.(1)特点:资金不足,缺乏技术人才,大多亏损;大型发电机依赖进口;被政府强行收归己有;发电容量所占比例下降。
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在夹缝中生存;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
(2)制作表格:
时间 发电量(单位:亿千瓦时) 人均用电量(单位:瓦/人)
1949年 43 7.94
1978年 11670 267
2020年 76264 5366
(3)原因:党和政府政策、方针的指导;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大电力职工的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