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至于商朝的历史,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证据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且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 出土甲骨 B. 神话传说 C. 史书记载 D. 历史课本
2. “孝公即位之后……定了变法之令,把全国的人,都驱到‘农战’一途,于是秦国的国势,就骤然强盛起来了。”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 武王伐纣 B. 商鞅变法 C. 秦灭六国 D. 王安石变法
3.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经济中心南移已经完成 B. 丝绸之路促进物种交流
C. 北民南迁促进物种传播 D. 先进技术推动农业发展
4. 观察下图两项工程,它们的共同点是( )
都江堰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而成,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隋朝大运河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A. 推动了国家统一 B. 促进了南北交流
C 导致了农民起义 D. 体现了人民智慧
5. 内蒙古赤峰的宁城和松山辽墓中分别出土了有汉族文化特征的铜香炉和鸳鸯三彩壶。这些发现说明宋辽时期( )
A. 手工业发达 B. 民族交融频繁
C. 繁荣与开发 D. 海外贸易繁荣
6. 下图是小历同学为学校历史选修课准备的素材,这些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 四大发明影响世界 B. 古代科技辉煌灿烂
C. 书法艺术成就斐然 D. 中华文化世界领先
7. 下图漫画上的配文“英国人的无声枪弹———以鸦片杀害中国人”,为此中国人民掀起的抗争是( )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戊戌变法
8. 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 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B. 进驻东交民巷的外国军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
C. 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D.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9. 下图是1912年四川军政府铸造的银币,银币背面上方铸“中华民国元年”,中间铸刻的篆书“汉”字取代了惯例使用的代表封建帝制皇权的蟠龙图案。该银币体现了辛亥革命( )
A. 革除了旧的习俗 B. 结束了封建制度
C. 建立了中华民国 D. 传播了民主思想
10. 1929年,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来信,信中指示道:“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该指示肯定的事件是( )
A. 红军长征的胜利 B. 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C. 北伐战争的胜利 D.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1.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代表在陕西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同祭黄帝,毛泽东写的祭文中说“民族阵线,救国良方”。“救国良方”是指( )
A.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 B.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 团结抗日,保卫中华 D.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2. 1938年词作家田汉在听见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大捷后,创作了《胜利的开始》:“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歌词描写的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3. 下图所示的战役“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该战役( )
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形势图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D.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
14.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某一领域的重要变化,该领域是( )
A. 城市生活领域 B. 文化教育领域 C. 物质生活领域 D. 社会习俗领域
15. 湖南雷锋纪念馆介绍:“1955年的春天……雷锋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张入社申请书……雷锋坚定地回答:‘这些田都是党分给我的,我坚决听党的话,走合作化的道路。’”材料中雷锋参加的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 C. 三大改造 D. 包产到户
16. 下表数据变化得益于( )
单位:台/百户
家用电器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电冰箱 6.58 42.33 66.22 80.13
洗衣机 48.29 78.41 88.97 90.52
彩电 17.21 59.04 89.79 116.56
A. 改革开放 B. “一国两制” C. 科教兴国 D. 民族团结
17. 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剌子模著作《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在12世纪被译成拉丁文后,传入欧洲成为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一直沿用到17世纪。可见,古代阿拉伯( )
A. 数学成就世界领先 B. 翻译事业兴盛
C 文化成就影响深远 D. 大学教育普及
18. 13、14世纪,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富裕农民、骑士等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欧洲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源是( )
A. 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 B. 思想解放运动影响
C.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 早期殖民掠夺的推动
19. 威尼斯人在1300年左右发明了凸面玻璃镜。一个世纪之后,镜子迅速传遍整个欧洲,人们通过镜子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事件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城市兴起 C. 文艺复兴运动 D. 光荣革命
20. 据统计,英国2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1801年是150万,占人口总数的17%,1851年是630万,占人口总数的35%,1891年是1560万,占人口总数的54%。同时期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素质的提高 B. 交通工具的革新
C. 城市环境的改善 D. 工业革命的发展
21. 某同学在历史笔记本上将华盛顿、玻利瓦尔、圣马丁、章西女王分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他们都属于( )
A. 谋略得当的军事指挥 B. 革除旧制的革命领袖
C. 浴血奋战的封建王公 D. 反抗侵略的民族英雄
2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工业生产水平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比重由1913年(沙俄时期)的2.6%上升为1937年的10%。二战后,又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将人类第一位宇航员送入太空。材料体现了( )
A. 两个五年计划的成果 B. 新经济政策巩固新生政权
C. 苏联模式具有优越性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
23.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和平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生罪恶的种子。”材料描述的条约签订于( )
A. 巴黎和会 B. 雅尔塔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材料反映的是( )
A. 冷战的背景 B. 二战的结果 C. 冷战的内容 D. 二战的影响
25. 当今社会,广播电视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新闻的传播广泛而及时;手机、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的普遍使用,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云课堂”“掌上博物馆”和电子阅读的有益探索,让学习随时随地都能展开。这主要基于( )
A. 大众传媒的发展 B. 互联网的普及
C. 教育水平的提升 D. 生活质量改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 大地上有什么,除了我们平日观望的风景,还布满了人类的足迹,从古往到今天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遗迹 相关介绍
西域都护府 汉朝在轮台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理玉门关以西诸国,汉人控制了西域之后,开始往这里大量移民,西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大熔炉。……各国的使者在这条道路上来往不绝,商贸也随之发展起来。带出去的商品主要是丝绸,于是这条路就被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给汉朝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缓解了国库空虚的危机。 ——摘编自李不白《透过地理看历史》
大昭寺 拉萨大昭寺是松赞干布主持修建的一所藏传佛教寺院。主殿坐东面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寺院内有释迦牟尼殿、松赞干布殿等。寺内绘制有大型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从大昭寺远望可见布达拉宫,门前广场上矗立的唐蕃会盟碑,表达了汉藏人民世代友好、亲如一家的情谊。 ——摘自2024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赛典赤·赡思丁墓 该墓是赡思丁衣冠冢,位于昆明市民航路159号院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朝忽必烈为了改变云南长期得不到稳定的严重局面,任用赛典赤主持云南行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把行政中心从大理迁到昆明,从此云南正式成了行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摘编自马曜《云南简史》
台南孔庙 台南孔庙又称文庙,是全台最早的文庙,也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台南孔庙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台湾,成为台湾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龚书铎《图说天下中国史系列——清》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看法明确;观点正确;利用材料中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7.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陈独秀《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敬告青年》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部分爱国青年的主要活动
姓名 年龄 城市 主要活动
邓中夏 25 北京 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等行动。
王尽美 21 济南 带领山东学生联合会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励新学会,主编《励新》刊物。
毛泽东 26 长沙 改组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
周恩来 21 天津 创办《天津学生联合公报》,成立觉悟社等。
材料三
一战后,法国建立了共产党,印发大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著作,翻译多种革命报刊书籍,吸引了周恩来、邓小平等大批先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留法学生们通过阅读原著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对国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毛泽东曾指出:“在法国,许多勤工俭学的人也组织了共产党,几乎是和国内的组织同时建立起来的。” ——据冉世民、孔令国《伟大的足迹——百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掀起的运动的名称和口号。
根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并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
28. 歌声礼赞着时代,歌曲承载着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前程万丈光芒……
————摘编自1950年《歌唱祖国》歌词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摘编自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
材料三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摘编自1994年《春天的故事》歌词
材料四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摘编自2002年《天路》歌词
(1)学校要举办“歌声里的历史记忆”音乐会,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上述材料中两首歌曲,介绍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加以说明。(说明要史论结合)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红歌传唱的过程中,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9. 建筑承载历史价值,某校九年级以“建筑与时代”为主题,开展了探究学习,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识古代建筑】
埃及金字塔 雅典帕特农神庙
【任务二 探近代建筑】
法国巴士底狱 美国林肯纪念堂
【任务三 析现代建筑】
联合国总部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1)小史同学准备今年暑假外出研学,请你从任务一中为他推荐一个景点,并说明理由。
(2)请从任务二中任选一幅图片中的建筑,提取历史信息。(要求:史论结合)
(3)根据任务三的图文信息,概括当今时代的主题。并谈谈维护这一主题的具体办法。
参考答案
1-10:ABCDB BADDB
11-20:CCBDC ACACD
21-25:DCAAB
26.观点:各朝代的边疆治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论述:汉朝时期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新疆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新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大熔炉,促进了民族交融。随之兴起的商贸往来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兴盛,促进了汉朝的“大一统”。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她带去了蔬菜种子、佛经、医药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书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统一,边疆安定,民族交融,自古以来是中央政府和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凝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
27.(1)名称:新文化运动。
口号:民主、科学。
特点:以学生为先锋;活动范围广;形式多样。
(2)背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先进青年赴法的努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标志: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28.(1)我选材料一的《歌唱祖国》。反映的历史事件:新中国的成立。
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我选材料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抗美援朝。
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
29.(1)埃及金字塔。理由: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帕特农神庙。理由: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是古希腊文明的象征,也是西方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帕特农神庙以其精美的雕刻和和谐的比例著称,展现了古希腊建筑的高超技艺,对后世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2)历史信息:法国巴士底狱是法国专制统治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推动了君主专制的瓦解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推动了欧洲乃至世界民主思想的发展。
历史信息:美国林肯纪念堂是为了纪念美国总统林肯,他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对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杰出贡献。
(3)主题:和平与发展。
办法:联合国可向冲突地区派出维和部队以恢复和维持和平;世贸组织可降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减少贸易壁垒,以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