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8 07:2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生产工具的改进 B. 人工取火的出现
C. 国家形态的出现 D. 建筑技术的进步
2. 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下面典籍中的记载反映出他们的共同智慧是( )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墨子·七患》
A. 顺应自然 B. 以民为本 C. 以德治国 D. 尚贤节俭
3. 据《史记》记载,荆轲刺秦时,秦王左右的大臣依秦法均未携带武器。如图是考古出土的东汉时期荆轲刺秦画像石,画像石上秦王左右配有武器。这表明( )
A. 《史记》记载都是真实可信的 B. 考古发现一定比文献记载更可信
C. 历史事实认定需综合多种证据 D. 年代久远的历史具有不可认知性
4. 小魏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时,认真制作了读书卡片,根据两张读书卡片上的信息,可知南北朝时期的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读书卡片1: 贾思勰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从民间歌谣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证明和丰富,著成《齐民要术》。 读书卡片2: 祖冲之在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所创“割圆术”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
A. 集中于农业领域 B. 成果领先于世界 C. 继承与创新结合 D. 注重以民生为本
5. 下表为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何家村遗址中发现的钱币,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唐朝( )
唐代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珎 波斯萨珊银币 东罗马金币
A. 丝绸之路开通 B. 民族交融深化 C. 货币制度混乱 D. 对外交往活跃
6.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反映了北宋都城( )
A. 农业的发展 B. 商业的繁荣 C. 手工业的兴旺 D. 贫富差距加大
7. “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上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这些规定
A.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 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化程度
C. 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8. 自从2024年中国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外国游客扎堆涌向中国,“中国好city”成为网络热词。法国某学者在游览中国某城市的历史遗址后说:“亲眼看到英法联军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在这个享有世界性非凡美誉的地方犯下可耻罪行,作为一个法国人,我感到万分羞愧。”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割占香港岛 B. 火烧圆明园 C. 拆大沽炮台 D. 旅顺大屠杀
9. 李军同学喜欢用顺口溜方式记忆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例如,他将某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编成“割台湾、赔两亿、增四口、设工厂”的顺口溜。该不平等条约是指( )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10.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他认为变法要从根本上变革( )
A. 教育制度 B. 科举制度 C. 文化制度 D. 政治制度
11. 云南起义独立一经宣布,全省人民莫不欢欣鼓舞,各机关、学校乃至商店都贴出“拥护共和万岁”的标语,悬挂五色国旗。全省呈现一片如火如荼的反袁热潮。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武昌起义 B. 二次革命 C. 护国战争 D. 北伐战争
12. 有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中,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是( )
A. 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斗争
C. 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D.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3.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
A. 孙中山 B. 胡适 C. 陈独秀 D. 鲁迅
14. 对联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历史的见证。下面对联承载的丰富信息见证了新中国民族政策的是( )
A.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红旗漫卷进西藏,百万农奴迎曙光
C.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D. 杂居聚名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15. 新时代工匠精神包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核心内涵。下列人物发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是( )
A. 荣宗敬、张謇 B. 邱少云、黄继光
C. 焦裕禄、雷锋 D. 袁隆平、屠呦呦
16. 如表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古代文明( )
发源地 文字 建筑
北非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 长城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 腓尼基字母 帕特农神庙
A. 濒临大河、农耕为主 B. 宗教主导、相互交融
C. 文字多样、交流频繁 D. 丰富多彩、多元发展
17. 从古罗马流传下来舞蹈传统在中世纪被禁止。14、15世纪人性、个性的解放使人们可以率性而舞,被教会禁止的双人舞蹈开始盛行。舞蹈活动如此普及与频繁,以至教会不得不承认舞蹈的作用,放松对舞蹈的限制。14、15世纪欧洲舞蹈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教会放松了对人们的控制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C. 舞蹈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D. 欧洲人追求标新立异
18. 糖在欧洲曾经非常稀缺,一度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而进入17世纪后,美洲的甘蔗大量进入欧洲,糖才逐渐被添加于各种食物中,成为普通人的一种调味品。这一变化得益于( )
A. 租地农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 新航路开辟使全球的联系加强
C. 殖民掠夺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D. 启蒙运动使自由平等思想传播
19. 工厂出现于18世纪70年代前后,因工厂多建立在交通不便的乡村,人们并不乐意到工厂做工。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现代工厂制度得以最终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
A. 珍妮机的广泛应用 B.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 电动机的广泛应用 D.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20.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评价。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评价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权利法案》规定除经议会同意外,国王维持常备军违法
B 《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建国
C. 《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21. 1917年11月,列宁曾在一次会议讲话中说:“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俄国历史的新时期从此开始了。”“俄国历史的新时期”开始于( )
A. 农奴制改革成功 B. 十月革命的胜利 C. 新经济政策实施 D. 斯大林模式形成
22. 《凡尔赛条约》签订时,法国为了报普法战争之仇,使尽浑身解数打击德国,力图使这个国家最大限度地遭到削弱。德国人也把凡尔赛体系中最严厉条款变成了仇恨。这说明《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
A. 推动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B. 加深了战胜国和战败国矛盾
C. 是各战胜国妥协的产物 D. 使得国际政治局势更加恶化
23. 对以下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内容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及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 1948年,英国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强调,社会保障制度是一张安全网,“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A. 一定程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B. 体现了“以工代赈”的管理办法
C. 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 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4. 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白宫发言人正式宣布,自2025年4月11日起,美国将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145%的综合关税。中美贸易摩擦的全面升级,对中美双边贸易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表明( )
A.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B.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
C. 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 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25. “世界粮食日”、“世界人口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海洋日”等的设定,本质上反映了( )
A.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B. 资源短缺成为全球难题
C. 全球性的挑战复杂多样 D. 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 彩云之南 家乡历史。云南一中学为增进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开展了《云南简史》(马曜著)读书分享,摘抄了如下笔记,请你与他们一起分析笔记,回答问题。
笔记一:
图1 带耳带流陶器(现存于云南省博物馆) 洱海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具有华夏文化特征的鼎足。滇池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中也发现有带耳带流陶器,具有中原西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特点。
笔记二:
图2西汉形势图 图3元朝形势图(1330年)
注: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和设立键为、胖洞、越嵩、益州4郡……益州郡共辖24县,都在今云南境内,郡治设在滇池县(今晋宁)。由于益州等4郡的设立,使今云南大部分均直属中央王朝管辖。 注: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忽必烈为了改变云南长期得不到稳定的严重局面,在亲信大臣中挑选了回回人赛典赤主持云南行政……赛典赤把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的万户、千户、百户,改为路、府、州、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并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中庆(昆明)。从此,“云南”正式成了行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笔记三:明朝在云南腹地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先后迁来云南的汉族人口总数超过当时云南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汉族与当地各民族朝夕相处,进一步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使云南腹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跻于祖国内地的水平。……云南各民族互相吸收,互相依存,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拓了西南边疆,共同缔造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笔记一内容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什么特征?并根据笔记一,说明得出这一特征的历史依据。
(2)根据笔记二,指出汉朝和元朝为管辖云南地区分别采取的措施。根据笔记三,找出明朝时期促进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
(3)综合笔记二、笔记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历代王朝对云南地区治理的共同影响。
27. 红色之旅 复兴伟业。红色是信仰的颜色,是希望的颜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近期,某校开展了以“探寻红色文化之旅”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选一选
学校为本次研学活动提供了六个地点:
——整理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活动二】想一想
小史同学利用暑假完成了红色之旅的研学活动,但他并没有去以上六个地点。他把研学地点的照片分享给了大家,并利用kimi(人工智能app)为其写了一段介绍词:
这里见证了八一的枪声,硝烟中诞生英雄的荣光; 这里见证了革命的烽火,热血里铸就无畏的担当; 这里见证了历史的新篇,抗争中闪耀信仰的光芒。
(1)小历同学准备今年暑假外出研学,请你从活动一中给他推荐一个地点,并阐述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活动二中“八一的枪声”所指的历史事件,并简述“历史的新篇”的含义。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学校选择这些地点作为红色之旅研学的原因。
28. 铸造工业 强国之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工业曙光——汉阳铁厂扬帆
下表:汉阳铁厂盈利数据(部分)
时间 盈利(单位:万元)
1894﹣1895 ﹣160
1906﹣1907 ﹣270
1908 (无数据)
1909﹣1910 4
1914﹣1919 约2940(每年)
1922﹣1923 ﹣700
汉阳铁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技术自主的尝试与挫败:从盲目引进到科学改良,体现技术本土化的困难。
2.资本模式的转型:官办→官督商办→商办的演变,反映民族工业在体制夹缝中的求生策略。
3.外部依赖的代价:依赖外资导致主权丧失,凸显半殖民地工业的脆弱性。
——整理自全汉昇《汉冶萍公司史略》
材料二 建国工业起航———五计划撑船
新中国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比较高效的中央政府,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有苏联对我国的“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10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材料三 当代工业华章——新型工业翱翔
新型工业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多重战略重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财贸经济》2024年1期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汉阳铁厂的创办有关的历史事件名称,并分析其1914至1919年大幅盈利的外部原因。根据材料一,概括汉阳铁厂所折射的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五计划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近代以来工业化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29. 战争风云 世界动荡。九年级某班级进行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其中两个小组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完成。
【一小组:绘制知识卡片】
下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部分大事记)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 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7月…………七七事变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37年10月…………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英国、法国对德国宣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月……………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1943年11月…………美国、英国、中国三国政府首脑举行开罗会议 1944年6月…………美英等国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5年5月…………德国战败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小组:收集历史图片】
(1)请你将第二小组搜集到的历史图片与第一小组绘制的知识卡片中的历史事件对应起来。
图A对应绘制知识卡片中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图B对应绘制知识卡片中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图C对应绘制知识卡片中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图D对应绘制知识卡片中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知识卡片中至少三件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拟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
1-10:ABCCD BABDD
11-20:CBADD DBBBD
21-25:BBACC
26.(1)多元一体。滇池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带耳带流陶器,具有中原西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特点。
(2)设立益州等4郡;设立云南行省。明朝在云南腹地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先后迁来云南的汉族人口总数超过当时云南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汉族与当地各民族朝夕相处,进一步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使云南腹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跻于祖国内地的水平。
(3)促进了民族交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7.(1)地点及理由:中共一大会址;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事件:南昌起义;
含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3)原因:这些地点都是党的历史上重要会议召开的地方,都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8.(1)历史事件:洋务运动。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近代工业发展特点:技术方面,技术本土化困难,经历从盲目引进到科学改良的过程;资本模式上,存在官办、官督商办、商办等形式的演变,民族工业在体制夹缝中求生;对外关系上,依赖外资导致主权丧失,体现出半殖民地工业的脆弱性。
(2)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政治上,新中国建立了集中统一、高效且得到人民拥护支持、组织动员能力强的中央政府;外部方面,有苏联对“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
一五计划的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3)启示:国家独立和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近代半殖民地环境下工业发展艰难,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才得以顺利推进;技术自主创新是关键,近代工业技术本土化困难限制了发展,当代应重视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合理的经济体制和政策对工业化有重要推动作用,要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国际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助力工业化,但不能过度依赖,要保持经济主权的独立。
29.(1) ①. 九一八事变 ②. 百团大战 ③. 太平洋战争 ④. 雅尔塔会议
(2)观点: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6年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在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45年,中国战场对日寇最后反攻,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团结抗战,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