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8 07: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昆明市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
历史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考古发现表明,在祖国大地上,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等各具特色。各种文化在发展中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形成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这说明中华文明( )
A 领先世界 B. 博大精深 C. 一脉相承 D. 多元一体
2.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种学说,各家学说的政治主张都是为了追求治国平天下之道。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意在( )
A. 恢复旧有秩序 B. 提倡以法治国 C. 解决社会问题 D. 主张以德治国
3. 秦朝统一后将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分36郡,设郡守掌管全郡,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郡辖若干县,县分若干乡,乡之下有里等基层组织。这一措施最直接的作用是( )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C. 使秦朝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D. 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
4. 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是( )
A. 华佗 B. 张仲景 C. 孙思邈 D. 李时珍
5.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碑刻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下图即为其中代表,所示的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苍劲厚重、粗犷雄浑。这体现了( )
《张猛龙碑》拓片(局部)
A. 政权更迭频繁 B. 北方民族交融 C. 江南地区开发 D. 胡汉观念淡薄
6.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出现与发展体现了( )
A. 商业的繁荣 B. 技术的发展 C. 农业的进步 D. 文化的兴盛
7. 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访过榜葛剌,双方建立了友好关系。永乐时,榜葛剌的国王遣使送来长颈鹿,当时人们将其视为瑞兽麒麟。这可用于研究明朝的( )
A 民族关系 B. 政治制度 C. 对外关系 D. 边疆治理
8. 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 )
A. 救亡图存的探索 B. 民族意识的觉醒 C. 民主革命的兴起 D. 民族危机的加深
9.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推倒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通俗的新文学。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A. 提倡民主与科学 B. 抨击旧道德与旧文化
C. 宣传马克思主义 D. 提倡使用白话文
10. 1915年12月,时任云南都督府秘书厅长的由云龙记载:“昆明全体人民,不约而同,结队成群,在街上游行,高呼‘打倒卖国贼袁世凯’‘拥护共和民国’的口号。”他记载的相关史事是( )
A. 武昌起义 B. 二次革命 C. 护国战争 D. 北伐战争
11. 毛泽东在总结各地农民武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下列史事中,属于1928年~1930年探索这一“革命道路”的是( )
A. 红军长征 B. 井冈山会师 C. 西安事变 D.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2.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图史料可用于研究( )
土地所有权证(1950年11月17日)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 土地改革的成功实施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3. 1954年9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文中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 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 除港澳台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4. 2021年开通的中老铁路穿越了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民族聚居的地区,是民族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中老铁路的开通有利于民族地区的( )
A. 政治权利保障 B. 社会主义改造 C. 基层民主建设 D. 社会经济发展
15. 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洲际弹道导弹。回首过往,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的是( )
A. 航空母舰交接入列 B.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C. 青蒿素提取与运用 D. “杂交水稻”研究推广
16.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282条法规,内容包括诉讼程序、雇佣、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由此可知,该法典( )
A. 内容体系完整 B. 维护封建主阶级的利益
C. 强化法老统治 D. 体现恒河流域文明特征
17. 浏览目录索引是阅读历史书籍的重要环节。以下选项符合下图中“第三单元”标题的是( )
第三单元_____________..................31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32 第8课西欧庄园...................................38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42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47
A. 多元的亚非文明 B. 封建时代的欧洲
C. 封建时代的亚洲 D. 走向近代的欧洲
18. 据下表内容可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核心问题是( )
17~18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情况表(部分)
国家 税收矛盾表现 旧制度阻碍 资产阶级角色
英国 船舶税、吨税 君主专制 (不经议会征税) 议会下院主导抗争
美国 印花税、茶税 殖民统治 (无代表权) 商人、种植园主领导
法国 土地税、盐税 封建特权 (教士、贵族免税) 第三等级
A. 教会权力与世俗王权斗争 B. 封建特权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
C. 殖民统治与民族解放的对抗 D. 资本主义发展与旧制度的矛盾
19. “殖民者从非洲贩运大批黑人到美洲,千千万万的黑人或在长途跋涉中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在阴暗、狭窄、恶臭的船舱里死于瘟疫,或因船上的粮食淡水不足而被活活抛入大海。”材料说明( )
A. 三角贸易给美洲带来巨大灾难 B. 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与血腥
C. 英国殖民扩张成为了海上霸主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20.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富裕,工人的收入却难以糊口。至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
A. 加速资本积累 B. 增加城市人口 C. 激化阶级矛盾 D. 提升生产效率
21. 有人认为:“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科学理论,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该理论是( )
A.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D. 牛顿的经典力学
22.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B.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 使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
23. 为应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修建水坝、水电站,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材料体现的罗斯福新政内容是( )
A. 推行“以工代赈” B. 调整农业政策
C. 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D. 整顿金融体系
24.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军对位于夏威夷群岛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进行狂轰滥炸,毫无防备的美军损失惨重。次日,美、英对日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 )
A. 达到最大规模 B. 全面爆发 C. 扭转战争形势 D.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5. 下图整理的史事反映出( )
A. 欧洲经济引领世界发展 B. 欧洲优势地位的动摇
C. 欧洲国家间的矛盾消除 D. 欧洲走向联合的历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 一部都城史即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明史。同学们开展了“探寻中国古代都城”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要求。
活动一:探寻遗址
二里头遗址示意图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发掘和研究,考古工作者初步证实二里头都邑形制呈网格化布局。宫殿区位于都邑中心,重要遗存拱卫在宫殿区周围,显示出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说明当时有成熟的统治制度和模式。这是进入王朝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 ——义务教育《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
活动二:阅读地图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明清北京城平面图
——统编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写出二里头遗址所属的朝代。根据活动一,指出此遗址发掘的意义。
(2)根据活动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城和明清北京城布局的共同点。
(3)通过以上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都城的认识。
27. 2025年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保中 周保中,原名奚李元,白族,1902年生于云南大理。1931年9月,周保中从苏联学成归国。当时中共中央、满洲省委为日本侵略中国发出通电,呼吁东北人民行动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同时派人到各地发动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周保中于1931年12月被党中央派到东北工作,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从此,周保中和东北抗战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李蓉《周保中与东北抗日战争》
材料二
滇军将士缴获的日军坦克 1938年4月中旬,日军大举增兵鲁南,准备攻略徐州。当时守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调60军增援。4月22日拂晓,国民革命军第60军(亦称滇军60军)183师541旅1081团尹国华营在陈瓦房遭遇撤退于此的板垣师团残部600多人,两军随即展开了拼杀。日军为逃出包围圈拼死反扑,全营将士在后无援兵的情况下,予敌痛击,终因兵力悬殊,日军炮火猛烈,全营500余人几乎全部战死,仅一人生还。 ——据陈祖英、徐继平《滇军出征》
材料三
修筑滇缅公路的云南妇女 滇缅公路全长959公里,1935年初步修筑了路基,1937年12月筑路全面开工,筑路民工每天出工多达20万人,有汉、回、彝、傣等10多个民族参与筑路。1938年8月滇缅公路全部完成提前通车。这条公路是当时唯一的国际交通线,美国援助的军用物资均从此道运往昆明,一度作为“中国抗战唯一的输血管”,在军事上起了很大作用。 ——据赵惠昆《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的独特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保中被派到东北工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云南人民对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认识。
28.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1979年《人民日报》报导内容摘要(部分)
报导时间 主要内容
1978年12月 破除平均主义思想的束缚 促进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强调尊重生产队自主权
1979年1月 对中央农业政策的报导 对农业生产责任制引发农村积极性变化的报导 对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批评
材料二
1981年~2019年深圳出口金额及占GDP比例 2012年~2018年深圳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及占工业增加值比例
材料三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推行的制度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1年以来深圳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29. 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围绕“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分组开展专题研究,并依据各自研究角度搜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组别 研究内容 研究角度
第一组 图1拉丁美洲: 图2亚洲: 图3非洲:扎格鲁尔 领导人物
第二组 斗争方式
第三组 图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 图5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 斗争历程
——据统编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整理
(1)请你参与第一组活动,为图1和图2分别补充一位领导人物。
(2)在第一、二、三组中任选一组,参照示例,撰写一份简要的研究报告。(要求:标明研究角度;简要说明研究内容,结合材料信息,选取两个及以上的史实,史论结合;结论正确: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
研究角度:斗争背景
研究内容:从16世纪,西方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了巨额财富,给拉丁美洲带来了沉重的压迫和深重的灾难,造成了拉丁美洲长期的贫穷与落后。18世纪末,英国殖民者开始向中国输送鸦片,造成中国白银外流,并在1840年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研究结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受到殖民者的侵略与压迫,是近代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长期落后的根源。
(3)除上述各小组及示例的研究角度之外,再为他们提供一个研究角度。
参考答案
1-10:DCABB ACDDC
11-20:BCADB ABDBC
21-25:BCAAD
26.(1)朝代:夏朝。
意义:反映了夏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反映了夏朝存在成熟的统治制度和模式;能够了解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2)共同点:规模宏大,功能分置,井然有序;中轴对称,设计合理;布局均衡,完整和谐;突显皇权至上等。
(3)认识:中国古代都城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具有多重功能;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呈现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与巩固的历程;中国古代都城的设计和建造承袭前人智慧,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连续性;中国古代都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参观历史遗址、古代建筑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等。
27.(1)原因: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派遣党员和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斗争。
(2)贡献:滇军出征,投身到抗战前线,抵御日本侵略;各族人民修筑滇缅公路并维护其畅通,保障抗战军需物资的供应;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支援滇西三大战役,打击了日军侵略等。
(3)认识: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云南人民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8.(1)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激发农民劳动热情,提高农民收入;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为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原因: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逐步完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重视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3)作用: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提高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完整,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改革开放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
29.(1)补充:图1拉丁美洲:玻利瓦尔、圣马丁、卡德纳斯、卡斯特罗等;图2亚洲:章西女王、甘地、孙中山、毛泽东等。
(2)示例一
研究角度:领导人物
研究内容: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取得胜利,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为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作出杰出贡献。因此,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研究结论:以玻利瓦尔、圣马丁、甘地等为代表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他们带领各国人民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统治,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
示例二
研究角度:斗争方式
研究内容: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后来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通过和平示威与武装起义反复斗争的方式,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通过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的斗争方式,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研究结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因国情差异、斗争方式不同,导致斗争结果、影响不同。因此,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要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斗争方式。
示例三
研究角度:斗争历程
研究内容: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等地的独立运动。他们带领拉丁美洲人民,为争取拉丁美洲的独立而斗争。20世纪五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非洲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推翻了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
研究结论: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充满艰巨性、曲折性,冲击了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3)研究角度:斗争形势;斗争性质;斗争影响;斗争经验;斗争结果等。(答出一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