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4.2旅游环境保护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4.2旅游环境保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9-07 13:12:37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2.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知道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或对策,能够结合案例,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3.通过案例,角色扮演的形式,体会旅游环境保护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了解公民在旅游环境保护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培养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奉献精神,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习策略】 案例分析法
【课前调研】
经过前面旅游环境问题的学习,我们深刻感觉到旅游环境保护势在必行。那么你觉得你可以具体做哪些事情?在今后旅游过程中,你会怎么去保护旅游环境?对游客不文明行为或景区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你会怎么做?
【课堂活动】
探究活动1:自主阅读,了解亟待重视的旅游环境保护
探究活动2: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案例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日本富士山景观图”。日本曾组织了一次“富士山清洁站”活动,成千上万的人来到富士山,清理游人扔下的垃圾,保证了这一景区不因游人过多而被污染。
材料二 近年来,日本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一日制”特别旅游团,团员只需在风景区做一个多小时的垃圾收集工作,便能享受一次温泉浴,并在附近酒店免费吃一顿午餐。
(1)日本推出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联系我国各旅游景点的情况,谈谈是否也有必要开展这类活动?
(3)为避免旅游环境继续恶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案例2:桂林—“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材料一 图2为“污染的漓江”
材料二
材料三 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除了切实保护桂林山水风景资源外,还要建立适应旅游业发展的经济体系,这就迫切要求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这里说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要涉及很大的范围,当然其中也包括旅游系统(指旅游局)的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漓江出现的环境问题,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角色模拟:如果你是……,你该怎么做?
探究活动3: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案例: “生态旅游”伤扎龙,丹顶鹤故乡在哭泣
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一首催人泪下的歌曲《丹顶鹤的故事》曾打动过无数人。然而黑龙江省扎龙湿地──这片丹顶鹤的“故乡”,却真的在哭泣。
原始湿地核心区伤痕累累:柏油公路修进了沼泽中的孤岛,水的自然漫溢被隔断,公路的另一边干涸成了土地;已经冰冻的水面上还有原住居民们下放的“断子绝孙网”,以捕捞蚂蚱大小的鱼类;居民们不顾寒冷在苇塘中用收割机收割又细又矮的芦苇,将它们打捆运出卖钱。“湿地人家”“鹤鸣春酒店”等度假村已粗具规模,狭窄的河道上修起了亭子、码头和大鸟笼。
人类活动急剧改变了原始湿地的生态环境:过度捕捞使鱼类资源锐减,常年割苇使水草面积萎缩,湿地被开垦为耕地,再因其盐碱化产量过低而弃耕再开垦……据统计,截至目前,核心区内以碱斑地和弃耕地为代表的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万多亩。
人鹤争地谁去谁留: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长友说,原住居民需要生存,湿地也得保住,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原住人搬出核心区,这样既能改善村民的生活,也能保住这块生态价值巨大的原始湿地
对此,你觉得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何去何从,如何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典型例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和“人间仙境”。
材料二:2000年以来,九寨沟游客量每年都超过100万人次,并且数量逐年递增。“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客栈、宾馆林立,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的倾向。
(1)请你对九寨沟国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质量作出简要评价。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九寨沟旅游的现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设想。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发表见解(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等方面分析)。
【知识构建】
【拓展阅读】扬州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资源的总体要求
将扬州市建设成为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活跃、旅游环境优美、服务优质、具有国际水准的、国际国内旅游者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达到以下要求: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2、满足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3、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维护旅游地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5、保证已有旅游资源持续的利用价值。
(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社会、经济资源开发较早且覆盖面近百分之百,可供进一步开发的后备资源匮乏,造成全市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再生、优化、增殖的余地比较小,生态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作保障,发展旅游业必须优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旅游规划与生态环境规划要协调、配套。
具体环境规划目标如下:
1、水环境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以水域面积辽阔而著称。共有大小河流和人工河道百余条,湖泊数个,分属长江、淮河等水系,又有京杭运河自北而南贯穿其间,相互连通,构成完整的水道系统。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扬州市旅游的发展,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是促进扬州市旅游发展的关键。
(1)长江
长江是扬州经济发展的命脉,在交通运输、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众多风景名胜和旅游城镇,系因江而立、因江而兴。长江沿线地区,特别是重点城镇要建设污水处理厂;要合理安排沿江工业布局,控制排污总量;禁止未经处理达标的污水和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或固体废弃物排入长江及其支流;同时,依法严格控制船舶排污。
(2)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从南至北贯穿全市,流经宝应、高邮、江都、邗江等县(市)区,而且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起始线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配合“南水北调”,扬州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进运河水质状况,包括工农业结构调整,淘汰污染严重、工艺落后、浪费严重的生产设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养殖,实施清污分流和必要的生态工程。
2、大气环境
城市和旅游区(点)的空气质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尤其在商务旅游、各种专项旅游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合理布局、搬迁重点区域的污染企业,继续抓好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保护农村环境空气质量。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加城乡绿化面积,加强施工场地管理,减少扬尘。
3、声环境
全面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结合城市道路和全市交通工程建设,合理安排交通干线走向,避免干线穿越城区和旅游景点。整顿交通秩序,严格控制高噪声车辆进城和机动车鸣笛。调整公路的敏感地段应建设声屏障或其他工程措施。继续加强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管理,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4、固体废物
对固体废弃物要贯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治理。工业企业要执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对生活垃圾要积极推进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的机制,加快建设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场所。
四、实现旅游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增加投入,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使扬州天蓝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文明发展的道路,这是确保扬州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整体、协调、美观、生态的要求,大力改善重点旅游区(点)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搬迁、改造和治理旅游区周围的建筑和污染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市的旅游硬环境基本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三)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文化大市建设、新一轮的城镇建设和生态市建设,根据各地的自然、人文特色,保护、挖掘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例如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退田还湖、还林及植树造林等具体生态工程的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一些观光工业、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旅游资源。
(四)开发建设重点旅游地区和旅游资源的,都要严格实行综合决策,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避免发生破坏性、掠夺性的开发和“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以及旅游地区的环境与旅游产品不相协调等现象的发生。
(五)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融资机制和法律体系。
1、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旅游部门统一规划、各部门协力配合、社会共同参与、企业具体实施”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引导、鼓励集体、个人、内资、外资都可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实行在政府规划的指导下,对具体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实行市场化运行的经营机制。
2、切实把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的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各行各业、各级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以及省根据实地情况制订的各类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旅游业管理法律法规。
(六)大力提高市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意识,使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和珍惜人类文化历史遗产、保护人类文化历史遗产、创造新的文化艺术精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一是积极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教育;二是运用经济手段,使资源价格能够正确反映其价值;引导和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避免危害环境、无效率和浪费的消费模式。
当前,扬州旅游环境已经得到相应的整治和完善,但其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统一,还需要全体扬州人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构想任重而道远。
第四单元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2.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知道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或对策,能够结合案例,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3.通过案例,角色扮演的形式,体会旅游环境保护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了解公民在旅游环境保护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培养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奉献精神,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运用案例、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形式,知道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或对策
【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问题:经过前面旅游环境问题的学习,我们深刻感觉到旅游环境保护势在必行。那么你觉得你可以具体做哪些事情?在今后旅游过程中,你会怎么去保护旅游环境?对游客不文明行为或景区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你会怎么做?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相关调研
问题:在旅游环境保护中,你觉得你可以具体做哪些事情?在今后旅游过程中,你会怎么去保护旅游环境?对游客不文明行为或景区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你会怎么做?人们应该怎样保护旅游环境,确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交流回答。
让学生有意识运用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分析。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亟待重视的旅游环境保护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旅游 开发,规划先行
①展示一组体现旅游环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再次感受旅游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②投影展示问题: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谈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③投影展示问题2:为保护旅游环境,确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你觉得你可以做哪些事情?仅凭你个人行为,你觉得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吗。
①学生自主回答。
②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案例材料和图片,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个人的行为不能根本解决旅游环境问题,为后面内容的学习,角色扮演做好铺垫。
[内容解析]
①旅游环境问题表现有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文物古迹遭破坏、扰乱社会秩序等。
②个人旅游时,遵守景区各项规定和注意事项。避免在景区留下任何污染物,如:“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要带走”。做生态旅游者、环保志愿者等。依靠个人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旅游环保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协作完成。
探究活动2: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①展示相关案例:学生分组探究解决的对策。
②全班分为4-6个小组,投影展示案例;而小组内部,组员有分工:进行角色模拟—政府官员、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旅游研究和教育专家、立法机关人员、旅游者等。
③组织各小组进行出谋划策,最终评选:先进环保小组,环保明日之星等。
①学生分组讨论,并根据模拟的角色汇报交流的成果。
②讨论并评选先进环保小组,环保明日之星等。
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可为下部分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案例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日本富士山景观图”。日本曾组织了一次“富士山清洁站”活动,成千上万的人来到富士山,清理游人扔下的垃圾,保证了这一景区不因游人过多而被污染。
材料二 近年来,日本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一日制”特别旅游团,团员只需在风景区做一个多小时的垃圾收集工作,便能享受一次温泉浴,并在附近酒店免费吃一顿午餐。
(1)日本推出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联系我国各旅游景点的情况,谈谈是否也有必要开展这类活动?
(3)为避免旅游环境继续恶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内容解析](1)①清除垃圾,清洁旅游环境;②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质;③起到宣传作用,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2)在我国,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与人们环境意识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许多风景区,旅游者随意乱扔垃圾或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相当普遍,景区的“白色污染”和水污染十分严重,景区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因此,开展一些保护风景区的公益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3)①制定规则和法规,加强管理;
②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③建立严密的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
④设定科学合理的旅游风景区的游客承载量等。
案例2:桂林—“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材料一 图2为“污染的漓江”
材料二
材料三 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除了切实保护桂林山水风景资源外,还要建立适应旅游业发展的经济体系,这就迫切要求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这里说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要涉及很大的范围,当然其中也包括旅游系统(指旅游局)的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漓江出现的环境问题,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角色模拟:如果你是……,你该怎么做?
[内容解析]解决的对策:加强漓江上游水源林保护和沿江绿化,加强蓄水能力;加强漓江环境保护和监管,综合治理水质污染;提高水资源管理市场化程度,开展节水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漓江水利工程,改善漓江的生态环境、通航条件和旅游景观;提高江边居民素质,普及环保意识,处罚滥排乱弃等
宏观层面: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等。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及实施主体见下表:
旅游环境保护策略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法律法规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立法机关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
工程建设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
政府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旅游研究专家、政府
禁止实施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旅游项目评价
评定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
旅游研究者
旅游环保教育
倡导绿色旅游
政府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专家
生态旅游
约束个人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
旅游者
角色模拟交流成果如下表:
旅游环境问题
旅游环
保策略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损害文物古迹
法律
法规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立法机关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
破坏生态系统
旅游环保教育
倡导绿色旅游
政府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专家
扰乱社会秩序
环境评价与环保规划
评定旅游环境容量;
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
影响
开发商、经营者、旅游研究者
制定景区规划和发展规划
政府、开发商
污染自然环境
工程建设、生态建设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
政府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旅游研究专
家和政府
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旅游开发商
和经营者
环境整治,污染防治
经营者
科技
保障
清洁技术
研究者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多方面技术和手段
经营者
探究活动3: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①展示相关案例:“生态旅游”伤扎龙,丹顶鹤故乡在哭泣
②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②学生质疑、评价。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如何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增强作为文明游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案例: “生态旅游”伤扎龙,丹顶鹤故乡在哭泣
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一首催人泪下的歌曲《丹顶鹤的故事》曾打动过无数人。然而黑龙江省扎龙湿地──这片丹顶鹤的“故乡”,却真的在哭泣。
原始湿地核心区伤痕累累:柏油公路修进了沼泽中的孤岛,水的自然漫溢被隔断,公路的另一边干涸成了土地;已经冰冻的水面上还有原住居民们下放的“断子绝孙网”,以捕捞蚂蚱大小的鱼类;居民们不顾寒冷在苇塘中用收割机收割又细又矮的芦苇,将它们打捆运出卖钱。“湿地人家”“鹤鸣春酒店”等度假村已粗具规模,狭窄的河道上修起了亭子、码头和大鸟笼。
人类活动急剧改变了原始湿地的生态环境:过度捕捞使鱼类资源锐减,常年割苇使水草面积萎缩,湿地被开垦为耕地,再因其盐碱化产量过低而弃耕再开垦……据统计,截至目前,核心区内以碱斑地和弃耕地为代表的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万多亩。
人鹤争地谁去谁留: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长友说,原住居民需要生存,湿地也得保住,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原住人搬出核心区,这样既能改善村民的生活,也能保住这块生态价值巨大的原始湿地
对此,你觉得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何去何从,如何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解析]生态旅游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活动,它体现在使游人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区域,同时不对其生态系统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与损害。
对策: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等);控制游客数量,将旅游活动规模控制在旅游环境容量之内;提高管理水平;工程等建设防止破坏生态环境;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倡导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等
【典型例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1年九寨沟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截止5月31日,景区接待游客600 038人次,比去年同比增长58%,旅游接待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和“人间仙境”。
材料二:2000年以来,九寨沟游客量每年都超过100万人次,并且数量逐年递增。“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客栈、宾馆林立,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的倾向。
(1)请你对九寨沟国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质量作出简要评价。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九寨沟旅游的现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设想。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发表见解(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等方面分析)。
解题指导:本题以九寨沟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对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第二,深刻了解材料反映的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见解。
答案:(1)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风情,等级高,特色鲜明,观赏性与吸引性突出;与周围其他景点距离近,集群效应与地域组合功能好。
(2)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
(3)搞好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规划,把旅游活动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预约旅游”“沟内游,沟外住”;实施景区景点封闭轮休制度;在景区内大规模拆除经营性房屋等
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
总结
①设问: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②总结: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
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教学反思】略
新授课
4.2旅游环境保护(第一课时)
单项选择题
2014年2月27日,网友在新浪微博发布一组照片,称电视剧《二炮手》剧组为“无良剧组”,“拍电视剧严重污染一塔寺周围环境卫生”,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据此完成1—2题。
1.《二炮手》剧组严重污染一塔寺周围环境卫生是
A.大气污染加重
B.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
C.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D.文物古迹遭到损毁
2.针对这种情况,在保护旅游环境问题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B.搞好环境评价,制订环保规划
C.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环保效果
D.尊重和支持历史或宗教物品
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人,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据此完成3—5题。
3.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不包括
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海岸受损害
4.有关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的旅游环境容量不能突破2亿人
B.每年的旅游合理容量是2亿人
C.每年的旅游极限容量是2亿人
D.随着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
5.为减轻环地中海地区旅游环境容量过大造成的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大力建设旅游新设施,以吸纳更多的游客
B.提高飞机票、火车票等的价格,以限制旅游人数
C.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已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
D.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游人入内

二、综合题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1月12日,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列入世界遗产预
备名录,并被纳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提名范围。此次申报的蜀道核心区域共有3700多平方公里,其中2000多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境内。
材料二:蜀道景观照(图1)及分布图(图2)
  
(1) 按旅游资源类分,蜀道属于________。
(2) 分析蜀道发展旅游的价值优势。
(3) 指出广元市发展旅游业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 C
6.(1) 人文旅游资源
(2) 历史文化典故众多,历史文化价值高;山高路险、景色优美,具有非凡的美学价值;动植物资源丰富,科学价值高;发展旅游潜力大,经济价值高
(3) 安全问题:修缮维护栈道,限制游客人数,加强旅游管理;接待问题:完善基础设施,拓展交通运输,提高服务质量;环境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旅游环保意识
课件10张PPT。新授课 选修3 第四单元 4.2旅游环境保护现场调研目前,我们深刻感觉到旅游环境保护势在必行。那么你觉得你可以具体做哪些事情?在今后旅游过程中,你会怎么去保护旅游环境?对游客不文明行为或景区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你会怎么做?学习目标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知道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或对策,能够结合案例,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通过案例,角色扮演的形式,体会旅游环境保护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了解公民在旅游环境保护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培养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奉献精神,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一、亟待重视的旅游环境保护活动1:自主阅读,了解亟待重视的旅游环境保护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活动2:材料一 图1为“日本富士山景观图”。日本曾组织了一次“富士山清洁站”活动,成千上万的人来到富士山,清理游人扔下的垃圾,保证了这一景区不因游人过多而被污染。
材料二 近年来,日本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一日制”特别旅游团,团员只需在风景区做一个多小时的垃圾收集工作,便能享受一次温泉浴,并在附近酒店免费吃一顿午餐。二、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活动2:桂林—“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三、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活动3:“生态旅游”伤扎龙,丹顶鹤故乡在哭泣 【典型例题】 2000年以来,九寨沟游客量每年都超过100万人次,并且数量逐年递增。“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客栈、宾馆林立,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的倾向。 (1)请你对九寨沟国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质量作出简要评价。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九寨沟旅游的现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设想。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发表见解(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等方面分析)。课堂评估活动:绘制概念图反思:收获与疑问……10重点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