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歌谣中的汉字”
01.单元目标与内容分析:
(一)核心素养定位:
语言运用:通过朗读、背诵、仿编歌谣等活动,积累与树木、动物、农事等相关的词语,学习用量词、拟人句等生动表达。
思维能力:借助图片、归类识字等方法,观察并发现汉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升识字与联想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歌谣的音韵美与画面美,尝试用绘画、表演等形式表现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文化自信: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农事文化,培养对劳动与自然的尊重之情。
(二)教材内容整合:
1.文本分析:
《场景歌》:通过四个场景中数量词的运用,积累“一艘军舰”“一行垂柳”等。
《树之歌》:介绍11种树木,积累“梧桐树叶像手掌”等生动语句。
《拍手歌》:以拍手游戏形式介绍动物,积累“孔雀锦鸡是伙伴”等句式。
《田家四季歌》:展现四季农事,积累“采了蚕桑又插秧”“稻上场”等农事词汇。
《语文园地二》:学习部首查字法,积累与树木、农事相关的词语和楹联。
2.跨学科链接:
美术:绘制“我的树木朋友”“四季农事图”。
音乐:为《拍手歌》配节奏,表演诵唱。
科学:观察校园树木,了解植物生长特点。
(三)学情诊断:
已有基础:学生已初步掌握常用识字方法,能朗读简单儿歌。
认知难点:对“一孔石桥”“一方鱼塘”等量词搭配缺乏生活经验;对形声字规律运用不熟练。
兴趣点:对游戏化诵读、动手操作(如查字典、画一画)兴趣浓厚。
02.单元主题与情境设计:
(一)大主题提炼:“歌谣中的汉字”。
1.通过诵读歌谣,感受汉字的音韵美与形象美。
2.在语境中识字,发现形声字规律,提升自主识字能力。
3.在生活与自然中迁移运用量词、拟人等表达方式。
(二)真实情境创设:
任务型情境:成立“汉字探秘团”,收集汉字秘密,制作《汉字发现手册》。
项目化情境:举办“歌谣游园会”,展示识字成果。
03.单元导图:
04.任务群活动设计:
任务层级 任务内容 活动示例
青铜任务 识字探秘员 诵读歌谣, 归类识字 1.“汉字树”制作:为木字旁的字找朋友。 2.“量词配对游戏”:为场景图中的事物贴 上合适的量词卡。 3.“动物名片馆”:为鸟类汉字制作部首名 片。
黄金任务 查字小能手 学习部首查字法 1.“字典闯关赛”:用部首查字法查“忠、饥、假”等字,记录页码与读音。 2.“生字抓捕队”:在《十二月花名歌》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用字典查证。
钻石任务 歌谣创作家 仿编歌谣, 展示成果 1.“四季农事仿编”:仿照《田家四季歌》句式,创编“校园四季歌”。 2.“游园会布展”:展示识字手册、仿编歌谣、绘画作品,互评“汉字小博士”。
05.具体教学设计:
第1课时:单元开启课——汉字藏在歌谣里
【核心目标】
1.初步感知本单元四首歌谣的韵律与内容,激发识字兴趣。
2.明确本单元“诵读—发现—运用”的学习路径。
【重点环节设计】
1.听读导入——猜猜歌谣里的秘密。
教师活动:播放《拍手歌》音频,提问:“你听到了哪些动物?用什么词形容它们?”
学生活动:边听边记录动物名称,尝试说出“孔雀、锦鸡”等词。
2.任务发布——加入汉字探秘团。
教师活动:出示“探秘手册”封面,宣布任务:“我们要收集歌谣中的汉字秘密,制作一本《汉字发现手册》!”
学生活动:浏览单元目录,用贴纸标记最感兴趣的歌谣。
3.初读感知——汉字归类小游戏。
教师活动:出示“木字旁汉字树”,范读《树之歌》第一句,引导学生圈出“杨、榕、桐”。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在课文中圈出木字旁的字,贴到“汉字树”上。
第2-8课时:青铜任务——歌谣中的汉字探秘
课时2:《场景歌》·量词魔法屋
【核心目标】
1.认识“帆、港”等6个生字,会写“块、群、队、领”。
2.在场景图中匹配事物与量词,积累“一方鱼塘”等搭配。
【重点环节设计】
1.量词口袋摸一摸。
教师活动:出示魔法口袋,内装字卡,示范摸出“帆”字:“我摸到‘一条帆船’!”
学生活动:闭眼摸字卡,用“一()+事物”造句(如摸到“行”:“一行大雁”)
2.场景拼图对对碰。
教师活动:分发四幅场景碎片(海边、田园、公园、活动),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活动:小组拼图后,用磁性字卡贴量词(如田园图贴“一方鱼塘、一块稻田”)
3.写字小擂台。
教师活动:范写“块、群”(强调左右部件占比,关注笔画的穿插。横画较多,左右部件要错落安排,横画分布均匀。)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磁贴板书写,同桌互评。
课时3:《树之歌》·木字旁家族会
【核心目标】:
1.认识“梧、桐”等8个木字旁字,发现形声规律。
2.会写“杨、杉”,理解“像手掌、披绿装”的字形联想。
【重点环节设计】
1.树叶字卡找亲戚。
教师活动:下发树叶形字卡(梧、桐、枫、松),提问:“谁和‘木’有关?
右边部分提示什么?”
学生活动:将字卡贴大树图,发现“枫=木+风(读音),梧桐都有木(意思)”。
2.关联《十二月花名歌》。
教师活动:出示“三月桃花红”句,圈“桃”字:“木字旁新成员是谁?”
学生活动:对比“桃”与“桐”,制作汉字花环(木字旁字写花瓣,拼音写花蕊)。
3.写字变变变。
教师活动:动画演示“杨→木+扬(去扌)”、“桂→木+圭(左右等高)”。
学生活动:先仔细观察,在认真练写。
课时4:《拍手歌》·动物汉字大揭秘
【核心目标】
1.认识“雀、鹰”等鸟字旁字,理解“隹”部表义。
2.会写“界、丛”,创编动物拍手句。
【重点环节设计】
1.翅膀字卡飞飞飞。
教师活动:佩戴翅膀头饰扮演“鸟字旁”,举“雀、雁、鹰”字卡:“我们都有什么?”
学生活动:戴隹、鸟部头饰分组,接龙说鸟名(隹组:雀、雁;鸟组:鸡、鸭)
2.动物快闪剧场。
教师活动:播放动物叫声,出示空白对话框:“_____唱不休?”
学生活动:填“黄鹂百灵”,表演动物动作并拍手读“你拍七,我拍七,竹林_____在嬉戏(填熊猫)”
课时5:《田家四季歌》·农事汉字小农夫
【核心目标】
1.认识“季、蝴、蝶”等10个生字,会写“季、农”等6个字。
2.发现农事活动相关汉字的构字规律,初步了解四季农事特点。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劳动与丰收的喜悦。
【重点环节设计】
1.四季农事发现站。
教师活动:出示四季农事图(春耕、夏忙、秋收、冬藏),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活动。
学生活动:用“我在__季看到____”句式说话,圈出图中对应的生字卡片。
2.农事汉字分类场。
教师活动:
展示三类字卡:①农事动作(采、养、插、归)②农作物(麦、桑、谷、棉)③心情词(忙、勤、喜)
重点指导“蝴—蝶”(虫字旁表义)、“禾+子=季,月+巴=肥,口+虫=虽,立+十=辛,艹+古=苦”
学生活动:
将字卡贴到对应农事场景中。
做动作猜字(如做“采”的动作,找出“采桑叶”字卡)。
3.书写小农场。
教师活动:范写关键字:“季”(上紧下松,“禾”捺变点)、“农”(斜钩舒展)、“事”(各部分要写得紧凑,第一横最长,中间“口”稍窄略扁)
学生活动:
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课时6:单元联动课·汉字游乐园
【核心目标】
1.巩固本单元形声字规律。
2.跨课整合量词、动物、农事词汇。
【重点环节设计】
1.汉字旋转木马。
教师活动:转盘设置三区(树木、动物、农具),指针指“木”区:“说出5个木字旁字!”
学生活动:小组接力写,写出最多组奖励。
2.四季词箱投递。
教师活动:置春夏秋冬四纸箱,出示词卡“一方稻田、枫叶红”。
学生活动:判断所属季节投箱,并补充词(如冬箱投“制棉衣”)。
课时7:写字专题课·小小书法家
【核心目标】
1.系统指导本单元10个生字书写。
2.发现左右结构字穿插规律。
【重点环节设计】
1.结构放大镜(15分钟)。
教师活动:用彩色框标字例“队”(左“阝”右“人”,红框显右撇穿插左下)。
学生活动:描红“彩、桂”,用绿笔标穿插笔画。
2.错误字医院。
教师活动:展示典型错字如“园”(元超出框)、“季”(横不平)。
学生活动:当“小医生”用橡皮修正,改写正确后画笑脸。
课时8:复习闯关课·汉字宝藏图
【核心目标】
1.通过游戏复现本单元60个生字。
2.在语境中运用量词、形声字。
【重点环节设计】
1.字词藏宝洞。
教师活动:教室设4个“”宝藏点”(场景岛、森林谷、动物山、农田庄),各藏字卡袋。
学生活动:小组寻宝,按指令找字(如森林谷找“带木字旁的字”)
2.儿歌创编营。
教师活动:提供支架“春季里,____飞,____蝴蝶追”
学生活动:填所学词,配图制成书签。
第9课时:黄金任务——查字典小侦探
【核心目标】
1.掌握部首查字法四步骤,能独立查找“恨、假”等5个生字。
2.在《十二月花名歌》中实践查字典,培养自主识字习惯。
【重点环节设计】
1.侦探入门:破解“狐”字密码。
教师活动:
播放《狐狸和葡萄》动画片段,出示句子“狐狸说葡萄酸”,圈出“狐”字提问:“不认识它怎么办?”
示范四步骤:①定部首“犭”(3画)→②查目录找页码→③数剩余笔画(5画)→④翻正文得读音(hú)。
学生活动:跟着老师同步操作字典,在“部首目录”页贴荧光贴做标记。
2.破案行动:生字追踪令。
教师活动:发布“案件袋”(含6张字卡:诚、饥、漠、恨、假、富),提示难点:“饥”部首是“饣”非“几”。
学生活动:a.小组合作查3个字,填写“破案记录表”。
字 部首 除部首几画 页码 读音
诚 讠 6
恨
假
漠
富
饥
3.终极任务:花名歌谜案。
教师活动:出示《十二月花名歌》节选,设悬疑:“正月梅花供案头,腊月寒梅斗冰霜——‘腊’和‘供’怎么读?”
学生活动:用部首法查字验证,将拼音标注在诗歌旁,朗读解密后的全文。
第10课时:钻石任务——歌谣游园会
【核心目标】
1.整合本单元识字成果,通过多元形式展示学习收获。
2.在真实语境中运用量词、形声字等知识,创编简易歌谣。
【重点环节设计】
1.游园准备:我的展台我做主。
教师活动:
布置三大展区:
量词超市(场景类:挂《场景歌》配图手抄报)
汉字家族树(形声字类:贴《树之歌》木字旁字卡)
四季农事转盘(农事类:转盘写“采桑、插秧”等词)
分发材料:空白书签、彩笔、贴纸。
学生活动:选择展区完成作品。
量词组:在校园照片贴量词标签。
汉字组:用树叶纸写形声字。
农事组:画农具并标注汉字。
2.游园闯关:趣味任务卡。
教师活动:发布任务卡。
量词区:“用三个量词描述教室”。
汉字区:“找到带‘鸟字旁’的字,学它叫声”。
农事区:“转盘指‘打谷’,做动作并说《数九歌》相关句”。
学生活动:小组持任务卡游园,完成一关可得贴纸。
3.歌谣发布台:我是小诗人。
教师活动:
搭建“星光舞台”,播放《拍手歌》背景乐。
提供创编支架:“______里,______,______笑盈盈。”
学生活动:
携自制书签登台朗诵原创句。
b.观众用贴纸投票(贴选手书签上),选出“最佳汉字小诗人”。
06.评价体系:
维度 评价工具与策略
识字积累 《汉字发现手册》星级评定:每课积累5个生字得1星
查字能力 字典闯关积分卡:正确查一字得1分
表达运用 游园会作品互评:内容准确★、表达生动★
07.教学资源与拓展:
(一)课内资源重组:
1.整合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与《树之歌》,归类木字旁汉字。
2.关联《田家四季歌》与《数九歌》,理解农事与季节关系。
(二)课外拓展精选:
1.绘本:《汉字是画出来的》——了解汉字象形起源。
2.视频:《中华节气歌》——感受农事与自然韵律。
3.实践:校园树木挂牌活动——为树木制作汉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