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重点练二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推断
题组一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下列化学用语一定代表O2-的是( )
A.168X2- B.[︰︰]2-
C.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区均为金属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
C.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所有金属元素都分布在d区和ds区
3.下列四种粒子中,半径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基态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②基态Y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3s23p5
③基态Z2-的轨道表示式:
④基态W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其电子式为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题组二 原子结构与性质
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D.F、Cl、Br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小
5.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点击化学试剂FSO2N3,下列有关F、S、O、N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负性:F>N>O>S
B.第一电离能:F>O>N>S
C.最高正价:F>O=S>N
D.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N>O=S>F
6.Al、P、S、Cl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Al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
B.元素P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PH3
C.第一电离能:I1(Al)<I1(P)<I1(S)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3PO4<H2SO4<HClO4
7.下表为第三周期元素X和Y的各级电离能数据,单位是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电离能 I1 I2 I3 I4 I5
X元素 738 1 451 7 733 10 540 13 630
Y元素 578 1 817 2 745 11 575 14 830
A.X的金属性弱于Y
B.Y与强酸和强碱均能反应产生氢气
C.X和Y在周期表中均属于p区元素
D.X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
8.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
B.第一电离能:d>e,电负性:d<e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a>d>e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共价键
9.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的水化物 X Y Z W
分子式 H3ZO4
0.1 mol·L-1溶液对应的pH(25 ℃) 1.00 13.00 1.57 0.70
A.元素电负性:Z<W
B.简单离子半径:W<Y
C.元素第一电离能:Z<W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
10.完成下列问题。
(1)Li及其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如表所示。I1(Li)>I1(Na),原因是 。I1(Be)>I1(B)>I1(Li),原因是 。
I1/(kJ·mol-1)
Li 520 Be 900 B 801
Na 496 Mg 738 Al 578
(2)H、B、N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根据对角线规则,B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 的相似。
(3)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题组三 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断元素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
B
A.B为第二周期元素,属于p区元素
B.C的简单氢化物在同主族中酸性最强
C.三种元素都处于p区
D.C的价层电子排布为2p5
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Z形成的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形成的简单阴离子的电子排布都与R原子的相同
C.电负性:W>X
D.第一电离能:W>Y
题组四 依据原子结构与性质推断元素
13.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 kg 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土壤类似。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X>Y>Z
B.化合物XW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C.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
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
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W>X>Y>Z 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
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 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
15.A、B、C、D、E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于同一族,价层电子排布式均为ns1;B和D也属于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轨道电子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2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性:E>C
B.D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
C.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B>D
16.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C、D为短周期元素。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元素 信息
A 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 原子最外层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
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578 kJ·mol-1、I2=1 817 kJ·mol-1、I3=2 745 kJ·mol-1、I4=11 575 kJ·mol-1
D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共有17种运动状态
E 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n-1)dn+6ns2
(1)基态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基态D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3)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
(4)写出A2B2的电子式: 。
(5)写出C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阶段重点练(二)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推断
1.A 168X2-的质子数为8,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为氧离子,A项正确;[︰︰]2-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可能为硫离子,B项错误; 可能为Ne原子,C项错误;为S2-的结构示意图,D项错误。
2.C 氢元素在s区,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第ⅡB族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ds区,不在s区,B错误;大部分金属元素都分布在d区和ds区,少数金属分布在s区和p区,D错误。
3.C 由题意可知,X、Y、Z2-、W分别为S、Cl、S2-、F。同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和原子相比,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故半径:r(S2-)>r(S)>r(Cl)>r(F),C项正确。
4.C Li、Be、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A正确;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为+5、+6、+7价,B正确;N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较稳定状态,N、O、F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为O<N<F,C错误;F、Cl、Br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依次减小,D正确。
5.D 电负性:F>O>N>S,A错误;第一电离能:F>N>O>S,B错误;F无正价,O无最高正价,C错误;F、O、N、S的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1个、2个、3个、2个,D正确。
6.C Al为1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 族,A正确;P位于第ⅤA族,最低负价为-3价,所以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PH3,B正确;P的3p轨道处于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即I1(P)>I1(S),C不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P<S<Cl,所以酸性:H3PO4<H2SO4<HClO4,D正确。
7.D X元素的I3发生突变,则X为最外层为2个电子的第三周期元素Mg,Y元素的I4发生突变,则Y为最外层为3个电子的第三周期元素Al。Mg的金属性强于Al,A错误;常温下,Al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B错误;Mg在周期表中属于s区元素,C错误;基态Mg原子中能量最高能级是3s,其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D正确。
8.B 短周期元素中,a有-2价,e有+6价,故其均处于第ⅥA族,可推知a为O元素,e为S元素,b有+1价,原子序数大于O,则b为Na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d处于第三周期,有+5价,则d为P元素。31P和33P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A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P原子3p轨道处于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较大,则第一电离能:P>S,电负性:P<S,B项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则热稳定性:H2O>H2S>PH3,C项错误;O和Na形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有共价键,D项错误。
9.A 根据表中信息,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ZO4,可得Z为+5价,位于第ⅤA族,结合0.1 mol·L-1 溶液对应的pH可得Z为P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元强酸,应该是硝酸,X为N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元强碱,且原子序数位于Z之前,Y为Na元素,根据W位于P元素之后,且0.1 mol·L-1溶液对应的pH为0.7,可得W为S元素。元素电负性:P<S,A项正确;根据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的半径越大,可得简单离子半径:S2->Na+,B项错误;S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P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3(处于半充满稳定状态),元素第一电离能:P>S,C项错误;N、P同主族,得电子能力:N>P,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D项错误。
10.(1)Na与Li同族,Na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易失去电子 Li、Be、B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而Be的2p能级处于全空稳定状态,较难失去电子,故Be的第一电离能比B的大
(2)B Si (3)N>O>C
解析:(1)Li和Na均为第ⅠA族元素,由于Na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故Na比Li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即 I1(Li)>I1(Na)。Li、Be、B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而Be的2p能级处于全空稳定状态,较难失去电子,故Be的第一电离能比B的大。(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强,则H、B、N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B;元素周期表中B与Si处于对角线上,二者化学性质相似。(3)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总体呈增大趋势,但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所以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C。
11.C 根据题图及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B位于第三周期,A、C位于第二周期,设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x,B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x,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B原子的质量数为2x,则A的核外电子数为x-8-1,C的核外电子数为x-8+1,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则x+(x-8-1)+(x-8+1)=2x,解得x=16,则B为S元素,A为N元素,C为F元素。S为第三周期元素,A错误;F为第ⅦA族元素,其简单氢化物HF为弱酸,而同主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如HCl、HBr与HI都属于强酸,B错误;N、S、F三种元素都处于p区,C正确;F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其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5,D错误。
12.D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R为Ar元素、Z为Br元素、Y为S元素、W为P元素、X为N元素。Br2在常温下为液体,而S和P在常温下为固体,所以五种元素的单质中,沸点最高的不是Br2,A项错误;S2-的电子排布与Ar原子的相同,而Br-的电子排布与Ar原子的不同,B项错误;N的电负性大于P的电负性,C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但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第一电离能:P>S,D项正确。
13.B 由于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因此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必然是3的倍数并且小于15。假设是12,则X、Y、Z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3、4、5,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W与X同族,与题意不符;假设是9,则X、Y、Z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2、3、4,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符合题意。由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W、X、Y、Z分别是O、Mg、Al、Si,原子半径:Mg>Al>Si>O,即X>Y>Z>W,A错误;MgO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B正确;Al是导体,而Si是半导体,Al的导电性能大于Si,C错误;Si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2SiO3,其酸性弱于碳酸,D错误。
14.C 根据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即该化合物为Na2O2,结合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Z为Na元素;由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Y为F元素,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Y、W同主族,则W为Cl元素。根据第一电离能递变规律,可知其第一电离能相对大小顺序为F>O>Cl>Na,A项错误;根据非金属性:F>O>Cl,可知简单离子的还原性:Cl->O2->F-,B项错误;根据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可知简单离子半径:Cl->O2->F->Na+,C项正确;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F<HCl,D项错误。
15.D A、B、C、D、E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C、E为金属元素,A和E属于同一族,价层电子排布式均为ns1,则A、E均为第ⅠA族元素,A不是金属元素,则A为H,B和D同族,最外层的p轨道电子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2倍,则B和D为第ⅥA族的元素,则B为O,D为S,则E为K,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C为Al。E为K,C为Al,金属性:E>C,A正确;D为S,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B正确;A和B形成的化合物有H2O和H2O2,C正确;B为O,没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D错误。
16.(1)1s22s22p4 (2)
(3)四 ⅡB (4)H︰︰︰H (5)AlCl3
解析:
4 / 4(共37张PPT)
阶段重点练二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推断
题组一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 下列化学用语一定代表O2-的是( )
A. 168X2-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168X2-的质子数为8,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为氧离子,
A项正确;[︰ ︰]2-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可能为硫
离子,B项错误; 可能为Ne原子,C项错
误; 为S2-的结构示意图,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区均为金属元素
B. 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
C.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 所有金属元素都分布在d区和ds区
解析: 氢元素在s区,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第ⅡB族最外
层电子数为2,在ds区,不在s区,B错误;大部分金属元素都分布
在d区和ds区,少数金属分布在s区和p区,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①基态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②基态Y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3s23p5
③基态Z2-的轨道表示
式:
④基态W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其电子式为
3. 下列四种粒子中,半径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④>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由题意可知,X、Y、Z2-、W分别为S、Cl、S2-、F。
同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和原子相比,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故
半径:r(S2-)>r(S)>r(Cl)>r(F),C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组二 原子结构与性质
4.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 Li、Be、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 N、O、F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D. F、Cl、Br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Li、Be、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A正
确;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为+5、+6、+7价,B正确;N
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较稳定状态,N、O、F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为O
<N<F,C错误;F、Cl、Br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依次
减小,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点击化学试剂
FSO2N3,下列有关F、S、O、N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负性:F>N>O>S
B. 第一电离能:F>O>N>S
C. 最高正价:F>O=S>N
D. 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N>O=S>F
解析: 电负性:F>O>N>S,A错误;第一电离能:F>N>O
>S,B错误;F无正价,O无最高正价,C错误;F、O、N、S的基
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1个、2个、3个、2个,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Al、P、S、Cl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元素Al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
B. 元素P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PH3
C. 第一电离能:I1(Al)<I1(P)<I1(S)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3PO4<H2SO4<HCl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Al为1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 族,A
正确;P位于第ⅤA族,最低负价为-3价,所以简单气态氢化物的
化学式为PH3,B正确;P的3p轨道处于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
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即I1(P)>I1(S),C不正确;非金属
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P<S
<Cl,所以酸性:H3PO4<H2SO4<HClO4,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下表为第三周期元素X和Y的各级电离能数据,单位是kJ·mo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电离能 I1 I2 I3 I4 I5
X元素 738 1 451 7 733 10 540 13 630
Y元素 578 1 817 2 745 11 575 14 830
A. X的金属性弱于Y
B. Y与强酸和强碱均能反应产生氢气
C. X和Y在周期表中均属于p区元素
D. X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X元素的I3发生突变,则X为最外层为2个电子的第三周
期元素Mg,Y元素的I4发生突变,则Y为最外层为3个电子的第三
周期元素Al。Mg的金属性强于Al,A错误;常温下,Al在浓硫
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B错误;
Mg在周期表中属于s区元素,C错误;基态Mg原子中能量最高能级
是3s,其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
B. 第一电离能:d>e,电负性:d<e
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a>d>e
D. 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共价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短周期元素中,a有-2价,e有+6价,故其均处于第
ⅥA族,可推知a为O元素,e为S元素,b有+1价,原子序数大于
O,则b为Na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d处于第三周期,有+5价,则d
为P元素。31P和33P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互
为同位素,A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
势,但是P原子3p轨道处于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较大,则
第一电离能:P>S,电负性:P<S,B项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
强,其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则热稳定性:H2O>
H2S>PH3,C项错误;O和Na形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有共价键,D
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用表中信息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的水化物 X Y Z W
分子式 H3ZO4
0.1 mol·L-1溶液对
应的pH(25 ℃) 1.00 13.00 1.57 0.7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元素电负性:Z<W
B. 简单离子半径:W<Y
C. 元素第一电离能:Z<W
D.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根据表中信息,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H3ZO4,可得Z为+5价,位于第ⅤA族,结合0.1 mol·L-1 溶液对应
的pH可得Z为P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元强
酸,应该是硝酸,X为N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一元强碱,且原子序数位于Z之前,Y为Na元素,根据W位于P元素
之后,且0.1 mol·L-1溶液对应的pH为0.7,可得W为S元素。元素
电负性:P<S,A项正确;根据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的半径越
大,可得简单离子半径:S2->Na+,B项错误;S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P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3(处于半充满稳定状态),元素第一电离能:P>S,C项错误;N、P同主族,得电子能力:N>P,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完成下列问题。
(1)Li及其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如表所示。I1
(Li)>I1(Na),原因是
。I1(Be)>I1(B)>I1
(Li),原因是
。
Na与Li同族,Na电子层数
多,原子半径大,易失去电子
Li、Be、B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
数递增,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而Be的2p能级处于全
空稳定状态,较难失去电子,故Be的第一电离能比B的
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I1/(kJ·mol-1) Li 520 Be 900 B
801
Na 496 Mg 738 Al
57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Li和Na均为第ⅠA族元素,由于Na电子层数多,
原子半径大,故Na比Li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即 I1(Li)>
I1(Na)。Li、Be、B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
增,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而Be的2p能级处于全空稳
定状态,较难失去电子,故Be的第一电离能比B的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H、B、N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根据对角线规则,
B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 的相似。
解析: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
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强,则H、B、
N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B;元素周期表中B与Si处于对角线
上,二者化学性质相似。
B
S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解析: 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总体呈增大
趋势,但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所以C、N、
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C。
N>O>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组三 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断元素
11.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
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
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为第二周期元素,属于p区元素
B. C的简单氢化物在同主族中酸性最强
C. 三种元素都处于p区
D. C的价层电子排布为2p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根据题图及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B位于第三周期,
A、C位于第二周期,设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x,B的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x,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B原子的
质量数为2x,则A的核外电子数为x-8-1,C的核外电子数为x
-8+1,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
数,则x+(x-8-1)+(x-8+1)=2x,解得x=16,则B
为S元素,A为N元素,C为F元素。S为第三周期元素,A错误;F
为第ⅦA族元素,其简单氢化物HF为弱酸,而同主族元素的简单
氢化物如HCl、HBr与HI都属于强酸,B错误;N、S、F三种元素都处于p区,C正确;F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其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5,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
Z五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五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Z形成的单质的沸点最高
B. Y、Z形成的简单阴离子的电子排布都与R原子的相同
C. 电负性:W>X
D. 第一电离能:W>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R为Ar元素、Z为Br
元素、Y为S元素、W为P元素、X为N元素。Br2在常温下为液
体,而S和P在常温下为固体,所以五种元素的单质中,沸点最高
的不是Br2,A项错误;S2-的电子排布与Ar原子的相同,而Br-的
电子排布与Ar原子的不同,B项错误;N的电负性大于P的电负
性,C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总体上呈增
大趋势,但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
电离能,故第一电离能:P>S,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组四 依据原子结构与性质推断元素
13. 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 kg 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
成与地球土壤类似。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X、Y、Z,原
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Y、Z为同周期相
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X>Y>Z
B. 化合物XW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C. 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
D. 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由于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因此它们的最外层
电子数之和必然是3的倍数并且小于15。假设是12,则X、Y、Z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3、4、5,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W与X
同族,与题意不符;假设是9,则X、Y、Z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
2、3、4,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符合题意。由W、X、Y、Z的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W、X、Y、Z分别是O、Mg、Al、Si,
原子半径:Mg>Al>Si>O,即X>Y>Z>W,A错误;MgO是
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B正确;Al是导体,而Si是半导体,Al的
导电性能大于Si,C错误;Si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2SiO3,其酸性
弱于碳酸,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
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
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电离能:W>X>Y>Z
B. 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
C. 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
D. 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根据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
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即该化合物为Na2O2,结合
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Z为Na元素;由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Y为F元素,Y、W最外层
电子数相同,则Y、W同主族,则W为Cl元素。根据第一电离能
递变规律,可知其第一电离能相对大小顺序为F>O>Cl>Na,A
项错误;根据非金属性:F>O>Cl,可知简单离子的还原性:Cl
->O2->F-,B项错误;根据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可知简单离
子半径:Cl->O2->F->Na+,C项正确;氢化物水溶液的酸
性:HF<HCl,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A、B、C、D、E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
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于同一族,价层电子排布式均为
ns1;B和D也属于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轨道电子数是s轨
道电子数的2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
数的一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属性:E>C
B. D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
C. 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A、B、C、D、E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
小于20,C、E为金属元素,A和E属于同一族,价层电子排布式
均为ns1,则A、E均为第ⅠA族元素,A不是金属元素,则A为H,
B和D同族,最外层的p轨道电子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2倍,则B和D
为第ⅥA族的元素,则B为O,D为S,则E为K,C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C为Al。E为K,C为Al,金
属性:E>C,A正确;D为S,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B正确;
A和B形成的化合物有H2O和H2O2,C正确;B为O,没有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水化物,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
B、C、D为短周期元素。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元素 信息
A 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 原子最外层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
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578 kJ·mol-1、I2=1
817 kJ·mol-1、I3=2 745 kJ·mol-1、I4=11 575 kJ·mol-1
D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共有17种运动状态
E 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n-1)dn+6ns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基态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基态D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3)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
1s22s22p4
四
ⅡB
H︰ ︰ ︰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写出C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解析:
AlCl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