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重点练四 配合物、分子的性质
题组一 配位键、配合物
1.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某些配合物的制备,如NiSO4溶于氨水可形成[Ni(NH3)6]SO4。 下列有关[Ni(NH3)6]S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配体为NH3,NH3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B.1 mol [Ni(NH3)6]2+含有18 mol σ键
C.[Ni(NH3)6]2+中H—N—H的键角大于NH3中的键角
D.由于[Ni(NH3)6]SO4是配合物,故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不会产生沉淀
2.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uSO4溶液呈天蓝色是因为含有[Cu(H2O)4]2+
B.魔术表演中常用一种含硫氰化铁配离子的溶液来代替血液
C.[Ag(NH3)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
D.除去硝酸铵溶液中的Ag+,可向其中加入过量氨水
3.Fe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已知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2O)n]SO4,该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之和为26。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Fe(NO)(H2O)5]SO4
B.该配合物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s、p区
C.1 mol该配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可生成1 mol沉淀
D.该配合物中阳离子呈正八面体结构,阴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4.关于配合物[TiCl(H2O)5]Cl2·H2O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C.作为配体的Cl-与非配体Cl-的数目之比是1∶2
D.与AgNO3溶液作用,所有Cl-均易转化为沉淀
5.[Zn(CN)4]2-在水溶液中与HCHO发生如下反应:4HCHO+[Zn(CN)4]2-+4H++4H2O[Zn(H2O)4]2++4HOCH2C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HO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
B.基态Zn2+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84s2
C.[Zn(H2O)4]2+中与Zn2+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H
D.1 mol HOCH2CN中所含σ键是6 mol
6.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结构。下列对该物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中不存在σ键
B.该物质的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配位键两种作用力
C.该物质是一种配合物,其中Ni原子为中心原子
D.该物质中C、N、O原子均存在孤对电子
题组二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7.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氢键的作用,使NH3、H2O、HF的沸点反常,且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HF>H2O>NH3
B.氢键只能存在于分子间,不能存在于分子内
C.HF水溶液中的氢键共有4种:F—H…O、F—H…F、O—H…F、O—H…O
D.相同量的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时均有氢键,且氢键的数目依次增多
8.氢键可以影响物质的性质。下列实验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A.水和甲醇相互溶解
B.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C.羊毛制品水洗后会变形
D.食盐易溶于水
9.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①NH3的熔、沸点比PH3的熔、沸点高
②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③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
④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⑤水分子在高温下也很稳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0.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这不仅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为在分子、原子尺度上的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分子中氢氧键键角是104.5°
B.范德华力是自然界中最重要、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
C.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顺序:HCl>HBr>HI>HF
D.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大于用化学式计算出来的数值,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因氢键而形成缔合分子
B.含有N—H的分子可以与N或O原子形成氢键
C.甘油能与水混溶是因为它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D.HF、HCl、HBr、HI的熔点最低的是HI
12.下列有关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是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B.氢键是乙醇熔、沸点比乙烷高的原因之一
C.只有分子之间才可能形成氢键
D.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氟化氢分子间形成氢键
题组三 物质沸点高低的判断
13.下列有关物质沸点的比较正确的有( )
①H2O>H2S
②H2O>HF
③H2S>H2Se
④CO>N2
⑤CH4>C2H6
⑥正戊烷>新戊烷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14.(1)铁氧体也可使用沉淀法制备,制备时常加入氨(NH3)、联氨(N2H4)等。已知氨的熔点:-77.8 ℃,沸点:-33.5 ℃;联氨的熔点:2 ℃,沸点:113.5 ℃。试解释二者熔点差别比较大的原因: 。
(2)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 。
物质 GeCl4 GeBr4 GeI4
熔点/℃ -49.5 26 146
沸点/℃ 83.1 186 401
15.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H2O中的O—H、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 > > 。
(2)的沸点高于,其原因是 。
(3)N、P、As都属于第ⅤA族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 (填分子式)。
阶段重点练(四) 配合物、分子的性质
1.C [Ni(NH3)6]SO4中配体为NH3,NH3的中心原子N的价电子对数为3+×(5-3×1)=4,孤电子对数为1,其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A项错误;1 mol [Ni(NH3)6]2+中含有24 mol σ键,B项错误;[Ni(NH3)6]2+中每个NH3与Ni2+形成一个配位键,其中N原子不再有孤电子对,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大于成键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故[Ni(NH3)6]2+中H—N—H的键角大于NH3中的键角,C项正确;[Ni(NH3)6]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Ni(NH3)6]2+ 和S,故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会产生BaSO4沉淀,D项错误。
2.D 水合铜离子在溶液中呈天蓝色,正确;硫氰化铁配离子中Fe3+是中心离子、SCN-是配体,正确;葡萄糖能与银氨溶液中的[Ag(NH3)2]+反应生成单质银,所以[Ag(NH3)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正确;Ag+与少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银沉淀、与过量氨水生成[Ag(NH3)2]+,加入过量氨水不能除去硝酸铵溶液中的Ag+,错误。
3.D 配合物[Fe(NO)(H2O)n]SO4的中心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之和为26,因为中心离子Fe2+的最外层有14个电子(3s23p63d6),配体为NO和H2O,每个配体只提供一对电子,因此,14+2+2n=26,所以n=5。由分析可知,n=5,故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Fe(NO)(H2O)5]SO4,A正确;该配合物所含的非金属元素中,H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N、O、S均位于p区,B正确;[Fe(NO)(H2O)5]SO4属于配合物,其内界[Fe(NO)(H2O)5]2+较稳定,不与Ba(OH)2 发生反应,但是外界中的硫酸根离子可以与Ba(OH)2反应,因此,1 mol该配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只能生成1 mol硫酸钡沉淀,C正确;该配合物中阳离子为[Fe(NO)(H2O)5]2+,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但是,由于有两种不同的配体,因此其空间结构不可能是正八面体结构,D不正确。
4.C 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1+5=6,A错误;中心离子是Ti3+,配离子是 [TiCl(H2O)5]2+,B错误;外界中的Cl-数目为2,内界中的Cl-数目为1,内界作为配体的Cl-和外界中非配体的Cl-的数目之比是1∶2,C正确;外界中的Cl-能与AgNO3溶液反应,内界中的Cl-不与AgNO3溶液反应,D错误。
5.D HCHO中含碳氧双键,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分子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A错误;基态Zn2+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B错误;H2O中O原子含孤电子对,故与Zn2+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O,C错误;HOCH2CN的结构式为,单键全部是σ键,三键中含1个σ键和2个π键,1 mol HOCH2CN中所含σ键是6 mol,D正确。
6.C 该物质的分子中存在单键、双键,则存在σ键,A项错误;该物质的分子中H、O原子间存在氢键和共价键、C与其他原子间存在共价键、Ni与N之间存在配位键,所以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氢键、共价键、配位键三种作用力,B项错误;Ni原子具有空轨道,是共用电子对的接受者,是配合物的中心原子,C项正确;C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全部成键,没有孤对电子,D项错误。
7.C A项,“反常”是指它们在与其同族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排序中的现象,常温下水是液体,NH3、HF为气体,应该水的沸点最高;B项,氢键存在于不直接相连但相邻的H与电负性比较大的原子间,所以,分子内可以存在氢键;C项,HF水溶液中的O、F以及分别连在它们上面的H可形成4种氢键;D项,在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大,分子之间没有氢键。
8.D 甲醇与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甲醇与水互溶,A不选;形成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低,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所以熔、沸点:邻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B不选;羊毛制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中含有氨基,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水洗再晒干后变形,与氢键有关,C不选;食盐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形成的钠离子、氯离子分别与水形成水合离子,与氢键无关,D选。
9.B ①第ⅤA族元素中,N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NH3的熔、沸点比PH3的高,正确;②冰中水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当然也存在范德华力),氢键使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正确;③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尿素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比醋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多,所以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正确;④对羟基苯甲酸可形成分子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酸可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正确;⑤水分子在高温下也很稳定,其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而与氢键无关,错误。
10.D 由于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水分子中的氢氧键键角是104.5°,A错误;范德华力不是化学键,而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沸点顺序应为 HF>HI>HBr>HCl,C错误;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D正确。
11.D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易形成缔合分子,通常测定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缔合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大于理论值,A正确;根据氢键的形成条件,含有N—H的分子可与N或O原子形成氢键,B正确;甘油含有羟基,可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甘油能与水混溶是因为它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C正确;同主族元素简单氢化物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含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HF中含有氢键,沸点最高,HF、HCl、HBr、HI的熔点最低的是HCl,D错误。
12.B 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所以氢键不是化学键,A错误;乙醇的熔、沸点比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的熔、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B正确;氢键有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所以不一定只有分子之间才可能形成氢键,C错误;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氟键的键能大,D错误。
13.B H2S和H2Se的组成和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H2Se>H2S,③错误;乙烷(C2H6)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H4,故沸点:C2H6>CH4,⑤错误;其余4项均正确。
14.(1)联氨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目多于氨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目
(2)GeCl4、GeBr4、GeI4熔、沸点依次升高;原因是三者分子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逐渐增强
解析:(1)氨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联氨分子之间也能形成氢键,但联氨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的数目大于氨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的数目,故熔、沸点:联氨>氨。(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锗卤化物的熔、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其原因是三者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逐渐增强,故熔、沸点依次升高。
15.(1)O—H 氢键 范德华力
(2)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3)NH3 AsH3 PH3
解析:(1)O—H属于化学键,氢键和范德华力均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但氢键比范德华力强。
(2)和分子间都存在范德华力,但前者存在分子间氢键,后者主要存在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故前者的沸点高于后者的沸点。(3)N、P、As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PH3、AsH3,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其沸点最高;AsH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PH3,则AsH3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强于PH3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故AsH3的沸点高于PH3的沸点。
2 / 2(共33张PPT)
阶段重点练四 配合物、分子的性质
题组一 配位键、配合物
1. 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某些配合物的制备,如NiSO4溶于
氨水可形成[Ni(NH3)6]SO4。 下列有关[Ni(NH3)6]SO4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配体为NH3,NH3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B. 1 mol [Ni(NH3)6]2+含有18 mol σ键
C. [Ni(NH3)6]2+中H—N—H的键角大于NH3中的键角
D. 由于[Ni(NH3)6]SO4是配合物,故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不会产
生沉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Ni(NH3)6]SO4中配体为NH3,NH3的中心原子N的价
电子对数为3+ ×(5-3×1)=4,孤电子对数为1,其空间结构
为三角锥形,A项错误;1 mol [Ni(NH3)6]2+中含有24 mol σ键,
B项错误;[Ni(NH3)6]2+中每个NH3与Ni2+形成一个配位键,其
中N原子不再有孤电子对,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
大于成键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故[Ni(NH3)6]2+中
H—N—H的键角大于NH3中的键角,C项正确;[Ni(NH3)6]SO4
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Ni(NH3)6]2+ 和S ,故向其中滴加
BaCl2溶液会产生BaSO4沉淀,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uSO4溶液呈天蓝色是因为含有[Cu(H2O)4]2+
B. 魔术表演中常用一种含硫氰化铁配离子的溶液来代替血液
C. [Ag(NH3)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
D. 除去硝酸铵溶液中的Ag+,可向其中加入过量氨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水合铜离子在溶液中呈天蓝色,正确;硫氰化铁配离子
中Fe3+是中心离子、SCN-是配体,正确;葡萄糖能与银氨溶液中
的[Ag(NH3)2]+反应生成单质银,所以[Ag(NH3)2]+是化学镀
银的有效成分,正确;Ag+与少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银沉淀、与过量
氨水生成[Ag(NH3)2]+,加入过量氨水不能除去硝酸铵溶液中的
Ag+,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Fe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已知NO能被
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2O)n]SO4,该配合物的
中心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之和为26。下列有
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Fe(NO)(H2O)5]SO4
B. 该配合物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s、p区
C. 1 mol该配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可生成1 mol沉淀
D. 该配合物中阳离子呈正八面体结构,阴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配合物[Fe(NO)(H2O)n]SO4的中心离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之和为26,因为中心离子Fe2+的最外
层有14个电子(3s23p63d6),配体为NO和H2O,每个配体只提供
一对电子,因此,14+2+2n=26,所以n=5。由分析可知,n=
5,故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Fe(NO)(H2O)5]SO4,A正确;该
配合物所含的非金属元素中,H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N、O、S均
位于p区,B正确;[Fe(NO)(H2O)5]SO4属于配合物,其内界[Fe(NO)(H2O)5]2+较稳定,不与Ba(OH)2 发生反应,但是外界中的硫酸根离子可以与Ba(OH)2反应,因此,1 mol该配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只能生成1 mol硫酸钡沉淀,C正确;该配合物中阳离子为[Fe(NO)(H2O)5]2+,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但是,由于有两种不同的配体,因此其空间结构不可能是正八面体结构,D不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关于配合物[TiCl(H2O)5]Cl2·H2O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
B. 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C. 作为配体的Cl-与非配体Cl-的数目之比是1∶2
D. 与AgNO3溶液作用,所有Cl-均易转化为沉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1+5=6,A错误;中心离
子是Ti3+,配离子是 [TiCl(H2O)5]2+,B错误;外界中的Cl-数
目为2,内界中的Cl-数目为1,内界作为配体的Cl-和外界中非配
体的Cl-的数目之比是1∶2,C正确;外界中的Cl-能与AgNO3溶液
反应,内界中的Cl-不与AgNO3溶液反应,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Zn(CN)4]2-在水溶液中与HCHO发生如下反应:4HCHO+[Zn
(CN)4]2-+4H++4H2O [Zn(H2O)4]2++4HOCH2CN。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CHO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
B. 基态Zn2+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84s2
C. [Zn(H2O)4]2+中与Zn2+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H
D. 1 mol HOCH2CN中所含σ键是6 mo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HCHO中含碳氧双键,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分子
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A错误;基态Zn2+的电子排布式为
[Ar]3d10,B错误;H2O中O原子含孤电子对,故与Zn2+形成配位键
的原子是O,C错误;HOCH2CN的结构式为 ,单
键全部是σ键,三键中含1个σ键和2个π键,1 mol HOCH2CN中所含
σ键是6 mol,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结构。下列对该物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的分子中不存在σ键
B. 该物质的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配位键两种作用力
C. 该物质是一种配合物,其中Ni原子为中心原子
D. 该物质中C、N、O原子均存在孤对电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该物质的分子中存在单键、双键,则存在σ键,A项错
误;该物质的分子中H、O原子间存在氢键和共价键、C与其他原
子间存在共价键、Ni与N之间存在配位键,所以该物质的分子中含
有氢键、共价键、配位键三种作用力,B项错误;Ni原子具有空轨
道,是共用电子对的接受者,是配合物的中心原子,C项正确;C
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全部成键,没有孤对电子,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二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7. 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氢键的作用,使NH3、H2O、HF的沸点反常,且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HF>H2O>NH3
B. 氢键只能存在于分子间,不能存在于分子内
C. HF水溶液中的氢键共有4种:F—H…O、F—H…F、O—H…F、O—H…O
D. 相同量的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时均有氢键,且氢键的数目依次增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A项,“反常”是指它们在与其同族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排序中的现象,常温下水是液体,NH3、HF为气体,应该水的沸
点最高;B项,氢键存在于不直接相连但相邻的H与电负性比较大
的原子间,所以,分子内可以存在氢键;C项,HF水溶液中的O、
F以及分别连在它们上面的H可形成4种氢键;D项,在气态时,分
子间距离大,分子之间没有氢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氢键可以影响物质的性质。下列实验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A. 水和甲醇相互溶解
B. 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C. 羊毛制品水洗后会变形
D. 食盐易溶于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甲醇与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甲醇与水互溶,A不
选;形成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低,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物质
熔、沸点升高,所以熔、沸点:邻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B
不选;羊毛制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中含有氨基,能与水
分子形成氢键,所以水洗再晒干后变形,与氢键有关,C不选;食
盐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形成的钠离子、氯离子分别与水形成水合
离子,与氢键无关,D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①NH3的熔、沸点比PH3的熔、沸点高 ②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
度小 ③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 ④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
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⑤水分子在高温下也很稳定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①第ⅤA族元素中,N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NH3分子之
间存在氢键,则NH3的熔、沸点比PH3的高,正确;②冰中水分子
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当然也存在范德华力),氢键使其体积变
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正确;③两者的相
对分子质量相同,尿素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比醋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
多,所以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正确;④对羟基苯甲酸可形
成分子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酸可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邻羟基苯
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正确;⑤水分子在高温下也
很稳定,其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而与氢键无关,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
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
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这
不仅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为在分子、
原子尺度上的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分子中氢氧键键角是104.5°
B. 范德华力是自然界中最重要、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
C. 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顺序:HCl>HBr>HI>HF
D. 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于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水分子中的氢氧键键角是
104.5°,A错误;范德华力不是化学键,而是一种分子间作用
力,B错误;沸点顺序应为 HF>HI>HBr>HCl,C错误;乙醇分
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大于用化学式计算出
来的数值,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因氢键而形成缔合分子
B. 含有N—H的分子可以与N或O原子形成氢键
C. 甘油能与水混溶是因为它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D. HF、HCl、HBr、HI的熔点最低的是H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易形成缔合分子,通常测定的水
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缔合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相对分子
质量测定值大于理论值,A正确;根据氢键的形成条件,含有N—
H的分子可与N或O原子形成氢键,B正确;甘油含有羟基,可与
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甘油能与水混溶是因为它与水分子
间存在氢键,C正确;同主族元素简单氢化物的熔、沸点随着原
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含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HF中含
有氢键,沸点最高,HF、HCl、HBr、HI的熔点最低的是HCl,D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下列有关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是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B. 氢键是乙醇熔、沸点比乙烷高的原因之一
C. 只有分子之间才可能形成氢键
D. 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氟化氢分子间形成氢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氢键是分子间
作用力,所以氢键不是化学键,A错误;乙醇的熔、沸点比含相
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的熔、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之间易形
成氢键,B正确;氢键有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所以不一定只有
分子之间才可能形成氢键,C错误;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
质,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氟键的键能大,D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三 物质沸点高低的判断
13. 下列有关物质沸点的比较正确的有( )
①H2O>H2S ②H2O>HF ③H2S>H2Se
④CO>N2 ⑤CH4>C2H6 ⑥正戊烷>新戊烷
A. 3项 B. 4项
C. 5项 D. 6项
解析: H2S和H2Se的组成和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
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H2Se>H2S,③错误;乙烷
(C2H6)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H4,故沸点:C2H6>CH4,⑤错
误;其余4项均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1)铁氧体也可使用沉淀法制备,制备时常加入氨(NH3)、联
氨(N2H4)等。已知氨的熔点:-77.8 ℃,沸点:-33.5 ℃;
联氨的熔点:2 ℃,沸点:113.5 ℃。试解释二者熔点差别比较大
的原因:
。
解析: 氨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联氨分子之间也能形成氢键,但联氨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的数目大于氨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的数目,故熔、沸点:联氨>氨。
联氨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目多于氨分子间形成氢键的
数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
因
。
物质 GeCl4 GeBr4 GeI4
熔点/℃ -49.5 26 146
沸点/℃ 83.1 186 401
GeCl4、GeBr4、GeI4熔、沸点依次升高;原因是三者分
子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逐
渐增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锗卤化物的熔、沸点随
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其原因是三者结构相似,
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逐渐增强,故熔、沸
点依次升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H2O中的O—H、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由强到弱的顺序
依次为 > > 。
解析: O—H属于化学键,氢键和范德华力均属于分子
间作用力,但氢键比范德华力强。
O—H
氢键
范德华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的沸点高于 ,其原因
是
。
解析: 和 分子间都存
在范德华力,但前者存在分子间氢键,后者主要存在分子内
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故前者的沸点高于
后者的沸点。
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
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N、P、As都属于第ⅤA族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
高到低的顺序为 > > (填分子
式)。
解析: N、P、As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
PH3、AsH3,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其沸点最高;AsH3的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PH3,则AsH3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强于PH3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故AsH3的沸点高于PH3的沸点。
NH3
AsH3
PH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