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
第1课时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1.在冰晶石(Na3[AlF6])晶胞中,[AlF6]3-占据的位置相当于NaCl晶胞中Cl-占据的位置,则冰晶石晶胞中含Na+个数为( )
A.12 B.8
C.4 D.3
2.试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KCl、NaCl、CaO、BaO四种晶体熔点的高低顺序可能是( )
A.KCl>NaCl>BaO>CaO
B.NaCl>KCl>CaO>BaO
C.CaO>BaO>NaCl>KCl
D.CaO>BaO>KCl>NaCl
3.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4.具有下列性质的物质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
A.熔点1 070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和熔融状态均能导电
B.熔点10.31 ℃,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能溶于CCl4,熔点112.8 ℃,沸点444.6 ℃
D.熔点97.81 ℃,质软,导电,密度0.97 g·cm-3
5.钡在氧气中燃烧时得到一种钡的氧化物晶体,其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该晶体的晶胞结构与CsCl相似
C.晶体的化学式为BaO2
D.晶体中Ba2+的配位数与的配位数之比为1∶1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为面心立方体银的晶胞,其晶胞中有14个银原子
B.11号到18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故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C.固态时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
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
7.某新型超导材料,其晶胞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晶体不属于离子晶体
B.该物质A、B原子个数比为1∶3
C.A位于B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
D.一个晶胞中含有两个A原子
8.锌与硫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该晶胞中Zn2+和S2-数目相等
C.阳离子的配位数为4
D.氧化锌的晶格能小于硫化锌
9.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是重要晶体类型。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晶体中只有金属单质
B.在镁晶体中,1个Mg2+只与2个价电子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C.图中的(1)和(4)可以是从NaCl晶体结构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
D.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分别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等相互作用,很难断裂,因而都具有延展性
10.如图为NaCl和CsCl的晶体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Cl和CsCl都属于AB型的离子晶体
B.NaCl和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C.NaCl和CsCl晶体中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6和8
D.NaCl和CsCl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比相同
11.CaO在2 973 K时熔化,而NaCl在1 074 K时熔化,二者的离子间距离接近,晶体结构类似,有关它们熔点差别较大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钙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
B.氧化钙的晶格能比氯化钠的晶格能大
C.氧化钙晶体的结构类型与氯化钠晶体的结构类型不同
D.在氧化钙与氯化钠的离子间距离接近的情况下,晶格能主要由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决定
12.有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可表示为Mx[Fey(CN)6],经X射线衍射实验发现,其晶体中阴离子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它的结构特征是Fe3+和 Fe2+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CN-位于立方体的棱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晶体的化学式为M2[Fe2(CN)6]
B.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呈+1价
C.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呈+2价
D.晶体中与每个Fe3+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N-有3个
13.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有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六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和体心立方堆积,如图a、b、c分别代表这三种堆积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则图示结构内金属原子个数比为( )
A.3∶2∶1 B.11∶8∶4
C.9∶8∶4 D.21∶14∶9
14.(1)锰晶胞如图所示,已知锰晶胞参数为a pm。设锰晶胞中两个锰原子核之间最短距离为d pm,则d= ﹔锰晶胞中Mn的密度= g·cm-3。
(2)Cu3N的晶胞结构如图,N3-的配位数为 ,Cu+半径为a pm,N3-半径为b pm,将阴、阳离子看成刚性小球,并彼此相切,则Cu3N的密度为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列出表达式即可)
(3)ZnS是一种使用广泛的荧光材料。已知立方ZnS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已知A、B点的原子坐标分别为(0,0,0)和,则C点的原子坐标为 。
②立方ZnS的晶胞参数a=541 pm,则其晶体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15.我国太空研究迈进空间站时代,迈向太空离不开一些重要金属及其合金。金属钛(Ti)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兼具铁的高强度和铝的低密度,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请按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钛及其化合物的相关问题。
(1)①钛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Ti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根据钛的价层电子排布预测钛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
②金红石(TiO2)四方晶胞如图所示:
晶胞中Ti原子的数目为 。
(2)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晶胞相似,如图所示,该晶体中与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 个。
(3)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
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 786 715 3 401
KCl、Ca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第1课时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1.A NaCl晶胞中所含Cl-个数为4,由题意知,冰晶石晶胞中[AlF6]3-的个数也应为4,化学式Na3[AlF6]中Na+和[AlF6]3-的个数比为3∶1,所以冰晶石晶胞中含Na+个数为4×3=12。
2.C 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而且电荷的影响大于半径的影响。
3.C 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较强烈的相互作用叫作金属键,因此金属晶体的形成是由于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的金属键,C正确。
4.A 熔点较高,水溶液和熔融态都导电,该物质为离子晶体,选A;熔点低,液态不导电,水溶液导电,不是离子晶体,不选B;能溶于有机溶剂,该物质不是离子晶体,不选C;质软,能导电,该物质为金属晶体,不选D。
5.B 由晶胞结构可知,钡的氧化物晶体是由钡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形成的离子晶体,每个钡离子周围有6个过氧根离子,每个过氧根离子周围有6个钡离子,晶胞中位于顶点和面心的钡离子的个数为8×+6×=4,位于棱上和体心的过氧根离子的个数为12×+1=4,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BaO2,A、C、D正确; 氯化铯晶胞中离子的配位数为8,BaO2晶胞中离子的配位数为6,二者的晶胞结构不同,B错误。
6.D 用“切割法”计算可知,银的晶胞中有8×+6×=4个银原子,A错误;11号到1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同周期自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但稀有气体元素的电负性不满足该规律,B错误;固态时能导电的晶体不一定是金属晶体,例如石墨能导电,但石墨不是金属晶体,C错误;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空间运动状态或自旋状态不同,故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D正确。
7.A 由于该晶体是一种新型超导材料,说明其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故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A错误;由该物质形成晶体的晶胞可知:A个数为8×+1=2,B个数为12×+6×=6,故B、A原子个数比为3∶1,B、D正确;A位于B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如图所示:,C正确。
8.D A项,该晶体含活泼金属元素Zn,则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B项,从晶胞图分析,属于该晶胞的Zn2+数目为8×+6×=4,S2-数目也为4,所以化合物中Zn2+与S2-个数之比为1∶1,Zn2+与S2-的数目相等;C项,在ZnS晶胞中,Zn2+的配位数为4;D项,ZnO和ZnS中,r(O2-)小于 r(S2-),所带的电荷数相等,所以ZnO的晶格能大于ZnS。
9.C 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A错误;金属晶体中的电子属于整个晶体,B错误;由于在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同时吸引着最近的等距离的6个Cl-,同样每个Cl-周围同时吸引着最近的等距离的6个Na+,图(1)符合条件,图(4)中选取其中一个离子,然后沿X、Y、Z三轴切割得到6个等距离的且最近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以其配位数也是6,图(4)符合条件,C正确;离子晶体没有延展性,易断裂,D错误。
10.D NaCl和CsCl都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构成的晶体,阴、阳离子个数之比都为1∶1,则都属于AB型的离子晶体,A、B正确;结合题图可知,NaCl为面心立方结构,钠离子的配位数为6,CsCl为体心立方结构,铯离子的配位数为8,C正确;钠离子半径小于铯离子半径,则NaCl的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比小于CsCl的,D错误。
11.C 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晶格能的大小与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成正比,与阴、阳离子间的距离成反比,A、B、D项正确;由题干中信息可知二者晶体结构类似,C项错误。
12.B 由题图可得出,晶体中阴离子的基本结构单元中Fe2+的个数为4×=,Fe3+的个数也为,CN-的个数为12×=3,因此阴离子的化学式为[Fe2(CN)6]-,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M[Fe2(CN)6],A错误;由阴、阳离子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M的化合价为+1价,B正确,C错误;由题图可看出与每个Fe3+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N-有6个,D错误。
13.A a中原子个数=12×+2×+3=6,b中原子个数=8×+6×=4,c中原子个数=1+8×=2,所以其原子个数比是6∶4∶2=3∶2∶1,选A。
14.(1)a ×1030 (2)6
(3)① ②
解析:(1)Mn为体心立方堆积,根据几何关系,a=4r=2d,所以d=a;根据切割法,1个晶胞中,有Mn的个数为8×+1=2,则2个Mn原子的总体积为V=2×πr3=×=πa3×10-30 cm3,晶胞质量为m= g,Mn的密度为ρ== g÷=×1030 g·cm-3。(2)由Cu3N的晶胞结构图可知,N3-位于晶胞的顶点,Cu+位于晶胞的棱心,因此N3-的配位数为6(上、下、左、右、前、后),Cu+半径为a pm,N3-半径为b pm,将阴、阳离子看成刚性小球,并彼此相切,则Cu3N的密度为ρ===×1030 g·cm-3。(3)①已知A、B点的原子坐标分别为(0,0,0)和,则C点的原子坐标为。②根据切割法,晶胞中S2-数为8×+6×=4、Zn2+数为4,立方ZnS的晶胞参数a=541 pm,则其晶体密度为 g·cm-3= g·cm-3。
15.(1)①第4周期第ⅣB族 3d24s2 +4
②2 (2)12 (3)TiN>CaO>KCl
解析:(1)①Ti是22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ⅣB族,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根据钛的价电子排布,钛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4;②晶胞中,灰色球数目=1+8×=2、白色球数目=2+4×=4,结合化学式TiO2可知,灰色球代表Ti原子、白色球代表O原子,故晶胞中Ti原子数目为2。(2)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晶胞相似,该晶体中与顶点上的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位于面心,共有12个。(3)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晶格能:TiN>CaO,结合表中数据,KCl、Ca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iN>CaO>KCl。
3 / 4第2节 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
第1课时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课程 标准 1.能用金属键和离子键的知识解释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2.了解几种金属晶体的结构和几种常见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 3.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含义
分点突破(一) 金属晶体
1.金属晶体
(1)定义:金属晶体是指 通过 形成的晶体。
(2)特征:由于“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所共有,所以金属键 饱和性和方向性,从而导致金属晶体最常见的结构模型具有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等特点。
2.金属晶体物理通性的解释
3.常见金属晶体的四种结构
常见 金属 结构示意图 晶胞 配位数 a与r的关系(a为晶胞边长,r为金属原子半径)
Po 6 a=2r(位于边上的两个原子相切)
Li、Na、 K、Ba、 W、Fe 8 a=4r(位于体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
Ca、Cu、 Au、Al、 Pd、Pt、 Ag 12 a=4r(位于面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
Mg、Zn、 Ti 12 设底边边长为a,晶胞高为h,则a=2r(底边上的两个原子相切),h=a
4.金属晶体熔点高低的判断
金属晶体的熔点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金属键强弱由金属阳离子半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阳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熔点越高。但也有例外,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38.9 ℃)。具体规律如下:
(1)同周期金属单质,从左到右熔点逐渐升高(如熔点:Na<Mg<Al)。
(2)同主族金属单质,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如碱金属熔点:Li>Na>K>Rb>Cs)。
(3)合金的熔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如熔点:铝合金<铝)。
已知,1 183 K以下纯铁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1所示,1 183 K以上转变为图2所示的基本结构单元,在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铁原子间距离相同。
【交流讨论】
1.在1 183 K以下的纯铁晶体中,与体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是多少?
2.在1 183 K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面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是多少?若其晶胞边长为 a n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体的密度是多少?
1.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键解释的是( )
A.易传热 B.加工易变形但不碎
C.易锈蚀 D.有特殊的金属光泽
2.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B.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C.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D.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3.金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设金原子的直径为d,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立方体的各个面的对角线上,3个金原子彼此两两相切,M表示金的摩尔质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晶体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金原子
B.金属键无方向性,金晶体属于最密堆积
C.晶体中金原子的配位数是12
D.一个晶胞的体积是6d3
分点突破(二) 离子晶体
1.离子键及离子晶体
(1)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2)离子键影响因素: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3)离子键的特征: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4)离子晶体:阴、阳离子在空间呈现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晶体。
2.晶格能
(1)概念:将1 mol离子晶体完全气化为气态阴、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
(2)意义:吸收的能量越多,晶格能 ,表示离子间作用力 ,离子晶体越 。晶格能通常取正值,单位: 。
(3)影响因素
分析下面表格中有关数据,总结规律。
晶体 离子间距/pm 晶格能/ (kJ·mol-1) 熔点/℃
NaCl 276 787 801
NaBr 290 736 750
NaI 311 686 662
MgO 205 3 890 2 800
规律: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反之越小。
4.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1)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离子晶体一般具有 的熔点,硬而脆,晶体 , 状态或 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一般易溶于水难溶于非极性溶剂。
(2)离子晶体熔点的高低的判断
如熔点:NaF>KCl,MgO>NaCl。
5.常见离子晶体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晶胞示意图 结构特点
NaCl型(Li、 Na、K和 Rb的卤化 物,AgF、 MgO等) ①Na+、Cl-的配位数均为6 ②每个Na+(Cl-)周围紧邻(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Na+)构成正八面体 ③每个Na+(Cl-)周围紧邻的Na+(Cl-)有12个 ④每个晶胞中含4个Na+、4个Cl-
CsCl型 (CsBr、 CsI、 NH4Cl等) ①Cs+、Cl-的配位数均为8 ②每个Cs+(Cl-)周围紧邻的Cl-(Cs+)构成正六面体 ③每个Cs+(Cl-)周围紧邻的Cs+(Cl-)有6个 ④每个晶胞中含1个Cs+、1个Cl-
CaF2型 (BaF2、 PbF2、 CeO2等) ①Ca2+的配位数为8,F-的配位数为4,二者的配位数之比等于二者电荷数(绝对值)之比 ②每个F-周围紧邻的4个Ca2+构成正四面体,每个Ca2+周围紧邻的8个F-构成立方体 ③每个晶胞中有4个Ca2+、8个F- ④Ca2+与F-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长的
6.离子晶体的判断方法
(1)依据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力判断。含有离子键的晶体一定属于离子晶体。
(2)依据物质类别判断。活泼金属氧化物、强碱和绝大多数盐类是离子晶体。
(3)依据导电性判断。离子晶体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均导电。
(4)依据熔点和溶解性判断。离子晶体熔点较高,多数能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超氧化钾(KO2)是一种一级氧化剂,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第ⅠA族金属过氧化物,主要用于海军潜艇、宇宙飞船的氧源,用于高空飞行、煤矿井下急救或其他需要人工氧源的地方。它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O2。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晶体中氧的化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如图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基本的重复单元)。
【交流讨论】
1.在超氧化钾晶体中每个晶胞中含有的K+和的个数是多少?
2.超氧化钾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哪些?晶胞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有几个?
3.若晶体中氧的化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则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个数比是多少?
1.MgO、Cs2O、CaO、BaO四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MgO>Cs2O>BaO>CaO
B.MgO>CaO>BaO>Cs2O
C.CaO>BaO>MgO>Cs2O
D.CaO>BaO>Cs2O>MgO
2.下列性质中,可以较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 )
A.具有较高的熔点
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可溶于水
D.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
3.图a~d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其中属于从NaCl晶体中分割出来的结构图是( )
A.a和c B.b和c
C.b和d D.a和d
晶胞中原子空间占有率与原子分数坐标、投影图(归纳与论证)
1.铁磁DMS被认为是自选电子应用的可行和关键材料。镍掺杂的稀磁半导体的立方晶胞(晶胞参数为a)结构如图所示。
(1)晶体中与每个Ni紧邻且等距离的Fe有 个。
(2)设Mg、Ni和Fe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Mg、rNi和rFe,则该晶胞中金属原子的空间占有率为 %(列出计算表达式)。
2.MnS晶胞与NaCl晶胞属于同种类型,如图所示。前者的熔点明显高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 。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坐标。在晶胞坐标系中,a点硫原子坐标为,b点锰原子坐标为,则c点锰原子坐标为 。
【规律方法】
1.空间占有率的计算步骤
2.原子分数坐标
(1)原子分数坐标: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不论晶胞边长大小,都是1)建立的坐标系。
(2)确定某原子坐标的方法(截距法):通过该原子可以作出三个平行于坐标轴的平面,三个平面在三条坐标轴上的截距占晶胞边长的分数,即该原子的分数坐标。如图,通过B点原子的三个面分别是:BEFC(在x轴上没有截距)、BEGA(在y轴上没有截距)、BCDA(在z轴上的截距是1),故B点的原子分数坐标是(0,0,1);通过右面心M点的三个面,在x轴上的截距是,在y轴上的截距是1,在z轴上的截距是,故M点的原子分数坐标是。
(3)确定各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是准确书写原子分数坐标的关键。ZnS、CaF2晶胞内的原子均位于体对角线上距最近顶点处。
3.晶胞投影
(1)投影指的是用一组光线将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一个平面上,在该平面上得到的图像称为“投影”。
(2)分类:投影可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正投影是指平行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平行投射线不垂直于投射面的称为斜投影。目前我们遇到的题目中所涉及的投影都是正投影。
(3)常见晶胞沿z轴的投影图
【注意】离子重叠时半径大的投影圈大。
(4)常见晶胞沿体对角线的投影图
【迁移应用】
1.XeF2晶体属四方晶系,晶胞参数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该晶胞中有 个XeF2分子。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如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已知Xe—F键长为r pm,则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晶胞中A、B间距离d= pm。
2.在金属材料中添加AlCr2颗粒,可以增强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机械性能。AlCr2 具有体心立方结构,如图所示。处于顶点位置的是 原子。设Cr和Al原子半径分别为rCr和rAl,则金属原子空间占有率为 %(列出计算表达式)。
3.分别用、表示H2P和K+,KH2PO4晶体的四方晶胞如图(a)所示,图(b)、图(c)分别显示的是H2P、K+在晶胞xz面、yz面上的位置:
(1)若晶胞底边的边长均为a pm、高为c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体的密度为 g·cm-3(写出表达式)。
(2)晶胞在x轴方向的投影图为 (填字母序号)。
1.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铝
B.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从Li到Cs是逐渐升高的
C.金属镁的熔点高于金属钠
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
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C.有金属光泽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
D.根据晶体能否导电,可以判断晶体是否属于金属晶体
3.下列离子键强弱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NaF>NaCl>NaBr>NaI
B.NaCl>CaCl2>MgCl2>AlCl3
C.NaCl>Na2O>MgO>Al2O3
D.Na2O>Na2S>K2S>CaS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1所示,1个水合铜离子中有4个配位键
B.CaF2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每个CaF2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C.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
D.金属Cu中原子堆积模型如图4所示,该金属晶体为最密堆积,每个Cu原子的配位数均为8
5.同类晶体物质熔点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试分析下表所列两组物质熔点规律性变化的原因:
A组物质 NaCl KCl CsCl
熔点/K 1 074 1 049 918
B组物质 Na Mg Al
熔点/K 317 923 933
晶体熔点的高低,决定于组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的大小。A组是 晶体,晶体微粒之间通过 结合。B组是 晶体,价电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金属键强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第1课时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师生互动
1.(1)金属原子 金属键 (2)没有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8。与体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是8个顶点的铁原子。
2.提示:12;×1021 g·cm-3。在1 183 K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面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有12个;据“切割法”可知,一个1 183 K以上的纯铁晶胞中,含铁原子数为8×+6×=4,则其密度ρ= g·cm-3=×1021 g·cm-3。
自主练习
1.C 金属易锈蚀与金属晶体结构无关、与化学性质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故金属易锈蚀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C错误。
2.B A项,汞在常温下为液态;C项,r(Ca)<r(K)且价电子数:Ca>K,所以金属键:Ca>K,故熔、沸点:Ca>K;D项,金属的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D 金晶体每个晶胞中含有6×+8×=4个金原子,A正确;金属晶体中,金属键无方向性,金晶体属于最密堆积,B正确;金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C正确; 在立方体的各个面的对角线上,3个金原子彼此两两相切,金原子的直径为d,故面对角线长为2d,晶胞的边长为×2d=d,故晶胞的体积为(d)3=2d3,D错误。
分点突破(二)
师生互动
2.(2)越大 越强 稳定 kJ·mol-1 4.(1)较高 不导电 熔化 溶于水 (2)越大 越高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均为4。K+位于顶点和面心,数目为8×+6×=4,位于棱心和体心,数目为×12+1=4。
2.提示:离子键、共价键;6个。超氧化钾晶体是离子晶体,阴、阳离子分别为、K+,晶体中与K+以离子键结合,中O—O键为共价键;晶胞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有6个。
3.提示:3∶1。一个晶胞中K+与个数均为4,所以晶胞中共有8个氧原子,据电荷守恒-2价氧原子数目为2;则0价氧原子数目为8-2=6,故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个数比为3∶1。
自主练习
1.B 四种离子晶体所含阴离子相同,所含阳离子不同。对Mg2+、Cs+、Ca2+、Ba2+进行比较,Cs+半径最大、所带电荷数最少,其与O2-形成的离子键最弱,故Cs2O的熔点最低;Mg2+、Ca2+、Ba2+所带电荷数一样多,半径:Mg2+<Ca2+<Ba2+,与O2-形成的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O>CaO>BaO,相应离子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MgO>CaO>BaO。综上所述,四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MgO>CaO>BaO>Cs2O。
2.D A选项,SiO2晶体熔点也较高,但不是离子晶体;B选项,HCl晶体的水溶液也能导电,但不是离子晶体;C选项,有些晶体如固体氨可溶于水,但不属于离子晶体;D选项,离子晶体固态时不能导电,熔融状态可导电。
3.D NaCl晶体是简单立方体结构,与每个Na+等距离的Cl-有6个,且构成正八面体,同理,与每个Cl-等距离的6个Na+也构成正八面体,由图可知,a和d属于从NaCl晶体中分割出来的结构图,选D。
【关键能力·细培养】
1.提示:(1)由铁磁DMS晶胞结构可知,Ni位于顶点,每个顶点为8个晶胞共用,铁位于晶胞内,晶体中与每个Ni紧邻且等距离的Fe有4个。(2)由铁磁DMS晶胞结构可知,Mg位于面心,Mg的个数为 6×=3,Ni位于顶点,Ni的个数为8×=1,Fe位于晶胞内,Fe的个数为4,化学式为Mg3NiFe4,晶胞的体积V=a3,原子的总体积=3××+1××+4××,则该晶胞中金属原子的空间占有率为×100%=×100%。
2.提示: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不仅与晶体结构有关,也与离子带电荷数有关,MnS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比NaCl的多,离子键强度更大;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依据a、b两点原子的三维坐标推得,MnS晶胞的三维坐标关系是以b点左侧y轴上同一高度的S原子中心为三维坐标中心,轴向上每两个最近的S原子(或Mn原子)间距为单位长度,那么c点Mn原子的坐标为。
迁移应用
1.2
解析:图中大球的个数为8×+1=2,小球的个数为8×+2=4,根据XeF2的原子个数比知大球是Xe原子,小球是F原子,该晶胞中有2个XeF2分子;由A点坐标知该原子位于晶胞的中心,且每个坐标系的单位长度都记为1,B点在棱上靠近原点的处,其坐标为;图中y是底面对角线长的一半,y=apm,x=pm,所以d== pm。
2.铝 ×100
解析:由题图可知,1个晶胞中所含黑球的个数为 8×+1=2,白球的个数为8×+2=4,已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lCr2,故黑球代表铝原子,位于顶点和体心,白球代表铬原子,位于棱上和晶胞内。由题给晶胞图可知,该晶胞的体积为a2c,则金属原子空间占有率=×100%=×100%。
3.(1) (2)B
解析:(1)由题给KH2PO4晶体的四方晶胞图可知,每个晶胞中,K+个数为6×+4×=4,H2P个数为8×+4×+1=4,则1个KH2PO4晶体的四方晶胞中有4个KH2PO4,晶体密度等于晶胞质量除以晶胞体积,其中晶胞体积为a2c×10-30 cm3,晶胞的质量为 g,所以晶体的密度为 g·cm-3。(2)由题图(a)可知,晶胞在x轴方向的投影图,应为B选项中的图。
【教学效果·勤检测】
1.C 镁离子比铝离子的半径大且所带的电荷数少,所以金属镁的金属键比金属铝弱,熔点和硬度都小;从Li到Cs,离子的半径是逐渐增大的,所带电荷数相同,金属键逐渐减弱,熔点和硬度都逐渐减小;因镁离子的半径比钙离子的小而所带电荷数相同,则金属镁的金属键比金属钙的强,所以金属镁的熔点和硬度都比金属钙的大。
2.B 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根据电荷守恒,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有金属光泽的晶体不一定是金属晶体,如晶体碘、晶体硅;能导电的晶体不一定是金属晶体,如石墨晶体。
3.A 四种物质均为离子化合物,F、Cl、Br、I为同主族元素,其阴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但半径依次增大,则离子键强弱顺序:NaF>NaCl>NaBr>NaI,A正确;NaCl、CaCl2、MgCl2均为离子化合物,均含有离子键,AlCl3为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B错误;Na2O、MgO、Al2O3中阳离子半径:Na+>Mg2+>Al3+,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则离子键强弱:Na2O<MgO<Al2O3,Cl-半径大于O2-,且Cl-所带电荷数比O2-少,离子键强弱:NaCl<Na2O,则离子键强弱顺序:NaCl<Na2O<MgO<Al2O3,C错误;由于半径:K+>Ca2+,且Ca2+带的电荷数多,则离子键强弱:CaS>K2S,D错误。
4.D 由题图可以看出,1个铜离子与4个水分子结合成[Cu(H2O)4]2+,Cu2+与H2O分子之间通过配位键相结合,则1个水合铜离子中有4个配位键,A正确;CaF2晶体的晶胞中,每个CaF2晶胞平均占有Ca2+的数目为8×+6×=4,B正确;CaTiO3晶体中钛离子位于顶点,氧离子位于面心,每个钛离子与12个氧离子相紧邻,C正确;金属Cu原子形成的金属晶体为最密堆积,每个Cu原子周围同一层有6个Cu原子,上、下层各有3个Cu原子,所以其配位数为12,D不正确。
5.离子 离子键 金属 Na<Mg<Al
r(Na+)>r(Mg2+)>r(Al3+) Na<Mg<Al
解析:A组中,NaCl、KCl、CsCl都是离子晶体,微粒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B组中,Na、Mg、Al都是金属晶体,由于离子半径:r(Na+)>r(Mg2+)>r(Al3+),价电子数:Na<Mg<Al,因此,从Na到Al,金属键强度逐渐增大。
9 / 9(共96张PPT)
第1课时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课
程 标
准 1.能用金属键和离子键的知识解释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物理
性质。
2.了解几种金属晶体的结构和几种常见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
3.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含义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4、学科素养·稳提升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金属晶体
1. 金属晶体
(1)定义:金属晶体是指 通过 形成
的晶体。
(2)特征:由于“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所共有,所以金属
键 饱和性和方向性,从而导致金属晶体最常见的结
构模型具有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等
特点。
金属原子
金属键
没有
2. 金属晶体物理通性的解释
3. 常见金属晶体的四种结构
常见 金属 结构示
意图 晶胞 配位数 a与r的关系(a为晶胞边长,r
为金属原子半径)
Po
6 a=2r(位于边上的两个原子相
切)
Li、
Na、 K、
Ba、 W、Fe
8
常见 金属 结构示
意图 晶胞 配位数 a与r的关系(a为晶胞边长,r为金属原子半径)
Ca、Cu、 Au、
Al、 Pd、
Pt、Ag
12
Mg、
Zn、 Ti
12
4. 金属晶体熔点高低的判断
金属晶体的熔点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金属键强弱由金属阳离子半
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阳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数越
多,熔点越高。但也有例外,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
38.9 ℃)。具体规律如下:
(1)同周期金属单质,从左到右熔点逐渐升高(如熔点:Na<
Mg<Al)。
(2)同主族金属单质,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如碱金属熔点:
Li>Na>K>Rb>Cs)。
(3)合金的熔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如熔点:铝合金<
铝)。
已知,1 183 K以下纯铁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1所示,1 183 K以
上转变为图2所示的基本结构单元,在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铁原子间
距离相同。
【交流讨论】
1. 在1 183 K以下的纯铁晶体中,与体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
子数是多少?
提示:8。与体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是8个顶点的铁
原子。
2. 在1 183 K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面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
子数是多少?若其晶胞边长为 a n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该晶体的密度是多少?
提示:12; ×1021 g·cm-3。在1 183 K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
面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有12个;据“切割法”可知,一
个1 183 K以上的纯铁晶胞中,含铁原子数为8× +6× =4,则
其密度ρ= g·cm-3= ×1021 g·cm-3。
1. 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键解释的是( )
A. 易传热 B. 加工易变形但不碎
C. 易锈蚀 D. 有特殊的金属光泽
解析: 金属易锈蚀与金属晶体结构无关、与化学性质有关,金
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故金属易锈
蚀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C错误。
2. 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B. 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
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C. 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D. 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解析: A项,汞在常温下为液态;C项,r(Ca)<r(K)且
价电子数:Ca>K,所以金属键:Ca>K,故熔、沸点:Ca>K;
D项,金属的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 金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设金原子的直径为d,用NA表示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值,在立方体的各个面的对角线上,3个金原子彼此两两
相切,M表示金的摩尔质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晶体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金原子
B. 金属键无方向性,金晶体属于最密堆积
C. 晶体中金原子的配位数是12
解析: 金晶体每个晶胞中含有6× +8× =4个金原子,A正
确;金属晶体中,金属键无方向性,金晶体属于最密堆积,B正
确;金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C正确; 在立方
体的各个面的对角线上,3个金原子彼此两两相切,金原子的直径
为d,故面对角线长为2d,晶胞的边长为 ×2d= d,故晶胞
的体积为( d)3=2 d3,D错误。
分点突破(二) 离子晶体
1. 离子键及离子晶体
(1)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2)离子键影响因素: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
子键越强。
(3)离子键的特征: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4)离子晶体:阴、阳离子在空间呈现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
晶体。
2. 晶格能
(1)概念:将1 mol离子晶体完全气化为气态阴、阳离子所吸收的
能量。
(2)意义:吸收的能量越多,晶格能 ,表示离子间作用
力 ,离子晶体越 。晶格能通常取正值,单
位: 。
越大
越强
稳定
kJ·mol-1
(3)影响因素
分析下面表格中有关数据,总结规律。
晶体 离子间距/pm 晶格能/(kJ·mol-1) 熔点/℃
NaCl 276 787 801
NaBr 290 736 750
NaI 311 686 662
MgO 205 3 890 2 800
规律: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反之越小。
4. 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1)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离子晶体一般具有 的熔点,硬而脆,晶体
, 状态或 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移动
的离子,能够导电。一般易溶于水难溶于非极性溶剂。
(2)离子晶体熔点的高低的判断
如熔点:NaF>KCl,MgO>NaCl。
较高
不导
电
熔化
溶于水
5. 常见离子晶体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晶胞示意图 结构特点
NaCl型(Li、 Na、K和 Rb的卤化 物,AgF、 MgO等) ①Na+、Cl-的配位数均为6
②每个Na+(Cl-)周围紧邻
(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Na
+)构成正八面体
③每个Na+(Cl-)周围紧邻的
Na+(Cl-)有12个
④每个晶胞中含4个Na+、4个Cl
-
结构类型 晶胞示意图 结构特点
CsCl型 (CsBr、 CsI、 NH4Cl等) ①Cs+、Cl-的配位数均为8
②每个Cs+(Cl-)周围紧邻的
Cl-(Cs+)构成正六面体
③每个Cs+(Cl-)周围紧邻的
Cs+(Cl-)有6个
④每个晶胞中含1个Cs+、1个Cl
-
结构类型 晶胞示意图 结构特点
CaF2型 (BaF2、 PbF2、 CeO2等)
6. 离子晶体的判断方法
(1)依据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力判断。含有离子键的
晶体一定属于离子晶体。
(2)依据物质类别判断。活泼金属氧化物、强碱和绝大多数盐类
是离子晶体。
(3)依据导电性判断。离子晶体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均导电。
(4)依据熔点和溶解性判断。离子晶体熔点较高,多数能溶于
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超氧化钾(KO2)是一种一级氧化剂,在许多方面类
似于第ⅠA族金属过氧化物,主要用于海军潜艇、宇宙
飞船的氧源,用于高空飞行、煤矿井下急救或其他需
要人工氧源的地方。它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 2K2CO3+3O2。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晶体中氧的化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如图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基本的重复单元)。
【交流讨论】
1. 在超氧化钾晶体中每个晶胞中含有的K+和 的个数是多少?
提示:均为4。K+位于顶点和面心,数目为8× +6× =4,
位于棱心和体心,数目为 ×12+1=4。
2. 超氧化钾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哪些?晶胞中与每个K+距离
最近的 有几个?
提示:离子键、共价键;6个。超氧化钾晶体是离子晶体,阴、阳
离子分别为 、K+,晶体中 与K+以离子键结合, 中O—O
键为共价键;晶胞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 有6个。
3. 若晶体中氧的化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则0价氧原子与-2
价氧原子的个数比是多少?
提示:3∶1。一个晶胞中K+与 个数均为4,所以晶胞中共有8个
氧原子,据电荷守恒-2价氧原子数目为2;则0价氧原子数目为8-
2=6,故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个数比为3∶1。
1. MgO、Cs2O、CaO、BaO四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
A. MgO>Cs2O>BaO>CaO
B. MgO>CaO>BaO>Cs2O
C. CaO>BaO>MgO>Cs2O
D. CaO>BaO>Cs2O>MgO
解析: 四种离子晶体所含阴离子相同,所含阳离子不同。对
Mg2+、Cs+、Ca2+、Ba2+进行比较,Cs+半径最大、所带电荷数
最少,其与O2-形成的离子键最弱,故Cs2O的熔点最低;Mg2+、
Ca2+、Ba2+所带电荷数一样多,半径:Mg2+<Ca2+<Ba2+,与O2
-形成的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O>CaO>BaO,相应离子晶
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MgO>CaO>BaO。综上所述,四种离
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MgO>CaO>BaO>Cs2O。
2. 下列性质中,可以较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 )
A. 具有较高的熔点
B. 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 可溶于水
D. 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
解析: A选项,SiO2晶体熔点也较高,但不是离子晶体;B选
项,HCl晶体的水溶液也能导电,但不是离子晶体;C选项,有些
晶体如固体氨可溶于水,但不属于离子晶体;D选项,离子晶体固
态时不能导电,熔融状态可导电。
3. 图a~d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其中
属于从NaCl晶体中分割出来的结构图是( )
A. a和c B. b和c
C. b和d D. a和d
解析: NaCl晶体是简单立方体结构,与每个Na+等距离的Cl-
有6个,且构成正八面体,同理,与每个Cl-等距离的6个Na+也构
成正八面体,由图可知,a和d属于从NaCl晶体中分割出来的结构
图,选D。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晶胞中原子空间占有率与原子分数坐标、投影图(归纳与论证)
1. 铁磁DMS被认为是自选电子应用的可行和关键材料。镍掺杂的稀
磁半导体的立方晶胞(晶胞参数为a)结构如图所示。
(1)晶体中与每个Ni紧邻且等距离的Fe有 个。
提示: 由铁磁DMS晶胞结构可知,Ni
位于顶点,每个顶点为8个晶胞共用,铁位于晶胞内,晶体中与每个Ni紧邻且等距离的Fe有4个。
(2)设Mg、Ni和Fe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Mg、rNi和rFe,则该晶胞中
金属原子的空间占有率为 %(列出计算表达式)。
提示: 由铁磁DMS晶胞结构可知,Mg位于面心,Mg的个数为 6× =3,Ni位于顶点,Ni的个数为8× =1,Fe位于晶胞内,Fe的个数为4,化学式为Mg3NiFe4,晶胞的体积
V=a3,原子的总体积=3× × +1× × +4× × ,则该晶胞中金属原子的空间占有率为 ×100%= ×100%。
2. MnS晶胞与NaCl晶胞属于同种类型,如图所示。前者的熔点明显
高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 。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
置,称为原子坐标。在晶胞坐标系中,a点硫原子坐标为
,b点锰原子坐标为 ,则c点锰原子坐标为 。
提示: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不仅与晶体结构有关,也与离子带电
荷数有关,MnS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比NaCl的多,离子键强
度更大;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依据a、b两点原子的三维坐标推得,
MnS晶胞的三维坐标关系是以b点左侧y轴上同一高度的S原子中心
为三维坐标中心,轴向上每两个最近的S原子(或Mn原子)间距为
单位长度,那么c点Mn原子的坐标为 。
【规律方法】
1. 空间占有率的计算步骤
2. 原子分数坐标
(1)原子分数坐标: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不论晶胞边长大
小,都是1)建立的坐标系。
(2)确定某原子坐标的方法(截距法):通过该原子可以作出三
个平行于坐标轴的平面,三个平面在三条坐标轴上的截距占
晶胞边长的分数,即该原子的分数坐标。如图,通过B点原
子的三个面分别是:BEFC(在x轴上没有截距)、BEGA
(在y轴上没有截距)、BCDA(在z轴上的截距是1),故B
点的原子分数坐标是(0,0,1);通过右面心M点的三个
面,在x轴上的截距是 ,在y轴上的截距是1,在z轴上的截
距是 ,故M点的原子分数坐标是 。
(3)确定各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是准确书写原子分数坐标的关
键。ZnS、CaF2晶胞内的原子均位于体对角线上距最近顶
点 处。
3. 晶胞投影
(1)投影指的是用一组光线将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一个平面上,在
该平面上得到的图像称为“投影”。
(2)分类:投影可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正投影是指平行投射线
垂直于投影面,平行投射线不垂直于投射面的称为斜投影。
目前我们遇到的题目中所涉及的投影都是正投影。
(3)常见晶胞沿z轴的投影图
【注意】离子重叠时半径大的投影圈大。
(4)常见晶胞沿体对角线的投影图
【迁移应用】
1. XeF2晶体属四方晶系,晶胞参数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
90°,该晶胞中有 个XeF2分子。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
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如
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已知Xe—F键长为r pm,则B
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晶胞中A、
B间距离d= pm。
2
解析:图中大球的个数为8× +1=2,小球的个数为8× +2=
4,根据XeF2的原子个数比知大球是Xe原子,小球是F原子,该晶
胞中有2个XeF2分子;由A点坐标知该原子位于晶胞的中心,且每
个坐标系的单位长度都记为1,B点在棱上靠近原点的 处,其坐标
为 ;
图中y是底面对角线长的一半,y=
apm,x= pm,所以d= = pm。
铝
×100
解析:由题图可知,1个晶胞中所含黑球的个数为 8× +1=2,白
球的个数为8× +2=4,已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lCr2,故黑球代
表铝原子,位于顶点和体心,白球代表铬原子,位于棱上和晶胞
内。由题给晶胞图可知,该晶胞的体积为a2c,则金属原子空间占
有率= ×100%= ×100%。
3. 分别用 、 表示H2P 和K+,KH2PO4晶体的四方晶胞如图(a)所
示,图(b)、图(c)分别显示的是H2P 、K+在晶胞xz面、yz
面上的位置:
解析: 由题给KH2PO4晶体的四方晶胞图可知,每个晶
胞中,K+个数为6× +4× =4,H2P 个数为8× +4×
+1=4,则1个KH2PO4晶体的四方晶胞中有4个KH2PO4,晶
体密度等于晶胞质量除以晶胞体积,其中晶胞体积为
a2c×10-30 cm3,晶胞的质量为 g,所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2)晶胞在x轴方向的投影图为 (填字母序号)。
解析: 由题图(a)可知,晶胞在x轴方向的投影图,
应为B选项中的图。
B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点高低和硬
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阳离子所
带电荷数的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金属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铝
B. 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从Li到Cs是逐渐升高的
C. 金属镁的熔点高于金属钠
D. 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
解析: 镁离子比铝离子的半径大且所带的电荷数少,所以金属
镁的金属键比金属铝弱,熔点和硬度都小;从Li到Cs,离子的半径
是逐渐增大的,所带电荷数相同,金属键逐渐减弱,熔点和硬度都
逐渐减小;因镁离子的半径比钙离子的小而所带电荷数相同,则金
属镁的金属键比金属钙的强,所以金属镁的熔点和硬度都比金属钙
的大。
2.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 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C. 有金属光泽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
D. 根据晶体能否导电,可以判断晶体是否属于金属晶体
解析: 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根据电荷守
恒,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有金属光泽的晶体不
一定是金属晶体,如晶体碘、晶体硅;能导电的晶体不一定是金属
晶体,如石墨晶体。
3. 下列离子键强弱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NaF>NaCl>NaBr>NaI
B. NaCl>CaCl2>MgCl2>AlCl3
C. NaCl>Na2O>MgO>Al2O3
D. Na2O>Na2S>K2S>CaS
解析: 四种物质均为离子化合物,F、Cl、Br、I为同主族元
素,其阴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但半径依次增大,则离子键强弱顺
序:NaF>NaCl>NaBr>NaI,A正确;NaCl、CaCl2、MgCl2均为
离子化合物,均含有离子键,AlCl3为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B
错误;Na2O、MgO、Al2O3中阳离子半径:Na+>Mg2+>Al3+,离
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则离子键强弱:
Na2O<MgO<Al2O3,Cl-半径大于O2-,且Cl-所带电荷数比O2-
少,离子键强弱:NaCl<Na2O,则离子键强弱顺序:NaCl<Na2O
<MgO<Al2O3,C错误;由于半径:K+>Ca2+,且Ca2+带的电荷
数多,则离子键强弱:CaS>K2S,D错误。
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1所示,1个水合铜离子中有4个配位键
B. CaF2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每个CaF2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C. 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
D. 金属Cu中原子堆积模型如图4所示,该金属晶体为最密堆积,每个Cu原子的配位数均为8
解析: 由题图可以看出,1个铜离子与4个水分子结合成[Cu
(H2O)4]2+,Cu2+与H2O分子之间通过配位键相结合,则1个水
合铜离子中有4个配位键,A正确;CaF2晶体的晶胞中,每个CaF2
晶胞平均占有Ca2+的数目为8× +6× =4,B正确;CaTiO3晶体
中钛离子位于顶点,氧离子位于面心,每个钛离子与12个氧离子相
紧邻,C正确;金属Cu原子形成的金属晶体为最密堆积,每个Cu原
子周围同一层有6个Cu原子,上、下层各有3个Cu原子,所以其配
位数为12,D不正确。
5. 同类晶体物质熔点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试分析下表所列两组物质熔
点规律性变化的原因:
A组物质 NaCl KCl CsCl
熔点/K 1 074 1 049 918
B组物质 Na Mg Al
熔点/K 317 923 933
晶体熔点的高低,决定于组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的大小。A组
是 晶体,晶体微粒之间通过 结合。B组是
晶体,价电子数
由少到多的顺序是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 ,金属键强度由小到
大的顺序是 。
离子
离子键
金
属
Na<Mg<Al
r(Na+)>r(Mg2+)>r(Al3+)
Na<Mg<Al
解析:A组中,NaCl、KCl、CsCl都是离子晶体,微粒之间通过离
子键结合。B组中,Na、Mg、Al都是金属晶体,由于离子半径:r
(Na+)>r(Mg2+)>r(Al3+),价电子数:Na<Mg<Al,
因此,从Na到Al,金属键强度逐渐增大。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在冰晶石(Na3[AlF6])晶胞中,[AlF6]3-占据的位置相当于NaCl
晶胞中Cl-占据的位置,则冰晶石晶胞中含Na+个数为( )
A. 12 B. 8
C. 4 D. 3
解析: NaCl晶胞中所含Cl-个数为4,由题意知,冰晶石晶胞中
[AlF6]3-的个数也应为4,化学式Na3[AlF6]中Na+和[AlF6]3-的个
数比为3∶1,所以冰晶石晶胞中含Na+个数为4×3=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试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KCl、NaCl、CaO、BaO四种晶体熔点的
高低顺序可能是( )
A. KCl>NaCl>BaO>CaO
B. NaCl>KCl>CaO>BaO
C. CaO>BaO>NaCl>KCl
D. CaO>BaO>KCl>NaCl
解析: 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
越小,晶格能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而且电荷的影响大于半
径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
A. 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 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 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 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金属离子和自由
电子之间存在较强烈的相互作用叫作金属键,因此金属晶体的形成
是由于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的金属键,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具有下列性质的物质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
A. 熔点1 070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和熔融状态均能导电
B. 熔点10.31 ℃,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 能溶于CCl4,熔点112.8 ℃,沸点444.6 ℃
D. 熔点97.81 ℃,质软,导电,密度0.97 g·cm-3
解析: 熔点较高,水溶液和熔融态都导电,该物质为离子晶
体,选A;熔点低,液态不导电,水溶液导电,不是离子晶体,不
选B;能溶于有机溶剂,该物质不是离子晶体,不选C;质软,能
导电,该物质为金属晶体,不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钡在氧气中燃烧时得到一种钡的氧化物晶体,其晶胞的结构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 该晶体的晶胞结构与CsCl相似
C. 晶体的化学式为Ba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晶胞结构可知,钡的氧化物晶体是由钡离子和过氧根
离子形成的离子晶体,每个钡离子周围有6个过氧根离子,每个过
氧根离子周围有6个钡离子,晶胞中位于顶点和面心的钡离子的个
数为8× +6× =4,位于棱上和体心的过氧根离子的个数为
12× +1=4,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BaO2,A、C、D正确; 氯化
铯晶胞中离子的配位数为8,BaO2晶胞中离子的配位数为6,二者
的晶胞结构不同,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图所示为面心立方体银的晶胞,其晶胞中有14个银
原子
B. 11号到18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故元素
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C. 固态时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
D. 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用“切割法”计算可知,银的晶胞中有8× +6× =4
个银原子,A错误;11号到1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
同周期自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但
稀有气体元素的电负性不满足该规律,B错误;固态时能导电的晶
体不一定是金属晶体,例如石墨能导电,但石墨不是金属晶体,C
错误;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空间运动状态或自旋状态不
同,故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某新型超导材料,其晶胞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晶体不属于离子晶体
B. 该物质A、B原子个数比为1∶3
C. A位于B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
D. 一个晶胞中含有两个A原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于该晶体是一种新型超导材料,说明其是由阴、阳离
子构成的,故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A错误;由该物质形成晶体的
晶胞可知:A个数为8× +1=2,B个数为12× +6× =6,故
B、A原子个数比为3∶1,B、D正确;A位于B构成的八面体空隙
中,如图所示: ,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锌与硫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 该晶胞中Zn2+和S2-数目相等
C. 阳离子的配位数为4
D. 氧化锌的晶格能小于硫化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A项,该晶体含活泼金属元素Zn,则该晶体属于离子晶
体;B项,从晶胞图分析,属于该晶胞的Zn2+数目为8× +6×
=4,S2-数目也为4,所以化合物中Zn2+与S2-个数之比为1∶1,
Zn2+与S2-的数目相等;C项,在ZnS晶胞中,Zn2+的配位数为4;
D项,ZnO和ZnS中,r(O2-)小于 r(S2-),所带的电荷数相
等,所以ZnO的晶格能大于Zn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是重要晶体类型。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金属晶体中只有金属单质
B. 在镁晶体中,1个Mg2+只与2个价电子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C. 图中的(1)和(4)可以是从NaCl晶体结构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
构图
D. 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分别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等相互作用,很难
断裂,因而都具有延展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A错误;金属
晶体中的电子属于整个晶体,B错误;由于在NaCl晶体中,每个Na
+周围同时吸引着最近的等距离的6个Cl-,同样每个Cl-周围同时
吸引着最近的等距离的6个Na+,图(1)符合条件,图(4)中选
取其中一个离子,然后沿X、Y、Z三轴切割得到6个等距离的且最
近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以其配位数也是6,图(4)符合条件,
C正确;离子晶体没有延展性,易断裂,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如图为NaCl和CsCl的晶体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Cl和CsCl都属于AB型的离子晶体
B. NaCl和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C. NaCl和CsCl晶体中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6和8
D. NaCl和CsCl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比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NaCl和CsCl都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构成的晶
体,阴、阳离子个数之比都为1∶1,则都属于AB型的离子晶体,
A、B正确;结合题图可知,NaCl为面心立方结构,钠离子的配位
数为6,CsCl为体心立方结构,铯离子的配位数为8,C正确;钠
离子半径小于铯离子半径,则NaCl的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比小
于CsCl的,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CaO在2 973 K时熔化,而NaCl在1 074 K时熔化,二者的离子间距
离接近,晶体结构类似,有关它们熔点差别较大的原因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 氧化钙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
B. 氧化钙的晶格能比氯化钠的晶格能大
C. 氧化钙晶体的结构类型与氯化钠晶体的结构类型不同
D. 在氧化钙与氯化钠的离子间距离接近的情况下,晶格能主要由
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决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晶格能的大小与阴、阳离子
所带的电荷数成正比,与阴、阳离子间的距离成反比,A、B、D
项正确;由题干中信息可知二者晶体结构类似,C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有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可表示为Mx[Fey(CN)6],经X射线衍
射实验发现,其晶体中阴离子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它的结
构特征是Fe3+和 Fe2+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CN-位
于立方体的棱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M2[Fe2(CN)6]
B. 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呈+1价
C. 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呈+2价
D. 晶体中与每个Fe3+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N-有3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题图可得出,晶体中阴离子的基本结构单元中Fe2+
的个数为4× = ,Fe3+的个数也为 ,CN-的个数为12× =
3,因此阴离子的化学式为[Fe2(CN)6]-,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M[Fe2(CN)6],A错误;由阴、阳离子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
体,M的化合价为+1价,B正确,C错误;由题图可看出与每个
Fe3+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N-有6个,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有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六方最密堆积、面
心立方最密堆积和体心立方堆积,如图a、b、c分别代表这三种堆
积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则图示结构内金属原子个数比为( )
A. 3∶2∶1 B. 11∶8∶4
C. 9∶8∶4 D. 21∶14∶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a中原子个数=12× +2× +3=6,b中原子个数=
8× +6× =4,c中原子个数=1+8× =2,所以其原子个数比
是6∶4∶2=3∶2∶1,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10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Mn为体心立方堆积,根据几何关系, a=
4r=2d,所以d= a;根据切割法,1个晶胞中,有Mn的
个数为8× +1=2,则2个Mn原子的总体积为V=2× πr3
= × = πa3×10-30 cm3,晶胞质量为m=
g,Mn的密度为ρ= = g÷
= ×1030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Cu3N的晶胞结构图可知,N3-位于晶胞的顶
点,Cu+位于晶胞的棱心,因此N3-的配位数为6(上、
下、左、右、前、后),Cu+半径为a pm,N3-半径为b
pm,将阴、阳离子看成刚性小球,并彼此相切,则Cu3N的
密度为ρ= = = ×1030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ZnS是一种使用广泛的荧光材料。已知立方ZnS的晶胞结构
如图所示:
①已知A、B点的原子坐标分别为(0,0,0)和
,则C点的原子坐标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3)①已知A、B点的原子坐标分别为(0,0,0)
和 ,则C点的原子坐标为 。②根据切
割法,晶胞中S2-数为8× +6× =4、Zn2+数为4,立方
ZnS的晶胞参数a=541 pm,则其晶体密度为
g·cm-3=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我国太空研究迈进空间站时代,迈向太空离不开一些重要金属及
其合金。金属钛(Ti)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性,它兼具铁的高强度和铝的低密度,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广泛
的应用价值。请按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钛及其化合物的相关问题。
(1)①钛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Ti的基态
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根据钛的价层电子排布预
测钛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
②金红石(TiO2)四方晶胞如图所示:
第4周期第ⅣB族
3d24s2
+4
晶胞中Ti原子的数目为 。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①Ti是22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
ⅣB族,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根据钛的价电子排布,钛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4;②晶胞中,灰色球数目=1+8×
=2、白色球数目=2+4× =4,结合化学式TiO2可知,灰
色球代表Ti原子、白色球代表O原子,故晶胞中Ti原子数目
为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晶胞相似,如图所示,该
晶体中与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 个。
解析: 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晶胞相似,该晶体中
与顶点上的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位于面心,共有
12个。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
的晶体结构相似,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
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
-1) 786 y715 3 401
KCl、Ca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TiN
>CaO>K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数越多,晶
格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晶格能:TiN>CaO,结
合表中数据,KCl、Ca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
的顺序为TiN>CaO>K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