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质量检测(三)(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 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模块质量检测(三)(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 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21 17:51:49

文档简介

模块质量检测(三)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元素的价电子排布是3d64s2,下列对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周期表中第4周期Ⅷ族
B.只有2个价电子
C.+3价离子比+2价离子的氧化性强
D.常温下,其单质难溶于浓硝酸
2.利用反应CCl4+4NaC(金刚石)+4NaCl可实现人工合成金刚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
B.该反应利用了Na的强还原性
C.CCl4和C(金刚石)中C的杂化方式相同
D.NaCl晶体中含NaCl分子
3.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
A.Na、Mg、Al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B.O、F、N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C.S2-、Cl-、K+的半径逐渐增大
D.热稳定性:HF>H2O>NH3
4.通常把化学通式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H4和N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
B.N和C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三角形结构
C.H3O+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
D.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的重叠轨道
5.我国的超级钢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某种超级钢中除Fe外,还含Mn 10%、C 0.47%、Al 2%、V 0.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五种元素中,有两种位于周期表的p区
B.超级钢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
C.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确定超级钢的晶体结构
D.超级钢中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的许多性质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
B.石墨晶体具有金属键的特性
C.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一定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D.氯化钠晶体中与Na+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有12个
7.镍的配合物常用于镍的提纯以及药物合成,如Ni(CO)4、[Ni(CN)4]2-、[Ni(NH3)6]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与CN-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和π键个数之比为1∶2
B.[Ni(NH3)6]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
C.Ni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
D.CN-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2
8.氮气可以做食品包装、灯泡等的填充气,也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实验室制备氮气的反应式:NH4Cl+NaNO2NaCl+N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电负性:N>O>H
B.氮气分子的电子式:N N
C.钠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①>②
D.水中的氢键可以表示为O—H…O,其中H…O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氢键的键长
9.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产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3+CO2+H2O,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属于共价化合物
C.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10.氧化锂(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以通过如图所示循环进行计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O键键能为ΔH3
B.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0.5ΔH2
C.Li2O的晶格能为ΔH6,取正值
D.ΔH1+ΔH2+ΔH3+ΔH4+ΔH6=ΔH5
1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C、P、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电负性依次增大
D.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1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结构的表述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表述Ⅰ 表述Ⅱ
A 在水中,NaCl的溶解度比I2的溶解度大 NaCl晶体中Cl-与Na+间的作用力大于碘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
B 通常条件下,CH4分子比PbH4分子稳定性高 Pb的原子半径比C的大,Pb与H之间的键能比C与H间的小
C 在形成化合物时,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 P4O10、C6H12O6溶于水后均不导电 P4O10、C6H12O6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13.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一定是s区元素
B.配合物Fe(CO)n内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5
C.光卤气(COCl2)、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和键角均相同
D.某气态团簇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
14.二氯化二硫(S2Cl2)可用作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它是橙黄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熔点为193 K,沸点为411 K,遇水反应,既产生能使品红褪色气体又产生淡黄色沉淀,S2Cl2可由干燥的氯气通入熔融的硫中制得。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S2Cl2晶体中不存在离子键
B.S2Cl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S2Cl2在液态下不能导电
D.S2Cl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15.X、Y、Z、W四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依次增多,W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Y形成的化合物M为沼气的主要成分,雷电天气时可形成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Z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Y、Z、W原子的最高能级均为p能级且能量相同
B.M与W的单质光照时生成的四种有机物均为极性分子
C.M与X2Z两种分子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
D.酸性:XWZ3>X2YZ3,所以非金属性:W>Y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0分)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SiO2中的26Al和 10Be 两种元素的比例确定“北京人”年龄,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B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Be所在的周期中,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符号是    、    。
(2)写出Al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铝原子核外有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铝原子核外有    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3)比较Al3+、S2-和Cl-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这3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写化学式)。
(4)铝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10分)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基态b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3个能级,且最高能级轨道为半充满状态;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d的原子序数是c的两倍;基态e原子3d轨道上有4个单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b、c、d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2)b单质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    。
(3)a与c可形成两种二元化合物分子,两种物质可以以任意比互溶。其中一种不稳定,可分解产生c的单质,该化合物分子中的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这两种物质的互溶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填序号)。
①极性共价键 ②非极性共价键 ③离子键 
④金属键 ⑤氢键 ⑥范德华力
(4)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内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4的酸是    (填化学式,下同);酸根离子呈平面正三角形结构的酸是    ,试从两者结构特点判断该酸分子与酸根离子的稳定性:酸分子    酸根离子(填“>”或“<”)。
(5)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区;e的一种常见氯化物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气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结构式为,请补写e的元素符号并用“→”表示出其中的配位键。
18.(11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N原子中最高能级的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      ;基态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化合物(CH3)3N可用于制备医药、农药。分子中N原子杂化方式为    ,该物质能溶于水的原因是                       。
(3)[H2F]+[SbF6]-(氟锑酸)是一种超强酸,其阳离子的空间结构为       ,写出一种与[H2F]+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       (写化学式)。
(4)氮、铜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与每个Cu原子紧邻的Cu原子有   个,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式)
19.(12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三位科学家,其研究对象之一“分子开关”即与大环主体分子苯芳烃、硫或氮杂环杯芳烃等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对叔丁基杯[4]芳烃(如图Ⅰ所示)可用于ⅢB族元素对应离子的萃取,如La3+、Sc2+。写出基态二价钪离子(Sc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其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    个。
(2)对叔丁基杯[4]芳烃由4个羟基构成杯底,其中羟基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3)不同大小的苯芳烃能识别某些离子,如:、SCN-等。一定条件下,SCN-与MnO2反应可得到(SCN)2,试写出(SCN)2的结构式:       。
(4)NH3分子在独立存在时H—N—H键角为107.3°。[Zn(NH3)6]2+中H—N—H键角变为109°28',其原因是           。
(5)橙红色的八羰基二钴[Co2(CO)8]的熔点为 52 ℃,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该晶体属于    晶体,八羰基二钴在液氨中被金属钠还原成四羰基钴酸钠[NaCo(CO)4],四羰基钴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       。
(6)已知C60分子结构和C60晶胞示意图(如图Ⅱ、图Ⅲ所示):
则一个C60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为    ,C60晶体密度的计算式为     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2分)2019年科学家在锂电池领域做出巨大突破。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2、LiFePO4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基态磷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
(2)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有LiBF4等,碳酸亚乙酯()用作该电解液的添加剂。LiBF4中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      。
(3)已知Fe2+的半径为61 pm,Co2+的半径为65 pm,由此推断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别加热FeCO3、CoCO3,其中      的分解温度低。
(4)形成化学键的π电子不局限于两个原子的区域,而是在参加成键的多个原子的分子骨架中运动,这种由多个原子形成的π型化学键称作离域π键。一般地,其形成需要满足下列条件:①原子共面,每个原子提供一个方向相同的p轨道,或合适的d轨道;②π电子数小于参加成键的轨道数的二倍。芳香化合物及许多其他体系存在离域π键。离域π键可用表示,n为参与形成离域π键原子数,m为参与形成离域π键电子数,例如苯为 ,已知萘中存在1个离域π键,可表示为      。
(5)Li2S是目前研发的锂离子电池的新型固体电解质,为立方晶系晶体,晶胞参数为d nm,晶胞截面图如图所示。
每个晶胞中含有的S2- 数目为      ;Li+填充在S2- 构成的空隙中,每一个空隙由    个S2-构成,空隙的空间形状为      形。
模块质量检测(三)
1.B A项,该元素价电子数为8,有4个电子层,则位于第4周期Ⅷ族;B项,价电子数为8;C项,该元素为Fe,Fe3+比Fe2+氧化性强;D项,常温下,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2.D 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另外4个C形成共价键,构成正四面体,向空间发展成网状结构,形成的晶体为共价晶体,A正确;该反应中Na由0价→+1价,作还原剂将CCl4还原,B正确;CCl4和C(金刚石)中的C的杂化方式都是sp3杂化,C正确;NaCl晶体由阴、阳离子构成,D错误。
3.D Mg的最外层为3p全空稳定结构,难以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最大,Na的最小,则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Mg>Al>Na,A错误;非金属性:N<O<F,则电负性大小顺序为N<O<F,B错误;S2-、Cl-、K+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S2-、Cl-、K+的半径逐渐减小,C错误;非金属性:F>O>N,则热稳定性:HF>H2O>NH3,D正确。
4.B 甲烷是正四面体形结构,键角是109°28',A错误;N和C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三角形结构,B正确;H3O+和PCl3的价电子总数不相等,C错误;苯的结构中存在“肩并肩”式的重叠轨道,故B3N3H6分子中也存在“肩并肩”式的重叠轨道,D错误。
5.D 上述五种元素中,Fe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Mn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V价电子排布式为3d34s2,这三种元素原子位于d区,C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2,Al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1,这两种元素原子位于p区,A正确;超级钢的晶体符合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因此为金属晶体,B正确;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确定超级钢的晶体结构,C正确;超级钢是金属晶体,因此存在金属键,不存在离子键,D错误。
6.C 分子的许多性质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如极性、旋光性、化学性质等都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A正确;石墨晶体碳原子中由于所有的p轨道相互平行而且相互重叠,使p轨道中的电子可以在整个碳环平面中运动,所以石墨具有金属键的特性,B正确;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离子键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只要空间允许,一个阳离子周围尽可能多地排列阴离子,C错误;NaCl晶体中与Na+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个数=3×8÷2=12,D正确。
7.A CO与CN-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CO分子含有一个碳氧三键,则σ键和π键个数之比为 1∶2,A正确;[Ni(NH3)6]2+中含有N—H极性共价键和Ni与N之间形成的配位键,B错误;Ni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C错误;CN-为直线形,则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D错误。
8.C 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电负性:O>N>H,A错误;氮气分子的电子式:︰NN︰,B错误;②时,最外层电子跃迁到3p能级,具有较高的能量,则钠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①>②,C正确;水中的氢键可以表示为O—H…O,其中H…O之间的距离不是该氢键的键长,D错误。
9.B 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3H3N3O3,A错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的化学键全部是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正确;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则分子中只含极性键,C错误;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故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不是中和反应,D错误。
10.A 由转化图示可知,OO键键能为2ΔH3,A错误;第一电离能是气体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为气态+1价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因此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0.5ΔH2,B正确;晶格能是指处于气态的离子结合生成1 mol固态离子晶体时释放的能量,通常用正值来表示,因此Li2O的晶格能为ΔH6,取正值,C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得到ΔH1+ΔH2+ΔH3+ΔH4+ΔH6=ΔH5,D正确。
11.D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依次增多,A正确;C、P、Cl元素最高正价分别为+4、+5、+7,B正确;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N、O、F电负性分别为3.0、3.5、4.0,依次增大,C正确;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D错误。
12.B 氯化钠为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的水分子,而碘单质为非极性分子,不易溶于水,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A项错误;铅原子的半径比碳的大,非金属性比碳弱,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也较弱,B项正确;形成化合物时,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如H2O和H2O2中的O元素,C项错误;P4O10、C6H12O6溶于水后均不导电,是因为二者为非电解质,与是否属于共价化合物无关,D项错误。
13.B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可能为ⅠA族元素,也可能是过渡元素,不一定为s区元素,A错误;Fe是26元素,其价电子数是8,每个配体CO分子提供电子数为2,则8+2n=18,解得n=5,B正确;甲醛分子中碳原子形成了3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因此,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光卤气(COCl2)分子中C原子价电子对数=3+=3,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其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但是甲醛中与C原子连接的为2个H和1个O,光卤气中与C原子连接的为2个Cl和1个O,H和Cl的电负性不同,则键角不相同,C错误;团簇分子中含有4个E、4个F原子,分子式应为E4F4或F4E4,D错误。
14.D S2Cl2晶体熔、沸点较低,应为分子晶体,S与S,S与Cl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则一定不存在离子键,A正确;S2Cl2的电子式为︰︰︰︰︰,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B正确;S2Cl2为分子晶体,在液态下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C正确;与水发生反应:2S2Cl2+2H2OSO2↑+3S↓+4HCl,二氧化硫不能漂白指示剂,因此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但不褪色,D错误。
15.C W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则W为Cl元素;X与Y形成的化合物M为沼气的主要成分,则M为CH4,X为H元素,Y为C元素;雷电天气时可形成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Z单质,则该单质为臭氧,Z为O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W为C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均为p区元素,最高能级均为p能级,但p能级所处的能层不同,C元素、O元素的p能级在L能层上,Cl元素的p能级在M能层上,2p能级的能量小于3p能级的能量,则具有的能量不相同,A错误;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一氯甲烷(CH3Cl)、二氯甲烷(CH2Cl2)、三氯甲烷(CHCl3)、四氯甲烷(CCl4)四种有机物,其中四氯甲烷(CCl4)为非极性分子,其他的均为极性分子,B错误;M为CH4,其中心原子C价电子对数=4+=4,C原子采取sp3杂化,X为H元素,Z为O元素,X2Z为H2O,其中心原子O原子价电子对数=2+=4,O原子采取sp3杂化,即两种分子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C正确;XWZ3为HClO3,X2YZ3为H2CO3,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HClO3不是最高价Cl元素的氧化物形成的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D错误。
16.(1)1s22s2 C O (2) 13 5
(3)S2->Cl->Al3+ HClO4 (4)Al2O3+2NaOH+3H2O2Na[Al(OH)4]
解析:(1)Be的原子序数为4,位于第2周期Ⅱ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与Be所在的同周期元素C:1s22s22p2,O:1s22s22p4,2p轨道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2)Al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1,则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则有13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铝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共五个能级,有五种能量不同的电子。(3)比较半径: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②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S2->Cl->Al3+;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则HClO4酸性最强。(4)铝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为Al2O3,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3H2O2Na[Al(OH)4]。
17.(1)O (2)1∶2 (3)sp3 ①②
(4)H2SO4、H2SO3 HNO3 <
(5)d 
解析: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a为H,基态b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3个能级,且最高能级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即2p3,则b为N,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c为O,d的原子序数是c的两倍,d为S,基态e原子3d轨道上有4个单电子,则为3d6,即e为Fe。(1)同周期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依次递增,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依次递减,b、c、d电负性最大的是O。(2)b单质分子为氮气,氮气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1∶2。(3)a与c可形成两种二元化合物分子,分别为水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不稳定,过氧化氢的结构式为H—O—O—H,每个氧原子有2个σ键,还有2对孤电子对,因此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水和过氧化氢互溶物中,水中有极性共价键,过氧化氢有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分子之间有范德华力和分子间氢键,但范德华力和分子间氢键不是化学键,因此存在的化学键有①②。(4)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有硝酸、亚硝酸、硫酸、亚硫酸,硝酸分子中N有3个σ键,孤电
子对为0,因此价电子对数为3,硝酸根离子中的N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0=3,硝酸根离子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亚硝酸分子中N有2个σ键,孤电子对为1,因此价电子对数为3,亚硝酸根离子中N原子价电子对数为2+1=3,亚硝酸根离子为角形结构;硫酸分子中S有4个σ键,孤电子对为0,因此价电子对数为4,硫酸根离子中的S原子价电子对数为4+0=4,硫酸根离子为正四面体形结构;亚硫酸分子中S有3个σ键,孤电子对为1,因此价电子对数为4,亚硫酸根离子中的S原子价电子对数为3+1=4,亚硫酸根离子为三角锥形结构,因此分子内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4的酸是H2SO4、H2SO3,酸根离子呈平面正三角形结构的酸是HNO3;硝酸分子中心原子带正电荷,吸引氧原子上的电子,使得氧与氢结合形成的电子对易断裂,因此酸分子稳定性<酸根离子稳定性。(5)元素e的价电子排布为3d64s2,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d区,e的一种常见氯化物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气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中间的Cl与其中一个Fe形成共价键,与另一个Fe形成配位键,Cl提供孤电子对,因此其结构式为。
18.(1)哑铃形 [Ar]3d10或1s22s22p63s23p63d10 (2)sp3 (CH3)3N为极性分子,且可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3)角形 H2O或H2S
(4)8 
解析:(1)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最高能级的电子为2p上的电子,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Cu+是基态铜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得到的,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或1s22s22p63s23p63d10。(2)化合物(CH3)3N分子中N原子与三个甲基形成了3对共用电子对,N上还有一对孤电子对,价电子对数为4,杂化方式为sp3,(CH3)3N为极性分子,且可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故易溶于水。(3)[H2F]+中F上的孤电子对数为×(7-1-1×2)=2,价电子对数为2+2=4,VSEPR理论为四面体形,分子的空间结构为角形,与[H2F]+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H2O或H2S。(4)图中与每个Cu原子紧邻的Cu原子有8个,铜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3、8×=1,该晶体的密度为ρ== = g·cm-3。
19.(1)1s22s22p63s23p63d1 10
(2)sp3 氢键
(3)
(4)氨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后,孤电子对与Zn2+成键,原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变为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排斥减弱,故H—N—H键角变大
(5)分子 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
(6)90  g·cm-3
解析:(1)Sc是21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4s2,则Sc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s能级有1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d能级只有1个电子,占有1个轨道,因此Sc2+的核外电子占据的轨道有1+1+3+1+3+1=10个。(2)羟基的中心原子为氧原子,有2个σ键,2个孤电子对,其杂化轨道数为2+2=4,因此杂化类型是sp3,羟基间通过氢键联系到一起。(3)、SCN-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因此SCN-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SCN)2的结构式应为。(4)氨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后,孤电子对与Zn2+成键,原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变为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排斥减弱,故H—N—H键角变大。(5)熔点为52 ℃,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则可知Co2(CO)8属于分子晶体;NaCo(CO)4内,存在钠离子与Co(CO阴离子,在Co(CO内界有CO与中心钴离子形成配位键,而配体内部C原子与O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所以四羰基钴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6)根据C60分子结构,C60分子中1个碳原子有2个C—C 键、1个双键,根据均摊法,一个碳原子真正含有的σ键的个数为,即一个C60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为60×=90;根据C60晶胞结构,C60的个数为8×+6×=4,晶胞的质量为= g,晶胞的体积为(a×10-10)3 cm3=a3×10-30 cm3,根据密度的定义,晶胞的密度计算式为ρ== g·cm-3。
20.(1)M (2)正四面体形 (3)FeCO3 (4)
(5)4 4 正四面体形
解析:(1)磷元素处于第3周期ⅤA族,其原子占据的最高能层为第三能层,能层符号为M。(2)LiBF4中阴离子为B,中心B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0,价电子对数=4+0=4,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与VSEPR理论相同,均为正四面体形。(3)碳酸盐分解实质是金属阳离子结合碳酸盐中氧离子,r(Fe2+)小于r(Co2+),Fe2+结合O2-的能力更强,FeCO3容易分解,所以FeCO3分解温度较低。(4)萘中含有两个苯环,10个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均为sp2杂化,每个C原子都提供一个与杂化轨道垂直的p轨道,且含有一个电子,所以形成10中心10电子的离域π键,可以表示为。(5)由晶胞截面图中y参数可知,S2-处于晶胞的顶角、面心位置,Li+ 填充在晶胞的体心位置,每个晶胞中含有的S2-数目为8×+6×=4,Li+填充在S2-构成的空隙中,每一个空隙由4个S2- 构成,空隙的空间形状为正四面体形。
6 / 6(共66张PPT)
模块质量检测(三)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某元素的价电子排布是3d64s2,下列对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位于周期表中第4周期Ⅷ族
B. 只有2个价电子
C. +3价离子比+2价离子的氧化性强
D. 常温下,其单质难溶于浓硝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A项,该元素价电子数为8,有4个电子层,则位于第4周
期Ⅷ族;B项,价电子数为8;C项,该元素为Fe,Fe3+比Fe2+氧
化性强;D项,常温下,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利用反应CCl4+4Na C(金刚石)+4NaCl可实现人工合成金
刚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C(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
B. 该反应利用了Na的强还原性
C. CCl4和C(金刚石)中C的杂化方式相同
D. NaCl晶体中含NaCl分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另外4个C形成共价键,构成正四
面体,向空间发展成网状结构,形成的晶体为共价晶体,A正确;
该反应中Na由0价→+1价,作还原剂将CCl4还原,B正确;CCl4和
C(金刚石)中的C的杂化方式都是sp3杂化,C正确;NaCl晶体由
阴、阳离子构成,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
A. Na、Mg、Al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B. O、F、N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C. S2-、Cl-、K+的半径逐渐增大
D. 热稳定性:HF>H2O>NH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Mg的最外层为3p全空稳定结构,难以失去电子,第一
电离能最大,Na的最小,则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Mg>Al>Na,
A错误;非金属性:N<O<F,则电负性大小顺序为N<O<F,B
错误;S2-、Cl-、K+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核电荷数越大,离子
半径越小,则S2-、Cl-、K+的半径逐渐减小,C错误;非金属
性:F>O>N,则热稳定性:HF>H2O>NH3,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 通常把化学通式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
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C. H3O+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
D. 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的重
叠轨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甲烷是正四面体形结构,键角是109°28',A错误;
N 和C 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三角形结构,B正确;H3O+和
PCl3的价电子总数不相等,C错误;苯的结构中存在“肩并肩”式
的重叠轨道,故B3N3H6分子中也存在“肩并肩”式的重叠轨道,D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我国的超级钢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某种超级钢中除Fe外,还含
Mn 10%、C 0.47%、Al 2%、V 0.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上述五种元素中,有两种位于周期表的p区
B. 超级钢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
C. 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确定超级钢的晶体结构
D. 超级钢中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上述五种元素中,Fe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Mn价电子
排布式为3d54s2,V价电子排布式为3d34s2,这三种元素原子位于d
区,C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2,Al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1,这两种元
素原子位于p区,A正确;超级钢的晶体符合金属晶体的结构特
点,因此为金属晶体,B正确;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确定超级钢的
晶体结构,C正确;超级钢是金属晶体,因此存在金属键,不存在
离子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的许多性质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
B. 石墨晶体具有金属键的特性
C. 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一定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D. 氯化钠晶体中与Na+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有12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分子的许多性质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如极性、旋光
性、化学性质等都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A正确;石墨晶体碳原子
中由于所有的p轨道相互平行而且相互重叠,使p轨道中的电子可以
在整个碳环平面中运动,所以石墨具有金属键的特性,B正确;离
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
和性,离子键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只要空间允许,一个阳离
子周围尽可能多地排列阴离子,C错误;NaCl晶体中与Na+距离最
近且相等的Na+个数=3×8÷2=12,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 镍的配合物常用于镍的提纯以及药物合成,如Ni(CO)4、[Ni
(CN)4]2-、[Ni(NH3)6]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与CN-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和π键个数之比为1∶2
B. [Ni(NH3)6]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
C. Ni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
D. CN-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CO与CN-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CO分子含有一个碳
氧三键,则σ键和π键个数之比为 1∶2,A正确;[Ni(NH3)6]2+
中含有N—H极性共价键和Ni与N之间形成的配位键,B错误;Ni2+
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C错误;CN-为直线形,则C
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 氮气可以做食品包装、灯泡等的填充气,也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的重要原料。实验室制备氮气的反应式:NH4Cl+NaNO2 NaCl
+N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电负性:N>O>H
B. 氮气分子的电子式:N N
C. 钠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①>②
D. 水中的氢键可以表示为O—H…O,其中H…O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氢键的键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电负性越大,则元素
的电负性:O>N>H,A错误;氮气分子的电子式:︰N N
︰,B错误;②时,最外层电子跃迁到3p能级,具有较高的能
量,则钠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①>②,C正
确;水中的氢键可以表示为O—H…O,其中H…O之间的距离
不是该氢键的键长,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 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
下用NH3捕获CO2生产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3+
CO2 +H2O,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式为C3H6N3O3
B. 属于共价化合物
C. 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D. 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3H3N3O3,A错误;由不同
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的化学键全部是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
正确;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形
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则分子中只含极性键,C错误;酸碱反应生
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故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不是中和反
应,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氧化锂(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以通过如图所示循环进
行计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0.5ΔH2
C. Li2O的晶格能为ΔH6,取正值
D. ΔH1+ΔH2+ΔH3+ΔH4+ΔH6=ΔH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由转化图示可知,O O键键能为2ΔH3,A错误;第
一电离能是气体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为气态+1价阳离子所吸
收的能量,因此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0.5ΔH2,B正确;晶格能
是指处于气态的离子结合生成1 mol 固态离子晶体时释放的能
量,通常用正值来表示,因此Li2O的晶格能为ΔH6,取正值,C正
确;根据盖斯定律得到ΔH1+ΔH2+ΔH3+ΔH4+ΔH6=ΔH5,D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C、P、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 N、O、F电负性依次增大
D. 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依次增
多,A正确;C、P、Cl元素最高正价分别为+4、+5、+7,B正
确;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N、O、F电负性
分别为3.0、3.5、4.0,依次增大,C正确;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
一电离能逐渐减小,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结构的表述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
表述Ⅰ 表述Ⅱ
A 在水中,NaCl的溶解度比I2的溶
解度大 NaCl晶体中Cl-与Na+间的作用
力大于碘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
B 通常条件下,CH4分子比PbH4分
子稳定性高 Pb的原子半径比C的大,Pb与H
之间的键能比C与H间的小
C 在形成化合物时,同一主族元素
的化合价相同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相同
D P4O10、C6H12O6溶于水后均不导
电 P4O10、C6H12O6均属于共价化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氯化钠为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的水分子,而碘单质
为非极性分子,不易溶于水,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A项错误;
铅原子的半径比碳的大,非金属性比碳弱,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
性也较弱,B项正确;形成化合物时,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合价可
能不同,如H2O和H2O2中的O元素,C项错误;P4O10、C6H12O6溶
于水后均不导电,是因为二者为非电解质,与是否属于共价化合
物无关,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一定是s区元素
B. 配合物Fe(CO)n内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
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5
C. 光卤气(COCl2)、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和键角均相同
D. 某气态团簇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可能为ⅠA族元素,也可
能是过渡元素,不一定为s区元素,A错误;Fe是26元素,其价电
子数是8,每个配体CO分子提供电子数为2,则8+2n=18,解得
n=5,B正确;甲醛分子中碳原子形成了3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因此,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甲醛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光卤气(COCl2)分子中C原子价电子对数=3+ =3,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其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但是甲醛中与C原子连接的为2个H和1个O,光卤气中与C原子连接的为2个Cl和1个O,H和Cl的电负性不同,则键角不相同,C错误;团簇分子中含有4个E、4个F原子,分子式应为E4F4或F4E4,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 二氯化二硫(S2Cl2)可用作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它是橙黄
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熔点为193 K,沸
点为411 K,遇水反应,既产生能使品红褪色气体又产生淡黄色沉
淀,S2Cl2可由干燥的氯气通入熔融的硫中制得。下列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
A. S2Cl2晶体中不存在离子键
B. S2Cl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 S2Cl2在液态下不能导电
D. S2Cl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现象是溶液先变红
后褪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S2Cl2晶体熔、沸点较低,应为分子晶体,S与S,S与Cl
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则一定不存在离子键,A正确;S2Cl2的电子
式为︰ ︰ ︰ ︰ ︰,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
定结构,B正确;S2Cl2为分子晶体,在液态下不能电离出自由移
动的离子,不能导电,C正确;与水发生反应:2S2Cl2+
2H2O SO2↑+3S↓+4HCl,二氧化硫不能漂白指示剂,因此气
体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但不褪色,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 X、Y、Z、W四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依次增多,W是原子序数最
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Y形成的化合物M为沼气的主要成分,
雷电天气时可形成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Z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基态Y、Z、W原子的最高能级均为p能级且能量相同
B. M与W的单质光照时生成的四种有机物均为极性分子
C. M与X2Z两种分子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
D. 酸性:XWZ3>X2YZ3,所以非金属性:W>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W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则W为Cl元素;
X与Y形成的化合物M为沼气的主要成分,则M为CH4,X为H元
素,Y为C元素;雷电天气时可形成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Z单质,
则该单质为臭氧,Z为O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W为Cl元
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均为p区元素,最高能
级均为p能级,但p能级所处的能层不同,C元素、O元素的p能级
在L能层上,Cl元素的p能级在M能层上,2p能级的能量小于3p能
级的能量,则具有的能量不相同,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一氯甲烷(CH3Cl)、二
氯甲烷(CH2Cl2)、三氯甲烷(CHCl3)、四氯甲烷(CCl4)四种有
机物,其中四氯甲烷(CCl4)为非极性分子,其他的均为极性分子,
B错误;M为CH4,其中心原子C价电子对数=4+ =4,C原子采
取sp3杂化,X为H元素,Z为O元素,X2Z为H2O,其中心原子O原子价
电子对数=2+ =4,O原子采取sp3杂化,即两种分子中心原子
杂化类型相同,C正确;XWZ3为HClO3,X2YZ3为H2CO3,元素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HClO3不是
最高价Cl元素的氧化物形成的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10分)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SiO2中的26Al和 10Be 两种元素的比
例确定“北京人”年龄,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完成
下列填空:
(1)写出B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Be所在的周期中,最
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符号是 、 。
解析: Be的原子序数为4,位于第2周期ⅡA族,核外电
子排布式为1s22s2,与Be所在的同周期元素C:1s22s22p2,
O:1s22s22p4,2p轨道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
1s22s2 
C 
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写出Al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铝原子核
外有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铝原子核外有 种
能量不同的电子。
解析: Al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3s23p1,则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铝原子核外
有13个电子,则有13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铝原子核外电
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共五个能级,有五种能量不同的
电子。
 
13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比较Al3+、S2-和Cl-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这3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
是 (写化学式)。
解析: 比较半径: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②当
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半径
越小。因此离子半径:S2->Cl->Al3+;元素非金属性越
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氯元素的非金属
性最强,则HClO4酸性最强。
S2->Cl->Al3
+ 
HCl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铝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为Al2O3,可以与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Al2O3+
2NaOH+3H2O 2Na[Al(OH)4]。
Al2O3+2NaOH+3H2O 2Na[Al(OH)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7. (10分)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
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基态b原子的核外电子占
据3个能级,且最高能级轨道为半充满状态;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内层电子数的3倍;d的原子序数是c的两倍;基态e原子3d轨道上
有4个单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b、c、d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2)b单质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 。
O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
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a为H,基态b原
子的核外电子占据3个能级,且最高能级轨道为半充满状态
即2p3,则b为N,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c
为O,d的原子序数是c的两倍,d为S,基态e原子3d轨道上
有4个单电子,则为3d6,即e为Fe。(1)同周期元素电负性
从左到右依次递增,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依次递减,b、c、
d电负性最大的是O。(2)b单质分子为氮气,氮气中σ键与
π键的个数比为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a与c可形成两种二元化合物分子,两种物质可以以任意比互
溶。其中一种不稳定,可分解产生c的单质,该化合物分子
中的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这两种物质的互溶物中,
存在的化学键有 (填序号)。
sp3 
①② 
①极性共价键 ②非极性共价键 ③离子键 ④金属键 ⑤
氢键 ⑥范德华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a与c可形成两种二元化合物分子,分别为水和过氧化氢,过氧
化氢不稳定,过氧化氢的结构式为H—O—O—H,每个氧原子有2个σ
键,还有2对孤电子对,因此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水和过氧化氢
互溶物中,水中有极性共价键,过氧化氢有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
键,分子之间有范德华力和分子间氢键,但范德华力和分子间氢键不
是化学键,因此存在的化学键有①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内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
4的酸是 (填化学式,下同);酸根离子
呈平面正三角形结构的酸是 ,试从两者结构特点
判断该酸分子与酸根离子的稳定性:酸分子 酸根离子
(填“>”或“<”)。
H2SO4、H2SO3 
HNO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有硝酸、亚硝酸、硫酸、亚硫酸,硝酸分子中N有3个σ键,孤电子对为0,因此价电子对数为3,硝酸根离子中的N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0=3,硝酸根离子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亚硝酸分子中N有2个σ键,孤电子对为1,因此价电子对数为3,亚硝酸根离子中N原子价电子对数为2+1=3,亚硝酸根离子为角形结构;硫酸分子中S有4个σ键,孤电子对为0,因此价电子对数为4,硫酸根离子中的S原子价电子对数为4+0=4,硫酸根离子为正四面体形结构;亚硫酸分子中S有3个σ键,孤电子对为1,因此价电子对数为4,亚硫酸根离子中的S原子价电子对数为3+1=4,亚硫酸根离子为三角锥形结构,因此分子内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4的酸是H2SO4、H2SO3,酸根离子呈平面正三角形结构的酸是HNO3;硝酸分子中心原子带正电荷,吸引氧原子上的电子,使得氧与氢结合形成的电子对易断裂,因此酸分子稳定性<酸根离子稳定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区;e的一种常见氯化物中
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气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
结构式为 ,请补写e的元素符号并用“→”表
示出其中的配位键。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元素e的价电子排布为3d64s2,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d区,e的一种常见氯化物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气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中间的Cl与其中一个Fe形成共价键,与另一个Fe形成配位键,Cl提供孤电子对,因此其结构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 (11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N原子中最高能级的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 ;
基态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哑铃形 
[Ar]3d10或
1s22s22p63s23p63d10 
解析: 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最高能级
的电子为2p上的电子,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基态铜原子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
Cu+是基态铜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得到的,Cu+的核
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或1s22s22p63s23p63d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化合物(CH3)3N可用于制备医药、农药。分子中N原子杂
化方式为 ,该物质能溶于水的原因是

sp3 
(CH3)3N为
极性分子,且可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解析:化合物(CH3)3N分子中N原子与三个甲基形成了3对共用电子对,N上还有一对孤电子对,价电子对数为4,杂化方式为sp3,(CH3)3N为极性分子,且可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
键,故易溶于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H2F]+[SbF6]-(氟锑酸)是一种超强酸,其阳离子的空间
结构为 ,写出一种与[H2F]+互为等电子体的分
子 (写化学式)。
角形 
H2O或H2S 
解析:[H2F]+中F上的孤电子对数为 ×(7-1-1×2)=2,价电子对数为2+2=4,VSEPR理论为四面体形,分子的空间结构为角形,与[H2F]+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H2O或H2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氮、铜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与每个Cu原子紧邻的Cu原子有 个,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
出计算式)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图中与每个Cu原子紧邻的Cu原子有8个,铜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 =3、8× =1,该晶体的密度为ρ= = =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12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
器设计和合成”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三位科学家,
其研究对象之一“分子开关”即与大环主体分
子苯芳烃、硫或氮杂环杯芳烃等有关。回答
下列问题:
(1)对叔丁基杯[4]芳烃(如图Ⅰ所示)可用于ⅢB族元素对应离
子的萃取,如La3+、Sc2+。写出基态二价钪离子(Sc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其中电子占据的
轨道数为 个。
1s22s22p63s23p63d1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Sc是21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4s2,则Sc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s能级有1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d能级只有1个电子,占有1个轨道,因此Sc2+的核外电子占据的轨道有1+1+3+1+3+1=10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对叔丁基杯[4]芳烃由4个羟基构成杯底,其中羟基氧原子的
杂化方式为 ,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解析: 羟基的中心原子为氧原子,有2个σ键,2个孤电
子对,其杂化轨道数为2+2=4,因此杂化类型是sp3,羟基
间通过氢键联系到一起。
sp3  
氢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不同大小的苯芳烃能识别某些离子,如: 、SCN-等。
一定条件下,SCN-与MnO2反应可得到(SCN)2,试写出
(SCN)2的结构式:    。
解析: 、SCN-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因此SCN-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SCN)2的结构式应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NH3分子在独立存在时H—N—H键角为107.3°。[Zn
(NH3)6]2+中H—N—H键角变为109°28',其原因是



解析: 氨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后,孤电子对与Zn2+
成键,原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变为成键电子
对间的排斥,排斥减弱,故H—N—H键角变大。

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后,孤电子对与Zn2+成键,原孤电
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变为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
排斥减弱,故H—N—H键角变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橙红色的八羰基二钴[Co2(CO)8]的熔点为 52 ℃,可溶于
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该晶体属于 晶体,八
羰基二钴在液氨中被金属钠还原成四羰基钴酸钠[NaCo
(CO)4],四羰基钴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

分子 
离子键、配
位键、极性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熔点为52 ℃,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
剂,则可知Co2(CO)8属于分子晶体;NaCo(CO)4内,
存在钠离子与Co(CO 阴离子,在Co(CO 内界有
CO与中心钴离子形成配位键,而配体内部C原子与O原子之
间存在极性共价键,所以四羰基钴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
子键、配位键、极性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已知C60分子结构和C60晶胞示意图(如图Ⅱ、图Ⅲ所示):

90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根据C60分子结构,C60分子中1个碳原子有2个
C—C 键、1个 双键,根据均摊法,一个碳原子真
正含有的σ键的个数为 ,即一个C60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
为60× =90;根据C60晶胞结构,C60的个数为8× +6× =4,晶胞的质量为 = g,晶胞的体积为(a×10-10)3 cm3=a3×10-30 cm3,根据密度的定义,晶胞的密度计算式为ρ= =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12分)2019年科学家在锂电池领域做出巨大突破。回答下
列问题:
(1)LiCoO2、LiFePO4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基态磷原
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
解析: 磷元素处于第3周期ⅤA族,其原子占据的最高
能层为第三能层,能层符号为M。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有LiBF4等,碳酸亚乙酯( )用作
该电解液的添加剂。LiBF4中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

解析: LiBF4中阴离子为B ,中心B原子的孤电子对
数为 =0,价电子对数=4+0=4,阴离子的空间结
构与VSEPR理论相同,均为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
体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已知Fe2+的半径为61 pm,Co2+的半径为65 pm,由此推断
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别加热FeCO3、CoCO3,其
中 的分解温度低。
解析: 碳酸盐分解实质是金属阳离子结合碳酸盐中氧
离子,r(Fe2+)小于r(Co2+),Fe2+结合O2-的能力更
强,FeCO3容易分解,所以FeCO3分解温度较低。
FeCO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形成化学键的π电子不局限于两个原子的区域,而是在参加
成键的多个原子的分子骨架中运动,这种由多个原子形成的
π型化学键称作离域π键。一般地,其形成需要满足下列条
件:①原子共面,每个原子提供一个方向相同的p轨道,或
合适的d轨道;②π电子数小于参加成键的轨道数的二倍。芳
香化合物及许多其他体系存在离域π键。离域π键可用
表示,n为参与形成离域π键原子数,m为参与形成离域π键
电子数,例如苯为 ,已知萘 中存在1个离域π
键,可表示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萘中含有两个苯环,10个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相
同,均为sp2杂化,每个C原子都提供一个与杂化轨道垂直的
p轨道,且含有一个电子,所以形成10中心10电子的离域π
键,可以表示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Li2S是目前研发的锂离子电池的新型固体电解质,为立方晶
系晶体,晶胞参数为d nm,晶胞截面图如图所示。
每个晶胞中含有的S2- 数目为 ;Li+填充在S2- 构成的
空隙中,每一个空隙由 个S2-构成,空隙的空
间形状为 形。
4 
4     
正四面体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由晶胞截面图中y参数可知,S2-处于晶胞的顶
角、面心位置,Li+ 填充在 晶胞的体心位置,每个晶胞中
含有的S2-数目为8× +6× =4,Li+填充在S2-构成的空
隙中,每一个空隙由4个S2- 构成,空隙的空间形状为正四
面体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