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21 11:4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夯实基础:通过完整的列表、描点、连线作图过程,学生能够准确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理解抛物线的基本特征,掌握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核心概念,构建二次函数图像的知识体系。
2.提升能力:在观察、比较不同系数二次函数图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a、h、k对图像形状和位置的影响规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思想:让学生在“由数想形、由形定数”的探究过程中,深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培养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法,形成用函数观点认识世界的意识。
4.积累经验: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软件验证等多种学习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升数学探究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y=ax2图像的画法及其基本特征的理解与归纳。
教学难点:理解参数a、h、k的几何意义,特别是平移变换与函数表达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建立图像意识
“同学们,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这张图片——这是雅典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拱形结构,这是赵州桥的弧形桥洞,这是喷泉水珠划过的优美轨迹。你们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学生观察后回答:“都是弯曲的线条”“两边对称”“中间最高(或最低)”。
“很好!这种曲线在数学中被称为抛物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类能够产生抛物线的函数——二次函数。我们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那么二次函数的图像会是什么样子?除了用表达式和表格表示函数关系外,图像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二)动手操作,探究y=ax2的图像
第一环节:绘制y=x2的图像
“让我们从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x2开始。请各位同学在坐标纸上完成它的图像绘制。”
引导学生分三个步骤进行:
1、精心列表选点:“选点要有策略性,既要选x=0,也要选正数和负数,比如-3、-2、-1、0、1、2、3,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图像特征。请大家计算对应的y值,完成表格。”
2、准确描点定位:“描点时要细心,坐标要准确。既要描第一象限的点,也要描第二象限的点。”
3、观察连线成图:“观察这些点的分布,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对,它们呈现出对称分布的特点!现在请用光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第二环节:观察归纳图像特征
“观察你画出的图像,它具有哪些特征?请从形状、对称性、特殊点等角度进行描述。”
总结:
图像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关于y轴对称
顶点在原点(0,0),是最低点
从顶点向左、右两侧,图像都上升
顶点是抛物线的重要特征点,对于y=x2,顶点就是原点
第三环节:探究a对图像的影响
“现在请大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2x2和的图像,比较它们与y=x2的异同。”
学生通过作图发现:
三者都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y=2x2的图像比y=x2“瘦”
的图像比y=x2“胖”
“如果a是负数呢?比如y=-x2会怎样?”
学生通过推理和验证,得出:
a>0时,开口向上;a<0时,开口向下
∣a∣越大,开口越窄;∣a∣越小,开口越宽
教师总结:“a就像是抛物线的'体型调节器',不仅决定开口方向,还控制着开口大小。”
(三)深化理解,探究平移类二次函数
第一环节:探究y=ax2+k的图像
“现在我们来看y=2x2+1和y=2x2-1,请大家先独立完成图像绘制,然后思考:它们与y=2x2有什么联系?”
学生画图后很快发现:
三条抛物线形状完全相同
y=2x2+1的图像是由y=2x2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
y=2x2-1的图像是由y=2x2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
教师追问:“如果是一般的y=ax2+k呢?k值的正负对图像位置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得出k值控制图像上下平移的规律。
第二环节:探究y=a(x-h)2的图像
“如果我们改变x的形式,比如y=2(x-1)2,它的图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请自行分组完成表格并画出图像,看哪个组最先发现规律。”
学生通过填表、描点、连线,热烈讨论后发现:
y=2(x-1)2的图像是由y=2x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
y=2(x+1)2的图像是由y=2x2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
“太棒了!你们发现了平移的奥秘。那么对于一般的y=a(x-h)2,h值的正负对图像位置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总结出h值控制图像左右平移的规律。
第三环节:归纳y=a(x-h)2+k的特征
“现在我们把两种情况结合起来,对于y=a(x-h)2+k,它的图像特征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共同完成特征表格:
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1、基础练习
(1)指出下列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①y=3(x 2)2+1
②y= 2(x+1)2 3
③y=12x2+2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函数y= 3(x 1)2+2的图像开口向上
②函数y=2(x+2)2的对称轴是x=2
③函数y= (x 3)2+4的顶点坐标是(3,4)
(3)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草图(标出关键点):
①y= 12(x 1)2+2
②y=(x+2)2 1
③y=2x2+3
2、拓展应用
(1)喷泉问题:某喷泉的水流高度h(米)与时间t(秒)满足h= 5t2+20t。请问:
①喷泉最高能达到多少米?
②最高点出现在第几秒?
③请画出水流高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2)小球抛射问题:小明在操场上以初速度向上抛掷一个小球,小球离地高度h(米)与时间t(秒)的关系为h= 4t2+12t+1.5。请回答:
①小球出手时的高度是多少?
②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③经过多少秒后小球落回地面?
(五)课堂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从知识、方法、思想三个层面进行总结。”
学生发言:
“我知道了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a控制开口,h、k控制位置。”
“我学会了通过顶点式快速分析函数图像特征的方法。”
“数形结合让抽象的数学变得直观易懂。”
教师最后强调:“数学学习就是要善于从具体例子中发现一般规律。今天我们从几个具体的二次函数图像中抽象出了y=a(x-h)2+k的一般性质,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