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八
年
级
语
文
一、基础知识(20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0题为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缄默(jiān)
强聒不舍(guō)
哂笑(xī)
骈进(pián)
B.汲取(xī)
气吞斗牛(dóu)
煞白(shà)
妖娆(ráo)
C.挑衅(xìn)
味同嚼蜡(jué)
酬和(hé)
牟取(mòu)
D.吞噬(shì)
怒不可遏(è)
和煦(xù)
啮齿(n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狼籍
呐喊
淳朴
相形见拙
持之以恒
B.招徕
诓骗
旁鹜
既物起兴
肃然起敬
C.玄虚
睿智
隔膜
顾名思义
不容置疑
D.狡黠
恣睢
拮据
不言而喻
一代天娇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过了一会儿,暴风雨歇斯底里的开始了,天地顿时一片昏暗。
B.在读书汇报会上,陈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文学术界、业界以及广大受众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
他可真会看风使舵,口吻也马上变得温和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5.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在即将到来的暑假里,同学们是想学习一些特长呢?还是想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呢?
C.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时提出“三最”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D.“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6.下列句子没有用修辞的一项是(
)
A.母亲看上去就像六十岁的老人。
B.沧桑似利刀增刻了她的皱纹。
C.岁月如严霜增添了她的白发。
D.我有幸挤过独木桥迈进了大学的殿堂。
7.下列文学常识和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说》《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范仲淹,他们都是唐代的文学家。
B.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C.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是英国作家莫泊桑。
D.
我国的现代大文豪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回忆了许多人,当中藤野先生、阿长、闰土、杨二嫂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8.小明因成绩很差、家庭困难而辍学,许多人都去劝他,希望他能回校完成学业,选出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班主任说:“自古逆境造人才,你成绩差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提高。”
B.家长说:“我们家虽穷,但也不致于让节约学费吧。”
C.同学说:“知识就是财富,希望你能树立远大志向,并努力为之拼搏,就一定会改变命运。”
D.邻居说:“不怕成绩差,只恨勤奋不够。你要向我家小刚学习,不要半途而废呀。”
9.古往今来,关于书的比喻很多,试依照下面的例句,自己也写一个关于书的比喻句。
例句: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仿句:
10.完成下面的诗句。(任选两题填写,全写以前两句为准。)
①
,人迹板桥霜。
②
,只有香如故。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完成11-15题(12分)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确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1.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是什么?(2分)
12.文中指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其充分的理由有哪两点?(4分)
13.下列有关“中国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选文中三处加点的"中国人"含义是不相同的。
B.所有的中国人都有着"自欺"的传统,因为"自欺"而无法自信。
C.评定中国人是否失掉自信力,要看的不是状元宰相的文章,而是脚踏实地为民说话的人们。
D.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论调中的"中国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14.第二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3分)
15.请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共16分)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6.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4分)
17.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18.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19.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然后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5分)
(三)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20-24题。(1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0.解释加点的字。(4分)
(1)互相轩邈:
(2)一百许里:
(3)横柯上蔽:
(4)窥谷忘反:
2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1分)
A.自
自富阳至桐庐
B.从
从流飘荡
自非亭午夜分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绝
猿则百叫无绝
D.
日
有时见日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日光下澈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3分)
2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作文(40分)
25.请从下列两个文题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作文:
(1)这世间给予爱的方式有很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当岁月里那个天真的稚童成长为少年的我,站在时间的洪流里蓦然回首,才发现无论哪一种爱的方式,都镌刻着我们的拳挚之心。请你以“让我像这样爱你”为题,写一篇亲情类作文。
(2)还记得蹒跚学步时,牵着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那双粗粝而充满了生命喧嚣的手掌吗?还记得第一次眺望窗外时,落在窗棂上,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
就是那一寸阳光,那一树雨露,那一枚秋天的红叶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那一张雕刻着我的光阴故事的课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
请以“________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化名代替。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八
年
级
语
文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0题为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D
2.C
3.B
4.
C
5.
C
6.A
7.B
8.C
9.示例:书犹水也,善读之可以解渴。
10.①鸡声茅店月②零落成泥碾作尘
③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自缘身在最高层(每空1分,错一个字不给分)(全写的以前两句为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1—16题。(12分)
11.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2分)
12.示例:①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②现在也不乏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的人。(4分。每点2分。)
13.
B(1分)
14.运用比喻的修辞(1分),生动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地写出了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希望和中坚力量(1分),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热情讴歌和赞美。(1分)
15.略。(言之成理即可,选用的论据要能论证观点的成立,例如:申奥成功,“两弹”研发成功,杂交水稻技术世界领先等)(2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19题。(16分)
16.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2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2分)。(意思对即可)。
17.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1分);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二感到内疚)(1分);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1分)。
1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1分),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1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1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1分)。)
19.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1分),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1分);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1分)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2分)(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20—24题。(12分)
20.(1)向高处伸展(2)左右,表约数(3)树木的枝干(树枝)(4)反,通“返”,回来。(4分,各1分)
21.D(1分)
22.湍急的河流比箭还要快,惊涛骇浪势若奔马。(2分)
(注意“甚”“奔”的解释如果错误,各扣1分,)
23.富春江山水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3分,每空1分)
24.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1分)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1分)(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40分)
25.参照中考作文批改要求
建议各校把作文控制平均分在30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