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上册第二章《地图》单元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小明一家拟在寒假自驾去北京。读天安门地区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一家下车后前往国家博物馆,行进的方向是( )
A.先向南,再向东 B.先向北,再向西
C.先向西,再向北 D.先向东,再向南
2.小明在手机上点击“+”将地图放大,查看博物馆布局图,则( )
A.表示范围更大 B.显示内容更详细 C.图幅变小 D.比例尺变小
3.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 )
A.能随意调整图幅大小 B.内容更新较快
C.能查到所有地理信息 D.不便于携带
黄帝故里位于新郑具茨山,小明一家前往观礼祈福。如图为具茨山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小明对沿途景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青岗水库位于山脊上 B.轩辕庙东南侧山体陡峻
C.公路沿山脊线蜿蜒而上 D.龙头雕塑位于山谷中
5.轩辕庙的海拔约为( )
A.730米 B.750米 C.780米 D.820米
宁夏某地质公园开发了“凌空吊桥”“溯溪探秘”等深度体验游项目。为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在不同地方设置了安全提示语。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凌空吊桥可能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7.甲地最需要设置的安全提示语是( )
A.前方山崖,注意落石 B.溪流危险,小心落水
C.山高坡陡,小心路滑 D.此处悬崖,当心跌落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
A.5米 B.50米 C.500米 D.5000米
9.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10.图中甲、乙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为( )
A.136米 B.125米 C.121米 D.131米
11.当地发展经济的最适合的措施可以是( )
A.建工厂 B.扩大耕地 C.采矿 D.发展旅游业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成都市的小明在学习杜甫的诗作后,想要游览该市的杜甫草堂,并提前制定旅游攻略。下图为杜甫草堂导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小明想要查找杜甫草堂的位置,应选择的地图是( )
A.中国行政区划图 B.成都市地形分布图
C.中国人口分布图 D.成都市旅游景点分布图
13.根据杜甫草堂导览图,小明可以( )
①辨别场馆等地点的方位②估算馆场之间的距离
③规划游览的路线④明确各场馆开放时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如果小明一家从正门前往浣花祠游览,行进的大致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B.正东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5.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绘制中国地图比绘制河南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更为详细
B.绘制河南省地图时,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比例尺大了
C.绘制郑州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河南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郑州市第六中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二、解答题
定向越野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通过途中设置的各种障碍,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标点,以按顺序到达所有标点并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某校分别沿甲、乙、丙三条路线开展定向越野。读定向越野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河流流向大致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北向西南
17.甲路线起点和终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845米 B.739米 C.526米 D.821米
18.小明查阅比赛地的地形图,他认为三条路线中( )
A.甲路线攀爬更加省力 B.乙路线起点有瀑布
C.丙路线终点海拔更高 D.乙路线沿山脊前进
19.【实践探究】
探究名称:走进新校园体验新环境
探究资料:
资料一某中学地理社团的学生为更好地熟悉学校环境,搜集了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地图,并通过了解学校教学楼、篮球场等各功能区的布局,绘制了校园平面简易地图。
资料二学校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1)、校园平面简易地图(图2)
探究思考:
(1)学校位于气象站的 方向;同学们返校去宿舍楼最近的校门是 ,沿图中路线从宿舍楼去升旗台的大致行进方向是 。
(2)同学们测得图1中气象站与学校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计算两地的实地距离(单位:米)(写出步骤及结果)
(3)若图1和图2的图幅相同,则比例尺更大的是 ,图示范围更大的是 ,内容更详细的是 。
(4)使用电子地图也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学校及周边环境。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列举电子地图的优势。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先后多次被媒体报道的“悬崖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勒尔村,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悬崖村”坐落在海拔1400~1600 米断崖中部的台地上,附近有高山峡谷、溶洞温泉。村民走向外面世界,需要顺着落差达800米的悬崖攀爬17条藤梯。后来,政府投资把原来破旧的藤梯变成了钢梯,方便了村民出行,又使“悬崖村”成为旅游的热点,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下图为“悬崖村”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C处的山体部位,并列举该处适宜开发的旅游项目。
(2)据图判断B处河流的流动方向(提示:自 向 流),并从地势高低角度说明其理由。
(3)图中A、B、C、D四地中,哪一处最适合悬崖村就地搬迁,并从水源、地形等角度分说明原因。
(4)简述“悬崖村”藤梯变成了钢梯,对当地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七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上册第二章《地图》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B C C B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B A B
1.C 2.B 3.B
【解析】1.图示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小明一家从下车点前往国家博物馆,行进的方向是先向西,再向北,C正确,ABD排除。故选C。
2.相同图幅的地图,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路;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洋细。若在手机上点击“+“将地图放大,则范围变小,比例尺变大,内容更详细,图幅大小没有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不能随意调整图幅大小,A错误;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内容更新较快,B正确;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不能查到所有地理信息,C错误;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便于携带,D错误。故选B。
【点睛】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4.B 5.C
【解析】4.读图可知,青岗水库所在的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应为山谷,A错误;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轩辕庙东南侧等高线密集,山体陡峻,B正确;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图中公路沿山谷线蜿蜒而上,C错误;龙头雕塑所在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为山脊,D错误。故选B。
5.读图分析可知,图示等高距为50米,可判定,轩辕庙的海拔在750-800米之间。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6.C 7.B
【解析】6.读图可知,凌空吊桥的两侧应该是山谷或河谷。①位于山坡、②位于山脊、③位于山谷顶部,④位于山的两侧,故适合建凌空吊桥的可能位于图中③,故选C。
7.读图可知,甲地附近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为山谷,发育河流,有山洪发生的可能,最需要设置的安全提示语是溪流危险,小心落水,B正确。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甲地距离陡崖较远,AD错误。甲地地势较低,等高线稀疏,地势较平坦,C错误。故选B。
【点睛】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为山峰;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为山脊,也叫分水岭;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为山谷,发育河流;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地势较为低洼,是鞍部。
8.C 9.A 10.C 11.D
【解析】8.据图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50000,表示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据所学知识,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进行方向判断。河流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据所学知识,相对高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高度差。据图可知,甲山峰海拔为875米,乙山峰海拔为996米,甲、乙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为996-875=121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据图可知,图示区域所属的地形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可知为山地地形,地势崎岖山区交通不便,不宜建工厂,A错误。扩大耕地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B错误。图中看不到矿产资源图例,无法确定矿产资源是否丰富,C错误。有山有水,适宜发展旅游业,D正确,故选D。
【点睛】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进行方向判断。
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12.D 13.B 14.A
【解析】12.中国行政区划图主要展示中国各行政区域的划分,无法查找杜甫草堂在成都的具体位置,A错误;成都市地形分布图重点呈现成都的地形状况,与查找杜甫草堂位置无关,B错误;中国人口分布图反映的是中国人口分布情况,不能用于查找杜甫草堂位置,C错误;成都市旅游景点分布图会标注成都各旅游景点的位置,包括杜甫草堂,所以要查找杜甫草堂的位置,应选择该图,D正确。故选D。
13.导览图有方向标识等,可帮助辨别场馆等地点的方位,①正确;导览图没有比例尺,难以估算场馆之间的距离,②错误;导览图展示了各场馆的分布,能规划游览的路线,③正确;导览图中不包含各场馆开放时间的信息,④错误。综上,①③正确,故选B。
14.根据导览图的方向标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正门大致在下方,浣花祠在上方偏右位置,所以从正门前往浣花祠游览,行进的大致方向是东北方向,故选A。
【点睛】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例如,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1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所以河南省地图比中国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详细,A错误;河南省比中国范围小,所以河南省的比例尺更大,B正确;郑州市范围比河南省小,所以郑州市地图更详细,C错误;郑州市第六中学范围最小,比例尺最大,内容最详细,D错误。故选B。
16.B 17.D 18.D
【解析】16.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方向的判读。河流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结合指向标的方向可知,图中河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南向东北,B正确。故选B。
17.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读图可知,此图等高距为100米,甲终点的海拔为840米,因此起点海拔为0~100米之间,起点与终点的相对高度在740~840米之间,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8.由图可知,三条路线中,甲路线等高线较为密集,攀爬费力;乙起点附近是陡崖;三条路线终点海拔一致;乙路线沿着的是山脊线,因为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所以A、B、C三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选D。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代表地势起伏较为缓和;等高线密集代表坡度陡;陡崖处等高线重叠。
19.(1) 东北 西北门 先向东,再向南
(2)4×50000=200000(厘米);200000厘米=2000米。
(3) 图2 图1 图2
(4)快速获取信息;内容更新快;应用场景广泛;便于携带;等等。
【分析】本题以某学校平面图为材料,共设置4道小题,涉及方向的判断、比例尺的应用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依据图1中的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可判断学校位于气象站的东北方向。从图2可知,同学们返校去宿舍楼最近的校门是西北门;从宿舍楼到升旗台的路线,结合图2指向标,大致行进方向是先向东,再向南。
(2)图1的比例尺为1:5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厘米;已知图上距离为4厘米,那么实地距离为4×50000=200000厘米。因为1米=100厘米,所以200000厘米 =2000米。
(3)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图2表示的是校园内部,范围小,所以比例尺更大,内容更详细;图1表示学校及周边地区,范围大,内容相对简略。
(4)电子地图相比传统纸质地图,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电子地图能通过搜索功能,快速定位,无需像纸质地图那样逐页查找,节省时间;更新速度快,能及时获取最新的地理信息,而纸质地图一旦印刷,更新周期长,难以做到实时更新;电子地图可在手机、平板等多种电子设备上使用,能结合 GPS 等技术进行定位、导航,在校园导航、周边出行规划等场景中都能发挥作用,而纸质地图功能相对单一;电子地图存储在电子设备里,无需携带实体的纸质地图,更加轻便,不会有纸质地图折叠、破损等问题。
20.(1)陡崖;项目:蹦极、攀登、玻璃栈道
(2)自西南向东北流;理由:西南方海拔高,东北方海拔低,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
(3)B处,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海拔较低,地形平坦(答案合理即可)
(4)①方便村民出行;②促进旅游业发展;③带动经济发展;④完善基础设施;⑤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本题以“悬崖村”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C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陡崖地势陡峭,适合开展蹦极,能给游客带来刺激体验;也可进行攀登活动,满足户外爱好者的需求;还能修建玻璃栈道,让游客在高空欣赏美景。
(2)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根据图中指向标和等高线高度的变化(西南方向海拔高,东北方向海拔低,河流受地势影响,从高处流向低处)可判断,B处河流的流动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流。
(3)读图可知,ABCD四地中,B地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海拔较低,等高线较稀疏,地势平坦,所以悬崖村就地搬迁应选择B地更合适。与B地比,A地是海拔1600一1700米的山丘,海拔高度和地势不适合悬崖村搬迁选址;CD两地海拔较高,地势较陡,C地附近有陡崖,且ACD三地均离河流较远,不方便取水,所以ACD三地不适合悬崖村搬迁选址。
(4)“悬崖村”藤梯变成了钢梯,对当地带来了的积极影响:①钢梯比藤梯更安全、稳固,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降低了出行风险;②改善了交通条件,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促进旅游业发展;③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如餐饮、住宿等,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带动经济发展;④政府投资建设钢梯,完善了当地基础设施;⑤经济发展后,人们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