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基础测试卷(A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31 3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5 海南海口期末]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图照片“日军占领沈阳” ( )
A.迫使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B.促使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
C.推动了抗日救亡高潮的到来
D.暴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2.新情境[2025 江西赣州期末]小历同学负责制作本期“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板报。下列是她搜集的相关人物素材,其中符合“红色故事———东北抗日游击队的创建”这一小主题的英雄人物是 ( )
A.杨靖宇 B.张学良 C.左权 D.姚子青
3.[2025 河南许昌期末]1935年 12 月 10 日,清华大学刊物《怒吼吧》刊载了清华学生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文章发出振聋发聩的吼声“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是因为 ( )
A.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B.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于敌手
C.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 D.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4.[2025陕西西安期末]1936年12月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对全国的通电写道:“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与该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皖南事变 D.西安事变
5.[2025 内蒙古包头期末]“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
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 B.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全国性内战的开始
6.[2025 四川绵阳期末]“逐步上升的民族危机迫使中华民族在危机面前作出选择……当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面对着亡国灭种之境的时候,民族矛盾便成为一种主要矛盾。于是有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和行动。”为此国共两党 ( )
A.创办黄埔军校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进行北伐战争 D.组织了第三次长沙会战
7.[2025广东深圳期末]1937 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除了国民党中央军之外,桂军、粤军、川军、滇军、湘军、东北军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也先后投入战争中,共70多万人。社会各阶层踊跃支持,工人、商人等都给予军队很大帮助。由此可见 ( )
A.全民族抗战局面出现 B.敌后战场作用重大
C.中国综合实力增强 D.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8.[2025湖北黄冈期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深切愿望是 ( )
A.牢记历史,牢记仇恨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正视史实,告慰冤魂 D.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9.[2025 山东临沂期末]在下图所示的战斗之后,八路军在开辟敌后根据地时,走到哪里都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大批青年积极报名参加八路军。在这次“战斗”中,八路军所采用的主要战术是 ( )
A.阵地战
B.伏击战
C.破袭战
D.地雷战
10.跨学科|音乐[2025 河北石家庄期末]在音乐社团为抗日歌词配曲活动中,老师呈现了田汉1938年写的一首歌词:“我们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的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就是有效地保卫华中,这就是保证中华民族不做奴隶,要做主人翁!”歌词描写的是 (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11.[2025湖南衡阳月考]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 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淞沪会战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B 台儿庄战役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武汉会战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2.跨学科|地理[2025 江苏镇江期末]下图是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某战役示意图。依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3.[2025辽宁营口期末]小明在某纪念馆发现下图所示图画,这反映的是 ( )
A.地雷战
B.地道战
C.麻雀战
D.夜袭战
14.[2025广东阳江期末]1941 年1 月 18 日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亲笔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其意在
A.声讨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
B.驳斥国内的“亡国论”和“速胜论”
C.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径
D.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5.[2025福建福州期末]下列饼状图所示信息可用于佐证( )日本用于侵华的总兵力在日本陆军总兵力中的占比
A.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B.中国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6.唯物史观[2025 河南新乡期末]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到“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意在强调抗日战争 ( )
A.要做好持久抗战的准备 B.要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
C.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 D.要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
17.[2025吉林长春期末]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边区政府工作人员名额在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1/3。中国共产党这样做的主要动机是( )
A.实现和平民主 B.团结抗日力量
C.发展边区经济 D.瓦解国民政府
18.[2025 河北唐山期末]“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由此可知,此次会议的召开 ( )
A.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B.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领导力量
C.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D.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19.2025 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有一句台词:“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漫长的时间里,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民族抗战 B.美国和苏联的援助
C.日本综合国力下降 D.国际的谴责
20.[2025 重庆沙坪坝区期末]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收回了由于不平等条约而失去的一部分主权,收回了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大部分失地。由此可见,抗日战争的胜利 ( )
A.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B.为民族独立奠定了基础
C.源于英勇的民族抗争 D.宣告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18分,第 22 题22分,共40分)
21.[2025 辽宁大连期末]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积极备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材料二 东北民众及未撤走之东北军组建抗日义勇军,仅1932年就袭击日占城市30多次。各地学生开展集会游行,宣传抗日。各界人民募捐大批物资,慰劳抗战将士。
(2)根据材料二,概括局部抗战期间中国民众的抗战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行动有何影响。(6分)
材料三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 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 上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因素。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与第一次合作在目的上的不同。(8分)公众号※豫见清北
22.项目化学习[2025 山西忻州期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中学的同学们以“伟大复兴”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完成活动任务。(22分)
任务一 【解读·重大史实】
(1)下图场景见证了抗日战争期间的重大历史时刻。请分别解读下列重大史实。(4分)
任务二【见证·民族抗战】
材料一 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1940年8月20日开始,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在彭德怀指挥下,八路军集中了105个团的兵力,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战果辉煌。
(2)根据材料一,归纳百团大战战果辉煌的主要成因。(4分)
材料二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 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摘编自《抗战经典战例:台儿庄大捷》
(3)根据材料二,简述台儿庄大捷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4分)
任务三【阐释·国共合作】
(4)2 开放性请把以下关键词组合起来,自拟题目,叙述这一阶段的史实。(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性)(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D C B A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C C D B D A B
21.(1)事件:九一八事变。(2分)思想感情:表达对东北沦陷的悲愤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抗日救国的强烈呼吁。(2分)
(2)方式:组建抗日义勇军;袭击日占城市;集会游行;募捐。(回答两点即可,4分)影响:掀起了中国的局部抗战,推动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兴起。(2分) (3)因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合作的历史大势;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全民族共同抗日的愿望;国民党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回答两点即可,4分)目的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2分)第二次国共合作目的是实行全民族团结抗日。(2分) 21.(2)第一小问,回答“宣传抗日”“慰劳抗战将士”也可得分。第二小问,回答出“局部抗战”即可得分。 21.(3)第二小问,需要分别写出两次 国共合作的目 的,一点2分。 22.(1)西安事变:为了停止内战,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了血腥的大屠杀,中国死难者达30万以上,说明了日本对中国犯下滔天罪行。(2分) (2)集中了100多个团的优势兵力;采取破袭战的战略战术。(4分) (3)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4分) (4)题目: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分) 史实: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中国进入了全民族抗战时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大背景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奋勇作战以及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英勇抵抗,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分) 22.(3)回答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的意思各得2分。 22.(4)论述中每个事件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