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评卷(含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评卷(含部分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8 17: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狭隘(ài)  溺死(nì)  殉职(xùn) 拈轻怕重(zhān)
B.妯娌(zhóu) 热忱(chén) 私塾(shú) 东挪西借(luó)
C.鄙薄(bó) 佃农(diàn) 不辍(zhuì) 任劳任怨(yuàn)
D.阎罗(yán) 派遣(qiǎn) 纯粹(cuì) 血雨腥风(xīnɡ)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极端  婕报  仁慈  为富不仁
B.劳碌 佩服 旌旗 取义成人
C.周济 冷清 动机 宁静致远
D.慰勉 高明 宽厚 成群接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要用真情去温暖他们,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B.考试时我们不能既想先做选择题,又想先做默写题,总是见异思迁,拿不定主意。
C.我们要高声赞美那些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北斗”幕后英雄们!
D.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建设者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他们的工作态度令人感动。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在于豁达而豪放,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B.研究资料表明:长时间上网会危害视力,导致颈椎病发生,引起食欲不振,引发心理疾病等,所以一定要控制上网的时间。
C.“长得好,口感也好,超市排着队来收购。”他摘下一颗西红柿塞过来,“种下5个月就能挂果,每半月收一茬。”
D.实践表明,一个人确立信仰不难,难的是始终坚守。而信仰、信念、信心的坚守,根本的是靠科学理论滋养。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曾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事实上,自古以来,凡品德高尚者大都注意勤俭节约。
③如北宋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仍保持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
④生活节俭,是一个人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体现。
⑤这话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⑥由此可见,节俭对于修身养德是大有裨益的。
A.④①⑤②③⑥      B.④①②⑤③⑥
C.①⑤④②③⑥ D.①③⑥④②⑤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①唐代伟大诗人层出不穷,百花齐放。②初唐由“四杰”、陈子昂拉开序幕;盛唐涌现出李白、杜甫两座“高峰”,还有田园诗人高适、岑参,边塞诗人孟浩然、王维,等等;中唐有元白“新乐府”、韩孟诗派;晚唐杜牧、李商隐则添一抹亮色收尾。③这些诗人及作品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④其向外传播轨迹大致有二:一条是东传,对韩国和日本影响尤其深广;另一条路径则是西播,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陆上丝绸之路大致吻合。
A.第①句中的“百花齐放”和第③句中的“璀璨”都是褒义词。
B.第①句中的“层出不穷”和第②句中的“收尾”都是贬义词。
C.第②句中的“高适、岑参”和“孟浩然、王维”应调换位置。
D.第④句中含有一对反义词“东传”与“西播”,一对同义词“轨迹”与“路径”。
7.诗文名句默写。(7分)
(1)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有些房屋取名源自古诗文,如“致远堂”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
(4)羁旅途中,故乡和故人是诗人永恒的思念。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8.下面四幅图展现的是《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请先写出情节名称,再任选图中一个人物,结合故事内容分析其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小亮同学要在活动中进行“热爱读书”主题演讲,下面是他的演讲稿的一部分,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补充、修改。(4分)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加强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乙】读书的重要性已经人们广泛地认识到。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丙】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书籍好像一盏明灯,它能指引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
①【甲】句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句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仿照前后句子在【丙】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2)下面是安徽省全民阅读活动形象标志征集评选获奖作品,简要解说其构成要素和寓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动现场需要悬挂一副对联,下列不适合的一项是( )(3分)
A.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B.脚下行路千里远,腹中贮书万卷多
C.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汉书
D.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二、阅读理解(21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8分)
诫外甥书
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①,使庶几之志②,揭然③有所存,恻然④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⑤,广咨问,除嫌吝⑥,虽有淹留⑦,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⑧。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⑨于凡庸,不免于下流⑩矣!
(选自《诸葛亮集》,有删改)
【注释】①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②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③揭然:显著的样子。④恻然:恳切的样子。⑤细碎:琐碎的杂念。⑥嫌吝:怨恨耻辱。⑦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⑧济:成功。⑨窜伏:逃避,藏匿。⑩下流:地位低微。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去细碎    去:______________
(2)意不慷慨  意: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教育后辈要__________________,在《诫外甥书》中侧重阐述_________的重要意义,认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就会碌碌无为、默默无闻,沦为凡夫俗子,甚至下流之辈。(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3分)
“铸剑擎盾”的“中国脊梁”
衡玉坤
①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为我国航天事业隐姓埋名60个春秋,被称为“中国脊梁”英雄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诵。
②他就是我国导弹总指挥设计师之一沈忠芳。
③童年的记忆里,同胞离乡背井、家破人亡的惨烈景象使他深恶痛绝,一颗报效祖国、驱逐侵略者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他的心中。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沈忠芳不忘初心、牢记历史,毅然决然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亲手设计制造的飞机翱翔蓝天,守卫祖国的领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上刻苦钻研基础理论知识,在空气动力、自动控制等方面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实践,与同学们同心合力将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送上蓝天,完成了毕业设计和儿时的梦想。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国防力量薄弱。美国U 2高空侦察机肆无忌惮,频繁侵入我国领空搜索情报。我国传统的防空高炮和飞机对2.1万米高空中的U 2束手无策,研制地空导弹系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正上大四的沈忠芳得知这一消息义愤填膺,强烈要求到新成立的导弹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凭着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开始了为国“铸剑擎盾”的事业。
④沈忠芳和战友们在没有参考资料,没有专业技术人才和资金储备,国外势力层层封锁的情况下迎难而上。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查资料,夜以继日画图纸,从千头万绪的设计方案中,逐步攻克了防空导弹技术的难题,横空出世的“红旗一号”地空导弹一举将不可一世的U 2击得粉碎。
⑤但U 2不甘心失败,加装了电子侦查接收报警系统后再次侵入我国领空。一旦识别出我方雷达信号,U 2就会立即逃之夭夭。面对狡猾的敌人,沈忠芳和科研团队集思广益,针对U 2的特性和要害部位,进行弹道、导弹稳定性制导精度和杀伤概率分析后,很快开发出了一套克敌制胜的反机动系统。
⑥当U 2再次大摇大摆侵入我国领空,压缩制导雷达开机距离和发弹距离的“近快战法”早已严阵以待,再次将U 2击得粉碎。从此,敌机再不敢恣意妄为前来窥探了。
⑦实践证明,敌人并不是坚不可摧。沈忠芳和战友们乘胜追击,加入了FJ型号导弹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工作后,他将研究方向瞄准国际先进市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在导弹发射失利的风口浪尖上,他逆流而上,潜心钻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但彻底解决了导弹发动机的问题,而且还创造性地给导弹穿上了一层隔热防火服。
⑧这样,在降低发动机飞行高温的同时,还降低了弹体的温度,并取得了从单独型号到多款导弹研制的成功,使地地导弹和B610后续多款系列导弹完成了飞行考核,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⑨在20世纪80年代搞民营的经济大潮中,大量科技人才流失。沈忠芳在每个月工资不到100元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地站在国防战略的高度,谋发展、争速度、重质量,千方百计自筹资金400多万,使我国导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精锐武器之一,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
⑩在60多年奋斗历程中,沈忠芳这样的科学家自始至终磨砺着国家剑与盾,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使我国国土防空从弱到强,从近到远,打得准,防得稳,令敌人胆寒,让国人心安。
2022年,沈忠芳过了脱密期,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站在颁奖台上,88岁的沈忠芳高举“感动中国”奖杯,发表获奖感言时铿锵有力地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奋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期待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让我们国家的矛更锋利,盾更坚实……”
铿锵的誓言,是沈忠芳等老一辈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征程上凝心聚力、共襄盛举、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强国建设的民族魂。
(有删改)
13.通读全文,简述在开始为国“铸剑擎盾”的事业前,沈忠芳都做了哪些准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分析文章第⑩段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及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沈忠芳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链接材料】76岁时,沈忠芳自愿离开工作岗位,包括兼任的多个院校教授、顾问称号,一个不留。在他看来,“年轻人都比我们行,现在教授的水平比我高得多,先进技术掌握得比我好,我有自知之明。”他说,“我的人生格言就四句话:献身事业,淡泊名利;笑对人生,问心无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⑦段画横线的“弯道超车”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术语,意思是抓住弯道时其他车辆减速的机会进行超越。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何才能实现“弯道超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有句名言说得好:“逆风的方向,才最适合飞翔。”“逆风”本义是迎面而来的风,其实还指人生路上所遇到的困难、挫折。只有敢于逆风飞翔,才能收获更多风采。人、家、国都应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刚毅不屈的意志,乐观昂扬的精神。
请以《逆风飞翔》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D
【解析】A.拈轻怕重(niān);B.东挪西借(nuó);C.不辍(chuò)。
2.C
【解析】A.捷报;B.取义成仁;D.成群结队。
3.B
【解析】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句中用来形容做题时的纠结心理,不恰当。
4.B
【解析】“心理疾病等”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5.A
6.B
【解析】“层出不穷”“收尾”是中性词。
7.(1)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落花时节又逢君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8.三调芭蕉扇。孙悟空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坚持不懈。他为了熄灭火焰山的烈火,三次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他面对铁扇公主的拒绝和阻挠,没有放弃,而是运用智慧和勇气,最终成功借到了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烈火。[铁扇公主(罗刹女)的形象特点:狡猾奸诈,具有强烈的复仇意识,倔强泼辣等。]
9.(1) ①加强”改为“开展
②“人们”前加“被”(或改为:人们已经广泛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③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
标志整体是一本“打开的书”,寓意提倡阅读;又融入一只“飞翔的鸽子”,寓意阅读传播活力;鸽子的翅膀被设计成“徽派建筑”,寓意安徽全民阅读。(答出两点即可)
(3)D
10.(1)舍弃
(2)意志
11.志向应当立得高尚远大,仰慕先贤,戒绝情欲。
12.志不强毅,意不慷慨
【参考译文】志向应当立得高尚远大,仰慕先贤,戒绝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先贤的志向,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存在,在自己内心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丢弃琐碎的杂念,广泛地请教咨询,去除怨恨耻辱,这样即使德才不显于世,也不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不会成功。倘若志向不刚强坚毅,意志不慷慨激昂,那就只能碌碌无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无闻地被情绪所束缚,势必永远沦入平常庸俗之列,免不了成为地位低微之辈。
13.高中毕业,毅然决然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大学时,刻苦钻研基础理论知识,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实践;大四时,强烈要求到新成立的导弹专业学习;毕业后,凭借优异成绩,被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
14.第⑩段总结了上文内容,呼应标题;升华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沈忠芳等隐姓埋名、为国奉献的时代楷模的敬佩、赞美之情。
15.①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从童年起心中就埋下报效祖国的种子,大四时毅然转去导弹专业学习,以备为国效力;②他是一个迎难而上、坚持创新的人。大学时在学习中攻坚克难、创新实践,进入国防部后在重重困难下攻克技术、解决导弹发动机问题、创新隔热防火服;③他是一个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人。他自筹资金发展导弹事业,自愿退休、去掉头衔,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16.①关注身边的事物,提高观察力,多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或思维方式,提升创新能力;②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打好坚实基础,同时也要阅读课外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③勇于挑战自我,坚定目标,勤奋刻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