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9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9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8 21:10:52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2024秋部编版七上历史第四单元第十六课
①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②知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三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③知道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目标
一、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二、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三、浪花淘尽---青梅煮酒论英雄
目录
第一篇章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统治黑暗,各地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1.长期的战乱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什么影响呢?
2.他们渴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跨语文】材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诗意:战争、饥荒导致大量百姓死亡,尸体无人掩埋,白骨暴露在荒野之中,广阔的土地上连鸡鸣声都听不到,村庄荒废,一片死寂。)
---曹操《蒿[hāo]里行》
百姓生活凄惨,民不聊生。
和平安定的生活。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任务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有军队数十万,兵精粮足。准备南攻曹操,进取中原,实现他讨平天下的愿望。。
曹操率大军攻取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河内"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在行之固"是黄河北岸一战略要地。
袁绍:占据青、冀、幽、并四州之地,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
曹操:所据兖州、司州等地,多受战乱涂炭。所部官兵一度“兵不满万”。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200年
官渡
曹操和袁绍
曹操胜利
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任务二:阅读教材92页第二段,完成表格,并做好标注。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十万人
三、四万人
曹操
袁绍
200年
官渡
官 渡 之 战
曹操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跨地理】利用地图,复述官渡之战
任务三:阅读教材92页第一段,思考曹操能够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哪些呢?
政治:
经济:
军事:
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揽各种人才。
实行屯田措施。
收编黄巾军精锐;
采取正确战术。
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此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怎样的雄心壮志?
【跨语文】材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统一天下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刘备
孙权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孙、刘联军
208年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208年
曹操与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赤壁
赤壁之战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任务四:结合教材93-94页,完成表格,做好标注。
战役 时间 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袁绍
曹操
曹操
胜利
208年
曹操
孙刘
联军
曹操
失败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以少
胜多
【对比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任务五:曹操兵败赤壁,遗恨江东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黄盖曰:“观操军 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材料一: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材料二: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曹操传》中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1.曹军来自北方,士兵疲惫 ,不习水战;
2.曹操因官渡之战的胜利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3.孙刘联军采取了正确的战术。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第二篇章
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曹丕
220年
洛阳
刘备
221年
成都
建业
孙权
229年
任务六:阅读教材P95,标注出三个政权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以及都城。
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曹操属东汉末年时期,不属于三国时期
吴国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9年
孙权
建业
完成三国鼎立示意图
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曹魏重视农耕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

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曹魏马钧改进了汲水工具翻车。翻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在我国农业领域长期使用。
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孙吴开发江南

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材料一:
多 少
群雄并起、政权林立
三个政权局部统一
军阀数量变化
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任务七:小组讨论三国鼎立局面
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材料二:
760万
1600万
人口变化
少 多
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材料三: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来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和社会的进步。
三国时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东汉末年
1.政权并立
2.人口锐减
3.经济衰微
三国时期
1.局部统一
2.人口增长
3.经济恢复


与东汉末年相比,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
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扬旌北向顾南州,牧马东行向北愁。
乱世奸雄还自叹,景升直与本初谋。
--《咏史》
jīng
三国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跨语文】
第三篇章
浪花淘尽---青梅煮酒论英雄
文学作品中的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三国演义》
浪花淘尽---青梅煮酒论英雄
史书中的曹操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西晋.陈寿《三国志》》
浪花淘尽---青梅煮酒论英雄
你眼中的曹操?
浪花淘尽---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性格虽然狡诈、多疑。但是通过官渡之战,统一了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推动了社会进步。
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如何客观评价曹操?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浪花淘尽---青梅煮酒论英雄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魏 蜀 吴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西晋统一全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课小结
三国鼎立
一、1.下列关于东汉末年社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黑暗       B.军阀混战
C.农民起义 D.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下列哪次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对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两次战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
B.这两次战役都是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C.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D
B
B
)
课堂练习
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D
二、【跨语文】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中的“三国”是指哪三国?
2.材料与我国古代那一场战役有关?该战役有什么历史影响?
魏、蜀、吴
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基础性作业:
(1)梳理本课知识点;(2)完成相关练习。
2.拓展性作业:(2选1)
(1)观看影视作品《赤壁》写一篇150字左右的观后感;
(2)收集有关三国时期的人物故事,并向同学复述。
分层作业
从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再到西晋一统天下,历史告诉我们: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从卫温率船到达夷洲,再到九二共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台湾必将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也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为祖国的统一,为民族的复兴努力拼搏!
【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