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8 21:1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禅师(chán)    旁骛(wù)    亵渎(xiè)    孜孜不倦(zī)
B.惊骇(hái) 瞥见(piē) 赃物(zāng) 强聒不舍(guā)
C.汲取(xī) 压榨(zhà) 广袤(mào) 抽丝剥茧(bāo)
D.宽宥(yòu) 游弋(gē) 麾下(huī) 自惭形秽(hu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秘决   濡养   言不及义   自吹自擂
B.坍塌  箴言  富丽堂皇  矫糅造作
C.轻觑  劫掠  彬彬有理  李代桃僵
D.遵循  恪守  附庸风雅  鸠占鹊巢
3.下面语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如今的时代,读屏、听读和读书三种阅读方式并存,三者相得益彰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场景。所谓阅读,不一定限制于某种方式,能做到随时随地阅读,才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但是,即便如此,阅读依旧没有做到全民普及化。在如今的青少年群体中,阅读的匮乏已经到了形销骨立的地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否则,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将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事。
A.相得益彰  B.不二法门     C.形销骨立     D.可望而不可即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一个民族的复兴_________需要强大的物质,__________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②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③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________,维系_________,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④我们必须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⑤要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1)请在第①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1分)
(2)请结合语境,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写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A.民族精神       B.历史文化
(3)第④句中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一个不参加劳动、不会照顾自己的人,日后生活难免碰壁。
②劳动让位于理论学习,是人们的普遍认知。
③殊不知,知识构成很复杂,除了来自书本,很多还源于劳动实践。
④长期不劳动或远离劳动,还可能剥夺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使他们错失观察、分析真实社会的宝贵机会。
⑤劳动课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齐头并进,五育并举,而不是只会读书与考试,从而无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雨与坎坷。
A.②③①④⑤   B.②⑤①④③   C.④⑤①③②   D.④①②⑤③
6.(原创题)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三间小屋”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是一个并列复句。
C.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敬业与乐业》选自其著作《饮冰室合集》。
D.雨果是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
7.汇海中学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1分)
(1)仿照下面的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示例:自强不息少年强,强身健体少年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兰被学校选为“君子自强不息”诗歌朗诵比赛主持人,班主任曹老师让你通知她尽快去组委会报到,你会怎么对她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事迹,请你根据材料为他写一段精彩的颁奖词。(80字左右)(3分)
【材料】朱彦夫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是经历过长津湖战役,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他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是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的徽标,请写出图形部分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览翠亭记(18分)
梅尧臣
郡城非要冲,无劳送还往,官局非冗委①,无文书迫切。山商征材,巨木腐积,区区规规②,袭③不为宴处久矣。始是,太守邵公于后园池旁作亭,春日使州民游遨,予命之曰“共乐”。其后别乘④黄君于灵济崖上作亭会饮,予命之曰“重梅”。今节度推官⑤李君亦于廨舍⑥南城头作亭,以观山川,以集嘉宾,予命之曰“览翠”。夫临高远视,心意之快也。晴澄雨昏峰岭之态也心意快而笑歌发峰岭明而气象归。其近则草树之烟绵,溪水之澄鲜,衔鳞翩来,的的⑦有光。扫黛⑧侍侧,妩妩发秀。有趣若此,乐亦由人。何则?景虽常在,人不常暇。暇不计其事简,计其善决;乐不计其得时,计其善适。能处是而览者,岂不暇不适者哉?吾不信也。
【注释】①冗委:繁杂的委命。②区区规规:形容狭小浅陋。区区,小也;规规,浅陋貌。③袭:因循,沿袭。④别乘:官名,即别驾,汉设为州刺史之佐官,宋设为郡之佐官。⑤节度推官:在节度使下掌管勘问刑狱的官职。⑥廨(xiè)舍:官署,旧时对官吏办公处的通称。⑦的的:清楚显现。⑧扫黛:画眉梳妆,这里代指女子。
8.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予命之曰“共乐”( )    (2)夫临高远视( )
(3)衔鳞翩来( ) (4)景虽常在(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太守邵公于后园池旁作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以观山川  属予作文以记之
C.夫临高远视  夫君子之行
D.溪水之澄鲜  山间之朝暮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趣若此,乐亦由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处是而览者,岂不暇不适者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中的“乐”和下面链接材料中的“乐”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咬牙”是一种修炼(12分)
向贤彪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唯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唯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13.结合全文,谈谈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7.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成功与失败?大家对此各抒己见。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A
【解析】B.“骇”应读“hài”,“聒”应读“guō”;C.“汲”应读“jí”,“剥”应读“bō”;D.“弋”应读“yì”。
2.D
【解析】A.“决”应为“诀”;B.“糅”应为“揉”;C.“理”应为“礼”。
3.C
【解析】“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1)不仅 还
(2)B A
(3)将“让历史说话”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5.A
6.B
【解析】该句是选择复句。
7.(1)志存高远少年梦,梦想成真少年行。
(2)小兰,你已被学校选为“君子自强不息”诗歌朗诵比赛的主持人,班主任曹老师让你尽快去组委会报到。
(3)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4)构图要素:五角星、人脸、火炬。图形寓意:人脸向左上方昂起,象征青年大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人脸又像火炬,象征青年大学生蓬勃的激情;图形整体构成五角星状,象征青年大学生要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阅读理解(30分)
8.晴澄雨昏/峰岭之态也/心意快而笑歌发/峰岭明而气象归
9.(1)命名,取名   (2)来到,到达) (3)鱼 (4)虽然
10.D
【解析】A.介词,在;B.连词,来;C.句首发语词,无实义;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11.(1)山水自然有如此的情趣,快乐则取决于人。
(2)如果这样去游览山川,难道还会没有闲暇没有舒畅吗?
12.本文:乐在旷达爽朗,用心灵去感受山水之韵。《醉翁亭记》:与民同乐,以文记乐。
13.引用诗句(名言),引出议论的话题(论题)。
14.“咬牙”体现的是坚韧;“咬牙”彰显的是智慧;“咬牙”蕴含的是担当。
15.举例论证,举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艰苦努力的例子,论证了“‘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6.首先提出“‘咬牙’蕴含的是担当”这一分论点,然后举黄大年的例子论证这一观点,最后得出“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的结论。
三、写作(40分)
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