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本节导读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想一想以上的“钙”“锌” 指的是什么?缺“钙”吃什么好?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这种碳原子叫做碳12,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 这说明是不是还有其它的碳原子呢?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自读课本P59-P63,
完成《名师学案》第37页课前预习。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一:什么是元素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碳元素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氧元素你能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吗??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问题:区分钙元素和锌元素关键看什么?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元素1、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
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氧化汞 水 氧气
HgO H2OO2CO2二氧化碳 思考:它们分子中都含什么相同原子?分子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8888分析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把核电荷数为8(即质子数为8)的所有的氧原子氧气、水、二氧化碳、氧化汞中都有氧元素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判断某两个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元素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元素不同统称为氧元素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元素的特点:元素 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
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
数。例: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KMnO4是由一个钾元素、一个锰元素、四个氧元素组成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物质分子原子构成构成构成分裂元素放哪里?元素同类原子的总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组成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既讲种类,又讲个数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元素与原子的区别描述物质由元素组成。描述分子由原子构成或
某些物质由原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
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也不变。联系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水由什么组成?
水由什么构成?
而水分子由什么构成?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想一想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物质由元素来组成;分子由原子来构成组
成构
成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构
成水由水分子构成;物质由微粒来构成;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了吗?元素变化了吗?分子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改变不变不变改变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元素种类不变。问题: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后,生成氧气和氯化钾,从而推断该化合物含有哪些元素?O2KCl含K、Cl、O元素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 都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变,而分子的个数不一定变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一定变这样记: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个数可能变;原子种类、质量、个数都不变。元素种类、质量都不变。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按质量计,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差别很大,如图所示。地壳里氧、硅、铝、铁的含量相对较多。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记忆方法:氧硅铝铁。
(养闺女贴心)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海水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氢、氯、钠生物细胞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氧、碳、氢你应该知道(…钙)【教师点拨】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元素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原子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前四位记忆口诀:养闺女贴(心)。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一试身手】
请同学们完成《名师学案》第37页当堂练习探究点一、二。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二:元素符号外国人可能不认识汉字使用统一的符号!!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历史上,道尔顿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如图所示。但由于后来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不便于记忆和书写,故未能被广泛采用。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元素符号2.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O C H N S 氧 碳 氢 氮 硫Fe Cu Al Mg Hg铁 铜 铝 镁 汞拉丁文一大二小!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元素符号的意义H一个氢原子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氢元素(宏观含义),(微观含义)。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部分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②一个铁原子①铁元素FeC③铁①碳元素②一个碳原子③木炭哪一部分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呢?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思考 下列符号的意义2O6C2个氧原子6个碳原子 元素符号前面有系数,就只表示
微粒个数!例:O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2个氧元素;8Fe8个铁原子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元素的分类碳磷硫硅碘……溴氢氧氮氟氯……氦氖氩氪……找字的偏旁的规律?金属元素⑵非金属元素①(“石”字旁)固态② (“氵”字旁)液态③( “气”字头)气态⑶稀有气体元素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超级市场里有成百上千种商品,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元素周期表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元素周期表简介O氧8 16.00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1、元素周期表上分两大区域2、横行——叫周期7个横行就是7个周期。3、纵行——族18个纵行16个族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小结: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教师点拨】
1.元素符号通常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微观意义,只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
2.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在元素周期中,每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靠近结尾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3.在元素符号及名称的记忆中,提示学生“对比、默写”等方法是记准元素符号的好方法,应该灵活应用。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一试身手】
请同学们完成《名师学案》第39页当堂练习探究点一、二。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典例精讲】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钙的核电荷数是20
B.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得到电子
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D.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思路点拨: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所以其核电荷数也为20;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2个电子,而不是得到,故B错误。
答案:B
归纳: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易失去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例外),多于4个的易得到电子;每个周期结尾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 称。
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 Si Al Fe
3.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4.元素符号的意义: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5.元素符号的书写: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
6.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7.元素周期表。
【易错易混提示】
1.元素符号前面有化学计量数的,只表示微观意义。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3.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因为核外电子不稳定,容易得失。
4.写准“钙、汞、碘”等名称,写对“Hg、Ag、Mg、Mn”等元素符号。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1.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Si、O、Fe、Al B.O、Si、Al、Fe
C.Al、Fe、Si、O D.O、Fe、A1、Si
3.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A.2O B.H2 C.N D.Fe
4.下列元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 )。
A.Mn B.CA C.Al D.hG
5.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等疾病。市售加碘食盐的包装袋上标明每千克含碘20~40mg,这里标明的碘是指( )。
A.碘单质 B.碘分子 C.碘元素 D.碘原子
6.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位于( )。
A.左上方区域 B.右上方区域 C.左下方区域 D.右下方区域CBDDCCBABCDAAThe end,thank you!课件20张PPT。本节导读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让我们来看一个动画+11-----------+17-----------------钠原子氯原子质子数=电子数=11质子数=电子数=17不带电不带电NaCl+11+17-----------------钠原子氯原子+17-----------------钠原子氯原子-----------+17-----------------钠原子氯原子+17------------------钠原子氯原子我稳定了我也稳定了,谢谢!钠离子氯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11101718><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带一个单位负电荷Na+Cl-NaCl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自读课本P55,
完成《名师学案》第40页课前预习。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离子的形成及离子构成物质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离子分类 阴离子
阳离子3、离子的表示——离子符号(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Xn±元素符号离子所带电荷数(得失电子数;当n=1时略去不写 )离子带正或负电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4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物质 元素
宏
观微
观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组成构
成构
成总称构
成分子原子离子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都很小、不停运动、微粒间有间隔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且种类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且种类改变。带电的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又可以再分为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后变为离子。【教师点拨】
1.离子的特征:都具有稳定结构;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2.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方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的电性和数目,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教师应补充常见的根离子。
3.离子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这个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有几个这样的离子。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一试身手】
请同学们完成《名师学案》第36页当堂练习探究点三。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典例精讲】
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
C.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 D.它们都是原子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思路点拨:由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他们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故A、B正确;它们核电荷数不同,属于不同粒子,它们分别为:
O2-、Ne、Al3+
答案:A、B
归纳:它们核外电子数都相等,都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但由于质子数不同,因此属于不同的元素。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离子
1.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
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阴离子。
3.NaCl的形成过程。
4.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易错易混提示】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离子前面的符号与右上角符号的区别,以及正负号的书写规则。
3。离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时,1省略不写。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1.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发生变化的是( )。
A.相对原子的质量B.质子数C.中子数D.电子层数
2.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澄江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相对原子的质量为14。
下列关于碳1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6 B.核外由两个电子层,第一层有4个电子
C.核外电子数为6 D.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3.某粒子由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4.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他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
C.Na比Na+少一个电子
D.Na+的最外层是相对稳定结构
CBDDCCBABCDThe end,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