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群星荟萃”对比阅读》教学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群星荟萃”对比阅读》教学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8 21:2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群‘星’荟萃” 对比阅读
学习目标
1.积累四篇文本中刻画人物的关键词句,用通顺语言撰写短评;
2.通过对比四篇文本,梳理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的异同(难点)
3.感受四篇文本中人物的精神美,能说出文本塑造人物美的主要手法(重点)
4.理解四篇文本中 “群星” 承载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等文化内涵,树立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识(重点)
“群星闪耀”杰出人物文化长廊
同学们,在学习了几篇课文以后,大家已经了解了很多的人物事迹和精神品质,今天就让我们以壁报为桥,让邓稼先的报国志、闻一多的爱国情、托尔斯泰的人文思,与孙权的雄才、吕蒙的好学相遇。
愿大家用创意勾勒人物,挖掘精神共鸣,让这份壁报成为传递力量的窗口,也让这些身影和精神,在我们心中扎根!
小七记者
一.独立创作,撰写微型颁奖1.词颁奖词要求:
1句话点名身份,2--3个关键词提炼精神,30字以内关联课文核心事迹。如:
写托尔斯泰,不能只写精神伟大,要加上“粗眉下的深邃目光,凝视着平民的苦难”,这样才贴合课文描述;写吕蒙,要突出“乃始就学”后“非复吴下阿蒙”的转变,让上进心更具体。
颁奖词评价表:
核心标准 标注 修改建议
是否有课文细节 有 无
精神提炼是否准确 有 无 2.说我身边的“星”,也是我的榜样
发现身边普通人(如父母 老师 同学 军人 社区工作者等)身上的闪光点。同学可以用语文视角观察 讲述 记录表达身边榜样的故事,借鉴“以细节显特质”的写法,实现“从读榜样”到“写榜样”迁移,深化对“榜样“的个性化理解。
二.小组研讨,设计壁报
五个“星光创作组”(每组对应一个人物)
要求:
1.主题契合:紧扣 “邓稼先、闻一多、列夫 托尔斯泰、孙权、吕蒙” 核心人物,突出人物精神(如报国、爱国、好学等),避免偏离课堂设定主题。
2.排版清晰:划分合理板块(如按人物分区域),文字工整、图画有序,避免杂乱,确保整体视觉舒适。
3.创意适度:可采用漫画、简笔等初中生擅长的风格,鼓励加入人物间的 “小互动”(如吕蒙看书、邓稼先持图纸),但不追求过度复杂的艺术技巧,以课堂时间内能完成为宜。
4.团队协作(若分组):明确分工(如有人画人物、有人写文字、有人排版),确保每位成员参与,培养合作能力,且最终成果体现集体思路。
壁报课堂评价表
核心标准 标注 修改建议
颁奖词是否有课文细节 有 无
颁奖词精神提炼是否准确 有 无 小组分工是否清晰 有 无 排版是否清晰合理 有 无 壁报课下评价表
核心标准 标注 修改建议
文画契合度:颁奖词与插画是否呼应 有 无
任务完成度:是否按时完成 有 无 细节还原度:是否体现课文原场景 有 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深入认识了“两弹元勋”邓稼先 —— 在杨振宁笔下,他是真诚坦白、鞠躬尽瘁的典范。那在臧克家、茨威格、司马光眼中,闻一多、列夫 托尔斯泰、孙权与吕蒙,又有着怎样独特的形象呢?
课时任务:
a.对比阅读《邓稼先》《说和做》《列夫 托尔斯泰》《孙权劝学》四篇文本。
b.小组合作完成 “写作手法” 表格,学习从手法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小七记者
微山县新闻办公室要办一场主题为《“星”光引路:在文字里遇见榜样,在生活中发现感动》的主题活动,挑选了在座的各位跟随记者小七完成一些任务,成功通过的同学将获得“最佳小记者”称号。
二.对比阅读指引
阅读要求:
a.快速回顾四篇课文核心内容,关注写法。
b.圈画关键语句:如《说和做》中 “目不窥园”、《列夫 托尔斯泰》中描写眼睛的句子、《孙权劝学》中的对话。
小组分工建议(4 人小组):
先独立梳理,再小组汇总补充,确保表格填写全面。
评价设计
星级 核心标准 激励评语
★★★★★ 每篇写对1种核心手法,如《邓稼先》对比、《孙权劝学》对话 手法找的准,很棒!
★★★★★ 至少1处关联课文细节,如《说和做》细节描写搭配“目不窥园”。 结合课文分析,更扎实!
写作手法我知道
文章 《邓稼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列夫·托尔斯泰》 《孙权劝学》
写作手法
课文内容
手法分析
表格填写技巧
《说和做》: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课文内容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手法分析 “刻画闻一多治学专注的态度”。
《列夫 托尔斯泰》:写作手法 “欲扬先抑”→课文内容 “先写外貌平庸,再写眼睛深邃”→手法分析 “凸显精神世界的伟大,独特魅力”。
写作手法我知道
文章 《邓稼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列夫·托尔斯泰》 《孙权劝学》
写作手法
课文内容
手法分析 示例: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突出其忠厚平实默默无闻的品格。
对比烘托
引用
以小见大
夹叙夹议
对比
细节描写
引用
欲扬先抑
比喻和夸张
侧面烘托
语言描写
对比
夹叙夹议
当堂检测
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采用( )的写法,既叙述了生平事迹,又穿插了作者的议论评价,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伟大形象。
2.《列夫·托尔斯泰》运用( )的写作手法,先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后突出其眼镜的深遂与精神世界的伟大,形成强烈反差,更能突出托尔斯泰的独特魅力。
3.《孙权劝学》运用( )的写法,将吕蒙学习前后的才略进行比较,突出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也表现了孙权劝学的成效。
夹叙夹议
欲扬先抑
对比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用一生诠释了 “奉献” 二字,愿我们都能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成为有担当、有追求的人。
教师寄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