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课时题优训练卷(3)
3桂 花 雨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推开古朴的栅lán( )门,清幽的lán( )香袭来。角落里,几片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屋内,奶奶正准备蒸gāo( )饼,灶火映红了她的面庞。我gāo( )兴地跑去帮忙,dǒng( )事的妹妹也递来箩筐。这时,爷爷从里屋拿出珍藏的古dǒng( ),笑着给我们讲它背后的故事。一家人围坐,沉浸在温馨里,传统与亲情交织,满是幸福。
1.根据拼音和语境正确书写汉字。
2.语段中的加点字“箩”读作 ,下列和这个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罗 B. 骆 C. 烙 D. 挪
二、给下列句子选择对应的修辞手法。(填序号)
A.比喻 B.拟人 C.对比 D.夸张
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 )( )
2.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 )
3.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 )
三、赏析句子,完成练习。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这句话是从 (感官)的角度描写桂花,写出了桂花香气的 。
2.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出 。
(2)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她觉得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再香都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B.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树长得不茂盛,也不是用家乡的水土培育长大的,所以的确不如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C.家乡的桂花更香不仅因为本身的香味,还因为时光之香、故园之香。
(3)下列诗句中最适合表达母亲对桂花的感情的一项是( )。
A.月是故乡明 B.乡音无改鬓毛衰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海上明月共潮生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好香的雨”指的是 。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中的“ ”字最能表现出桂花的香气四溢。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桂花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弥漫在空气中。
C.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后泡出的茶和做出的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3.选段中画“ ”的句子主要抓住了“我”摇桂花时的 和 来写,我们可以体会到 。
4.请你也用连续的动词写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心情。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扬子晚报)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植树添绿正当时。2024年3月10日上午,在第46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扬子晚报携手南京市互联网协会共同开展“‘植’此青绿向未来”义务植树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双方党员、市互联网协会部分会员单位代表及南京市网络生态治理志愿者履行植树义务。
1.党日活动的主题用了“‘植’此青绿”这个词,你认为有哪些好处 (至少写两点)
2.请你为这次植树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紫 荆 花
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竟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你看,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犹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还有那细嫩的枝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花冠是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衬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形态各异。紫荆花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把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儿,含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朵儿中钻出,花骨朵儿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抖着,随风飞舞着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着……
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我在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份惆怅,不禁为它短暂的一生而叹息。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地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
望着这一切,我醉了,沉醉在一派迷人的秋色中……
1.短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抓住了 、 和 三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 ,将紫荆花的树杈写得优美灵动。
2.作者观察紫荆花的顺序是( )。
A. 叶→枝→花→根 B. 根→枝→花→叶
C. 根→枝→叶→花 D. 花→叶→根→枝
3.短文中,作者在观察紫荆花时,情感是根据景色不断变化的。请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4.“望着这一切,我醉了,沉醉在一派迷人的秋色中 ”作者在这样迷人的秋色中,可能会联想到什么
5.短文描写了紫荆花的哪一方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实验班原创 文化自信 拓展探究。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第一名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在秋季举行,恰逢桂花盛开的时候,由此可猜测“蟾宫折桂”代表( )。
A.出师不利 B.得意门生 C.应考得中 D.弄巧成拙
八、判断下列诗词句是不是描写桂花的,是的打“ ”,不是的打“×”。
1.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
3.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 )
4.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 )
5.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 )
3 桂 花 雨
一、1.栏 兰 糕 高 懂 董【解析】注意“糕”的右下部有四个点,“懂”是竖心旁。
2. luó A 【解析】“箩”是本课会认字,读作luó。A. 罗(luó);B. 骆 (luò);C. 烙(luò/lào);D. 挪(nuó)。故选 A。
二、1. B C 2. A 3. D
【解析】(1)“样子笨笨的”“有姿态”是将桂花树和梅树拟人化,“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是将桂花树和梅树作对比;(2)“好香的雨呀”是把桂花被摇落比作下雨;(3)“香飘十里”是对花香的夸张。
三、1.嗅觉 浓郁 【解析】从“香飘”“桂花香”可知是从嗅觉的角度来写的。从“浸在”可知香气浓郁。
2.(1)对比 母亲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比”说明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比不上”是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含有故乡情。
(2)B【解析】因为母亲思念家乡,所以才认为家乡的桂花是最好的,并不是因为杭州小山上的桂花不香。
(3)A【解析】母亲认为家乡的桂花最香,A项中描写的是诗人认为故乡的月亮最明亮,都是因为思念家乡。
四、1.被摇落的散发着香气的桂花 【解析】联系上文“我”帮大人摇桂花,桂花纷纷落下,像下雨一样等情节进行作答。
2.浸C 【解析】抓住关键词“全年”探求原因,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解。A、B两项表述的原因与实际不符。
3.动作 语言 “我”摇桂花时无比快乐的心情【解析】从“抱”“摇”和“我”说的话可知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从中感知“我”的开心快乐。
4.示例:窗外电闪雷鸣,我害怕极了,立刻爬上床,用被子蒙住头,缩成一团。【解析】可以先想好要表达的心情,然后用几个能表现出这种心情的动词写一段话。
五、示例:1.①“植”点明了活动主题。②“‘值’此青绿”读起来与“只此青绿”同音,易于记忆。【解析】从字音、字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2.家乡“添绿”,尽心尽“植”。【解析】宣传标语应点明活动主题,语句简洁,便于记忆。
六、1.比喻 树杈 石径 巨龙 形状弯弯曲曲
【解析】“犹如”“如”是比喻词,组成了两个比喻句,从中可以感知树杈弯弯曲曲的特点。
2C 【解析】阅读短文,按照作者的描写顺序,提取观察顺序。如第2 自然段中的“你看,它的根呈灰白色”,说明作者先观察的是根。
3.①感叹 ②惆怅、叹息 ③孕育新生命
【解析】阅读短文,抓住关键词句来填空。
4.示例:望着紫荆花,作者可能会联想到紫荆花的种子在风的吹拂下散落到各处,带着生命的力量,在土地里积蓄能量,等待生根发芽,在年复一年的季节交替中延续着紫荆花的美丽。
【解析】回答要基于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
5.短文描写了紫荆花的形态与新生。表达了作者对紫荆花的喜爱以及对其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解析】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从描写紫荆花的语句及作者抒发的情感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紫荆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七、C【解析】“蟾宫折桂”在科举时期称考取进士,与C项的意思相符。
八、1. 2× 3. 4.× 5.×
【解析】结合日常积累判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