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太阳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太阳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9 08:5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课时题优训练卷(16)
16太阳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liáng shi( )安全问题,一些食物保存不当会导致有害细菌fán zhí( )。 高温能有效 shā jūn( ), 一些食物进行高温处理后会破坏营养与口感, ,我们可以将食品储存在2~8 shè shì dù( )的低温环境中。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2.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摄影(shè) B. 生殖(zí) C. 煤炭(tàn) D. 治疗(liáo)
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风是从哪儿吹来的呢 我们不能知道风是从哪儿吹来的。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是个大火球,会发光,会发热。
C.我们不能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不能被我们用来换金山银山。
D.谁又能否认太阳对我们的重要性呢 没有人能否认太阳对我们的重要性。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太阳不但会发光,而且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B.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C.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D.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三、赏析句子,完成练习。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1.这句话主要介绍了太阳( )的特点。
A.体积大 B.体积小 C.温度高 D.距离远
2.这句话中的“约”字能否删去 为什么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选段开头引用了我们学过的古代神话故事《 》。作者引用这个神话故事的作用有( )。(多选)
A.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B.揭示神话传说都是假的,虚构的
C.说明太阳距离我们很远 D.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
2.选段说明了太阳的特点是 。
3.选段主要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从中任选一种,写一写你观察过的一种事物。
五、新素材 煤炭的形成与开采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形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褐色的腐殖质,由于地壳的运动被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黑色可燃性矿物。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持续推进智能化开采技术升级,煤炭大省的诸多矿井开采效率提高30%以上。2025年,随着新批现代化煤矿的逐步达产,国内煤炭总产量预计将稳中有升,有望达到45~48亿吨。
请将煤炭的形成过程改写成条目式。
1. 2.
3. 4.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太阳还能燃烧多久(节选)
①对于我们地球人来说,宇宙中没有哪个天体能像太阳那样与我们如此亲近。尽管在太阳发出的光和热中只有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也足以使地球成为现在这样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了。
②19世纪末期,地质学家发现南非的硅化岩中存在与今天的蓝藻有相同复杂结构的单细胞组织,这证明地球上早在35亿年前就有生命存在了。也就是说,太阳照耀地球已有几十亿年了。
③太阳连续发光几十亿年,它这种神奇而又似乎永不枯竭的能源是什么呢 科学家做了很多猜测。但直到1938年,太阳能量来源之谜才由美国科学家贝特初步解开。
④贝特认为太阳能源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聚变。太阳中心的温度高达约1500万摄氏度,压力也十分巨大。在这种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物质的原子结构被破坏,结果发生每4个氢原子核聚合成1个氨原子核的物理过程,与此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⑤热核聚变反应比化学燃烧释放的能量要大100万倍以上。这种能量究竟有多大呢 简单点说,1克重的氢变成氯时,释放出来的能量等于燃烧 15 吨汽油的能量。1千克重的氢释放的能量,抵得上数百列火车的煤。作为核武器之一的氢弹比原子弹的威力还要大得多,氢弹爆炸时发生的就是这种热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就是在氢聚变成氨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每1秒钟里,就有63000万吨氢聚变成62540 万吨氦。
⑥从太阳每秒钟消耗的氢的数量来看,这种燃烧似乎不会维持很久。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太阳有着巨大的质量。太阳的质量约为2000亿亿亿吨。在这巨大的质量中,大约有75%是氢。也就是说,太阳目前约含有1500亿亿亿吨氢,足够太阳燃烧很长时间。
⑦天文学家推算,大约在五六十亿年前,太阳在银河系诞生,一团主要由原始氢构成的星云不断旋转,形成了一个旋涡。由于引力的影响,所有的气体都向云的中心聚集,于是产生了高压和高温,将太阳原子核“炉火”点燃。
⑧自此,这个巨大的核子炉便沸腾至今。太阳现在正处于壮年时期,预计现在太阳上的氢继续这样“燃烧”下去,至少还能“燃烧”四五十亿年的时间。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太阳的质量很大,约为2000亿亿亿吨,其中约有75%的质量是氢。
B.根据科学家的推断,太阳只能“燃烧”四五十亿年的时间。
C.太阳发出的光和热只有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
D.氢弹爆炸时发生的是热核聚变反应,它的爆炸比原子弹的威力还要大很多。
2.下列对第②自然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自然段介绍了地质学家发现地球上早在35亿年前就有生命存在了。
B.地质学家可以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时间推测太阳照耀地球的时间。
C.这段话主要介绍地球,与标题无关,删去后不会影响文章的内容。
D.这段话从侧面展现了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太阳的照耀是地球上能够有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
3.“在每1秒钟里,就有63000万吨氢聚变成62540万吨氦。”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4.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似乎”能否去掉 为什么
七、下列诗词句都与太阳有关,请你用“ ”画出诗词句中表示太阳的词。(不重复)
1.人逐金乌忙到夜。不见金乌,方见人闲暇。
2.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八、新素材 “人造太阳”阅读材料,你推测出“人造太阳”的能源来自( )。
2025年1月,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新纪录,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人造太阳”生成的能源具有资源无限、不污染环境、不产生高放射性核废料等优点。
煤炭 B.海水 C.石油 D.天然气
16太阳
一、1.粮食 繁殖 杀菌 摄氏度
【解析】注意“粮”是米字旁。“摄”是提手旁。
2.示例:虽然 但是 因此 【解析】“杀菌”是高温处理的优点,而“破坏营养与口感”是高温处理的缺点,因此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连接,“可以将食品储存在2~8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是结合前两个短句得出的结论,可以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连接。
二、1. B 【解析】生殖(zhí)。
2. A【解析】B、C、D三组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A组第一句是疑问句,重点是问“怎样”,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
3. A【解析】太阳“会发光”和“会发热”是并列关系,可以用“既 又 ”连接。
三、1. A【解析】句子中的“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说明了太阳体积大的特点。
2.不能。“约”的意思是大概,差不多。如果删去,就说明太阳的体积刚好等于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与事实不符,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解析】将删去“约”字后的句子和原句对比,理解它们在句意上的差别,再分析能否删去及原因。
四、1.羿射九日 AD 【解析】故事中的人物是后羿,事件是射下九个太阳,与这个内容相符合的是神话故事《羿射九日》。找出故事中的太阳与课文介绍的太阳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比较在阅读效果上的不同,从而选出引用神话故事的作用。
2.距离地球很远 【解析】抓重点句子来分析。根据“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可知本题答案。
答案3.列数字 作比较 示例:这棵大树高耸入云,比教学楼还高出一大截。【解析】选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任选其一介绍一种事物即可。
五、1.植物的枝叶、根茎在地面堆积。
2.形成极厚的黑褐色的腐殖质。
3.因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
4.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煤炭。
【解析】根据材料梳理煤炭形成的过程,然后按照先后顺序,分点写出来。
六、1. B【解析】根据第⑥自然段中“太阳的质量约为2000 亿亿亿吨”“大约有75%是氢”可知A项说法正确;根据第⑧自然段中“至少还能‘燃烧’四五十亿年的时间”可知 B项中“只能”说法不准确;根据第①自然段中“尽管在太阳发出的光和热中只有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可知C项说法正确;根据第⑤自然段第五句话可知D项说法正确。
2. C【解析】第②自然段通过介绍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时间,推测太阳照耀地球的时间,结合标题,会让读者更好奇“太阳还能燃烧多久”这一问题,激发其阅读兴趣。因此与标题有关且不可删去。
3.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氢与氦在每1秒钟里的转变情况,使说明更加准确、直观,更具说服力 【解析】根据“63000万”“62540万”等数字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不能。“似乎”一词有“仿佛,好像”的意思,如果去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它不会维持很久,与事实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不能去掉。
【解析】“不会维持很久”是作者基于前文中太阳释放能量要消耗大量的氢所作出的假设,实际上太阳至少还能燃烧四五十亿年,“似乎”一词表示“仿佛,好像”,带有不确定的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七、1.金乌 2. 日 3.夕阳
【解析】根据日常积累作答。
八、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人造太阳”生成的能源具有资源无限、不污染环境等优点,A、C、D三项均为不可再生能源,且会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