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9 14:2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TEXT
后周
课堂导入
有这样一本书
问世170多年
在全球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
出版了300多种版本
出版过1000次以上
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TEXT
后周
课堂导入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TEXT
后周
课堂导入
篇章一 时代呼唤
篇章二 追寻真理
篇章三 实践发展
篇章一 时代呼唤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弊病逐渐显现。
“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恩格斯
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篇章一 时代呼唤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弊病逐渐显现。
材料一 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迈入了它的成年阶段……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公开暴露了出来。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和社会的严重灾难。从此,这种社会痼疾便周期性发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想一想】根据材料分析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材料二 “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收入是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
──1842年英国宪章运动《第二次请愿书》
贫富分化加剧
篇章一 时代呼唤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弊病逐渐显现。
材料三 这里(普通的工人住宅区)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的,肮脏而坑坑洼洼,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城市中的这些地区是不合理的,杂乱无章的建筑形式妨碍了空气的流通,由于很多人住在这一个不大的空间里,所以这些工人区的空气如何,是容易想象的。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在英国煤矿中工作的童工
(绘画作品)
材料四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钱乘旦《英国通史》
工人阶级苦难深重政治无权
篇章一 时代呼唤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弊病逐渐显现。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双城记》
一个被称为体现理性,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制度,竟显得如此狰狞,使人们深受震动,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近代史》
篇章一 时代呼唤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2.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卢德运动
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自发斗争:捣毁机器
自觉斗争:争取政治权利
要求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反对私有制社会
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篇章一 时代呼唤
“【知识拓展】欧洲早期工人运动”
篇章一 时代呼唤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3.吸收人类优秀成果
“面对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正直的思想家、有识之士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
——解里轩《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圣西门(法)
傅立叶(法)
欧文(英)
人人劳动没有失业
由学者和实业家来管理社会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 创办新和谐公社。
“法郎吉”的梦想,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劳动
空想社会主义者基本主张: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局限: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没有找到正确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篇章一 时代呼唤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3.吸收人类优秀成果
材料:这些改革者肯定没有考虑过革命或阶级斗争的问题。实际上,他们几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被付诸实践。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才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115
篇章一 时代呼唤
“【知识拓展】空想社会主义萌发”
篇章一 时代呼唤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3.吸收人类优秀成果
19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黑格尔
费尔巴哈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篇章一 时代呼唤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4.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人类知识的精华,再加上自己的解释与发挥,创造出来的。
——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从巴黎到布鲁尔,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克思老爹”。
——弗 ·列斯纳《一个工人对马克思的回忆》
篇章一 时代呼唤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4.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1)求学期间,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2)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1842-1843年)广泛接触、调查社会。
(3)1842年,恩格斯在科隆《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与马克思会面。
(4)1843年,马克思在巴黎,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5)1844年,马克思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由革命民主主义 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6)1844年,恩格斯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英国的工人阶级做了全面的调查分析。
(7)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第二次会面,他们充分交流了思想。
(8)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进行了第三系会晤,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
篇章一 时代呼唤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实践基础:
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病逐渐显现。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吸收人类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总结】
篇章二 追寻真理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正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年
德意志流亡工人组织
马克思、恩格斯
起草 纲领
1848年,发表
《共产党宣言》
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共产党宣言》德文版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解读《共产党宣言》
分析归纳《宣言》的主要内容
《共产党宣言》摘录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大工业的发展……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材料三: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材料四:无产阶级不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
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篇章二 追寻真理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生物进化)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
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 指明斗争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明确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无产阶级
◇ 明确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暴力革命
篇章二 追寻真理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革命实践与理论发展
篇章二 追寻真理
(1)革命实践: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2)理论发展: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
1867年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资本论》第一卷封面
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习近平在几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唯物史观:科学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分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他指出,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他们创造的价值也全部为资本家所得。这就是资本家日益富裕的秘密。
资本家从生产中获得的利润被称为“剩余价值”。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剩余价值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历史意义
篇章二 追寻真理
(1)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实践意义:
②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①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推动世界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西欧、东欧和东南欧、亚洲和美洲)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篇章三 实践发展
1. 1864年成立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意义: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篇章三 实践发展
2. 巴黎公社
(1)原因及过程
普法战争失败
1870年
社会矛盾激化
武装起义
1871·3·18
巴黎公社
3·28
失败
5.28
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
——马克思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恩格斯
失败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不成熟 。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篇章三 实践发展
2. 巴黎公社
(2)革命措施
政权 建设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关,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破旧立新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①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 ②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人民民主
人民公仆
社会 经济 ①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等 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篇章三 实践发展
2. 巴黎公社
(3)意义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
2
3
4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篇章三 实践发展
《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重要论述
课堂小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篇章一 时代召唤
篇章二 寻求真理
篇章三 实践发展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诞生
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实践基础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历史意义
革命实践和理论发展
第一国际的成立
巴黎公社
课堂小结
170多年过去了,马克思主义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号召力。所以说,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千年第一思想家。他的理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依然在继续影响人类社会发展。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起了一面旗帜,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给呻吟在资本主义重压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指明了争取解放的道路,它有如黑暗中的灯火,大旱中的甘霖,以不可阻挡之势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传播开来。
再 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