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拼音王国探险记”
一、单元目标与内容分析:
(一)核心素养定位:
语言运用:通过听读、模仿、游戏等活动,正确认读6个单韵母、8个声母,初步学习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和儿歌。
思维能力:观察情境图,发现拼音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比较、分类等方法辨析形近字母,提升观察与辨思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拼音字母的形美与音韵美,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字母的形。
文化自信:体会拼音在学习汉字、阅读中的工具作用,激发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整合:
1.文本分析
《a o e》:通过乡村小河边的场景,学习a、o、e的音形和四声。
《I u ü》:借助晾衣服、乌龟、鱼儿的情境,学习i、u、ü的音形和标调规则。
《b p m f》:结合郊外游玩图,学习b、p、m、f的音形和与单韵母的拼读。
《d t n l》:通过文艺表演准备场景,学习d、t、n、l的音形和拼读,认读“大地、马路”等词语。
《语文园地二》:整合“拼音本”识字、声调辨析、形近声母比较、古诗《画》和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
2.跨学科链接:
美术:绘制字母手指操、拼音卡片。
音乐:配乐朗诵儿歌,感受拼音的韵律。
综合实践:用拼音填写姓名卡,制作拼音玩具。
(三)学情诊断:
已有基础:部分学生已初步接触拼音,但系统性不足;对游戏化学习兴趣浓厚。
认知难点:区分形近字母(如b-d、f-t)、掌握拼读方法。
兴趣点:喜欢情境故事、动手操作和角色扮演。
二、单元主题与情境设计:
(一)大主题提炼:“拼音王国探险记”。
1.通过情境图、游戏和活动,发现拼音的音形奥秘。
2.在拼读实践中感受拼音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二)真实情境创设:
任务型情境:化身“拼音小侦探”,探索拼音王国的秘密任务。
项目化情境:制作《拼音探险手册》,收录字母卡片、拼读记录和绘制的字母形。
三、单元导图:
四、任务群活动设计:
任务层级 任务内容 活动示例
青铜任务 探秘单韵母与声母 1.“字母发现家”:观察情境图,找出隐藏的字母,模仿发音和形体。
2.“四声魔法车”:用小汽车路线图练习声调,搭配手势读准四声。
3.“形近字母对比营”:通过顺口溜、手指操区分b-d、f-t、n-m。
黄金任务 快乐拼读与初步运用 1.“音节拼读擂台”:拼读d-a→da等音节,结合图片组词。
2.“词语连连看”:拼读“大地、马路”等词语,与插图配对。
3.“儿歌朗读会”:用拼音辅助朗读《小白兔》,圈出已学音节。
钻石任务 综合展示与拓展 1.“拼音游园会”:设置“读字母”“拼音节”“猜谜语”关卡,集章兑换奖励。
2.“拼音小作家”:用拼音填写姓名卡,为绘本配音。
五、具体教学设计:
第1课时:单元开启课——开启拼音探险之旅
【核心目标】
1.通过“拼音王国”情境探索,唤醒学生对字母与音节的好奇,建立主动学习意愿。
2.初步理解拼音的拼读功能与实用价值,明确“认字母—练拼读—读词句”的学习路径。
【重点环节设计】
1.情境导入——走进拼音王国。
教师活动:出示“拼音王国”情境图(如课本插图或自创场景),讲述故事:“拼音王国里住着许多字母朋友,它们能组成美妙的音节。今天,我们将化身小侦探,探索王国的秘密!”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隐藏的字母(如河边晾衣绳提示“i”,乌龟提示“u”)。
学生活动:听故事并观察情境图,尝试发现图中的字母形状,大声说出自己找到的字母。
2.任务发布——拼音探险手册。
教师活动:展示《拼音探险手册》(空白小册子),说明单元任务:“每学一课,我们就收集字母卡片、拼读记录和绘制的字母形,最后成为拼音小专家!”简要介绍单元内容。
学生活动:领取手册,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3.初步感知——听音找朋友。
l教师活动:播放单韵母歌谣(如“张大嘴巴aaa”),示范发音口型;开展游戏“听音举卡”:分发a、o、e等单韵母卡片,教师读字母,学生举起对应卡片并跟读。
学生活动:听歌谣模仿发音,参与游戏,通过举卡和跟读初步感知单韵母的音形。
4.激励总结——开启探险。
教师活动:总结拼音的作用(帮助识字、读儿歌)。宣布第一站任务:“下节课我们将认识a、o、e和它们的声调魔法!”颁发“拼音侦探证”贴纸。
l学生活动:将贴纸贴于手册封面,齐声朗读单元主题口号:“拼音王国,我来啦!”
第2—9课时:青铜任务——探秘单韵母与声母
课时2-3:《a o e》
【核心目标】
1.正确认读a、o、e,读准音、认清形。
2.掌握四声调值,能对比读准á/ǎ、ó/ǒ。
3.规范书写a、o、e。
【重点环节设计】
1.情境探秘·发现字母。
教师活动:展示乡村小河情境图(见教材),提问:“小女孩唱歌时嘴巴张得怎样?模仿她的声音!”引导观察河边景物与字母形的关联。
学生活动:指图说出“a像女孩侧脸”“o像公鸡嘴”,模仿发音“ā á ǎ à”。
2.四声魔法车·手势练读。
教师活动:沿小汽车路线图(见教材)示范声调手势,编儿歌:“平地开车ā ā ā,上坡加油á á á”。对比纠音(如“ó(哦?)—ò(哦!)”)。
学生活动:跟做手势,分组赛读。
3.书写工坊·描形塑体。
教师活动:范写a(左半圆+竖右弯),强调“占满中格”;用橡皮泥示范塑形。
学生活动:书空笔顺,在四线格描红;用橡皮泥捏字母,评选“最美字母”。
课时4-5:《I u ü》
【核心目标】
1.认读i、u、ü,掌握i标调去点规则。
2.区分u/ü发音,拼读简单音节。
3.书写i、u、ü,注意i的点位。
【重点环节设计】
1.生活实验室·音形链接。
教师活动:出示晾衣图(见教材),提问:“衣服哪里像i?乌龟壳像什么?”对比u/ü口型(撮唇读ü,展唇读u)。
学生活动:捏圆唇发ü,展唇发u;用绳摆出u形,体会口型差异。
2.标调故事会·规则巧记。
l教师活动:讲故事。“小i戴帽嫌碍事,去掉圆点再标调!”(板书ī í ǐ ì)。对比练读nǔ(努)—lǘ(驴)。
学生活动:给i戴“声调帽”(贴纸),齐诵规则歌;拼读ní tǔ(泥土),配图连线。
3.书写闯关·细节聚焦。
教师活动:范写ü(两笔点居中),用红笔标i的点位;设计“错误诊所”(如ü点写歪)。
学生活动:书写后同桌互评“点对点”;修改“诊所”病例。
课时6-7:《b p m f》
【核心目标】
1.认读b、p、m、f,区分b/p气流强弱(纸片测试)。
2.拼读两拼音节,结合图片组词。
3.书写b、p、m、f,注意右半圆饱满。
【重点环节设计】
1.郊游发现·音形辨析。
教师活动:
§观察情境图,找到“小朋友在听广播(bō)”,演示b/p气流(薄纸贴唇:b不动,p飞走)。
§练习情境歌“爷爷带我爬山坡(p),迎着风(f)儿爬上坡,收音机里正广播(b),爱护花草不乱摸(m)。”
学生活动:对口吹纸片,感受p气流;练读儿歌。
2.音节擂台·拼读实践。
教师活动:出示推卡片动画(b-a→ba),示范拼读;用图片提示组词(bā:猪八戒吃瓜)。
学生:抽音节卡(mā、fó)配动作读;用“bō(拨)水”造句。
3.形近字侦探·对比书写。
教师活动:对比b/d(左/右下圆)、f/t(伞柄朝下/上),编口诀:“b转身变成d”。
学生活动:书写后圈“最美半圆”;用磁力贴拼字母变形。
课时8-9:《d t n l》
【核心目标】
1.认读d、t、n、l,区分n/l鼻侧音(捏鼻体验)。
2.拼读带调音节,认读“大地、马路”。
3.朗读儿歌《小白兔》,圈出音节tù、mǎ。
【重点环节设计】
1.舞台探秘·音形联动。
教师活动:指文艺表演图提问:“鼓槌像什么?伞柄怎么拿?”示范n/l发音(捏鼻发n有振动,l无振动)。
学生活动:模仿打鼓读d;撑伞做t形;捏鼻对比读nì—lì。
2.词语地图·拼音识字。
教师活动:贴“泥土、马路”词卡,播放马蹄声dēdē,引导拼读dà dì(大地)。
学生活动:拼词卡贴对应插图;用“马路”说句子(如“马路宽又长”)。
3.儿歌剧场·综合运用。
教师活动:范读《小白兔》,强调“穿皮袄”中的拼读;提问:“哪些字含本课音节?”
学生:分角色演读;圈出“兔(tù)”“路(lù)”,创编动作(如“尾巴小”摇手)。
第10—12课时:黄金任务——快乐拼读与初步运用
课时10:拼音生活馆
【核心目标】
1.认读“拼音本”封面信息(学、校、班等8字),会写“九、王”。
2.辨析4组声调音节,读准调值。
【重点环节设计】
1.信息侦探·封面解密。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拼音本封面图,提问:“封面需填写哪些信息?‘班级’的‘班’在哪?”引导圈画“学校、姓名”等词。
学生活动:观察封面,用荧光笔标出认识的字(如“王”),同桌互读“本、校”。
2.声调列车·听音对号。
教师活动:播放四组音节录音(bī-bí-bǐ-bì),结合小汽车路线图手势强调调型:“三声先降再扬,像过山车!”
学生活动:跟做手势,分组挑战“听音举牌”(举ā/á/ǎ/à卡),赛读“pǔ(谱)-pù(瀑)”。
3.书写工坊·聚焦新笔画。
教师活动:范写“九”(横折弯钩),对比“七”的竖弯钩;用红笔标“王”三横长短差异。
学生活动:书空“横折弯钩”,描红后互评“钩要圆润”;为“王”字编口诀(如“一横长,二横短,三横托底稳如山”)。
课时11:形近字特工队
【核心目标】
1.区分形近声母b-d、f-t,拼读“瀑布、抚摸”等音节词。
2.将汉字(他、地、目等)按韵母a/i/u分类连线。
【重点环节设计】
1.声母特工·破译密码。
教师活动:出示形近声母对比图。提问:“b和d像什么?怎样快速分清?”
编口诀:“左手点赞b b b,右手剪刀d d d”。
学生活动:用手势比划b/d,拼读“fǔ(抚)-tǔ(土)”;用薄纸测试f/t气流(f弱,t强)。
2.字韵连线·归类达人。
教师活动:出示字卡“他、马、目、土”,提问:“‘马’的读音里有哪个韵母?”示范将“马”连至u韵区。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将9个字卡(他、七、目等)贴到a/i/u三区展板,齐读“土地(dì)-马路(lù)”。
3.词语迷宫·图文配对。
教师活动:发放音节词卡(“làbǐ”“dàmǐ”),要求匹配教材插图(蜡笔大米)。
学生活动:拼读词卡,将“là bǐ”贴至蜡笔图下,创编句子(如“我用蜡笔画画”)。
课时12:诗画故事园
【核心目标】
1.朗读背诵《画》,理解诗中“画”的特征(无声、花不凋等)。
2.共读《小白兔和小灰兔》,圈出音节“菜、籽”,明白劳动意义。
【重点环节设计】
1.古诗解谜·画中寻踪。
教师活动:配乐朗诵《画》,展示水墨画插图。提问:“为什么‘鸟不惊’?
生活中鸟会这样吗?”揭示“画”的谜底。
学生活动:圈诗中景物词(山、水),对比现实:“近听水有声→画中水无声”;拍手读“远看/山有色”。
2.故事剧场·角色体验。
教师活动: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师读旁白,生读小白兔),强调轻声音节“妈妈(ma)”。
学生活动:小组表演“送白菜”场景,用拼音卡拼“càizǐ(菜籽)”;讨论:“为什么小白兔有吃不完的菜?”
3.拓展激励·拼音勋章。
教师活动:颁发“拼音小专家”勋章,总结:“拼音帮我们读诗、讲故事,神奇吧!”
学生活动:将本单元绘制的字母卡片、拼音词贴收入《拼音探险手册》,装饰成果页。
第13课时:钻石任务——综合展示与拓展
【核心目标】
1.通过游戏化活动巩固6个单韵母、8个声母的认读及简单音节拼读能力。
2.在“拼音王国游园会”中迁移知识,朗读儿歌、识读词语。
3.体验拼音的实用性,强化学习兴趣与自信。
【重点环节设计】
1.拼音成果展。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拼音王国为小侦探们举办庆功游园会!请展示《拼音探险手册》的成果。”
展示手册范例:(嵌入教材图片)
引导学生指认封面信息(如“班级”“姓名”)。
抽取学生手册中的字母卡片(如橡皮泥捏的b、d),对比形近字母。
学生活动:
同桌互评手册。
用 标记“最美字母形”。
朗读自编拼音口诀。
2.闯关游园会。
教师活动:
关1:读字母(拼音果树)。挂果树图,果实写字母(如a、p、n):要求读准带调韵母(如í、ù)。
关2:拼音节(魔法转盘)。转盘分声母、韵母区(如b-a→bā),配对成功奖“拼读星”。
关3:猜谜语(画中探秘)。出示《画》的插图:提问:“为什么‘人来鸟不惊’?”。
学生活动:
关1:摘“果实”读字母,错误果放回。
关2:转盘拼“mǎ lù”(马路),拍手打节奏读。
关3:用拼音写谜底“huà”(画),贴至插图旁。
3.故事配音秀。
教师活动:
播放《小白兔》无字动画,分发音节卡(如“tù”“cài”):提问:“小白兔不要白菜要什么?”(菜籽)。
引导配音规则:听到关键词(如“菜籽”)举音节卡,齐声拼读。
学生活动:
角色扮演配音:“小白兔”组举“càizǐ”卡,拼读后说:“我要菜籽!”
观众跟读儿歌末句:“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4.拼音列车启程。
教师活动:
颁发“拼音小专家”勋章,总结:“拼音列车即将驶向下个汉字王国!”
播放拼音儿歌,嵌入教材中的字母手指操图:带领做字母操收尾。
学生活动:
戴勋章齐诵口号:“拼音真有用,读书我能行!”
跟随音乐用肢体摆出最爱字母。
六、评价体系:
维度 工具与策略
字母认读 课堂抽读卡:每读准5个字母得1颗星。
拼读能力 音节闯关集章:通关得“拼读小达人”徽章。
兴趣参与 游园会集章卡:完成3关获“拼音侦探”奖状。
七、教学资源与拓展:
(一)课内资源重组。
整合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拼音本信息填写)与“用拼音”(声调、形近字母比较)。
(二)课外拓展精选:
1.绘本:《拼音魔法屋》——通过故事复习字母和拼读。
2.音频:拼音字母歌——巩固发音和顺序。
3.实践:制作拼音姓名卡、班级物品拼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