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七单元课时题优训练卷(22)
22鸟 的 天 堂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看着远处的bái tǎ( )一点点地接近,我们划动mù jiǎng( )的速度不由得加快了。渐渐地,前面的河道变窄了,岸边也出现了不少 mù zhuāng( ),想来那是来游玩的人拴船留下的。我们在一棵chuí yèróng( )下登上岸,拨开树叶,眼前蝴蝶纷飞,阳光透过shù shāo( )碎金似的在地上闪耀,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看到这样的美景,刚才的辛劳被我们pāo
( )在了脑后。
1.看拼音,写字词。
2.“应接不暇”的“暇”意思是 ,写出一个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 。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B.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C.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D.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的乐园,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河边的树林。)
B.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仿佛”一词说明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鸟儿啼鸣,婉转如诗篇;雄鸡振翅,衔起了旭日。(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无误。)
D.生命颤动 披星戴月 比赛开始 敬畏自然(这四个词的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三、赏析句子,完成练习。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这两句话是对榕树的 (动态 静态)描写,“簇”和“堆”形象地表现出了榕树的
2.“明亮”“照耀”“颤动”要读得 ,让人感受到 。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②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2.用“ ”画出选段中描写鸟儿动作的词语。(重复的只画一次)
3.第②自然段写出了“鸟的天堂”从静寂到 的变化过程,第2~6句话属于 (静态 动态)描写。
4.用“ ”画出选段中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想。
五、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上面是我国著名剧作家田汉在1962年到“鸟的天堂”游览时所作的一首诗,请你说说读后的感受或启发。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潮(节选)
李广田
①昆明有个圆通寺,寺后就是圆通山。从前是一座荒山,现在是一个公园,就叫圆通公园。公园在山上。有亭,有台,有池,有榭,有花,有树,有鸟,有兽。后山沿路,有一大片海棠,平时枯枝瘦叶,并不惹人注意,一到三四月间,真是花团锦簇,变成一个花的世界。看花的人也就因此多了起来。
②星期天,我们也去看花。一路同去看花的人可多着哩!进了公园门,步步登山,摩肩接踵,人就更多了。大家都一口气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后山一条大路,两旁,四周,都是海棠。花开得正盛,来早了,还未开好,来晚了,已经开败。“千朵万朵压枝低”,每棵树都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微风中枝头上颤抖着说出自己的喜悦。
③“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是的,是一条花巷,一条花街,上天下地都是花,可谓花天花地。可是,这些说法都不行,都不足以说出花的动态。“四厢花影怒于潮”“四山花影下如潮”,还是“花潮”好。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花,“如钱塘潮夜澎湃”,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片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而且,你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谁知道呢,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蜜蜂的嗡嗡声,还有什么地方送来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再加上风声,天籁人籁,就如同海上午夜的潮声。人们面对这绮丽的风光,真是徒唤奈何了……
④看着看着,实在也有点疲乏,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下吧。坐在一群看花人旁边,无意中听人家谈论。有人说:“雨天来看花更好,海棠着雨胭脂透,当然不是大雨滂沱,而是斜风细雨。”有人说:“也许月下来看花更好,将是花气氤氲。”有人说:“不怕花落去,明年花更好。”
⑤好一个“明年花更好”。我一面走着,一面默念着这样两句话: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摩肩接踵:
(2)伸张:
2.文章以“花潮”为题,实际上写了三“潮”,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
3.第②自然段引用“千朵万朵压枝低”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静态与动态、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角度形象地写出了海棠旺盛的生命力。
B.文章引用大量古诗词,增加了艺术性,但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破坏了文章的质朴美。
C.文章最后写了人们的对话,升华了感情,同时让文章显得更加灵动、妙趣横生。
D.文章字里行间飞扬着欢快的旋律,既是“我”赏花的所见所闻,又是“我”舒畅心情的抒发。
5.如果你也是看花人,你会有什么感慨呢
七、品读诗句,选择对应的情感。
A.抒发孤独、寂寞之感 B.表达喜悦、欢愉之情
C.赞美自然,向往闲适生活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
八、跨学科 树木栽培借助资料,给下列树木选择对应的栽培要点。
A.在温度适宜、光照充足以及水分充足的环境下进行栽培。
B.喜欢生长在阳光下,需尽量给予它光照,促使它的枝叶不断生长,使其更加茂盛。
C.喜爱酸性土壤,必须用疏通性高、透气好的腐殖土壤或专门用于植物栽培的培养土养殖。
榕树( ) 2.桃树( ) 3.梨树( )
22 鸟 的天堂
一、1.白塔 木桨 木桩 垂叶榕树梢 抛 【解析】注意“桨”的下面是“木”。
2.空闲 示例:目不暇接 【解析】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即可作答。
二、1. B【解析】这句话描写了榕树的树根,不属于动态描写。
2. C【解析】A.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的乐园;B.这句话没有喻体,因此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D.“生命颤动”和“比赛开始”的短语结构相同。
三、1.静态 枝繁叶茂 【解析】描写了大榕树静止不动的景象,属于静态描写。“簇”“堆”能看出枝叶多。
2.响亮 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解析】“明亮”“照耀”“颤动”表现出榕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四、1.叶子多 叶子颜色翠绿 【解析】从选段中找出描写大榕树的语句,然后归纳“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的外在表现。
2叫 飞 站 飞起来 扑翅膀 【解析】先找出描写鸟儿动作的句子,然后找出描写鸟儿动作的词语。
3.热闹 动态 【解析】第一句话表明“鸟的天堂”开始是静寂的,第五句话中“树上就变得热闹了”,说明后来鸟儿逐渐都活跃了起来。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示例:这句话既赞美了生命茂盛的大榕树,又表达了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之情。【解析】作者对榕树的感受表现为对大榕树的评价: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自己的阅读感想可以根据对选段内容的感悟来写。
五、示例:这首诗既描述了“鸟的天堂”这一人间胜景,又讴歌了当地人民爱树护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解析】根据诗句描写的大榕树的形态和大榕树为鸟类提供了天堂般的生活环境谈谈你的感受和启发。
六、1.(1)文中形容花开时节,看花的人很多,很拥挤。(2)扩大、张大,文中指海棠花潮四处蔓延的极盛景象。 【解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即可。
2①赏花人潮 ②花开如潮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作者先写了看花人多,即“赏花人潮”,然后写了花开得繁茂,即“花开如潮”,最后写了人们讨论花的声音,即“谈花人潮”。
3.形象地描绘出海棠花开得繁盛,花朵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的景象,突出了花潮的繁茂与壮观,表现出作者对花潮盛景的喜爱。诗句的引用还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优美、富有文采,丰富了文本的文化内涵。【解析】“千朵万朵”是形容花朵数量之多,“压枝低”则生动地描绘出花朵因数量众多、重量较大而将树枝压弯的情景,从而判断出诗句是在描绘海棠花繁茂的景象,引用诗句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结合上下文和引用的作用分析即可。
4. B【解析】“增加了阅读的难度,破坏了文章的质朴美”理解错误,古诗词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
5.示例:我会感慨春光美好,我要抓紧时间做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解析】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即可。
七、1. C【解析】抓住“佳”字来体会诗人的心情。
2. A【解析】诗人通过“飞尽”“孤云独去”等表现孤寂之情。
3. B【解析】诗人通过“时时”“恰恰”“舞”“啼”展现出的热闹场面来表达喜悦之情。
八、1. B 2. C 3. A 【解析】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相关资料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