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 2025—2026 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 10 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2025年 8月,哈尔滨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 30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
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大量补纯净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B. 血浆渗透压升高,尿量生成减少
C. 呼吸产生的 CO2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D. 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
2. 人体稳态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旦稳态失调,会对机
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无关
B. 只要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机体就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C. 通过稳态调节机制的作用能确保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
D. 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和酶活性的稳态等
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活动加强
B.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
C.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能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由脑发出的不受意识控制的神经
4. 科研人员对老鼠进行“记忆移植”实验,在黑暗环境中通过多次电刺激,使老鼠产生对
黑暗的恐惧反射,老鼠的情绪记忆由原来的“喜暗怕亮”转变为“喜亮怕暗”。科研人员抽取
实验鼠脑体中的蛋白质分子注射到普通老鼠脑内,普通老鼠也变得“喜亮怕暗”。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 若在黑暗中电刺激消失,一段时间后“喜亮怕暗”消退甚至丧失且无需大脑皮层参与
B. 在建立“喜亮怕暗”的过程中,电刺激是非条件刺激,黑暗环境转化为条件刺激
C. 抽取的蛋白质可能含起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作用后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D. 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症
高二生物 第 1 页 共 8 页
5. 关于人体内缩手反射发生过程中兴奋沿反射弧传导(传递)的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突触间传递都是单向的
B. 突触前膜处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
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不消耗能量,在突触间传递消耗能量
6. 某学生因病导致大脑皮层言语区发生障碍,医生对其进行检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
B. 若能听、说、写,但不能看懂文字,则说明 H区受损
C. 若能说、写、看,但不能听懂讲话,则说明 V区受损
D. 语言文字功能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高级功能
7. 如图是电镜下僧帽细胞的树突与颗粒细胞芽球(树突)的模式图。已知僧帽细胞兴奋
时会受到来自颗粒细胞的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触Ⅰ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 突触Ⅱ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
C. 僧帽细胞只能释放神经递质,不能识别神经递质
D. 僧帽细胞兴奋时会引起颗粒细胞芽球 Na+内流
高二生物 第 2 页 共 8 页
8. 甘氨酸是脊髓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它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时,能使突触后膜的 Cl-
通道开放,使 Cl-内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内外电位差值的绝对值变大
B. 甘氨酸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C. 如果某种递质能引起 Ca2+内流,则其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与甘氨酸相同
D. 若某种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将引起肌肉舒张
9. 关于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采用饲喂法研究生长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B. 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是为了排除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C. 班廷和贝斯特用正常狗的胰腺提取液进行实验证实了胰岛素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
D. 给摘除睾丸的公鸡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的实验,运用的是“减法原理”
10.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⑤促甲状腺激素 ⑥抗利尿激素
A.①③⑥ B. 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
11.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 ①与③对比充分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调节,该物质由血液运输
D.④提取液中的促胰液素是由小肠分泌的
12. 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
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图中除 d、e两种激素具有抗衡作用之外,其余相邻的激素之间
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具有协同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高二生物 第 3 页 共 8 页
A. d能促进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从而升高血糖
B. a、b两种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C. b、c都可以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 e的分泌和作用,提高血糖浓度
D. 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大的是激素 b
13. 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 ab段与曲线 ef段血糖浓度上升主要都是由于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B. 曲线 bc段与曲线 de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不同
C. 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只要依靠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就能完成
D. 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14. 如图为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图中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激素,①~②表示生
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和 b分别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 ①表示糖类氧化分解,②表示合成糖原
C. a与 b在血糖调节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D. 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15.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故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B. 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因此不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C. 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可持续发挥作用
D. 在机体内,不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的激素参与调节
高二生物 第 4 页 共 8 页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6. 如图所示为细胞 1、2、3(其中一种为肝细胞)及其生活的液体环境 X、Y、Z之间
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Y中的葡萄糖可经 Z进入细胞 3,进而合成糖原
B. 相对于 X和 Z,Y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C.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X、Z
D. X渗透压增大或 Y渗透压减小都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17. 临床观察发现,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可引发血压升高、痉挛性腹痛等症状。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
B.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C. 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导致心率和胃肠蠕动加快,引起血压升高和痉挛性腹痛
D. 自主神经系统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18.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如图所示,其中 X、Y、Z表示相应的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腺,
①~③表示相应的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 Y为下丘脑,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 下丘脑中只有接受激素的受体而没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C. 若人体某一部位病变导致①②偏低、③偏高,则该部位为垂体
高二生物 第 5 页 共 8 页
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时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 TRH 和 TSH
19.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
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
排尿反射。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会刺激膀胱内的牵张感受器,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
性地进一步收缩。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神经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不
合理的是( )
A. 产生尿意后,大脑指挥排尿的传导途径为 f→d→c→a→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
B. 若某患者神经系统 d处受损,则其既能产生尿意也能完成排尿反射
C. 某小孩说“我想小便”,参与该过程的中枢包括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以及言语区的 S区
D. 逼尿肌收缩会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0. 某患者从发热到恢复体温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热患者可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适当增加散热
B. ab段体温变化是甲状腺及肾上腺活动减弱的结果
C. cd段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下降
D. 该过程中神经、内分泌系统均参与了调节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
高二生物 第 6 页 共 8 页
21. 如图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V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
系统或器官,①-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为_____。若图中细胞内液表示肝细胞的细胞内液,则乙、丙、肝细胞三个
部位 CO2浓度大小关系为 。
(2)图中Ⅲ表示_____系统,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 。
(4)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
22. 痒觉是一种区别于痛觉、触觉、嗅觉、温觉等的感觉。当机体大量出汗招来蚊子叮咬
后,机体有关细胞释放组胺引起了被叮咬部位的反应,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同时痒
觉信号通过一系列中间神经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痒觉,并产生抓挠行为。“抓挠
止痒”的神经机制(部分)如图所示。
(1)据图分析可知,痒刺激引起的兴奋以 信号形式传导和传递到位于
的痒觉中枢,从而产生痒觉。
(2)某同学被蚊子叮咬后会引起无意识的抓挠反应,而为了拍死蚊子也可以暂时不去抓
挠,由此可说明 。
(3)疼痛可以抑制痒觉。据图分析,痛觉神经元释放的 Glu(谷氨酸)是一种_____(填
高二生物 第 7 页 共 8 页
“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抓挠止痒”的原理是_____(从“a”、“b”、“c”中选择)接
受疼痛信号产生的冲动传递到中间神经元_____(从“a”、“b”、“c”中选择)后,会抑制其
作用,进而抑制痒觉信号传递。
23. 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
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 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持续寒冷刺激下, 布氏田鼠皮肤中的________产生兴奋, 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
到位于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 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 使支配血管的________(填
“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 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
少散热。
(2)据图分析,持续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稍释放________,另一方
面持续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________的量增加, 通过 轴的
分级调节使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
(3)据图可知, 布氏田鼠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内的________能促进 UCP-1
基因的表达。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综上所述,
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________调节,最终引起 BAT细胞中脂肪分解为甘油
和脂肪酸的速率加快和 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高二生物 第 8 页 共 8 页
哈三中 2025—2026 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 10 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A A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A A ABC ABD ABD D ACD
21.(12分)
(1) 淋巴液 肝细胞>丙>乙
(2) 呼吸 重吸收作用
(3)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2.(12分)
(1)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大脑皮层
(2)低级神经中枢(脊髓)受相应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
(3) 兴奋 c b
23.(16分)
(1)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 交感神经
(2)去甲肾上腺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3)甲状腺激素和 cAMP 神经—体液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