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9-07 15:48:03

文档简介

课件3张PPT。1、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牛将草场上的草吃掉了,草地被破坏 了 ,牛粪堆积在草场上,风干硬化,将牧草压死,草场上到处出现块块秃斑,严重影响了牧草的生长 。大量牛粪,容易滋生蝇蛆,导致蝇群猖獗 。蜣螂把牛粪吃掉,清除了草场上的牛粪。蜣螂还能将牛粪推滚成粪球,然后将卵产在里面。卵在粪球中发育, 幼虫以牛粪为食物。蜣螂清除了牛粪,给草原带来了生机,也破坏了苍蝇等害虫滋生的场所,使草原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2、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从中国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的方法清除牲畜粪便或喷洒灭蝇的杀虫剂,说说其中的道理。牛产生粪便,蜣螂清洁 ,构成循环 ,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和生态稳定 。
从中国引进蜣螂去处理牛粪,这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既能节约人力物力,又能减少环境污染。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习题
一、选择题
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2、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 ,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 ,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3、“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 )
A、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B、山上植物多要修水库
C、治山要治水 D、根的特性
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树林底下好乘凉
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5、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二、非选择题
6、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天内校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图。
(1)在一天内空气湿度最干燥的时段为 (填早晨、中午或晚上)。
(2)仅依据这个曲线图,他还不能得出草地能够改变空气湿度的结论。其理由是 。
7、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图 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B 5、B
二、非选择题
6、(1)中午
(2)实验缺乏对照(或实验缺乏重复验证)
7、(1) B 因为B耳小、短,热量不易散失
(2)生存环境
(3)减少甚至灭绝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干湿计,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回答课本P29的讨论题。
讨论1:大量的牛粪污染了澳大利亚的草原,破坏了植被,还导致苍蝇等害虫的滋生,容易传播疾病,该地区生态失去了平衡。中国屎壳郎以牛粪为食,清除了牛粪,还草原以生机,也切断了苍蝇等害虫滋生的场所,使环境边得清新优美。
讨论2:由于澳大利亚本地的屎壳郎不以牛粪为食,若用人工的方法处理大量的牛粪必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杀虫剂杀蝇又会带来杀虫剂的环境污染问题。从我国引进屎壳郎去处理牛粪,这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
讨论3: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如,蚯蚓能松土,增加土壤肥力;植物能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秃鹫是自然界的清洁工等等。
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在进行探究之前,必须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
气湿度是怎么表示的?如何用干湿计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如何精确地读出有关的数据?
应该选择怎样的时间、地点进行测量?
如:为什么要选择三个不同的地点(灌木丛、草坪、裸地)?湿度会不同吗?具体放置在哪个高度?是否要一样的高度?为什么要选择三个不同的时间(早、中、晚)?湿度也会不同吗?如果一天中只测一段时间,行吗?为什么每次测试的时候要测量多个数据(如3个数据)并取平均值?为什么在测试过程中不能有干扰因素,如人工浇水,测试地附近也不能有水田、水池、池塘、河流和湖泊等?如果有了的话,可能会使测得的数据偏大还是偏小?
如何统计数据?如何根据数据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是否存在影响?在整个测试中,哪组数据是对照组?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另外选择三个地点进行测量?必须注意的是,裸地作为对照组,必须进行测量。
说明1:如果本校实验室配备的干湿计较少或没有,可用2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代替,1支作为干球温度计,测干球温度,另一支用湿纱布包住下端球体部分,以代替湿球温度计,测湿球温度。须注意的是:在测量过程中要使纱布始终保持湿润。再到待测地点按要求进行测量,分别记录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再参照干湿计上的方式或对照表查出相对湿度即可。说明2:为了组织好测量活动,同样要分好小组,落实责任,做到分工合作。
实验后回答P30的讨论。
讨论1:选择不同的植被(植物种类与数量不同),才能正确地找出植物与湿度的关系。如果旁边有水源,就会增加空气中水分的来源,干扰对植物与空气湿度的关系的测定。
讨论2:整个测试过程中,裸地作为对照(无植物)。
讨论3:同一时段(如早晨)不同植被湿度不同,裸地最小,灌木丛最大。从整天看,仍然是裸地湿度最小,灌木丛湿度最大。可见,植物越多,空气湿度越大。说明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
板书设计
第2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
教学反思
通过案例分析与实验探究,除了要让学生能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之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在生物的生存环境中,一种生物不仅可以成为其它生物的环境,而且可以影响到非生物因素所组成的环境,而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要让学生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课件18张PPT。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屎壳郎出国记 屎壳郎,学名蜣螂。它专门以牲畜的粪便为食。
别看屎壳郎不起眼,几十年前,我国的一批屎壳郎被澳大利亚“请”去,解决了那里的生态难题。阅读材料并讨论: 澳大利亚草原广阔,畜牧业很发达,光是牛的粪便每年就有几百万块。 由于当地没有吃牛粪的屎壳郎,那里的牛粪堆积在草场上,风干硬化,使得被遮压的牧草枯死,草场上出现了块块秃斑。 牛粪还孳生蝇子,使得那里的蝇群猖獗。外国生态学家到澳大利亚考察,看到交通警察的手臂不停地挥动,还以为是当地的礼节,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在驱赶脸前的蝇群。 经过多年的探索以后,澳大利亚决定从国外进口屎壳郎,在草场上大批放养。于是,我国的屎壳郎便应邀而去。试讨论:?
(1)牛、屎壳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2)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从中国引进屎壳螂,而不用人工的方法清除牲畜粪便或喷洒灭蝇的杀虫剂?说说其中的道理。
(3)根据上述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说出你的理由。
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1、提出问题:探究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2、作出假设:植物的数量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植物的数量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植物的数量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没有影响。3、制定计划:①测量地点裸地草地灌丛②测量时间:早上、中午、晚上③每测量一个地方的次数:测三次求平均值④实验用具:干湿计、记录表⑤实验步骤: 分早、中、晚三次,用干湿计分别测量草地、裸地、灌丛三个地方的空气湿度,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地方测量三次,并取其平均值,将数值记录下来。裸
地草
地灌
丛①三处植物有什么不同吗?无植物有植物,矮小植物高、茂密、占据空间大4、实施计划②根据植物不同,请对三地空气湿度的大小做出假设。假设同一时间灌丛湿度最大,草地次之,裸地最小。③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测量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上吗?为什么 ?不能。
水洼边的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④测灌丛的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吗?不能,应放在树杈上。
地上不能体现出灌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⑤每测一个地方为什么测三次求平均值?使测量结果准确,减小误差。灌丛裸地同一时间 空气湿度最大,草地次之, 空气湿度最小。

得出结论
1、同一地点, 湿度最大, 湿度最小。
2、同一地点在一天中湿度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3、为什么要强调同一地点?如比较裸地早上和
灌丛晚上的湿度有价值吗?

晚上中午时间、地点两个条件不同。在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得出结论:植物的数量和分布
对空气湿度有影响。三地在一天中湿度变化6、表达交流: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探究分析,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谈感想:课件24张PPT。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不在能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蚯蚓疏松土壤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植物防风固沙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想一想你还能举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例子吗?沙尘暴草原野鼠在草原上打洞,以草籽草根为食,使得草原土地塌陷,沙化。
森林砍伐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任何其他动物都不能比的。
过度放牧土地沙化防风的白杨树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
生物能影响环境。【实验探究】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裸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探究活动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活动目标1、学会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湿度的方法。2、分析实测的数据,说明不同植被对环境的影响。3、练习使用坐标图表示实验结果。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提出问题:植物的类型和分布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植物的类型和分布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干湿球温度计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组成。一支的球部直接与空气接触,称干球。另一支的球部裹着纱布,纱布末端浸在装有蒸馏水的容器里,称湿球。水浸湿了纱布,并从纱布表面蒸发,从而带走了一部分热量,使湿球温度计的读数低于干球。纱布表面水分蒸发的多少,直接取决于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程度(相对湿度)。 (1)干湿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低,则纱布上的水分蒸发越快,而干湿球的温差也越大。知道干湿球的温差后,就可利用公式计算出相对湿度。 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差值的大小,间接地反映了空气相对湿度的状况。(2)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1)加水
(2)不同测量地点放置干湿计位置不同
测量灌丛时,应到枝叶茂密的地方测量;
在裸地、草丛测量时,干湿计应直立地面。
(3)注意读数的准确
读数时眼睛与水银柱顶端呈水平。
(4)测量时不能让阳光直射干湿计。
(3)测量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湿度42、3%54、3%71%30、3%36、7%55、3% 32%64、7%70%5、得出结论: 植物的类型和分布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了解了这些,现在你能解释一下这几张图吗?
50100相对湿度%0裸地草地灌丛相同时间0相对湿度%50100时间早中晚草地(灌丛或裸地) 如果你想比较三处一天内的温度比较的异同,想想你又该如何做呢??0相对湿度%50100时间早中晚①②③①灌丛②草地③裸地请思考1、测量的三个植被环境是什么?2、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并取平均值?3、哪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课件2张PPT。干湿表干湿表又称“干湿球温度表”,是测定气温与空气绝对湿度的一种仪器 干湿表由两支同样的温度表组成,其中一支的感应部分不包纱布,称干球温度表,其示度即空气温度;另一支的感应部分包着浸透纯水或已结冰的纱布,称湿球温度表,因湿球纱布上水分蒸发耗热,前者示度在未饱和空气里总是高出后者。从两者的差值用气象专用表查出绝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