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七章 第2节 人体的呼吸-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七章 第2节 人体的呼吸-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9-07 16:59:43

文档简介

课件2张PPT。ATP的物理性质和它在医疗上的应用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够溶于水。作为一种药品,ATP有提供能量和改善患者细胞代谢状况的作用,常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脑溢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ATP片剂可以口服,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物质运输 物质合成 细胞分裂 肌肉收缩 生物发光等课件1张PPT。你认为进入肺内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气体先经过了上鼻腔。上鼻腔的作用是湿润空气、加温空气,其粘膜分泌杀菌消炎的抗体和溶菌酶。鼻毛对空气中较大的粉尘颗粒有过滤作用;鼻甲粘膜下有海绵状血窦,可供调节鼻内气温所需热量;鼻腔粘膜腺体可分泌大量液体,用来提高吸入空气的湿度,防止呼吸道粘膜干燥。 《第2节 人体的呼吸》习题
一、选择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 )
A、鼻、喉、气管、支气管、肺? 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C、呼吸道、肺????????? D、鼻、气管、支气管、肺
2、下面是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表,在“成分”一栏中,甲、乙、丙表示二氧化碳、氧气、其它气体,其中表示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
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20、96
16、40

0、04
4、10

79、00
79、50
合计
100、00
100、00
A、甲 B、乙 C、丙 D、以上都不是
3、煤气中毒是由于人体吸入了较多的(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
4、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问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养料 D、废物
5、你的身体时刻都在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你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 ( )
A、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6、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
①鼻毛 ②声带 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 ④鼻黏膜 ⑤会厌软骨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7、下列哪项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 )
A、肺泡虽小,数目很多 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D、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
二、非选择题
8、下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请回答: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 模拟人体的膈,序号 模拟人体的胸廓。
(2)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 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的 径增大。
(3)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和 径的变化。
9、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都 。
(2)在坐标系中的B点,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C 6、B 7、D
二、非选择题
8、(1)④ ②
(2)吸气 上下
(3)左右
9、(1)吸气 收缩 由小变大
(2)相等
《第2节 人体的呼吸》教案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题
感受呼吸和呼吸运动
教学
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以及呼吸运动的过程。
2、尝试运用模拟实验说明科学道理,让学生产生对模拟实验的体验。
3、通过呼吸系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关注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呼吸运动的过程。
难点:呼吸过程中胸廓、膈肌、肋间肌以及胸骨、肋骨的状态。
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
问题情境式,模拟法、模型展示;人肺模型,呼吸运动模型。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奥运会有一项体育运动是游泳,有单人的,接力的;有200米,400米、800米的;还有花样游泳……但是,不论在进行哪一项时,运动员都要用鼻夹把鼻子夹住,为什么?(学生思考问题,集体交流)
教师: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其中“食不言”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呢?我们看到潜水员进行潜水作业时,总要仔细检查并携带一个大瓶子,这是为什么?医院里,医生都会给一些危重病人鼻孔里插个细管子或戴个连管子面罩,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这些现象都是关于人体的呼吸而进行的,为了人能好的呼吸或者为了保护人体的呼吸器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的呼吸作用。
二、新课讲授
<一>感受呼吸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感受呼吸:一只手放在胸部下侧,另一只手放在鼻腔前,缓慢地吸气和呼气,仔细体验一下,呼吸时我们鼻孔前面的空气有什么变化?胸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我们发现鼻腔前空气一进一出,胸部一张一缩,那么下面学习一下空气进出人体的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16-117页内容,同时结合图7-5人体呼吸系统的模式图,思考问题1、2,见课本117页讨论区。
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并结合自主呼吸感受,以及身体的变化,来认识呼吸系统。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这和主要的消化吸收场所——小肠的结构特点很相似,就是支气管末端的肺泡和其外包绕的毛细血管,它们的壁都是由一层细胞组成,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交换。
<二>呼吸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18页-119页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7-8,弄清楚模拟实验模型的原理,然后展示实体模型,并按照课本模拟步骤进行实验,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部分变化,思考。
教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一边演示实验,一边进行讲解:呼气时,肺排出气体收缩,胸廓容积变小,膈上升;吸气时,气体进入肺,舒张,胸廓容积变大,膈下降。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19-120页内容,仔细观察图7-9,结合刚才的模拟实验,再次分析呼吸运动时各部分的状态和变化、联系,思考120页讨论区问题1、2.
教师进行总结:呼气,肌肉(肋间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上升;吸气,肌肉(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上升,膈下降;使得胸廓容积有规律地扩大与缩小,完成外界气体与肺内气体的交换。
课堂小结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
课件18张PPT。第2节 人体的呼吸 第1课时 空气中的氧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
呼吸是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标志之一。意义: 那么,人体是经过怎样的一条途径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呢? 由消化系统摄入体内的各种供能有机物,需要 来氧化分解,才能产生 ,以维持体温及进行各种生命活动。人体的气体交换是在 内进行。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系统是呼吸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滤去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状物质。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粘液粘住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减少对气管和肺的刺激。能感觉气味的刺激咽是 和 共同的通道。温馨提示:吃饭时请不要大说大笑 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而食物进入食道。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有的人边吃饭边说话,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因此,吃饭时不要大说大笑。是气体的通道和发音器官。(内有声带)喉: 粘液腺 气管下端分成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支气管在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想一想:你的肺在哪儿?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毛细血管 肺的基本结构是 ,仅有 组成, 外缠 和弹性纤维。一个肺由很多的肺泡构成,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起到什么作用? 大大增加了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作用是有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肺还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好处?有利于气体交换,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这样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更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我们所说的呼吸,是指肺泡内的气体与大气的交换。称为:肺通气。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呼吸运动依靠呼吸肌来完成呼吸肌肋间肌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注:平常呼吸时,用到肋间外肌,深呼吸时,肋间内肌也要参与。 肋间肌位于两根肋骨之间,分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膈肌位于胸腔底部心脏肋间肌气管肋骨肺膈肌请大家做双手放在胸部,做一个深深的吸气和呼气,有什么感觉?吸气时,胸部肋骨 运动,胸廓 。 呼气时,胸部肋骨 运动,胸廓 。平时所讲的呼吸:肺泡内的气体与大气的交换请观察模拟膈肌的运动气体从肺内排出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呼吸道肺膈肌 休息时呼吸频率:大约16~18次/每分钟 运动后,呼吸频率增大。是因为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量增大。休息时的呼吸频率运动后的呼吸频率运动思考: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不同? 1、呼吸是指肺通气,包括呼气和吸气。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发生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其它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课件15张PPT。 第2节 人体的呼吸
第2课时 回顾: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肺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 吸气
肺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出 呼气吸气和呼气。吸气 上升 下降 扩大 进入 呼气 下降 上升 缩小 排出 收缩 舒张 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 ? 气体交换 1、分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讨论:课本P121中的 1。实验现象:B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A试管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结论:此实验中呼出的气体进入了B试管,而B试管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少了多了为什么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而氧气却减少?多了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成分含量比较气体发生了交换基本不变不变? 回顾: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1)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2) 肺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3) 肺泡外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毛细血管支气管分支末端肺泡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1)气体的扩散作用: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为止。2、观察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讨论:氧气进入血液后要到哪里去?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活细胞呼吸作用讨论:1、 “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区别? “呼吸”是指生物体或细胞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而“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是“呼吸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呼吸过程吸入的氧气,就不进行呼吸作用。
而“呼吸作用”是“呼吸”的继续。讨论:2、 “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联系? 四、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呼吸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你知道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增强人体的呼吸功能吗?肺活量肺活量取几次测量的最大值。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肺活量是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学生的必测项目。
吸烟有一定的社会性,在社交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但同时又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对个体健康危害极大。也正由于如此,戒烟越来越受欢迎。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有四分之一的肺部癌症者,吸烟的占90%;死于支气管炎的,吸烟的占75%;死于心肌梗塞的,吸烟的占25%。拓展: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吸烟不但给本人带来危害,而且还殃及子女,有学者对5200个孕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其丈夫每天吸烟的数量与胎儿产前的死亡率和先天畸形儿的出生率成正比。父亲不吸烟的,子女先天畸形的比率为0.8%;父亲每天吸烟1~10支的其比率为1.4%;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比率为2.1%。孕妇本人吸烟数量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到婴儿出生前后的死亡率。例如,每天吸烟不足一包的,婴儿死亡危险率为20%;每天吸烟一包以上的,婴儿死亡危险率为35%以上。同时吸烟作为一种成瘾性行为,也有一定的精神疾病。
健康者的肺吸烟者的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