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张PPT。1、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什么物质?植物属于自养生物,光合作用合成的主要物质是淀粉。2、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在子粒形成期间遇到阴雨天气,就会造成减产。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因为植物耗尽子叶中的养分之后靠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再到化学能,再利用这些储备的能量进行呼吸作用进行生长 。小麦要进行光合作用以合成糖。阴雨连绵阻挡了光照,使光合作用无法顺利进行,所以会造成小麦减产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习题
一、选择题
1、上海世博园中一些场馆的外墙种植了很多的绿色植物,让游人顿觉空气湿润而清新这是由于植物体的(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
2、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晓东将刚摘下的叶片放人70度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
A、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叶片上表面含叶绿体比下表面的多
C、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叶片下表面的气孔多
3、在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B、脱色过程中应把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
C、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
D、滴加碘液后未漂洗便直接观察
4、医生忠告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吃像马铃薯一样含淀粉较多的食物。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 )
A、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由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D、由根细胞合成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壁 D、细胞
6、小李穿的白裤子被绿色的菠菜弄脏,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 )
A、普通洗衣粉 B、酒精 C、沸水 D、肥皂水
7、“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饥饿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
A、整个叶片都变蓝 B、见光的部分
C、只是时片的边缘变蓝 D、被遮光的部分
二、非选择题
8、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制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 作用。
(3)下图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叶片中 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C 5、A 6、B 7、B
二、非选择题
8、(1)将原有淀粉运走耗尽(消耗淀粉、用掉淀粉、分解淀粉等合理答案均可)
(2)对照(对比、比较)
(3)B
(4)未遮光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知道光合作用离不开光。
(3)说出光合作用的“加工厂”是叶绿体。
(4)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
(1)学会有关光合作用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2)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了解科技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重点
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探究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
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课前准备
盆栽银边天竺葵、小青菜或萝卜。
教学过程
一、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怎样理解“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看书,思考:柳树重量增加的有机物从哪儿来?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系?
2、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老师应提醒学生必须注意的事项:
(1)分组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2)分组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将实验现象填写在表中。
(3)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分别是光、淀粉。
3、指导学生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家里种植的花草如长时间放在黑暗中会死去;水稻、小麦等在灌浆时遇上阴雨天会减产;合理密植、间种、套种;韭菜变韭黄等。讨论、思考、回答。
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在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发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还需要什么条件。通过观察实验桌上的银边天竺葵、小青菜,以及一些同学课前的预习等,学生主要提出以下问题:
光合作用位于根茎叶的哪一器官?
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
叶片为什么能进行光合作用?
组织分组讨论交流方案,提供材料,并适当指导。选择探究问题,分组讨论并交流方案。
问题:光合作用位于根茎叶的哪一个器官?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叶片为什么能进行光合作用?
探究方法、材料:盆栽小青菜或萝卜银边天竺葵显微镜、叶片切片、有关叶片中色素的种类、作用的资料。
巡视指导实验、分析资料。
组织交流、讨论。
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得出结论: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它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绿色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三、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讨论: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小结与拓展组织阅读、讨论。阅读资料: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进高产;合理密植。
巩固练习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光合作用的条件有哪些?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会写光合作用的化学式。
点拨运用
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课外探究
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板书设计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1、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本课之初,我首先就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再进一步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创作的兴趣,有效的把学生兴趣引入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
课件32张PPT。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 使植物增重的是土壤。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的实验2.3kg90kg89.94kg种植五年后称重1、你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吗?
2、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3、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呢?76.7kg60g水实验结论:使植物增
重的物质是水。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
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不完全正确,他只考虑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没有考虑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碘液 黑纸片大、小两烧杯曲别针 火柴 自来水 酒精 盆栽的天竺葵把一株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消耗叶片内原来的有机物(如淀粉)。步骤一: 目的:暗处理提示:对照步骤二: 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选叶遮光 步骤三: 把步骤二处理过的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3—4h。
提示:
没有用黑纸遮盖的
部分可以在光下进行光
合作用。
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步骤四:目的:
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叶片不再显示绿色。
酒精易挥发,水浴加热为了安全。
酒精脱色酒精热水——————步骤五:
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稍等片刻,用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结果:
没有遮光的部分呈蓝色
遮光的部分未变蓝色。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仔细观察现象,并填表。实验:变蓝不变色 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你得出什么结论?1 、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等有机物光合作用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得出结论: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且释放出氧气。什么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 氧气光叶绿体(原料)(产物)(储存着能量)补充: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一是选用水绵用为实验材料,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
二是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
三是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
四是进行黑暗和曝光的对比实验,从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结论: 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为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受光部位的周围。恩格尔曼的实验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是:观察下图植物,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场所,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实验前(左) 实验后(右)银边天竺葵探究实验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青菜不同部位实验结果植物的某些部位呈现绿色是什么原因呢?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在叶绿体中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叶绿素。叶绿素获取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叶绿体:有机物的加工厂,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叶片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叶绿素能吸收光能。韭菜 韭黄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三、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1、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3、维持大气O2和CO2的相对平衡。意义:1、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而适当地增加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时会使光合作用增强。 “气肥”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合理密植 运用:
光作为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在农业生产中怎样提高农作物对阳光的利用率呢?合理密植间作
套种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间作套种知识总结: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照有机物,氧气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课件20张PPT。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析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讨论:
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忽略了什么?
证明了水分和土壤中的一些物质在柳树的生长中发挥作用。
忽略了如阳光、空气、温度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提问:
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是否与柳树的重量有关?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材料和用具:
盆栽天竺葵、黑纸片、回形针、酒精、碘酒、大烧杯、
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
滴管、火柴、清水等。实验原理:
淀粉与碘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蓝色。实验步骤:
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4h→酒精脱色→清水冲洗,滴加碘酒→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论: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讨论:
1、暗处理24小时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要对同一片完整的叶片进行部分遮光?
3、本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是什么?本实验是对照实验吗?
4、为什么要选择酒精对绿叶进行脱色处理?本实验能直接加热吗?
5、滴加碘酒的目的是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6、通过本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分析恩吉尔曼的实验 思考1、为什么首先要将水绵与好氧细菌
的临时装片放在黑暗且没有空气的
环境里?
2、光照下水棉释放了哪种气体?
3、实验观察到好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
受光部位的周围,你推测水绵光合
作用的场所在哪?
4、本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的?
124563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片的结构叶绿体放大结构模式图 大多数绿色植物的叶,数目众多、宽阔而扁平,有利于接受光照;叶表皮上有气孔,可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及叶绿素;叶脉含有具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养料的筛管,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原料,并将产物向根、茎等部位运输。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为什么叶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仙人掌银边常春藤胡萝卜请观察图片,发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同学交流。叶变成针状
茎绿而肥厚叶片边缘呈现白色根含丰富的营养
例如:
叶的绿色(如银边常春藤)与光合作用有关吗?
绿色的茎(如仙人掌)在光下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非绿色部分(根、茎)在光下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 关 键 问 题
<一>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二>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关系吗?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问 题 分 析内容提示
根据问题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注意: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例如:选材与设置对照(1)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例如:选材与设置对照(2)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方法提示:
暗处理→光照→ 取材→酒精脱色→碘液检验淀粉。——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关系,绿色部分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1、实验中是如何形成对照的?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叶片绿色区域与非绿色区域对照。实验现象例1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完成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绿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关系,绿色的部分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1、其中有几组对照?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组实验现象例2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1与4、2与4 、3与4)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关系,绿色部分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探 究 成 果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的绿叶部分含大量叶绿体。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请完成光合作用的公式,并尝试阐述光合作用的概念。总结提升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完善对光合作用认知 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