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八单元课时题优训练卷(25)
25忆 读 书
将读书与趣味分享结合,营造轻松愉悦的读书氛围,一起来书香趣享会感受书籍魅力吧!
一、同学们在书香趣享会度过了阅读和交流的美好时刻,请你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在书香趣享会上,同学们jīn jīn yǒu wèi( )地翻看着那些shū kān( )。当他们发现有趣的篇章时,立即呼朋引伴,表现出wú xiàn( )的热情。可一旦读到他们觉得fán suǒ( )的文字时,就会一目十行,权且当作消遣了。
1.看拼音,写词语。
2.下列书名、作者及书中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曹雪芹—薛宝钗 B.《西游记》—吴承恩——孙悟空
C.《三国演义》——罗贯中—关羽 D.《水浒传》——施耐庵——吕布
二、读书明智,开卷探微,悟尽古今真谛,请你完成下列选择题。
1.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小时候读《水浒传》,虽然对书中蕴含的深意 ,但是书中 的人物却令我记忆犹新,尤其是梁山好汉之间的兄弟义气,往往使我 。
A.囫囵吞枣 栩栩如生 心动神移 B.一知半解 栩栩如生 心动神移
C.一知半解 惟妙惟肖 赏心悦目 D.囫囵吞枣 惟妙惟肖 赏心悦目
2.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读书,能增长智慧,陶冶情操。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旭日东升读到夕阳西沉。③在起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心情因书时而悲痛,时而微喜,一波三折,起伏不定。⑤坚持读书,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 ①⑤②④③ B. ⑤①②③④ C. ⑤④③②① D. ①③②④⑤
三、赏析句子,完成练习。
1.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1)句中连用两个“又”字,写出了“我” ;“哭”字则表现出“我”读书时的 。
(2)请你用“又……又……”仿写一个句子,描绘自己读书时的场景。
2.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从句中的加点词,我们可以体会到 。
(2)从上面的语句中可以知道读书的好处有:① ;② 。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 )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 )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1.在选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选段中画“ ”的句子是指人或事物 。此句也可用来表示人或事物发展的分分合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3.“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是指 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
4.画“ ”的句子中的“含泪”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实验班原创思维能力 读书与生活。
请根据以上“图书馆借阅卡”的相关说明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此卡可借阅馆内任何一种文件资料。
B.在不需要缴纳过期费的前提下,外借文献资料最长时间可达35天。
C.小明借了3本书,未及时归还,过期4天,他应缴纳过期费0.40元。
D.借阅卡2年到期,读者不可以用原借阅卡办理续卡手续。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读书(节选)
冰 心
①我常想,假如我不识得字,这病中一百八十天的光阴,如何消磨得下去
②感谢我的母亲,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把文字这把钥匙,勉强地塞在我手里。到了我七岁的时候,独游无伴的环境,迫使我带着这把钥匙,打开了书库的大门。
③门内是多么使我眼花缭乱的画面呵!一跨进这个门槛,我就出不来了!
④我的文字工具并不锐利,而我所看到的书,又多半是很难攻破的。但即使我读到的对我是些不熟悉的东西,而“熟能生巧”,一个字形的反复呈现,这个字的意义,也会让我猜到一半。
⑤记得我首先得到的是《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这里我只谈《聊斋志异》。
⑥《聊斋志异》真是一本好书,每一段故事,多的几千字,少的只有几百字。其中的人物,是人,是鬼,是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人”都从字上站起来了!看得我有时欢笑,有时流泪,母亲说我看书看得疯了。有一次因为我在澡房里偷看,把洗澡水都凉透了,她气得把书抢过去,撕去了一角,从此,我就反复看着这残缺不全的故事,直到十几年后我自己买到一部新书时,才把故事的情节拼全了。
⑦此后无论是什么书,我得到就翻开看。即使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张纸,哪怕是一张极小的纸,只要上面有字,我就都要看看。我记得当我八岁或九岁的时候,我要求我的老师教我作诗,他说作诗要先学对对子,我说我要试试看。他笑着给我写了三个字,是“鸡唱晓”,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对上个“鸟鸣春”,他大为喜悦诧异,以为我自己已经看过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其实,“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这四句话,我是在一张香烟盒的后面看到的!
⑧与此同时,我还看了许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我很喜欢这本书!译者林琴南老先生也说自己译书的时候,被原作的情文所感动,而“笑啼间作”。我记得当我反复地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里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寒交迫的时候,我一边流泪,一边掰我手里母亲给我当点心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我自己是幸福的!有时被母亲看见了,就说:“你这孩子真奇怪,有书看,有东西吃,你还哭!”事情过去几十年了,这一段奇怪的心理,我从来没有对人说过!
1.选文为了表现“我”酷爱读书,分别详写了“我”读《 》和《 》这两本书的过程。
2.第②自然段说是母亲“把文字这把钥匙,勉强地塞在我手里”,可是第⑥自然段中母亲又把“我”喜爱的《聊斋志异》撕去了一角,原因是 。
3.画“ ”的句子中描述的读书方法和《忆读书》中冰心读《 》的方法相同。
4.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画“ ”的句子是说《聊斋志异》中不管是人、鬼,还是狐,性格都很活泼。
B.第③自然段中“一跨进这个门槛,我就出不来了”的意思是“我”一进入了书的世界,因为文字工具不锐利,就被困住了,就走不出书的世界。
C.第④自然段中的“熟能生巧”指的是当一个字形反复呈现,“我”对这个字熟悉以后,就能大概猜到这个字的意义。
5.本文是冰心老人81岁时在病榻上写成的,我们从中并没有读出历经沧桑的老人抵抗病魔时的痛苦,反而感受到了她对幼年读书生活的美好回忆,由此可见作者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七、新考法 补充人物资料卡将《水浒传》中的人物资料卡补充完整。
25 忆 读 书
一、1.津津有味 书刊 无限 烦琐【解析】根据拼音和句意写出正确的词语。
2. D【解析】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二、1. B【解析】结合语境及词语含义可知,第一空填“一知半解”,第二空形容人物用“栩栩如生”更恰当,第三空用“心动神移”更符合语境。
2. A【解析】根据关键词“从春花读到秋月”“春秋默默交替”确定②④顺序,根据“起伏不定”“在起伏中”确定④③顺序。故选 A。
三、1.(1)不止哭了一次,不止一次丢下书不读 痴迷与投入 【解析】“又”字在这里表示重复或继续;“哭”是“我”读书时的情感表现。
(2)示例:我读到这里又大笑起来,又把书里的内容指给妈妈看。【解析】注意结合自己读书时的情境,你做了什么,这件事又重复去做了第二遍、第三遍等。
2(1)“我”非常喜爱读书 【解析】“永远”表示时间长久,没有终止,“最大”说明“我”觉得没有比读书更快乐的事了。
(2)①得到快乐 ②得到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解析】根据“感到 ”“得到 ”可知这句话介绍了读书的两个好处,分条概括即可。
四、1.不是 而是 【解析】“不是 而是 ”表示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2.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解析】“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表明了“分”“合”之间可以随时转换的关系。
3.刘备、关羽、张飞 【解析】“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第一回的情节,讲了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的故事。
4.不能。因为“含泪”一词表达了“我”想知道下文情节时的那种急切、期盼、不舍的心情,体现了“我”对舅父讲的《三国演义》故事的着迷。
【解析】作答时可以将去掉“含泪”和有“含泪”的句子进行对比,体会句意的差异,写出不能去掉的原因。
五、B【解析】A.不同种类借阅卡的借阅权限不同;B.外借文献资料借期25天,可续借1次延长10天,故最长可达35天;C.3本书过期4天,应缴纳过期费1.2元;D.借阅卡到期后,读者需凭借原卡办理续卡手续。
六、1.聊斋志异 大卫·科波菲尔 【解析】从选文中找出答案即可。
2.“我”看书忘了洗澡,母亲担心“我”看书看疯了【解析】结合母亲撕书前后的描写分析原因。
3.三国演义 【解析】对比选文和课文中第4 自然段的描述,即可知道答案。
4. C【解析】A.“性格都很活泼”表述错误,作者想表达的是书中的人物都被刻画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B.“我”“出不来”是因为被书吸引了。
5.对阅读的无比热爱使得作者具有对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解析】结合选文内容体会感情。
七、宋江 “豹子头”鲁智深 示例:景阳冈打虎
【解析】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和绰号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注意要将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绰号及事件一一对应。